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994|回复: 1

[其它] 大乘空观与小乘空观的区别---净界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11-4 16:54 编辑

2012-11-03 08:53
大乘空观与小乘空观的差别----净界法师开示
大乘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十一种差别:
声闻现观菩萨现观,有何差别?

小乘的学者,他观一切法空,入一种无所得的状态;大乘的「菩萨」,也观一切法空,内心也安住在无所得。同样是无所得,大小乘「有」什么「差别」?提出这个问。

[size=+0]


谓菩萨现观与声闻异,由十一种差别应知。一、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二、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六、七、由清净差别,断烦恼习,净佛土故;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

这当中的十一种差别,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第一段是总说,第二段是别释。我们看总说的地方,「由所缘差别,以大乘法为所缘故。」小乘空观的所缘,主要是四谛法门,就是苦、集、灭、道,而这当中的所缘还偏重在苦谛。小乘佛法修空观的动机,是缘苦而发动的,就是观察无常,他感觉到生命是变化流动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强烈的不安稳性,他认为生命没有安全感。所以从苦谛的无常当中,他要找一个没有变化的涅槃来安住,所以小乘佛法的空,是缘四圣谛而引生的,特别是这当中的苦谛。大乘佛法的空,其实是缘一切的法门,所以智者大师说: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他为了要广修一切法门,才修空观。因为你要修一切法门,一定要空作基础,以有所得的心是不可能成就一切法门的。小乘的空观是缘苦谛而发动,大乘的空观是缘道谛而发动。《梵网经菩萨戒》说,菩萨的空观是什么相貌?说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你看菩萨的空观,他是依止在现前一念心性,他是有明了性的,在一念心性的平台当中,「方便勤庄严」,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什么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简单的说,就是他「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谛而不动。」菩萨的空观能够断恶,而且能够修善、度众生,他能在空观里面去修习善法,又能够以无所得来度化众生。这一点声闻人做不到,声闻人的空观只能够断恶,离苦断恶这样子而已,他的空就是这样,他的所缘境就是苦谛。这是第一个总相的差别。也就是说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这是最主要的差别,就是所缘差别。

第二个别释。「由资持差别,以大福智二种资粮为资持故。」这个「资持」就是资粮力的「差别」。就是这个空观,它背后的靠山有差别,叫「资持」。这个空观是什么东西在「资持」它呢?小乘的空观主要是靠出离心跟四念处的善根,他从苦谛当中,产生厌恶生死、欣求涅槃的出离心,依止出离心,修行不净、苦、无常、无我的四念处,以四念处的智慧来资持他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一个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资粮所产生。大乘空观的背后,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罗蜜的广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所「资持」。所以它这个空观背后的资持点、背后的靠山是不同,一个是广大的福德智慧,一个是微小的四念处善根,这二个有差别。

「三、由通达差别,以能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故。」前面是说明背后的资持,这个地方是说明它前面的「通达」点。小乘的空观,它只能够证得「补特伽罗无我」,就是我空法有,小乘知道五蕴的生命体是流动变化的,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自我,这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对于一切因缘所生法,所谓杂染的生死、清净的涅槃,这样的执取是非常的严重坚固。所以小乘的法执、对立性,是非常严重坚固的。所以我们说阿罗汉为什么不敢来到三界?其实以阿罗汉的功力,他四果证得无生的功力,他来三界流转是不会退转的,他是有实力可以来的。那他为什么不来三界呢?其实在经论上说:主要是他心理上有障碍。他心理上有什么障碍?我说明一下。他在因地的时候,修习厌离三界苦果的这个观法,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就像火在燃烧一样。当然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个妙法,但是当他以这样的观法把三界厌离以后,留在心中的那个印象,对他行菩萨道变成是一种障碍。所以为什么菩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后观察法门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法门是暂时借用的,以如梦如幻的法门,对治如梦如幻的烦恼,把这个烦恼调伏了,这个能对治的法门你也要把它忘掉,因为有的法门你不把它忘掉,以后你要成佛,这个法门会变成障碍。譬如说厌离三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实小乘的学者,他有足够的功力来三界度化众生,对他没有任何的伤害,他的实力是够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对三界害怕的阴影挥之不去,所以对他要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造成严重的伤害。就是他的法执太重,把杂染的生死法、清净的涅槃法,那种对立性、真实性看得太严重。所以菩萨能够如梦如幻,看到三界是如梦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实这个火是心随境转。你说它是火,但是你观察它是一个温暖的火、冬天温暖的火,它就不会伤害你。所以大乘菩萨能够观察万法唯识,境是由心所变现的,所以它这个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所以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同样在断烦恼,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后,要适可而止。你用得太厉害,虽然这个药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后会有后遗症,有些法门你用的时候没有后遗症。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习佛法的时候,对治烦恼,你当然要用药,但是你用猛药的时候,你要注意!你不能够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我把这个烦恼断掉就好!这个药性本身,在你成佛之道会不会产生后遗症,这个你也要评估。小乘学者,他的我空法有,使令他在修习善法、度化众生、成就成佛之道的后半段……,就是小乘的前半段他走得很顺利,他离开三界了;但是他后面要从空出假,广修一切福德、广度一切众生、趋向万德庄严佛果的时候,他的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因为他的法执障碍了他。大乘没有这个问题,他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这个地方有差别。「通达」,就是他后劲的「通达」是有差别的。

