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57|回复: 0

[佛教经藏]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二】----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2010-05-31 09:11
楞严咒句偈疏解,十三,宣化上人
(二四)陀啰离瑟赧

【释】陀啰即尼摩罗。化乐天也。曰瑟赧者。兼色天中。惟于颇罗。即广果天也。



【颂】化乐天宫变化奇   逍遥自在世间稀

衣食遂意适可止   既无烦恼更无悲



【解】陀啰是化乐天,离瑟赧即包括广果天。

「化乐天宫变化奇」,化乐天的变化很奇怪。

「逍遥自在世间稀」,在那儿很快乐,逍遥自在什么工都不必做,思衣衣来,思食食至,想什么有什么,再没比这更逍遥自在了,就是现在科学时代什么计算机,也比不得这个自在法。

「衣食遂意适可止」,衣服来了,你需多少就来多少,也不多也不少,正够。吃饭也是这样,来的饭也是不多也不少正够你吃,衣食遂意。

「既无烦恼更无悲」,化乐天只受妙乐没有烦恼,没有悲痛,虽然没有人间烦恼忧愁,只是快乐,但这并不究竟,当天福享尽还会堕落。当五衰相现时寿命也没有了,所以当天福尽时还是有苦,还会堕地狱转恶鬼,做畜生,因为不究竟,所以在佛教不修此天的福报,就再快乐也不值得欣羡。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除一切物欲,也就是没有贪心,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有人不懂咒的意义就冒冒然说楞严咒是许多小的咒合成的才这么长,说这话的连小孩子都不如,小孩子说的话也会听见大人说过跟着说,不会错的那么厉害。若说楞严咒是许多短咒接连在一起,那么这些短咒是什么咒?若你说不知道何以便说它是许多短咒合成呢?这简直没有根据,这些短咒自己有没有名字呢?若没有,这咒是谁说的,连个名字都没有,还算什么咒?所以说话必须负责任,不能随便说说。尤其是个学者,自己随便说说,教出的学生也一定随便说说,一点根据也没有。

  所以楞严咒从一开始就是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然后又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菩萨,然后又皈依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然后又皈依天,这皈依天并不是要奉行诸天的法,只是恭敬诸天,本来出家人谁也不必礼拜,出家人应受诸天的供养,为什么又要恭敬诸天,诸天礼拜你,是因你有道德,有修行,你自己可不能有贡高心说:你知道吗!一切护法诸天都向我叩头顶礼,不可生出如此贡高我慢的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就算自己道德圆满了也要「有若无、实若虚」,自己有道德而不执着,你有真实的学问也不要自满,这样才是一个修道者。

  所以修行人诵持这个咒也要恭敬诸天善神。不但善神须恭敬,就是恶神也要恭敬。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收敛起来。所以受持楞严咒的好处说也说不完,我也不想说究竟有何好处,因为我若说出,你们去诵持又生出一种贪心,诵持楞严咒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便不是真想持诵楞严咒,你若真想持诵楞严咒,就要把楞严咒当成吃饭,穿衣,睡觉那么重要,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做去,至于会得到什么感应,灵验都不去想它,因为你这一想也是妄想,未成功,怎可打这个妄想,就像一个小孩才生出来,连坐都不会坐,就想要跑路,走路还不会呢!怎么会跑路!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就因为不懂,等到会跑路了,又想要飞,你说这能办得到吗?根本不可能的事,何以要想?又不是小鸟,也没长翅膀,就要飞,这个妄想实在太大了,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修行就修行,不要存着有所得的心,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如你说我一定不要死,到时还是要死,没有办法不死。所以这想只是妄想,若能认真修行,证果了,生死了了才算。你想不死就不死,而不是在那儿想,我不死我不死,我要保护这臭皮囊,保护来保护去,到时还是说声再见就跑了!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什么效验,吃饭不饿就算了,要想吃了这顿饭永远都不饿,那怎么可能!到时你还要再吃,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你天天诵,功不唐捐,久而久之就有它的功用。吃毒菇的萧居士不久前还硬充内行说诵楞严咒的人有光,难怪他见着谁有光,好象满在行似的,他若真懂就不会去吃毒菇,险些把命都送掉了。诵持楞严咒有金刚藏菩萨常随着你左右护持你,这是真的,不过在诵咒时不要乱打妄想,否则金刚藏菩萨,一看会认为你没有出息没有什么前途,浪费我的时间,护法菩萨是会生憎,会发脾气的,要很注意。所以持楞严咒最要紧的是严持戒律,若不持戒律,怎么诵持也不灵,若能持戒律,无嫉妒障碍,无贪瞋痴,那么诵持楞严咒便有大感应,大利益。告诉你诵持楞严咒比买卖黄金更赚得多,诵楞严咒一遍就等于几万万盎斯的黄金那么有价值,不过不能用贪心来诵持。



