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1|回复: 0

[感应分享] 秒懂《心经》 不可讲只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秒懂《心经》 不可讲只可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心经》乃佛经之首(资料图)
文:清净
《心经》乃佛经之首,佛经之心,佛经之重也。《心经》字数少,字义深,蕴含能量巨大。不了解《心经》,不敢说了解佛法。《心经》可谓一字一深义,一字一般若。依吾所得,不敢讲《心经》,只可说《心经》,说出来,且任大众指正。
“观自在菩萨”,“观”是看又非看,看是用眼,观是用心,眼见为虚,心见为实,一种大圆满,首先“自在”是自有永有,一直都在,那是每个人都有的自我本性,一种用心去体悟的状态,而不是用肉眼能看到的状态。六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俱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此自性实乃自在之本义、之本性也。
其次,“自在”是指来去自由,不受身体拘束,此等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通过用心观每个人都有此“自在”之功能,就看你知不知道,会不会用,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端着金饭碗讨饭吃。“菩萨”是梵语,是说那种发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此心一出,此志一立,离佛不远矣!
“观自在菩萨”,是唐代玄奘法师所译,“观世音菩萨”是鸠摩罗什法师所译,显然观自在比观世音表达更形象、更准确。“行深波若波罗密多时”。“行”,首先要有行动,佛法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行出来,做出来,如何做?佛法提出了六种方法,也叫六度一一“布施”也就是无偿奉献,“持戒”有所为有所不为,“忍辱”退一步海阔天空,“精进”百尺竿头更上一步,“禅定”以一念去万念,“般若”直觉灵性出现。
关注佛法人生微信公众号(xuefo_vip)或者访问网站(xuefo.vip)和十方善信佛友一起学佛、拜佛、礼佛、听法、抄经等等,更有数十万佛学修行资料,系统完善的佛法课程,是在家居士学佛首选,累计超过十万佛友使用。
此六法可直达开悟境地。知而不行,等于不知;知也不知,此生虚渡。“深”,佛法精深,但遍藏生活之中,行走坐卧,生俱来的直觉灵性,一个出生不久的孩子就能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凭的就是这种“般若”自性。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我们成年人知识越多,成见越多,离自性越远,长此以往,就失去了“般若”自性,“般若”用心,“智慧”用脑,此二者之区别。“波罗密多”即梵语,从此岸到达彼岸之意,此岸为现实人生,彼岸为理想人生。知道彼岸才能真正了解此岸,过好现实人在,最终到达理想人生。理想人生不在西天,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下觉悟,即刻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0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