「四、由涅槃差别,摄受无住大涅槃故。」这个「涅槃」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依止处、一个安乐处。小乘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他这个涅槃是偏在真谛,对世俗的因果是没有交集的。所以小乘的涅槃,基本上只能够自受用,不能说我的涅槃跟你共享、我这个大般涅槃摄受很多众生来我这个地方,不可能。大乘菩萨的涅槃叫做「无住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也就是说菩萨能够假藉母胎来到三界里面度化众生,你看他到处跑来跑去广度众生,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还是「涅槃」。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涅槃是「无住」。他不决定在生死、也不决定在涅槃,他永远是走中道的路线,他的涅槃是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五、由地差别,依于十地而出离故。」小乘的空观,这种空观非常可惜,没有大地的资持,而大乘的空观有大「地」的资持。这个大「地」有二层意思:第一个不动义,你看这个地,人车在大地上跑来跑去、动来动去的,大地它永远不动;第二个大地有荷负义,负载众生,所有的人、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树木都要依大地,大地它能够无怨无悔的来承当一切众生、荷负众生。这当中随着他内心的功德增加,他从初欢喜地到法云地,他地地不动的力量,使他对众生的承当荷负的力量增长,依止这种承当力来「出离」烦恼障、所知障。

我曾经听一个老和尚开示,他把菩提心解释成「责任感」,这个责任感就是菩提心。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对我有好处,依止对自己有好处的动机做这件事情。当你度化这个众生,这个众生对你没有好处的时候,你一定把他放弃掉,因为你一开始的动机,就是以一种好乐心去度化他。但责任感不同,我对你有责任感,你对我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也有责任感:这责任感是超越好坏的,这叫大「地」。你看那个大地,你用干净的东西丢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动,也是荷负你,不论你怎么样,它就是不动。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变化的,靠不住的。所以这个地方叫「地」,不动,在不动当中生起它的责任感。小乘的空观,它对众生是没有责任感的。在经论上说:小乘的学者在空性的涅槃当中,其实他很清楚的知道,他过去的眷属在三界流转,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内心当中没有悲悯心,因为他认为这不是我该度化的,他没有这个责任感。其实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因为他内心当中的空里面没有大地。菩萨的空性当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争、义务不可辞」,他对弘扬佛法、度化众生有责任感。

「六、七、由清净差别」,这「六」跟「七」是合并,都是属于「清净」。这个「清净」有二个: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先看自受用:「断烦恼习故」,「断」除「烦恼习气」的「差别」。什么叫「习气」?就是说事实上他没有这个烦恼,但是表面上看他好象有这个烦恼。比如说这个杯子,以前装酒,现在用水洗干净,但是你闻这个杯子还是有酒的味道。比如说,你看难陀尊者,难陀尊者以前贪爱的烦恼很重,但是他修小乘的四念处、我空观以后,他已经把烦恼的根断掉了,因为没有我,谁起烦恼?心若灭时罪亦亡。但是你看难陀尊者看到女众时,还是上下打量。你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以前瞋心很重,他证得我空以后,瞋心的烦恼消灭,但是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映到一只鸽子身上时,鸽子还是会恐惧,就是因为他的习气还在。菩萨是「断烦恼」、也「断习」气,这一点是断得彻底,「净佛土故」。小乘的空观,他没有理想要成就一个佛的净土;大乘菩萨不是,他观一切法空,他总是想:以后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资粮,庄严一个「净土」,盖一个道埸,成就一个国土,把有缘的众生摄受来这个地方修学,他有一种要成就「净土」的目标。一个是自受用的清净,一个是他受用的清净,这个清净是有差别的。

