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3|回复: 5

[其它]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第三十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二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03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土大经科注》第一百九十五面,第五行看念老的批注:
「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这是世尊劝他父王修学念佛三昧。接着佛又告诉他的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这一句就是六道轮回,在六道里面的众生,念佛的心亦复如是。如是是指前面,他父亲曾经问他,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为什么不让大家学习?佛告诉他的父亲,这些境界很深,是法身菩萨们的境界,绝对不是凡夫能够行得到的,所以劝大家念佛。念佛这个方法也能够达到法身菩萨的境界,但是无论在修学经历、时间、方法都容易多了。所以下面接着说,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只要你真信、真愿意往生,这句佛号不要中断,最好是日夜都不间断,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能做得到吗?能。什么人能?放下的人能。真正求往生,往生是我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
我们自己要有一个认知,那就是我要不往生决定堕三途;堕地狱未必,但是饿鬼、畜生是肯定有分。我们虽然也做了些好事、善事,可是我们的习气把我们的善心善行给破坏了。什么习气?自私自利的习气,贡高我慢的习气。人人都有,只是你自己不能够觉察;有时候自己也觉察到了,但是一转眼又迷了,境界一现前他老毛病又犯了。这也算有相当进步,为什么?过去犯的时候自己不知道,现在犯了的时候,犯了之后马上就能觉察到,我又错了,怎么又犯老毛病。这很有进步了,可是没有用,三途业报还是得受。如何能把毛病习气控制住,让它不犯,这在六道里才不堕三途。
人天两道如果把教育丢掉了,这两道的麻烦就大了,现在人间把教学丢掉了,整个社会混乱。天上怎么样?我们曾经听说北朝鲜的山神,以前曾经跟长春百国兴隆寺的常慧法师有过往来。常慧法师告诉我,肯定不是妄语,山神告诉她们。她问山神:你们当山神当了多久?他说三千多年。常慧法师问他: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在世(他知道),为什么你不亲近佛陀跟他学佛?迷惑,不知道,现在想学佛迟了,找一个好的老师都找不到,就找到她。她说那天上怎么样?他说天上也不怎么样。大概就是我们人间造的这些恶业也染污了天堂。可不可能?可能。为什么可能?我们念了贤首大师的《妄尽还源观》就知道,我们这边人起心动念,天上这个信息全部收到,可是这些信息全是负面的。天人烦恼没断,习气还有,只是比我们淡薄一点,但是我们这些恶习气加持他,他那个淡薄就变成浓厚了,所以说天上也不怎么样。想来想去还是极乐世界好。发心求生,这是正确的。这个山神不错,善根相当深厚。这八个代表到中国也没请到老师,所以他们就不愿意回去,留在中国做护法神。
这就是说明,人间天上、遍法界虚空界什么事最重要?教学最重要。我们中国老祖宗提出这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礼记.学记》上的一句话。《礼记》成书,过去多少考古学家告诉我们,最晚也是在春秋战国时候完成的。这就说明,那个时候佛教还没到中国来,我们老祖宗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了,教学重要,教学为先。教学的重要,我们有理由相信,老祖宗重视这个问题,真正把它当作一桩大事来做,在中国我相信不止一万年。虽然中国文字只有四千五百年的历史,以前没有文字,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老祖宗决定懂得这些东西。而且教学的理念、教学的内容,与佛法几乎完全相同。再看看现在世界,许许多多族群里面的圣人,宗教里面的创始人,没有一个不懂得教学重要。我们在大乘经论里面看到的,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讲经教学的。他们自己成正觉了,证得妙觉的果位,常住在实报土,为什么?要教学,不教学就回常寂光去了。回常寂光也没休息,还是在教学,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现什么身就现什么身,应该说什么法就说什么法,现身说法都没有起心动念,自然的,叫法尔如是。如果把教育疏忽了灾难就现前;个人把教育疏忽了,个人的灾难,你不是身体不健康,就是外面麻烦事情很多。
