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8|回复: 1

[佛法知识] 印光大师:教养孤儿及关心老人之困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5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人之幼时,教养为急,良以知识初开,熏习易入。习于善,则为善士。习于恶,即成恶人。况无父无母,无衣无食之孤儿乎。此种人不得教养,不是即为饿殍,便是流为乞丐,及与匪类。以天赋之才德,由贫困而不得发显,可不惜哉。若得其教养,如晋之释道安,明之释妙峰,道传佛心,上宏下化。宋之吕文穆,范文正,道济时艰,继往开来者,古今固不乏人。纵令无此天资,亦当养成良善,得以自主,而为一乡一邑之淳谨士。以敦行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而得以改变世道人心于不知不觉中。而因兹巩国基而辅治道,其利益固不独在乎孤儿也。愿仁人君子,本幼吾幼之心,而一致进行,赞襄其事,以慰孔子少怀,释迦一子之心,其为幼幼之心,方可圆满,无所欠缺也。不禁馨香日夕祷之。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序”

  子舆氏有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自真学失传,儒者皆以破斥因果轮回为志事。纵有知者,亦不敢出诸口。以是之故,老吾老,幼吾幼,均不得究竟之道,况人老人幼乎哉。所谓老老,在于以道自淑,养亲之志,谕亲于道。否则纵能奉养唯谨,不能令亲身心究竟安乐,皆不得名为真老吾老。此语且置,姑论幼幼。幼幼在于以身作则,蒙以养正,一言一行,毋许越规。必期于为贤为善,有益于国家,无害于社会而后已。否则纵令不惜资财,供给学费,学业大成,而不以道义是务,皆不得名为真幼吾幼。吾幼尚不能真实是幼,况旁人世人之幼,又何能容心于其间哉。

  近来世道荒乱,民不聊生,几多无父无母之孤儿,无衣无食,将成饿殍。纵不饿死,由无教育,必难成就正器。不为顽民,必为败类。关絅之等诸大善士,热心公益,念孤儿之困苦,特于前年,借闸北宝莲寺,立一佛教慈幼院。现以人多屋少,添建若干间,已经落成,将印纪念特刊,命光略叙大致。爰为颂曰。

  济济孤儿,头角峥嵘,若不救济,将无由生。既得教育,正器必成,或为工商,或读或耕。为贤为善,嘉会其亨,恪守道义,虽贱亦荣。何况不少,出格俊英,是知慈幼,利益深宏。子舆之言,实具深思,唯愿仁人,同怀慈悲。院屋虽成,常需不资,各为输将,以助成之。幼人之幼,己幼必奇,贤善相继,为世型仪。利人自利,因果如斯,勿或不信,佛语不欺。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发隐颂并序”
发表于 2017-6-25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彼时中。若在家出家。欲修福业应诵佛语。欲增长智。彼等乃舍菩提。读外道经典摄受忆念。以诵习外道经故。诽谤佛语。舍是身已当堕地狱。愚痴无智到阿毗支大地狱中。入不闲处。彼等罪人无所能作。阿难。假使非前非后于阎浮提中。百千俱致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为彼堕阿毗地狱者。演说佛法不能觉知。是故阿难。有智丈夫。勿以随心诽谤佛法。阿难。以是因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自利益者。一向不得受持诵习外道经典。如是比丘。亦应一向不得亲近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三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舍利子言。我等云何离诸诽谤。不生邪见。常生中国。见佛闻法。修声闻行。如是语已。

佛告舍利子。善哉善哉。汝能问于如来如是法义。舍利子。若诸有情乐习世间外道典籍。不应为说。若于佛法恭敬信解。志乐修学即当为说。何以故。舍利子。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坚固信解不生放逸。于长夜中寻伺观察。于诸有情心生救护。乃能往诣如来咨问法义。闻是法已。欢喜爱乐如说修行

----------------------------------------------------------------------------------------------------
“复次,比丘,更有七法,汝等当行:一者、身常行慈;二者、口常行慈;三者、意常行慈;四者、若有檀越种种布施,平等分与无使有偏;五者、于深妙法乐说不厌;六者、不以世间典籍而教于人;七者、见非同学不生憎嫉。汝等若能修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长。《大般涅槃经》

于彼时中。若在家出家。欲修福业应诵佛语。欲增长智。彼等乃舍菩提。读外道经典摄受忆念。以诵习外道经故。诽谤佛语。舍是身已当堕地狱。愚痴无智到阿毗支大地狱中。入不闲处。彼等罪人无所能作。阿难。假使非前非后于阎浮提中。百千俱致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为彼堕阿毗地狱者。演说佛法不能觉知。是故阿难。有智丈夫。勿以随心诽谤佛法。阿难。以是因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自利益者。一向不得受持诵习外道经典。如是比丘。亦应一向不得亲近
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三

“复次,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谓是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舍利弗,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喜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佛藏经卷第三 净法品第六 》

舍利弗。有四种法。若习近者。增长愚痴不生智慧。何谓为四。读讽修习外道经典。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亲近修习诸邪见法。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乐决断事。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斯诸深法与空相应。不受不读亦不正观。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是名为四。舍利弗。违此四法能生智慧应当修习。何谓为四。修习正见能断邪见。是第一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若有读诵外经典处。修净行者当远舍离不应止住。
《佛说华手经》
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义,非佛法故。舍利弗,著外道法比丘,不应自称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门释子不说尼犍子语,于大众中但说佛语。舍利弗,若人著不净语,欲作师子吼,但作野干鸣,是人不能解佛法第一义。《佛藏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