「八、由于自他得平等心差别,成熟有情加行无休息故。」小乘的空观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执的对立;大乘菩萨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对一切众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够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他为了要使令众生的善根「成熟」,不断的努力,假藉方便度化众生,而且是尽未来际没有休息的。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菩萨能够长时间的度化众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无所得的平等心;一个人感情太重,他度化众生好坏的心太强烈,他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挫折感,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经常看到经典上,赞叹菩萨没有休息,其实他不是勉强,是任运的,因为他内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够不断的做下去。

「九、由生差别,生如来家故。」这个「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观不能安住在真如、「真如家」,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他的空是安住在心外的一个法上,他那个空是一个法。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内心,叫做现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经典上说: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只有菩萨才是真佛子。因为他没有「生如来家」,没有安住在真如的家。

「十、由受生差别,常于诸佛大集会中摄受生故。」这个地方是讲果报。菩萨的「受生」在因地的时候,他能够在十方「诸佛」的「大集会中」,这个「大集会」是实报庄严土,他能够「摄受」,莲华化生。你看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只要还没有入无余依涅槃之前,他的果报都是业报身,他不能生到实报庄严土,他只要还没有达到四果之前,甚至于他在有余依涅槃,没有入涅槃之前,他那个老病死的身躯是不能够解脱的。菩萨不同,因为长时间福德、智慧资粮的加持,他生在「大集会中」实报庄严土。

「十一、由果差别,十力、无畏、不共佛法,无量功德果成满故。」这个地方讲他受用的「果」,前面是讲自受用的果。菩萨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无量」的「功德成」就。不像小乘的空,是空空荡荡的一个素法身,什么都没有;它有万德庄严的:这是有差别的。佛陀在《法华经》上说:生死凡夫就像一个乞丐,在三界流转,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产事业、也没有资产。没有资产怎么办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缘的业力。因缘好,讨一顿饭吃;因缘不好,这一顿饭就饿肚子。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流转三界中,内心没有一个依止处,随业流转,就像乞丐。小乘的圣人好一点,叫做大富长者家中的清洁工人,他能够除粪,把厕所扫得很干净,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消灭了,还得到这个大富长者的照顾,有房子住、有正常饮食的提供,他觉得很满意了。大乘的菩萨,他掌管这个大富长者所有的珍宝,做当家师,准备继承佛位、准备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所以从这个譬喻就知道,小乘观一切法空跟大乘观一切法空,他的万德庄严是有差别的。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清楚。

我们应该这样说,成佛之道的确有二个选择,这二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后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有人把众生分成三个等级:第一个等级,这种人永远活在过去,他没有现在、未来,这种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内心当中,他以前做什么,他现在就做什么,他一天过一天不思进取,活在过去。第二种人是中等人,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这种人一般来说都是做中阶的干部。他有过去的经验,但是他也随时不断的调整自己,作状况的处理,就是他活在过去、也活在现在。上等人是活在过去、又活在现在、又活在未来,他未来有理想目标:我现在做得不够好,但是我未来有一个理想,我绝不放弃。这种人大部分都是做老板,老板都是活在未来。(呵──)你看老板一天到晚在工厂现场走来走去,这公司没有希望。一个老板要想想这公司未来要怎么办?十年后要怎么经营?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线,你实在要有一点目标才走得下去,否则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会害怕。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净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到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空观的庄严殊胜,跟小乘单纯的空观作一个比较,勉励我们应该要坚持这一条路,不要退大取小。

摘自《净界法师-摄大乘论讲记》(九四年四月讲于义德寺)




发表于 2012-11-3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这样说,成佛之道的确有二个选择,这二个都是佛说。你可以先享受后痛苦,先甘后苦──先离开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学,后面的路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后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适应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难、很难适应的。大乘菩萨前半段很难走,因为你要一个生死凡夫「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对凡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要求。但是这个菩萨,从刚开始的摇摇晃晃不断的调整,等到他正常以后,他后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后那个船开得很快。看你是要选择哪一条路!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