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068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4-2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一切染、净万法都在我里面显现,就是没办法说出来。」
师父向他说:「这下你可以了。」
到了这地方,显现了这种境界就叫清净觉相。所以说它是辽廓无边。达摩到东土来时,梁武帝问他:「你是谁?」达摩说:「我不知道。」「那人家说你是圣人。」达摩说「廓然无圣。」辽廓得没圣人可得,这样子觉相是无相之相,或者最初步时有这样一种体会,后来连这痕迹都没有了,就叫「圆照清净觉相」,这地方叫因地,这地方只一显现时,就没有无明,叫永断无明。无明没根本的,无明没实体的,这下显现时,无明在那里?你是了了分明,那里来的无明?一点无明也没有,这没无明或无明不生起时叫永断,不要再迷了,不要跟别人转。有些人已到了这境界,问了些不怎么样的人,说我这种境界怎么样,他说你这样境界我还没经历过,你这种境界可能是不对的,你的境界可能是气功境界。经他一说,就被盖住了,被破坏了,他不知道这样的境界是最最珍贵的、最最真实的,这就是成佛之因。所以说:「方成佛道。」以这样子的因去成佛道,这就是因中佛,禅宗就成这样的佛;先成因中涅槃,再了无始以来的习气种子,了尽时,圆满佛道。这里说到的是本起因地问题,那么既然提到无明,佛在下面就会说到无明的问题。
「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无,故名无明」
怎样叫无明?无明与明相对,现在大家在此地,以现时的心情来听我讲经之后,假若你有我的存在,若以你自我意识为出发点来听我的讲经,这种的心念,就是无明;你对自我的反应、执着,对外界存在的执着,就是无明。因为流过你内心的所有东西都是一种思想,都是一种相的反映,相互之间的反应,你把这种反应当做自我,这就是无明。你对这种存在的法,客观存在的事物,你把它当做真实,这就是无明的作用;甚至当你修行到空,你把这空当作真实,也是无明,所谓无明者:我执、法执、空执,都是无明作用。下面佛提出一个问题:「云何无明?」大家听到这句话后要去参究,因为你无明也找不到,你想修行,如夹竹桃一样,种起来没果实的,夹竹桃还有毒性,你连无明还找不到,以无明为本,立一切虚妄的法,我们修行要「以无住本,立一切法」,立自性法。假如以无明本去修行,等于是空华得空果,没得利益;所以要去参究、去体会什么是无明,无明在那里?但是不能用文字去研究,用自己的心去研究,心去研究才知道:哟!我刚才的思想、我刚才的这种感觉、我刚才激动的心情、我刚才种种的心态反应等都是无明。我们的心本来是圆同太虚,量周法界的,但是我们有一个拣择的心,就是拣择好、拣择坏;我们有一种情感的心,对我好或是不好;有污染的心,起贪或嗔;这圆周太虚的心被我们这些妄心盖住了。所以《信心铭》里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证取无上大道没困难,但是只因你拣择,这个好,那个坏,凡夫不好,要求成佛;在家里不舒服,要出家;这个菜不好吃,要那个好菜;这里太热闹,我到清净的地方去!你总是在拣择来拣择去,那么你一辈子都是烦恼。你说到那里没烦恼?随便到那里都有烦恼,找不到一个没烦恼的地方,所以众生就是拣择心太粗重了;对法门也一样拣择来拣择去。「至道无道,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只要你没憎没爱,憎--不喜欢,爱--喜欢,你在心里面没有一个喜欢与不喜欢的,没取没舍,没作分别,这样子才会「洞然明白」,好比一个洞打透豁然开朗一样,就是一念。这一念拣择心脱落时,就是全体显现,所以过去有个叫拙秀才的偈子说:「六根才动被云遮」,即是六根一动就被云遮住了。「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不生时,全体就会显现,就是指这个境界。我们知道,从佛祖及历代以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一样的,他认为找到一个根源,然后打破透彻。开悟的人讲法都是一致,但是方法有差别,为什么?差别对机不同,表达的语言方式不同,所以语言差别是非常丰富的。道是很丰富的,就如自然界里有百花齐放,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样,这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佛提出这个无明问题。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佛说,一切还没悟圆觉、没圆成圆觉的人,都是众生,从无始以来,没开悟,你若一开悟,就有了新的开始。有些说无始在那里?找一找?这里就是无始,你知道无明那里开始,你当下第二念一起就是无明的开始,但是这是没开悟的开始。所以无明没开始。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一直在无明里面,昨天是无明,今天是无明,你前一个念头是无明,第二个念头还是无明,所以说没开始。你到那里找一个开始?所以禅宗讲无明,不是说过去的过去,推穷到一个最初的时间。无明没时间,无明就是当下的第二念。第一念叫无念,第一念是一个念头都没动的时候,念头一动无明业相就来了(《大乘起信论》说的),来的是境界,你要看看境界,里面显境界,境界有能知的知。哎!我知道这个境界,我听到这个声音,我讲的这个声音是境界,你能够听到,里面产生分别的智慧又执取于智相以为真实,有这样执取,以后就会念念相续下去,没停留。过去、现在、未来三心本不可得,而众生有相续后,又计着名字相,有概念、名字,这是张三,那是李四;这是善,那是恶;这是凡夫,那是佛;名字相,执名字相以后是造业相,造善业、造恶业、造无记业,造业以后就受苦报了。所以这些都是无明造成的,三细六粗,相续不断。所以众生开始相续,现在我们要使它走出无明相续的圈子,使它觉醒,一旦觉醒时,无明顿断,所以说开悟是顿悟,无明要断是顿断,没有慢慢地断,有些人讲,我修行时慢慢地断;慢慢地断是断不掉的,要顿觉顿断。「种种」就所说的颠倒,神识狂乱,好比说认影迷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