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38|回复: 0

[其它相关] 柳师答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1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佛菩萨为什么要受人供养?
2017-06-29 柳师兄 微尘世界温暖你我

温馨提示:标题答案可在柳师回复中查找
精选自柳师兄往期系列答疑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论坛注册后向柳师兄提问,或加入心上莲花菩提心QQ群:125911480,每周三、六晚19:30-21:00柳师兄在群里答疑。




柳师简介
祇树,原姓柳,曾用笔名西门柳、草根易、心上莲花次第开等。于佛学、易理、传统文化等领域均有涉猎。2005年在昆明筇竹寺高僧清禅法师门下皈依佛门,2013年受居士五戒与菩萨戒。
自2008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佛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净土》杂志因果栏目长期撰稿人、《家庭百科报》之“西门看柳”专栏作者。
柳师兄是“心上莲花次第开”系列博客、微博、微信,及心上莲花论坛、心上莲花公益网,心上莲花QQ群、微信群的发起人之一。心上莲花群组织汇编的《心上莲花次第开》因果系列丛书,至2015年底,已发行到第三部,共计八版,印刷与结缘38万余册。

问:同事的私生活不太检点,一些事做得比较出格,实实在在被雷到了。与同事打交道,心里有阴影。还有那些贪官富商,我老是怀疑他们做善事,是不是消除心理上阴影?

答:就我来看,人都是多面的,坏人也有好的一面,再好的人,也难保没有阴暗面。多包容、多欣赏人的光明面,不要老想别人的阴暗面,学会找好处,学会从善意去理解别人,而忽略人的不好的一面。再不好的人,他一念之善,有一点善行,不管他是出于哪个出发点,都是值得赞赏的。王凤*仪先生说,“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王凤*仪先生又说: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的毛病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土匪还有个“义”字,若是出卖朋友,“义”字一倒,一定落网。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


问:我爸爸单位据说风水不好,他们单位老爱死女的,另一个单位经常死男的。

答:什么样的业,就感生到什么样的地方。不是那种命,就买不成那种房子,住不成那种地方。这个世界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是内心外境,丝丝入扣,从来没有一点错漏之处的。

问:我外甥准备参加一所大学的保送面试,他是保送生,家长有些着急,我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

答:一方面是从世俗层面来解决,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再一个,赶紧以孩子的名义,修一些福德。比如找一个可靠的地方捐助经书、捐造佛像放生、在施乐会捐助贫弱者、为孩子念药师经等等。同时以这个功德,回向你外甥,以及他的冤亲债主、他所去的学校、以及与这件事有关的一切经办人。

问:佛菩萨为什么要受人供养?

根据因果律,凡施舍者必得相应的回报。施舍的对象心越清净、或者越需要,则回报越大。佛门是清净之地,回报自然大。又因为佛教是导人向善的,对佛门的布施让佛教能存于世,这等于是帮助很多人走向善的道路,相应地就会得到善境的回报。
佛菩萨早已超越三界之外,哪里还需要吃东西、闻香火?上供一方面是弟子对老师表达敬意的一种方法,另一方面只是众人自求的一个增加福报的路径。

问:身体不好的人读经咒,是不是容易招阴?

答:鬼更有能力,还是佛的力量更大呢?哪个的感应更强呢?想清楚这个,就知道念佛念经念咒,都不会有问题了。佛的感应与力量,肯定是远远超过鬼神的。不可能念咒,佛没感应,把鬼神招来了。这是对佛没信心,而对鬼神太有信心了。

问:既然诸法空相,空性无染,那么欲场上同样可以历炼、做什么都可以是修行?

答:得真大自在的人,烦恼即是菩提、种种逆境皆可以是修行的助缘。风月场上也可修行、提刀上阵时亦本心不失。但我们凡夫,能做得到吗?
一般的人,道理上容易明白,懂得无常、无我、诸法寂静的道理,什么样的超脱的话都讲得出来,但一碰到实际的事就不行了。
凡夫学佛修行,还需要助缘,还受环境之影响,还受生活中种种烦恼的干扰。否则理讲得再明了、话说得再洒脱,也顶不了实际用途。比如平时讲得头头是道,诸法空相、一切无碍,别人一言不合了自己的意思,就火冒三丈,气结于胸,从此结下梁子;被人赞扬几句,就兴奋半天,飘飘然找不到北了。再如儿子走失了、老公在外面有情人了、刚查出患了绝症、突然被人污蔑而臭名远扬、所有的血汗钱一夜之间打了水漂、......如此种种,自问都能做到心无挂碍吗?做得到,才是真解脱,才能谈得上得了大自在。做不到的话,还是先老实修行,还是不能忽视种种内外环境。
我们凡俗众生学佛,还需要给自己一个相对清净的环境,一些容易沾染心念的事,尽可能避免。比如喝酒、泡夜场、炒股炒期货、沉溺于一些诲淫诲盗的论坛、吃五荤食品、整天与满身不良习气的狐朋狗友厮混等等,很容易引发贪嗔痴慢疑,扰动好不容易沉静下来的心。在欲场上历炼,不是谁都可以做的事,也不是任何阶段都可以做的事。即使是开悟的高人,也需要住山或闭关、给自己一个长养圣胎的过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