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1|回复: 17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

  首先来谈谈“阿赖耶识”的概念。在唯识学说中,人的心识分成八个部分,前五个分别为人的五种明显识别功能,即眼、耳、鼻、舌、身“五识”,但于思维了别功能时,根据意识的不同层面和各自担当的职能,唯识家们将意识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是“意识”,即第六识;二为“末拿识”,即第七识;三为“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第八识。(在《中观》中,对意识不作这样的区分,所以不说第七识和八识)

  凡学过“唯识”的都一定知道,“阿赖耶识”又叫“藏识”,意思是说它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能够象仓库一样,可以含藏无始以来无量无边的善恶无无记种子,并且执持不失。所以我们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阿赖耶识”就会将其含藏而成为“因”,而后种子爆发就成了“果”。由于它具备让“因”异时异地而成熟为“果”,所以又被称为“异熟识”。

  “阿赖耶识”有一性能叫“无覆无记”,“覆”是遮盖的意思,“无覆”就是不会遮盖,“无记”是说“阿赖耶识”没有“苦”、“乐”二受,只有“舍”受,所以无论什么种子,“阿赖耶识”都一概接受下来,不做善恶分别,因为它“无记”嘛。

  说它“无记”,可不是说它“如石头一样无知无觉”。不然它不会被称为“识”,它也有五个相应的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既然有这个五个“心所”,说明它一定有知有觉,只是非常微细,而且没有善恶的分别而已。“心所”就是心的现象,比如贪、嗔等。

    所谓“阿赖耶识”并不是离开“见闻觉知”,它不离见闻觉知,只是不象“第六意识”那样有“极强分别”的“见闻觉知”,和第七意识那样“极为执着”的“见闻觉知”。

    禅宗中许多大师说求道于“见闻觉知”是“不离不即,不即不离”,“渠(见闻觉知)今正是我(真如),我今不是渠”。

  “阿赖耶识”还被分为“见分”和“相分”。所谓的“见分”,就是阿赖耶识中能够“了别”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被“第七识(末拿识)”执着为“我”,就是所谓的“人我执”;“相分”就是能够“变现山河大地”的那一部分功能,这部分不被证知其“空性”,就是所谓的“法我执”。

  再来说说“如来藏”,就是“自性”、“本体”、“真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修行要追求的那个“东西”。它和“阿赖耶识”是什么关系呢?所谓的“如来藏”,其实就是“清净”了的“阿赖耶识”。

  怎么是“清净”呢,“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无边无量,如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来清净,那可能是了了无期。其实最根本的“清净”,就是在修道的过程中能够认知“阿赖耶识”及其含藏的各种善恶种子也都是“空性”的,用“什么”去认知呢?就是所谓的“明觉”,也就是藏传佛教说的“光明”,这个“光明”就是“如来藏”,它本身也是“空性”的,但却“了了常知”,当证得这个“明觉”后,会知道一切显现(“阿赖耶识”的“见”、“相”二分就是显现)都是它的变异和外延,于“相分”这时候就会出现“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的觉受;于“见分”就是“烦恼即菩提”。这时候,可以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就象我们平常说“众生都是佛”一样。但如果在没有证得“如来藏”以前,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是一种非常含混地说法,说“众生是佛”,是说众生的“本性”是佛,在这个本性没有被认知前,烦恼就是烦恼,众生就是众生,和佛有很大的区别,佛学中分出“胜义谛”和“世俗谛”,就是要将弄清楚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认知“阿赖耶识”和证得“如来藏”是两回事,“阿赖耶识”的行相比较细微,但要认知却也并非十分困难。老梵曾经蒙堪布慈诚罗珠两次指示认知“阿赖耶识”,在这里不妨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堪布曾经对我说:你去跑步,拼命地跑,跑到喘不过气来,这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只是接受外景,但意识却根本不能去分别外景,这时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