楞严咒像我这么讲法,也不能说不好,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讲的,讲大悲咒时我每一句咒文作了四句偈颂来形容它的力量和作用,当然四句偈颂解释一句咒也是解释不完的,因为咒的妙义是无穷无尽的,四句偈颂怎可说它说完了!只是说一少部分而已,挂一漏万由这一少部分懂得这一句咒的意思,因这四句偈颂很容易记,由浅入深,由少而多,由近而远,就能深入咒的义理,咒本来不能讲也不能解释,但是勉强来讲一讲,也就为的抛砖引玉,因此现在讲楞严咒,不管我说的是否有意义,是否对,但它是从我心里流出来的,也可以说等于我的血,我的汗,我用我的真心来讲解,希望你们听过后明白和暸解咒的真正义理,比我明白得更深更多更广,这是我的意思,所以说抛砖引玉,希望显出你们的智慧,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学佛法的人应该精益求精,不是说我懂了但不知道去修,应该实实在在去修,即使你知道,而不去修行是没有用的,所以修行应该认真脚踏实地去修,不可掩耳盗铃,我所写的四句偈颂亦可说介绍我的智力,介绍我的心,用我的真心来讲楞严咒,希望你们可以明白一点。



(二五)舍波奴  

【译】下三句。敬礼咒术天仙圣众。惟愿摄恶行善。



【释】舍波奴。亦云婆舍跋提。他化自在天也。



【颂】他化自在妙无穷   快乐滔滔最安宁

淡泊少食离诸欲   积德修善兼立功



【解】舍波奴就是他化自在天,这天上的天人受胜妙乐,所谓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他们不思议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以他人的神通变化来庄严自己的天宫,「快乐滔滔最安宁」,其快乐似水滔滔,流之不停。他化自在天的天人最平安,原**也炸不到,氢气弹也够不着,死光也照不了,但那是在天上,不是在人间,什么麻烦也没有。「淡泊少食离诸欲」,这天上的天人没有什么妄想,很清高平淡知足少欲。什么都不贪,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都断了。「积德修善兼立功」,他们再能积德,修善,立功就能更进步,但是大多数到了天上享受快乐就不容易修道,经上也说,富贵学道难,此处可说快乐修道难,人在苦恼时才会发菩提心,快乐时自由自在还修什么,有人能做皇帝便不出家,真是棋输一着。宁可不做皇帝,出家比做皇帝更好。



(二六)揭啰诃

【释】揭啰诃。翻众生。总摄诸天。眷属众也。



【颂】诸天眷属种福因   同修善道作胜亲

当知斯非究竟乐   仍须发大菩提心



【解】揭啰诃翻众生,但这不是人间的众生,是天上的诸天眷属,所以说:「诸天眷属种福因」,天人都是往昔种福来的,如供养出家人,或礼拜三宝,我们何以没有福,因往昔有没有种福,视钱如命,舍不得,总觉得布施给旁人自己吃了亏,人要布施我当然是最好的,自己却不肯布施。然而这些诸天眷属都是肯种福的。「同修善道作胜亲」,从前一起在人间同修善道,同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修得大智慧,所以今天做了殊胜的眷属。「当知斯非究竟乐」,我们应知天上的快乐不是究竟的,究竟的快乐只有成佛,了生死,得到究竟的涅盘才是真快乐。「仍须发大菩提心」,要想得到真正究竟的快乐还要发大菩提心,好好修行菩萨道,然后才能圆满无上正等正觉,那才是究竟的快乐。



(二七)娑诃娑啰摩他喃

【释】娑诃娑啰。此翻大千忍界。摩他喃。智论。摩[少/兔]舍南。翻人。苑云。忍也。此则统该三千界中一切天仙人也。若胜若凡。莫不皈礼。



【颂】三千大千诸天仙   忍辱精进修道虔

若圣若凡皆皈敬   贡高我慢尽除蠲



【解】娑诃娑啰翻大千忍界,即此堪忍的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诸天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天仙都包括在内。「忍辱精进修道虔」,他们以前修行时修忍辱,精进,修道非常虔诚。天人有的是圣人,有的是凡夫,我们对他们都要恭恭敬敬,为什么呢?「贡高我慢尽除蠲」,修道最要不得的就是贡高我慢,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骄慢的态度一定要除,所以我们虽然出了家,做了人天的师表,至切不要存贡高我慢的心,要把它「尽除蠲」,一有贡高我慢就不容易修行。

#楞严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0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