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0|回复: 0

[其他法师居士] 日劫相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日劫相倍慈法法师 这样教化因缘是一种法,不是妄想分别情计而能发起的,若依妄想情计来揣度这个法门,必定不得利益。开始我们学这个序中说:“以下凡信愿念佛”,是信佛愿、信佛成就,而不是信自己的妄想、执著、情计能发起的。莫以自己的颠倒妄想识心是佛法,这叫见见,会产生根本烦恼,这是可悲之处。若这样自以为是,会丧失大利。《往生论》后来的论述整个是为了打脱这种执著,以信愿念佛来发起利益。这个地方称为仗自力与仗佛力差别,叫日劫相倍 因为仗借佛力,就是万德给予,顿超三大阿僧祗劫的行持,只是深感佛恩、深报佛恩。这种深知佛恩的行持,在佛教来说是上上行、上上人行。在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论》上说三士行,报恩行是上士行。净土一法是上士行,是不可思议之行持,是智慧之人之行持,是对舍利弗大智慧之人宣化,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能听闻皆是大智之人,大智之福德、大智之根性,非曾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若非如此,是没有因缘听闻南无阿弥陀佛万德回施的教化的。 净土一法看似来的容易,实是大家善根成熟而发起,是阿弥陀佛万德给予愿力摄护而发起,强缘之引发,胜缘之给予,不是小缘。莫以为六字洪名万德给予来的容易,诸佛于此法益教化甚难。宣化难、听闻难,能信顺行持者,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因为能信顺行持者,顿超三大阿僧祗劫的行持,顿出生死苦海,顿入一乘之教,顿得教化悲心。所以这个地方是难易日劫相倍,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非识心中流出来的教化因缘,是如来光明藏中流出来的彻底普度众生本怀的教化。我们若以识心、妄想心来揣度此法,都是堕入诽谤正法之类。 所以说阿弥陀佛在他的第十八愿中这样立誓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为大家诽谤因缘深厚,阿弥陀佛又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加上,警策我们大家,遮护我们大家莫谤正法,丧失现前大利。若是诽谤正法者,阿弥陀佛亦以悲心摄护,但现前利益不能发起,只作远因,这是可悲的地方。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彻底悲心。“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至心者,一心归命乃至一念真实。 《无量寿经》下半卷有这样一段话解释第十八愿:“佛告阿难。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很多大德依自己的修持或依文解字,就说这十念是临终。当然人命在呼吸之间,怎么不是临终?实际阿弥陀佛发这个愿决定没有说是寿终因缘。我们不能说近代大德的其它因缘,但依文解字,三世佛冤。因为佛法是引导教化,望大家善知佛法,法如筏喻,绝不可以依文解字误导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就是当下利益,也就是阿弥陀佛、诸佛出世的本怀。与阿弥陀佛愿望相应:“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闻名倶来我刹,就是“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大家在这地方常常不能生信,不知阿弥陀佛大功用不离当下即得利益,口念归命,心不归命。这地方不是恶不是善,是南无,是整体归命,是日劫相倍之处。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怎么能信呢? 《佛说阿弥陀经》说此法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一切世间,包括菩萨、声闻、缘觉、人、天、修罗,都难信,它是极难信的法门。因为易行、普度众生、畅佛本怀(非畅众生本怀),因为顿超三大阿僧祗劫的行持,所以这个地方称为日劫相倍 这“日劫相倍”,是最难信的地方,因为《妙法莲华经》所宣化的就是“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样的本怀。佛的本怀是彻底地显彰一切众生的佛性,直接打脱一切众生的习性秉性两种流变性、梦幻性、染著性,直显一切众生与诸佛本无差别的根本功用,直接地畅佛本怀,引导一切众生归入一乘佛道、归入究竟道。 