  因为粗大的分别念头需要呼吸来支持,如果连呼吸都来不及,人是不会去分别的。许多参加长跑地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长跑到“极点”时,他们可能连身体都会忘记,只是机械地迈步,根本不会去管两旁的风景和围观的人群。这时候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它只有简单的“五遍行”心所,“无记”地接受,没有第六意识善恶的“分别”和第七意识的“执着思量”。

  另一次,堪布突然指着桌上的纸巾对我说:你看,这一下就是“阿赖耶识”。然后就不是了。

  原来当我们触知外景时,第一刹那时是没有强烈的分别念头的,只有“五遍行心所”,你看见它是纸巾,知道它是纸巾,这时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然后才是第七意识和第六意识的执着分别:它是我的或者不是我的,我是讨厌它还是喜爱它。

  堪布他老人家慈悲和和智慧,真是无以伦比。

  我们在打坐时,完全放开心识,对内对外不加任何造作时,也能够感受“阿赖耶识”,但这个因为需要很强的定静功夫,所以一般人觉得很难。

  但认知“阿赖耶识”和证得“如来藏”可绝对不是同一回事。“阿赖耶识”含藏无量无边善恶“无记”种子,本身具有“昏昧性”和“无明性”,我们必须通过集资清障、上师加持、或者是某种特殊机缘出现,才能显露“明觉”,认知“阿赖耶识”及其无量种子也是“空性”和“光明”的“游舞”,而那个“空性和光明”,就是“如来藏”。

  即使是在“唯识”中,也没有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唯识家将“第八识”分成三个阶段:我爱执藏位、善恶业果位、相续执持位。鉴于篇幅,老梵不去仔细解释这三个阶段地具体意义,但粗略地讲:这就是“阿赖耶识”逐渐被清净的过程。大家如有兴趣去读一下“唯识”,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些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家”还将“第八识”给予不同的三个名词:阿赖耶(“有漏杂染”的八识)、异熟识(还有“异熟性”的八识)、阿陀那(无漏清净识),并在八识的清净过程中,将这三个名词进行了相应的分配。说从“凡夫到大乘七地菩萨”八识中这三名俱有,而到八地菩萨以后,阿赖耶识的名称就失去,只有“异熟识”和“阿陀那识”;到了最究竟的佛位时,只剩下“阿陀那识”了。

  在玄奘法师地《八识规矩颂》中,有“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的偈子,说菩萨要到了不动地(第八地),才能够舍去八识叫“藏识”之名,没有“俱生我执”了,八识因此不能再叫“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因为“七识”执持“八识”的“见分”为我,而得“阿赖耶”之名)。而到了十地菩萨入“金刚喻定”时,连最后地“异熟种子”也被“空”掉,所以不能叫“异熟识”了,此时只能叫“阿陀那识”,是真正地“无漏清净识”。

  因此,绝对不能简单地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

二、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实有”和“空性”的问题:

  在“世俗”层面上(世俗谛),如果我们谈到“如来藏”是否“有”和“无”时,当然会说“如来藏”一定是“有”,不然我们修行作什么?

  但如果我们进行“胜义”观察,或者真正进入如来藏的“境界”(严格地说,那不是一个境界)中,就不能轻易说它是“有”还是“无”,更不能说什么“即有即无”或者“非有非无”,这就是所谓的“离开四边”(胜义谛)

  如果说它“有”,则等于说我们在观察和证知世界和生命最终极的真理时(胜义谛)时,那个“真理”成了一个“恒常、主宰、独立”的东西,成了“实有”,那“如来藏”和上帝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种“常见”;