为什么中国古时候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乡里和谐,为什么?教育,家家懂得教育,人人懂得教育。教育把社会治好了,教育把国家、把天下治好了,你说这个东西多重要。教育里头,世出世间所有教育,无过于端正心念,这根本,而端正心念那个方法无过于念阿弥陀佛,这妙绝了!所以释迦牟尼佛把这个法门传给他的父王,这是家里最亲的一个人,无量法门里头的第一法,我们读这段经文要有这个认知。「止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把心就系念在阿弥陀佛上,永远的系念,时时刻刻系念。心里头真有,口里面是次要。心里真有是真念佛,口里有不但自度而且度他,做出念佛的样子给别人看,这是化他,去影响别人。别人看到你很好,你是好人,为什么?你是修行六度十善的,这是个菩萨,菩萨天天念佛求生净土,那净土一定殊胜,要不然菩萨怎么肯这么干?久久就会影响很多人,从一、二个人到十几二十个人,然后到成百、成千、成万,愈影响就愈多。那个影响愈多,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那么多的念佛人,跟自己念佛的心相应。这个一定要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跟自己息息相关,我们完全能接收到,接收到的都是念佛的信息,多好。这是为什么能够定生佛前,定是决定,一点怀疑都没有。
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所有一切不善的习气、不善的念头自然消除,你看这个方法妙。不像小乘、大乘,用种种方法来对治,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这不需要用那个,一句佛号就行了,多省事。念念是阿弥陀佛,把所有一切烦恼习气统统转变成阿弥陀佛,所以自然消除。成大慈悲,善心善意自然增长。都是从教学当中来的,教学相长,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不教学得不到这样殊胜的果报,这果德。所以诸佛菩萨教学永远是不疲不厌。你要问为什么?这个里头法喜充满,无比的快乐。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那个喜悦跟佛法的喜悦差很大的距离,夫子的喜悦没有出六道轮回,佛法的喜悦是遍法界虚空界。这个喜悦带动整个法界的喜悦,没有一个众生不喜悦,花草树木都喜悦,山河大地都喜悦,这就是极乐世界。
「以上释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唯劝念佛」。我们要学,我们叫孝养父母,拿什么孝养?释迦牟尼佛你看用什么尽孝?唯劝念佛,你想想有没有道理?劝父亲念佛,父亲生到极乐世界就成佛了,这是圆满的孝道、究竟的孝道。这句话我们可不能大意把它看过,唯劝念佛,释迦牟尼佛对他父亲。「可见种种行门非不殊胜」,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不是不殊胜,「但非凡众之所能修」,我们一般人没法子修。往生净土的成就不但不输给他们,还超过他们。「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这个系心念佛是《阿弥陀经》上的原文,玄奘大师翻译的,鸠摩罗什大师把这句翻作「一心不乱」。一心不乱高、难,系心念佛容易。玄奘大师翻译的本子是「一心系念」,不是一心不乱,一心系念。那我们就得想想,玄奘大师是老老实实照原文意思翻的,为什么罗什大师要把它翻成一心不乱?有道理。我们如果真的念到一心系念,临命终时佛来接引,首先佛光照你,佛光一照就把你的功夫提升了一倍,就提升到一心不乱。所以罗什大师没翻错,但是罗什法师的意思深,是事实真相。只要我们念到一心系念,就是功夫成片,往生的时候决定是一心不乱。他往生的地位呢?地位高的到方便土去了,地位低的也是凡圣同居土上三品往生,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都翻得好!
