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6|回复: 0

夸张了吧,南传经文里居然谈到自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周罗财官本生谭

周罗盘特由家中出,见佛而礼拜。

于是佛向彼问曰:「周罗盘特!汝今时分欲往何处?」周罗盘特:「世尊! 吾兄无理将予放逐!是故予今徘徊!」

佛:「周罗盘特!汝就我而出家,若为兄放逐,何不来予前?汝在家何为,汝且来予前!」。

佛遂带领周罗盘特至香室之前。(香室→本师释迦牟尼的居室)

佛以神通力作成纯净之布片交于周罗盘特。佛曰:「周罗盘特!汝面向东方坐于此处,手抚此布片口念︰『除去尘垢!除去尘垢!』」

周罗盘特手抚布片而坐,仰望日轮念:「除去尘垢!除去尘垢!」。

此布片经周罗盘特之手抚摸而污染。

彼就此自思:「此布片确为极清净之物,今为予而舍去前之自性,成为污染。」于是彼起灭尽观,而增观察智。

(灭尽观→小乘律·第1110部  十诵律卷第二   佛语阿难。若有比丘随其所依城邑聚落止住。晨朝时到着衣持钵摄身诸根系念一心入村乞食。食已若在空处若在树下若在空舍。敷尼师坛正坐端身系念在前。除世贪嫉。于他财物远离贪着。如是行者则能舍离嗔恚睡眠调戏疑悔。是诸阴盖能烦恼心使慧力羸不至涅槃。是故当除。若息入时当一心知入。若息出时当一心知出。若长若短。若息入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入。若息出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出。除身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受喜时受乐时受心行时除心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觉心时令心喜时令心摄时令心解脱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观无常观变坏观离欲观灭尽观舍离。当一其心念出入息。阿难。是名善道安乐行法。)

(妙观察智→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0950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


小插曲:法法都是因缘相合,前文刚发了个十波罗蜜,今天看经文又将十波罗蜜进行了一个延伸。

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0950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二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当修何行而报是恩?”
  
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实法施一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什么样的布施才是报恩?施者无所得心。增支部7集,52,布施大果经  
舍利弗,某人有期待的布施,期待有回馈的布施,有染心的布施,这样的布施无大果、无大效益。舍利弗,某人没有期待的布施,不期待有回馈的布施,无染心的布施,这样的布施有大果、有大效益。当他布施时,心明净而生起满足、喜悦。


佛知周罗盘特之心已上观察智,佛言:「周罗盘特!汝不仅思此布片为易染尘垢之物,当思除去心内之诸欲尘!」

佛放光明,唱次之偈曰:尘垢不得称不净,不净是贪欲,不净贪欲之异名,舍此不净比丘众离贪不净住教中。尘垢不得称不净,不净是瞋恚,不净瞋恚之异名,舍此不净比丘众,离瞋不净住教中。尘垢不得称不净,愚痴是不净,不净愚痴之异名,舍此不净比丘众,
离痴不净住教中。

      
唱此偈终了时,周罗盘特得四无碍辩,同时达阿罗汉果;依四无碍辩通达三藏。


小小的总结一下

经文:「此布片确为极清净之物,今为予而舍去前之自性,成为污染。」

这个布片原本极清净之物,为何污染。因为周罗盘特的抚摸啊。

这个布片原本极清净之物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

第0172部

入楞伽经卷第七
佛性品第十一

大慧,阿梨耶识(阿赖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

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众生迷闷,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蜜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为何污染。因为周罗盘特的抚摸啊。


爱欲之障碍,以无明为因故,名为烦恼。虽然得无上智具净心之诸菩萨,有时亦因烦恼而自然发生无明。心者,依烦恼之力而起执着,由此而难脱,生起贪欲之法亦所难免。

因无明而有行,因行而有识,因识而有名色,因名色而有六入,因六入而有触,因触而有受,因受而有爱,因爱而有取,因取而有有,因有而有生,因生而有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何以故?随事贪欲与心共生,心是识,事是行,于行迷惑是无明,与无明及心共生是名色,名色增长是六处,六处三分合为触,触共生是受,受无厌足是爱,爱摄不舍是取,彼诸有支生是有,有所起名生,生熟为老,老坏为死。


应断自爱心,手折秋莲华,唯进寂定道,善逝示涅槃。

善男子,智者能修世间不可乐想,作如是念言:一切世间,无有一处当得离于生老病死,我当云何乐于世间?一一众生,周遍经历一切世间,具受苦乐,虽得受梵天之身,命终还堕三恶道中;所谓宅舍璎珞、财物宝货,如是等事皆为离苦。豪贵自在者,福尽贫困,衣食不供。

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于此、赞美于此,对此存念恋着,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者,彼则心生喜悦,有喜悦之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如是被缚于悦喜、系缚之比丘者,称为随伴住者。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有比丘若喜悦、赞美于此、恋着此者,则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于彼心生喜悦,有喜悦心者,则有爱染心,有爱染心者,则有系缚。此为悦喜系缚之比丘,称为随伴住者。如是住之比丘,即使于林间、深林边土、声音稀少、大气寂静、远离世人之处而卧,虽适于独坐冥想,乐于居住,但彼仍称为随伴住者。

有眼所识之色,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此、不存念恋着于此者,则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为单独住者。有意所识之法,快意、可爱、乐、常喜爱、诱生欲念。比丘若不喜悦此、不赞美于此、不恋着此者,则不喜悦、赞美于此、恋着于此而住,于彼喜悦心灭,若无喜悦心者,则无爱染心,若无爱染心者,则无系缚。于此悦喜系缚解脱之比丘,称为单独住者。如是住之比丘,虽住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弟子群之村内,但彼亦称为单独住者。

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在修行辟支佛乘(独觉乘),不在于这个人是否独处,一个人如果不能放下对世间万物的爱欲染着,不能放下法执,那么即使一个人躲进深山独处,依然不能称其为辟支佛乘。一个人如果能放下对世间万物的爱欲染着,能放下法执,即使和很多人生活在一起,依然能称其为辟支佛乘。

婆希!你应当这样地学习: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婆希!当你能够做到见到只是见到,听到只是听到,知道只是知道,觉察只是觉察时,在这时你就达到没有执着挂碍了,你若没有执着挂碍,那么你就没有现在世,也没有未来世,你没有这两世,也就是所有的忧悲恼苦就因此消散殆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