  如果说它“无”,要吗会成为“断灭见”,说胜义中什么都没有;要吗就是在证知中有一个“无”的境界,那个“无的境界”,实际上还是“有”,即是所谓的“单空”。

  所以,经论在说到“胜义谛”的“行相”时,说它“离四句,绝百非”,四句就是“有、无、即有即无、非有非无”,百非就是“什么都不是”。

  禅宗大德们干脆说它“说是一物即不中”,又说它“周遍河沙无不是”,哈哈。这真是“如来藏”特点的表达。

  说到“空性”,最好能够加上“能证”和“所证”的来加以表达。虽然在真正证入时,“能”和“所”是“合一”的,但在表达时,却更能够让大家清楚一些。

  “能证”就是我们内心的那个作用,“所证”就是我们能够证得的那个“如来藏”。

  如果“如来藏”是“实有”的,那我们在“能证”上必须有“执”才行,因为有一个不变的,恒常的“所证“来让我们执着;如果我们在“能证”上完全“放下”,那在“所证”上也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实有”,因为能所在究竟时,是“合二为一”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来看看我们最熟悉的《心经》中是怎么说的:“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无所得故”,就是所证时“无所得”,是空性。而“心无挂碍”,就是“能证”已经全部“放下”,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挂碍的。这里说“空”

  当全体放下时,一切空性时,是不是什么都“没有”呢?当然不是,《心经》继续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如来藏”。这里说“有”。

  前面说“空”,是说“如来藏”的相状是空性,后面说“有”,是说有“阿缛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证,而且“真实不虚”。这个“空”和“有”,根本不矛盾,在藏传佛教中,就说是“空性和光明双运”。

  再简单一些,执持“如来藏实有”,连最基本的“三法印”也通不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中的“诸法无我”,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法”是有“实我”的,这个“我”可不是“人我执”的“我”,是“法我执”的“我”。

   佛陀在《解深密经》中清楚地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在《楞严经》卷五中也说“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其实,关于“阿赖耶识”是否“实有”的问题,佛教中有一派叫“随理唯识”,这一派认为阿赖耶识“实有”,这里不多说,大家如果有兴趣,去看法尊法师的一本书,叫《四宗要义讲记》,上面说的非常清楚,并由此可以明白佛教关于“胜义有”和“毕竟空”的区别,如果要更加详细一些,可以去读益西彭措堪布的《入中论善说日光蔬》。可以更清楚一些。

  藏传佛教中还有一个派别叫“觉囊派”,主修“时轮金刚”,他们持“中观他空见”,认为如来藏“实有”,和“中观应承派”的“中观自空见”说法不同。宁玛派认为“中观他空见”高于“中观自空见”。

  “缘起”就是“性空”,因为是诸法俱是“缘起”,不是“实有不变”,所以才“性空”,因为诸法性空,所以才可能有“缘起和合”的显现。缘起和性空,如果离开了,缘起就会因为不是空性而“实有”,实有就不能“因缘和合”而没法“缘起”。而“性空”没有了“缘起”来显现,那性空也就是一个单独的东西,也一样成了“实有”,如何再叫“性空”。

  正因为“缘起是空性”的,我们才有可能证知其空性而放下执着,因为我们的身心本身就是一个“缘起”现象,如果缘起不是空性,我们的身心就是“实有”的,既然实有就不会坏失,那如何才能够涅槃寂静。因为阿罗汉的涅槃不究竟,和“缘起”相对,所以这个涅槃并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的大空性,所以最后阿罗汉一定会离开涅槃而“回小向大”,去进入那个最究竟大空性,当阿罗汉离开他的涅槃,这个和缘起相对的涅槃也就“灭”了。

  而菩萨所证的那个“空性”,于定中,无法言说,于出定中,却绝对不离开“缘起”,所以才会有“郁郁黄花皆般若,青青翠竹皆菩提”的说法,《法华经》中甚至说:一切冶生产业,全皆实相。禅宗祖师们性之所致,说“真如”是“麻三斤”、“庭前柏树子”,也就是这个道理。