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最是应机。人人能学,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聪明的人、愚痴一点的人都行,没有一个人不能修。「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掉的。「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你看看转恶成善多难!大乘经教上说的是真话,把这三大类的烦恼,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把它转成善,要多长时间?经上都说要无量劫,这么难、这么长的时间。这无量劫实际上说,他是进进退退的,他退转。你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生到那里去就圆证三不退,下下品往生也是圆证三不退,一切经论里头所没有的。所以用不着想着断恶,也用不着去想消灾,都不要去,消业障都不要去想,你就想阿弥陀佛就对了,你的恶业、你的罪障不知不觉的全没有了,这法子好极了。「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还有能比这个更方便的吗?找不到了。无量劫来善恶习气都不必去理它,只要把心放在阿弥陀佛上,这名号上就行,自自然然从减轻到消除,一句名号成了大功。
再看下面这一段,第四「念佛有四种,据上经中释尊劝父王念佛,谓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很多种,怎么个念法?这四种,第一个「持名」,第二个「观像」,第三个「观想」,第四个「实相念佛」,这四种念佛我们不能不知道。
第一种持名,一百九十六面,我们看第三行,「持名念佛。即本经所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释迦牟尼佛在小本《阿弥陀经》里面,教我们持名念佛,执持名号;在大本《无量寿经》里头,也是劝我们执持名号,信愿持名,称念阿弥陀佛。「善导大师曰」,唐朝时候的大德,日本人对他最崇拜,在日本看到很多寺庙用大师的名号做寺名,「善导寺」。我们一看到善导寺,就知道它是净土宗的道场。古时候有传说,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应化到中国来的。日本人相信,我们到日本问有没有这个说法?他们都知道。善导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所以日本人对这两位大师非常崇敬。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亲口所说,大师说,「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径路是最近的路,最直捷的,没有拐弯的直路,最近的路。修行只有念阿弥陀佛,这是成佛一条最近的路。
「余门修行名竖出三界」,下头有个比喻,「如虫生竹中」。竹子里面生了个虫,这个虫想往外爬,牠要是竖的爬,那个竹子一节一节很多节,牠都要把它咬破出去,从上面出去,这个难;那个聪明的直接从旁边咬个洞,牠就出来了。旁边咬个洞出来叫横超,一节一节往上爬上去叫竖出,那个麻烦大了。就像《华严经》上说的,凡夫修到如来地,要是竖出,你看看从十信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觉、妙觉,五十一个位次,才能证到究竟圆满的果报。要是横超,我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我的地位甚至于还不到初信位,可是我横的一出去到极乐世界,我的地位跟谁相等?跟等觉菩萨相等,这还得了!所以这个法门许许多多菩萨不相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所以世尊说这桩事情,唯有佛与诸佛方能究竟,彻底明白这个道理只有妙觉如来,他们知道,也就是等觉以下都不知道。这说明一桩事情,叫难信之法,那可不是假的难,真难!从理上讲我们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竖出是见性,横出也见性,见性是一样的,没有高下,横竖都是见性,所以它是平等法,那你为什么不走近路?弥陀教导我们是径路修行。「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竖出的这叫它难行道。「但念佛如虫横出竹中,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称易行道。喻为径路」,确实方便、直捷,成功迅速,所以介绍四种念佛把持名摆在第一。《观无量寿佛经》把持名摆在最后,最后就是无比殊胜的。初、后是一不是二,用意都很深。
第二是观像念佛,我们看批注,「观像念佛。以陈供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观像是这人得挺有福报才行,总是富贵人家,家里头佛堂陈设富丽堂皇,庄严无比。他有很大的福报,不需要工作,一切衣食住行都有人侍候好,他在佛堂天天看佛像,让这个境界印到自己心里面去,天天看佛像。可是如果像没有了,你离开佛堂这就断掉了,你的功夫就断了,不能相续,必须时时刻刻不离开佛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任何杂事来干扰你,这也不是容易事情。像在,你可以看、可以修,你离开这个佛堂那就难了。「净因易断,相续甚艰。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可修也」,比不上持名。观像念佛也在十六观里面。
第三观想,我们看批注,「观想念佛。即《观经》所说,以我心目,想彼如来」,着重在想。「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这也相当困难,为什么?凡夫心浮气躁定不下来,所以这个观不能成就。观想有十六种,除了观像跟持名这两种还有十四种,十四种都属于观想。第一观,这是讲最方便、最容易观的,第一观,观落日悬鼓。西方极乐世界,想着西方。西方在哪里?太阳下山那个地方,你看太阳刚刚下山那个太阳是红的。观成功了是什么样子?你睁着眼睛看到太阳在面前,闭着眼睛太阳也在面前,那叫观成功的。如果睁着眼睛看到太阳在,一闭着眼睛太阳没有了这不行,这没有成功,要到闭着眼睛太阳也在面前。这要很细心、很专心,专细到极处,所以它有一定的难处。「故云:境细心粗」,你所观的境界微细,自己的心太粗,「妙观难成」。唐朝时候智者大师,他往生西方是修观想念佛,他修成了。他是用《观经》,所以智者大师有《观无量寿佛经》的批注。「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持名念佛「不问上智下愚」。你看这种观想念佛得上智才行,下愚不行,这个境界你观不成。「无论苦乐忙闲」,这讲持名,「人人能念,个个可行」。这就是念佛,几种念佛,念佛里头有难有易。
