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8|回复: 2

[看新闻悟因果] 成佛并非探囊取物:开悟之因在于相续成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佛陀告诉阿难:“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却不知我从无数劫来即不断地勤苦修学,就像小孩认为宝珠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采珠过程的辛苦。其实,成佛必须修诸万行,积功累德,不一事、一行、一身就可获得。”
当我们翻开经典我们会发觉八岁的小龙女成佛就在转眼女转男身,成就佛道。米拉日巴尊者,他老人家也即身成佛了。都说成佛需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两位为什么都这么快呢?或者当我们听见说禅宗一闻开悟或者大圆满法即刻成就,成佛好像很容易,直接从果上摘取就好了,很多人对修行成佛产生误区,而会急功近利或者好高骛远以至贻误终生。仅仅阅读文字,无法把决心带出来,因为那些只佛陀的感受,他的体会,不你的。唯有自己有所体验,真正明了烦恼带来的坏处之后,你才会相信佛陀的话,并且下定决心地去修持。
阿难替我们说出了心声--成佛很容易么?
一日,阿难尊者对佛陀说:「世尊,您出生于帝王之家,拥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荣华富贵;出家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您说吗?」
佛陀并没有回答这问题,而为阿难说了一则公案。
过去有一位大富长者,拥有各式珍奇异宝,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独缺取得不易的深海赤珍珠。于长者决定出海采珠,在突破种种难关后,终于找到赤珍珠的产地。
珠蚌生性嗜血,为了得到这稀世珍宝,长者以刀刺身,将流出的血装入油囊中,并且垂至海底,引诱大蚌出而食之;一旦蚌壳打开,就趁机剖蚌取珠。就这样,长者一次次地刺身取血,一次次地入海剖蚌取珠,经过三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采集到一袋赤珍珠。
长者带着这袋赤珍珠回到岸上。不料,同伴们看到如此稀有且价值非凡的宝珠,竟萌生恶念,欲杀害长者将宝珠占为己有。于众人佯称要到井边打水,趁着长者不注意时,便将他推落井中,并把井口封死。
坠落井底的长者幸好无恙,不知在井底待了多久,突然听到狮子的吼叫声;长者张开眼睛一看,竟然有一头狮子  从旁边的洞穴走进来喝水。长者惊惶万分,心想性命难保,没想到狮子喝完水后就离开了。长者不仅松了一口气,并且循着狮子的足迹,离开这一口井,最后安全回到家乡。
长者找到同伴的家,对他们说:「你们抢走我的宝珠并且加害于我的这件事,目前还没有人知道,只要你们将所有宝珠归还,我就不会告诉任何人。」他们看到长者安然无恙地站在面前,都感到非常恐惧,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于将所有的赤珍珠全数归还。
一天,长者的两儿子在游戏中把玩这些宝珠,大儿子问道:「这些宝珠从哪里来的呢?」小儿子说:「宝珠当然从我的口袋里找出来的。」大儿子辩道:「不对,不对,宝珠长在屋子里的大瓮中。」
听到孩子们的对话,长者面露笑意,长者夫人不解地问:「这有什么好笑呢?」长者回答:「宝珠对他们来说垂手可得,他们岂能想象取得宝珠的过程如此地辛苦?那因为有我当他们的依靠,才会以为这些费尽千辛万苦、几乎丧命采得的珍珠,从家里的瓮中长出的。」
佛陀告诉阿难:「你只看到我成佛的果,却不知我从无数劫来即不断地勤苦修学,就像小孩认为宝珠在口袋中,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而不了解采珠过程的辛苦。其实,成佛必须修诸万行,积功累德,不一事、一行、一身就可获得。」典故摘自:《众经撰杂譬喻�6�4卷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学法修行不能只看今生,如六祖等,亦是往昔积集广大资粮,今生才能一闻千悟。我们修行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并非就此一世。经云:「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修行并不是一蹴可几,而需把握因缘,勤修六度万行,累积福德资粮,「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此努力不懈,待因缘果熟,自然能圆满菩提道果。
发表于 2016-11-10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6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