  再有,佛陀说的“十二因缘”,是说明“缘起”的规律,如何从“无明”而缘到“老死”,而“缘起性空”,却是说“缘起的本质是空性”。二者并无丝毫矛盾之处。
发表于 2016-9-30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zzd68828cn 发表于 2016-9-29 17:13
另外,认知“阿赖耶识”和证得“如来藏”是两回事,“阿赖耶识”的行相比较细微,但要认知却也并非十分困难 ...
这时候,你的眼耳鼻舌身只是接受外景,但意识却根本不能去分别外景,这时的意识就是“阿赖耶识”。

这里有点定义问题要厘清!
如果就唯识学来说,意识归意识,赖耶归赖耶,不好说什么“这时的意识就是赖耶”。
作者这样说法,是随着上座部九心轮的理论说的,把相应于唯识阿赖耶的有分心,统归于意识论。
发表于 2016-9-30 08:1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楼主的贴, 还是转帖?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6-9-30 08:12
这是楼主的贴, 还是转帖?

是转贴的。
发表于 2016-9-3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好,把如来藏大法,跟喇嘛教扯到一起了,怪不得我看你这两天突然开始发贴赞扬法华道场和印广法师的如来藏大法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6-9-30 11:47
这个贴子好,把如来藏大法,跟喇嘛教扯到一起了,怪不得我看你这两天突然开始发贴赞扬法华道场和印广法师的 ...

你的问题在于妄念纷飞,不知道止。

而且随顺自己妄念,造业不已。
发表于 2016-9-3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zzd68828cn 发表于 2016-9-30 12:05
你的问题在于妄念纷飞,不知道止。

而且随顺自己妄念,造业不已。

说得你好像已经没有妄念了一样
发表于 2016-9-30 12: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6-9-30 11:47
这个贴子好,把如来藏大法,跟喇嘛教扯到一起了,怪不得我看你这两天突然开始发贴赞扬法华道场和印广法师的 ...

第一次见你这样,开始这样扣帽子强拉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9-3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6-9-30 12:33
说得你好像已经没有妄念了一样

佛说,汝意不可信。

对于三宝境界,可别随顺自己的妄念,随波逐流哦。弄得不好,一个大瀑布,你就掉下去,那可不是好玩的。

你还是别再说了,踩刹车会比较明智。
发表于 2016-9-3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6-9-30 12:40
第一次见你这样,开始这样扣帽子强拉扯了?

呵呵,师兄还理会这样的人?不理就行,免得浪费太多的精力在这样的人身上,还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值得用的人身上,更有效。
发表于 2016-9-3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zzd68828cn 发表于 2016-9-30 12:42
佛说,汝意不可信。

对于三宝境界,可别随顺自己的妄念,随波逐流哦。弄得不好,一个大瀑布,你就掉下 ...

好啊,你厉害,三宝境界都明了,我是不懂,就闭嘴了!你自己保重吧,随波逐流别以为你没份,都是凡夫,谁比谁好不到哪里去,是吧?
发表于 2016-10-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它也有五个相应的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

这个说法的经教依据是什么?
发表于 2016-10-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6-10-1 00:37
" 它也有五个相应的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五个“遍行心所”,"

这个说法的经教依据是什么 ...

       此“遍行”的含义是:遍一切时(三世)、一切地(三界九地)、一切性(善、恶、无记性)、一切识(八个识)。其中,遍一切识,就是八个识都具有这五个心所,这五个心所在八个识上都有;所以第八识有这五个心所,而且第八识仅有这五个心所,没有别的心所。
发表于 2016-10-6 08: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尘众 发表于 2016-10-6 08:42
此“遍行”的含义是:遍一切时(三世)、一切地(三界九地)、一切性(善、恶、无记性)、一切识 ...

第八识有这五个心所? 不解, 经教依据是什么?
发表于 2016-10-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pingjing6 发表于 2016-10-6 08:47
第八识有这五个心所? 不解, 经教依据是什么?

       这是唯识(法相)的教法。《解深密经》《楞伽经》《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唯识经典里有。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玄奘法师、窥基法师等都有著述。

补充内容 (2016-10-6 08:56):
《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大乘广五蕴论》《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等经典也是唯识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