最后是实相念佛,实相念佛是所有念佛里头最高的。十法界的众生都做不到,什么人能做到?法身菩萨做到了。你证得了法身,前面这三种,无论学哪一种都是实相,跟实相全相应。什么叫实相?我们看末后这一段的解释,「四,实相念佛。远离生灭」,生灭没有了,「有无」没有了,「能所」没有了,「言说」没有了,「名字」没有了,「心缘」没有了。这是什么?这是《华严经》上讲的离一切相。《般若经》上也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禅宗里的,教下的是大开圆解,净土宗是理一心不乱。「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
下面引《圆觉经》的话说,「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这用《圆觉经》上的话来做证明,众生没出轮回就是六道轮回里面的众生,上面到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到无间地狱,这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有多少众生,他们都是用的一个心,生灭心,念念相续。弥勒菩萨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所以六道是怎么回事情?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生灭相续,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真相。这个念念是妄念,只要有念就是妄念;正念,正念没有念头,正念是不动的,真心。一念不觉这个念头起来了,起来怎么样?它就有个惯性,接着就相续不停止,这就叫阿赖耶。阿赖耶变现出十法界依正庄严,阿赖耶变现的,真心能生能现,阿赖耶能变。所以《圆觉经》上说,「未出轮回而辨圆觉」,你想把圆觉搞清楚可不可能?不可能。圆是圆满,觉是觉悟,圆满的觉悟里头三种现象都没有。像《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怎么能知道圆觉?你所知道的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流转是什么?是生灭心。这就说明,你所懂得的圆觉是知识、是文字,是道听涂说,你自己没证得,所以还同流转,那六道轮回的事情。这样学佛,你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无有是处,没这个道理。这就是说,解悟,解悟得再深,解悟得再圆,都不能脱离六道轮回。
今天科学家已经发现阿赖耶,这在菩萨大乘教里头是什么人?八地,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了。科学家确实见到了,但是还没有搞清楚,发现有这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的真相还搞不清楚。三种现象只有一种搞清楚了,物质现象搞清楚了,这个解决掉了,精神现象没有搞清楚。他们所发现的,突然蹦出来,立刻就消灭了,这个科学家发现的,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突然出来,立刻就消失。佛在《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科学家发现的念头,念头是阿赖耶的转相,是阿赖耶的见分,可是佛经上说得详细、说得清楚。这个现象从哪来的?从无明业相里头变现出来的。无明业相也被科学家发现了,他们叫做能量,宇宙的能量。在佛法里头也可以说是能量,但是是自性的能量,是真心的能量,能生万法。
要出轮回必须要有亲证的功夫,或者我们今天讲修证,你得有修行证果的功夫,你才能超越轮回。连解悟,等同法身菩萨的境界也没用处,你还是搞六道轮回,这事情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烦恼习气没断。可见得断烦恼难,断习气更难。可是这个法门你不必断烦恼,你不必去化解习气,无需要,你只要把念头转个弯,专缘阿弥陀佛,我心里除阿弥陀佛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真转过来了,这个心里跟阿弥陀佛念念相应,无始劫来烦恼习气自然不见了。这个方法太妙了!理上讲得通。佛说过,「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今天心想就是阿弥陀佛。众生心想,我这个自私自利太严重,怎么样把它断掉?我的贪瞋痴很严重,怎么断掉?我的怨恨、嫉妒心很重,如何把它断掉?这个麻烦事情大了。一句阿弥陀佛都把它念光了,这方法多妙,真叫善巧方便。心里头就存一句阿弥陀佛,其它的全把它念掉,都没有了,自自然然就化解。方法容易简单,成功太高、太殊胜了!所以遇到这个法门要知道感恩,太难得了,要知道珍惜,就是太不容易了。你遇到了,遇到了你能信不简单,信了你能真干这更难。
下面又说,还是《圆觉经》上的话,「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也就是说,六道凡夫生死轮回的心,就是生灭心、染污的心,曾未清净,染污的心。生灭心跟染污的心,观佛圆觉,圆觉是不生不灭,是自性,而不旋复,旋复就是生灭,你看佛的不生不灭还是生灭,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意思就是这个。为什么?你用的是生灭心,看佛不生不灭的法依旧是生灭,你要用不生灭的心你去看佛的不生不灭,那就看到了。这个意思很深!我们想想,我们今天是不是生灭心?如果是生灭心,你肯定了,菩萨乘以上的经就不必看了。要看,你自己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我是来听听信息,佛菩萨宣讲的我来听听,知道有这么回事情,不是我的境界,这个可以。如果误会了,我听到这个,我已经入这个境界,错了,你还是搞轮回;不但搞轮回,你会堕恶道。为什么会堕恶道?你肯定傲慢。因为什么?佛菩萨境界你知道了,自己以为了不起,瞧不起别人,傲慢就堕下去了。傲慢属于瞋恨,瞋恨堕地狱。所以佛为什么对于六道凡夫不讲这些菩萨乘法?怕的是把你送到地狱去了,他不讲。人天法,那是讲普世的教育,给你讲什么?讲三皈,讲十善业,讲五戒,给你讲这些,这些帮助你端正心念,虽在六道不堕三途。佛菩萨的慈悲!