今天上午休息的时间,一个善知识提示我,说我把《华严经》菩萨四十一个次第讲错了。当然我讲错了,就向大家忏悔,因为我们依净土法门讲阿弥陀佛的功德,有过失,就忏悔。我们娑婆世界的因缘,的确不是一个完美的因缘,我们处处都有过失。但是这个地方讲的是阿弥陀佛的万德,阿弥陀佛的功用,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力,其它地方都是一种接度因缘,没有对错之发起。虽不在对错上用功夫,但是有错误,误导大家,我来忏悔。 佛法不是是非法、不是善恶法,而是圆成之法,是一切世间出离生死苦海之法。我们生死苦海的根本就来自有对,就是所谓善恶、大小、是非,无量差别,这都是生死的根本。净土法门是宣化佛的本怀,非菩萨、声闻、缘觉本怀,不是慈法所证,是靠佛威神加被,来把阿弥陀佛的慈悲、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圆成给大家作一个介绍,大家同得阿弥陀佛万德给予,如此而已。 净土法门的确是极难信之教,若是大家能放下自己过去学习的一些知见、放下善恶是非大小,聆听阿弥陀佛的万德,真是大福报。若放不下,我们就会有一副眼镜,或红色眼镜或黄色眼镜,遮掩大家彻见本源的方便。若带着知见听闻佛法就比较苦。我们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放下的意思,放下无始以来善恶是非的执著,归向于无量光。大家能放下知见,是大家善根的引发。 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出一句惊天动地、揭开一乘佛教的话,最彻底与一切外道不共的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佛给我们揭示了佛教最根本的立足之处,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大家都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现在我们都做些什么?这种妄想执著的分别,的确是丧失一切智、种子智、无师智功用最大障碍,因为佛性是不可散坏的、不可动摇的、无有来去,非生灭之因缘,非修证之因缘。 净土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智慧德相,告诉我们归命于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正是一切众生如来智慧德相最好的描述。极乐国土正是这智慧德相所成就的庄严之地,阿弥陀佛一切愿望之成就,正是这个智慧的彻底慈悲所在。因为此德相,非修非证,非念觉之。这佛性是无以修证的。 为什么有阿弥陀佛乃至有十方诸佛出世?报身佛假于修持,为了顺应众生秉性以作回施利益。诸佛之报身,皆是顺佛性而起修,顺法性而施化。我们一切众生皆是逆性作业,皆是一切妄想执著,不是随顺佛性来运用智慧的生命。我们虽然在法性上与诸佛无二无别,起用的差别真是天地悬殊,在这称为日劫相倍 我们这些九界六道众生因缘,皆是梦幻之事,诸佛如来看我们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与佛本来同体无二,但是流转于六道,甚为可怜可悲,让人感觉到痛苦。诸佛如来方出世实施教化,以引导大家启用自己的佛性、运用自己的佛心。 我们要知道佛力与自力的差别。所谓自力,就是凡夫通过种种行持,打脱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恶见种种过失,断除见思二惑,这种修持的路子特别长,是三大阿僧祗劫的行持。从净土法门来说,就是“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声南无佛,万德咸得具足。一声南无佛,一切众生同得往生无一遗漏。一声南无佛,一切皆在阿弥陀佛圆满光明藏中,一切差别顿时消除。这是一个修持方法,是一个佛心的功用。若是以情计、是非心、分别心,欲发起此法益是了不可得的。这是佛愿力成就,佛三昧加被的万德给予,以这万德回施有缘众生,来观察世间,那就有佛法的功用,发起南无阿弥陀佛这样的教化。 南无,是归命,归命无量寿无量光,绝非归命妄想分别颠倒或其它的圣道。这儿是南无阿弥陀佛,同归究竟光明藏、同归万德、同归极乐国土,这是诸佛如来惠利,这地方称为日劫相倍 我们要好好深思佛的慈力与自力的差别。若不如是,很难发起念佛利益现前,苦苦地一生行持念佛而不知佛,苦苦地念佛而不知佛法的功用,苦苦地念佛而不知道阿弥陀佛念念在你面门上放大光明、念念在含摄一切众生,念念南无阿弥陀佛,都是万德具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3 1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