- 积分
- 2393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9-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想三宝贤圣畟塞道场,各坐法座,见身一一绕旋法座,安详而转。然后口称念云。)
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世自在王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薩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薩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如是三称。当诵阿弥陀经,或十六观经。诵毕复三称前名号。当称诵时,声名句文,空无所得。犹空鸟迹,岂可取著。身语意三,如影响焰。虽皆不实,感应具在。自见其身,各旋法座,或多或少。经毕为期。旋已唱云。)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一拜)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一拜)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一拜。首者跪唱云。)
白众等听说,经中如来偈。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养国。横截五恶道,恶趣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各得极长生,寿乐无穷极。
第十坐禅法
如上事毕。当于一处,绳床西向。易观想故。表正向故。跏趺端坐,项脊相对,不昂不伛。调和气息,定住其心。然所修观门,经论甚多。初心凡夫,那曾遍习。今从要易想,略示二种。于二种中,仍逐所宜,未必并用。其有于余观想熟者任便。但得不离净土法门,皆应修习。所言二种。一者扶普观意。坐已自想。即时所修,计功合生极乐世界。当便起心生于彼想。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华开想。当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作眼目开想。见佛菩萨及国土想。即于佛前,坐听妙法。及闻一切音声,皆说所乐闻法。所闻要与十二部经合。作此想时,大须坚固,令心不散。心想明了,如眼所见。经久乃起。二者直想阿弥陀佛丈六金躯,坐于华上。专系眉间白毫一相。其毫长一丈五尺。周围五寸。外有八棱。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在眉中间。莹净明彻,不可具说。显映金颜,分齐分明。作此想时,停心注想,坚固勿移。然复应观想念所见,若成未成。皆想念因缘,无实性相,所有皆空。(一)如镜中面像,如水现月影,如梦如幻,虽空而亦可见。(二)皆心性所现,所有者即是自心。心不自知心。心不自见心。心有想即痴,无想即泥洹。心有心无,皆名有想。尽名为痴,不见法性。(三)因缘生法,即空假中。不一不异。非纵非横。不可思议。心想寂静,则能成就念佛三昧。久而乃起。(广如别说。)问,念佛三昧,久习方成。十日七日修忏之者,云何卒学。答。缘有生熟。习有久近。若过去曾习,及今生豫修。至行忏时,薄修即得。若宿未经怀,近忏方学。此必难成。然虽不成,亦须依此系心,为坐禅观境。经云。若成不成,皆灭无量生死之罪,生诸佛前。又云。但闻白毫名字,灭无量罪。何况系念。凡欲修者,勿生疑怖,自谓无分。彼佛有宿愿力,令修此三昧者,皆得成就。般舟依三力成就。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己功德力。观经但闻无量寿佛二菩萨名,能灭无量生死之罪,况忆念者乎。若有乐修余观,当自随情。坐已即起,随意佛事。或要修观,更坐无妨。若不惯习坐,乃行道称念。亦得于夜梦中,见弥陀佛。具如经说。
往生净土忏愿仪
自跋
此法自撰集于今,凡二改治。前本越僧契凝已刊刻广行。其后序首云。予自滥沾祖教等是也。圣位既广。比见行者拜起易劳,忏悔禅法皆事攻削,余悉存旧。今之广略既允,似可传行。后贤无惑其二三焉。刊详删补,何嫌精措。时大中祥符八年太岁乙卯二月日序。(即宋真宗十八年。真宗凡五改元,大中祥符,乃其第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