祖师大德告诫初学,对于甚深的经典不要去涉猎。我初学佛的时候,我三个老师,他们三个人没见过面,但是三个人名气都很大,都知道,都知道有这个人,没见过面。三个人,有一句话是三个人同样教给我的,就是警告我不能学禅,不能学性宗,章嘉大师还告诉我不能学密宗。为什么?那境界太高,不是凡夫所学。方东美老师警告我,李老师也警告我,章嘉大师也禁止、不允许。慈悲!怕涉猎这个东西变成狂慧,变成贡高我慢,瞧不起人,自以为得道了,其实他是凡夫。为什么?你是生灭心。真正契入境界,你的心是柔软的,是大慈大悲的,那个不一样。《妄尽还源观》讲的四德,那就是标准,真正契入境界,他内心里流出来的决定是这四德;如果与四德相违背,假的,不是真的。随缘没有妙用,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对待一切人贡高我慢,末后不是代众生苦,而是自私自利,这在佛法叫做狂慧,说得不好听叫着魔,果报在三途。
下面举个比喻,「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太末虫大概就是现在人所讲的细菌,非常小,很小,确实牠处处都能够栖,牠就怕火、怕高温。所以医院里面消毒都用火焰,用酒精、酒精灯来消毒杀菌。用这个来比喻众生心,众生心就像太末虫一样,处处能缘,缘不到般若。般若是什么?般若是自性起用,真实智慧。般若是自性里本有的,不是从外来的,确确实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没有一样东西能瞒过它的。佛在经上用比喻,比喻得非常好,我们细心去体会,能了解大概。佛把自性比喻作水,叫性海,海是大,把性比喻作水,水第一个干净,一丝毫污染没有,第二个水平静,没有波动现象。这个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所有一切境界相它都照见,这个照见就叫做般若。所以心不清净,照的能力失掉了,心要是动摇、生灭,你就照不见。
六道众生的心,既染污又是波动现象。四圣法界还是染污,还是波动现象,不过人家有定功,波动的幅度很小,染污轻,所以他照见的能力比我们强。他还不是真正照见,但是照的作用比我们高明多了,我们智慧不能跟他相比。什么时候才真正照见?证得法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正做到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他就照见。惠能大师明心见性说出来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他看到清净心了,从来没有染污过。染污是什么?染污是假的不是真的。换句话说,我们染污、我们波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我们把阿赖耶放弃了,真心就现前,放弃阿赖耶的染污,放弃阿赖耶的波动,真心现前,真心起作用。真心本来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能生万法是随缘,是恒顺众生,是随缘妙用,但是决定不受阿赖耶的干扰,所以转八识成四智,这叫成佛,这叫法身大士。
我们再接着看末后,「是以实相之佛,圆觉之性,虽然众生本具」,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有没有?人人都有。「但因妄心念念生灭,而不能观」。我们的性水现在怎么样?好像动了,起了波浪,有了染污,对于事实真相你看不到了。「故《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也。」诸佛如来的本德,真如实相,是我们一切众生统统都具足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叫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但是众生迷失了本德,迷失了自性。虽然迷失并不是真的丢掉,它还在,一丝毫没受染污,一丝毫没有欠缺,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你用不用它?天天还是用它,你没有办法离开它。但是虽然用它,用它用错了,你不是从正面用它,你是从负面用它,为什么?迷!哪些人从正面用它?四圣法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正面用它。为什么?他们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称佛弟子不是真的,有名无实。我们如何能变成真佛弟子?信愿持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就是真佛弟子。这是在六道凡夫里头取得真佛弟子身分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是这个条件的话你就是有名无实的。佛很客气,话说得很温和,叫名字弟子,天台大师的六即佛,名字位中有名无实。你受的三皈也有名无实,你受的五戒也是有名无实,你出家了受的比丘戒、菩萨戒还是有名无实,你都没做到。你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你起心动念。什么是真佛弟子?见思烦恼里头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你是刚入门的弟子。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别教初住菩萨,那是真佛弟子。不断烦恼不行,不断烦恼只有一个方法变成真佛弟子,就是真念阿弥陀佛。这得要特别着重强调的真念,不是假念,真心去念。真念,真念这佛号不能间断,口里可以间断,心里不能间断,心一间断就真断了。口里面断了,心里头真有阿弥陀佛,这叫不间断,因为你决定往生,往生极乐世界是真弟子,真佛弟子,登堂入室了,不是普通弟子。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要记住,「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那是如来入室弟子。你看进门、登堂、入室,这些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看到这个情形。所以释迦牟尼佛劝他父亲念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生净土。
「由上可见念佛法门于诸法中,称为径路」。诸法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成佛的大道,但是念佛是最近的一条路,很快你就能成就。「而四种念佛中,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故称为径中之径」,近路里面的近路。念佛是近路,有四种念佛,持名是近路里头的近路。
下面这一段,「四种念佛,事理不二,浅深相即」。我们看批注,「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实相难,观想也不容易,观像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大富贵的人才能修,所以持名就方便。四种难易不一样,深浅也不一样,「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这两句话说得太妙了,是真的不是假的,说得真好!圆人,圆教的菩萨,德行智慧圆满,他们看来,称名暗合道妙。道妙是指什么?是指妙觉果位,最高的果位。为什么叫暗合?一般人看不见,他能看得见。初步即是到家,初步你刚刚开始念佛,到家是什么?成佛了。净业三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四句是如来教导大乘菩萨们修学的最高原则,里面没有用信愿持名,没有用这个,没有说发菩提心,信愿持名,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但是那个深信因果里头暗含着就是信愿持名,妙极了!为什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我初学佛的时候,这一句经文搞了我二、三个星期,我想不通,不能解决。为什么?这三条,第一条是人天果,第二条是小乘,第三条是大乘,大乘还不相信因果吗?为什么要叫他深信因果?如果他这句话放在第一条里头,我一点问题都没有,佛教凡夫深信因果应该的,凡夫不知道因果,菩萨怎么会不知道?想二、三个星期想不通。最后豁然有一点领悟,那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说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我们都知道,菩萨能不知道吗?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最后就想到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难信之法!许许多多菩萨不知道,所以才修其它法门。其它法门难修,不知道修到哪一劫,这个法门一生就成就。所以以后我讲这一句的时候就完全讲到净土。净业三福也就是佛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头所说的,真是说的净土法门,不是说别的。
大乘菩萨要真正能够,前面第一句「发菩提心」,第二句,我们这个经上说的「一向专念」,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真叫暗合道妙,初步就是到家。这是大乘,不是小乘,这是无上妙法,不是人天法。「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持名是念佛的初步,实相念佛是到家。持名跟佛实相相应,持名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不得了!与四十八愿相应,就跟阿弥陀佛五劫修行相应,同时又跟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十劫,这个十劫教化众生功德相应,你说这还得了吗?很少人知道。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这个「于」,我们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又何异就是念佛实相,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实相,这个意思更清楚、更明显。「《弥陀疏钞》云:实相云者」,什么是实相?实相是什么?「非必灭除诸相」,不是说一切相都没有了,「盖即相而无相也」。相在面前,有没有相?无相。相在面前怎么看到它无相?你想到弥勒菩萨告诉你的真相,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现象,一个一个接着在发生的,眼睛看花了,以为是真的。八地菩萨眼睛不花,他就看到一个相一个相生灭,他就能看出来。全是假的,遍法界虚空界没有一样是真的,六道是这么回事情,十法界也是这回事情。六道不善的多,四圣法界善多恶少,全是幻相。所以佛在经上比喻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个比喻说得好,作梦,不是真的,梦中作梦,不知道自己作梦,以为是真的。
如果你能看到真相,这个真相就是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这种生灭的相续是我们看见的,你就知道佛所讲的话是真实的,存不存在?不存在。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现象,而且这个现象里头包括三种现象都存在,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三种现象同时存在,但是这三种现象佛告诉我们,有先后次第,从业相生转相,从转相生境界相;用现在科学话来讲,从能量生信息,从信息生物质。这三个转变,都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当中完成。现在科学家虽然发现了,没有佛法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只发现了它是波动现象,是非常快速的波动,没有说出来一秒钟多少次,没说出来,这是太快了。他的描写也很有味道,这个心念好像无缘无故、没有原因突然蹦出来,这一蹦出来立刻就消失,科学家这么报告的。弥勒菩萨说得清楚。所以不是叫你把相灭除掉,实相现前,不是这个意思,要知道相即非相。有跟无是划等号的,有相跟无相是平等的,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所以有,佛家称为幻有,空称为真空,真空不空,幻有非有;也称为妙有,妙有非有,这是你真见到实相了。
「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了解事实真相就叫见实相,不了解真相的,那叫妄相;了解事实真相这叫开悟,不了解事实真相叫迷失了自性。经上这句话,实际上它的用意是引起底下这句话,「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万德洪名是阿弥陀佛。世间言语,譬如我们说孝悌忠信,这是治世的一语,能够安邦定国,能够和谐世界,一句话,孝悌忠信,为什么这一句佛号,难道不及治世一语吗?就这个意思。这一句名号它的功德,能安定遍法界虚空界,能安定一切诸佛剎土,能令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功德不可思议。「又《圆中钞》曰: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真是真实。《圆中钞》是幽溪大师所作的《弥陀经》的批注。学习《弥陀经》的大概都知道,《弥陀经》有三部批注最重要的,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弥陀经》三大批注,学《弥陀经》不能不学。《圆中钞》里面引用四明尊者一句话。四明尊者是知礼法师,宋朝时候人,现在的浙江宁波人,这是一位大德。四明是山的名字,四明延庆寺,后人对他尊重,不称他的名字,用地名来称呼他。这是这个地方出了这样的高人,是这个地方的荣耀,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这个称他,这中国古时候的习俗。像智者大师都不称他,称他为天台大师,他住在天台山,这最尊敬的称呼,天台大师。世法也是如此,近代清朝的李鸿章,合肥人,大家称他李合肥,不称他的名讳,这特别尊敬;佛门对于大德的尊重,也用这种方式来称呼他。他说圆极之果,阿弥陀佛证到圆极之果,所以他的名字一一不虚。弥陀名号不虚,诸佛名号也不虚。佛的名号是从果德上建立的,菩萨的名号是从修德上建立的,这是佛学常识,我们要知道。跟我们有没有关系?有密切的关系,一切诸佛名号是我自性果德的名号,一切菩萨名号是我修德当中的名号,性修不二,所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但是问题在哪里?你不能执着,一执着就错了。法法皆称性,名号怎么会不称性!称性就是圆满的,那叫妙用,随缘妙用。不称性就错用了,错用就变成六道三途,这就用错了,用得正确就不会,不可以把它错用。为什么会错用?有分别、有执着就错用了,不分别、不执着就正用、就妙用。所以四明尊者说,「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无论是性德,无论是修德,真实不虚。
「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这个地方有一个名词术语叫第一义谛。佛说经,说一切经,根据什么?就是凭什么说的,佛是凭借什么说法?凭借二谛,这个二谛就是真俗二谛。第一义谛是真谛,真谛是事实真相,根据这个说的;俗谛是根据一般人的见识,一般人怎么看法,佛也跟着你们一样看法,很好懂,你完全懂,说真谛的话你听起来不懂。譬如刚才讲的,这个经上所说的即相无相,这属于真谛。现象看在面前怎么说它是无相?这我们人听不懂,明明在眼前你怎么说它无?所以真谛是大彻大悟人他看到的。看到即相无相,大乘经教里头常说的,是什么人的境界?八地以上,他看出真相了,他看出波动相续的现象。八地以前没分,没见到,只听说而已,八地才见到。他所见到的给你说出来,你不懂,这是真谛。俗谛呢?俗谛就很好讲,你们所肯定的,随着众生的见地来说,大家都听懂,这叫俗谛。就是佛是依据真俗二谛为一切众生说法。于是我们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前面十二年讲阿含,多半是讲俗谛,很少讲真谛。十二年讲阿含只讲到第六意识,第七、第八不讲,人不懂,只讲到第六意识。到方等的时候才讲八识,到般若的时候真谛就愈来愈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真谛。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1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