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772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6-9-2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应舍离一切世间治生、贩卖、种殖、根栽,以免扰乱其心,使他不能安住甚深禅定(注15)。菩萨摩诃萨於行住坐卧,都要断除妄想,善摄其心。但他不可自入涅槃而舍弃生死中的有情。他要除去懈怠懒惰睡眠,以及世间缘务治生艰难。若能避免过度的勤与惰,他的心便会正直而湛然寂静。
修习静虑有五种障,即所谓五盖:一者贪欲,二者瞠恚,三者掉举,四者昏眠,五者疑惑。有此五盖,学行难成,戒定慧门不能显了。修定的人应该远离它们。
勤修静虑,能起五种神通:所谓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通)、及神境智通(即神足通)。这五神通只是修定所起的作用,不算是静虑波罗蜜多。菩萨得神通後仍应勤修静虑,直至无上菩提。发心修习静虑不难,要持续不懈而有真正成就才是难事。
菩萨修定,也要修四无量心,所谓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经中对於这四量心的含义有详细解释。广义的说起来,这四无量心包括所有主要的大乘功德。
修行静虑就是修行出世的方便与智慧。「於诸有情起慈悲心名为方便,观法寂灭是名智慧…求一切法是名方便,了法性空是名智慧。观佛色身是名方便,观佛身空是名智慧。」要而言之,修行度众是方便,证悟空性是智慧。
住於真正三昧的人了知一切法平等,一切众生平等。众生对他有利有害,他都不动於心而平等对待。他通达一切法而了解第一义谛。他能处於世间而八风不动。他能不舍三昧不离世间而自在无碍。
菩萨入静虑波罗蜜多便能入无量三昧。经中列举很多三昧名称。换句话说,正定修行圆满时,什麽样的修定方法都能通达,什麽样的定境都可进入。其实这时无所谓定不定,不能说有出有入;菩萨无时无地不在三昧之中(注16)。
(九)般若波罗蜜多
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他五种波罗蜜多及一切善法之母。离开般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不能圆满成就而称为波罗蜜多。离开般若,解脱涅槃终不能证得。般若波罗蜜多不仅出生一切善法,也出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本经是一切诸佛之母。
前五度的讨论显示,每一波罗蜜多都以「无相」为必要条件,也就是以般若为必要条件。般若是六波罗蜜多的中心与主体。而六波罗蜜多实是一般若波罗蜜多。任一个波罗蜜多广义的解释起来都可包含其他五种,这点从经文本身可以看得出来。
为什麽般若波罗蜜多是其他五种波罗蜜多之母呢?因为有了智慧才能「无相」。取相布施,取相持戒等是有漏法,是世间善,不能成为解脱涅槃之因。这里的所谓「相」是指一切见闻觉知的对象,最主要的是指心中的相,也就是心中的形象与念头。例如,为求升天或为求自己解脱而行布施,便是取相布施,不得名为波罗蜜多。「大智施者心无所得,无所得故得佛菩提。如是施者名檀波罗蜜。」只有心中无所得,无所求,无所念,才能得佛菩提。这样行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多。这种说法与金刚经所言「不住相布施」是完全一样的。无相即不住於相,即无念,即心无分别。要证空性有了般若正智才能心无分别。
众生「执我取相」故有五种怖畏:一者不活畏,即怕没资财生活;二者恶趣畏,即怕因已造恶业而坠入三涂;三者死畏,怕丧失身命;四者恶名畏,恐自己的劣行为人所知;五者大众威德畏,怕在众人之中发言。菩萨智慧观察,具证我法二空,能利益自他,除断邪行,具净尸罗,深入缘起,了本无生,住无相理,身心寂静,无自他相,成就微妙四无碍辩,处众无畏犹狮子王,所以没有这些怖畏。正如心经所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般若波罗蜜多既然这样的重要,那麽到底什麽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列举十六种法与般若不相应。所谓「不相应」就是「没关系」、「不相干」的意思。这十六种法是一、十二因缘;二、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三、身见边见乃至六十二见;四、世间八风;五、各种随烦恼;六、我慢增上慢等;七、各种根本烦恼;八、烦恼魔死魔等;九、我相、人相、作者、受者、养育、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业障、报障、烦恼障等;十、妄念分别,见闻觉知;十一、四种颠倒(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无乐计乐,乐计无乐等)及有情心行乃至诸尘劳门;十二、悭恪、犯戒、瞠恚、懈怠、散乱、愚痴,与有相行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十三、不善之法,性罪、遮罪、有漏、有为,及世间出世间善法、无漏、无为法;十四、二十二根;十五、三界五趣种种有情;十六、真谛俗谛,有为无为,有智无智,有识无识,作意无作意,有体性无体性,有相无相等心意差别。
这十六种法包罗万象,可以说就是一切差别法。般若不与一切差别法相应。经文有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无染无著离诸分别,平等清净一相一味,不与如是差别等法而为相应。」这与心经所言相同。心经有言:「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理趣经是就般若而说,心经是就空性而言,但同样是说明一切皆遣,一切皆离的道理。般若是证空性之智,空性是般若所证之理。所谓理智一如,都不容有差别相。
因此,所谓般若就是绝对的远离一切妄想分别,就是诸法空性的证悟与所有执著的消除。一个人如果脱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的桎梏,便可发挥无限的潜能,到四面八方去,以各式各样的方法为众生服务,所谓普渡众生,担荷如来家业。智慧与慈悲总是携手并进的。越是证菩提越能发慈悲。由此看来,般若在解脱方面的否定一切正是在度众方面的肯定一切,并非沉空死寂。
正因为如此,所以形容大乘智慧或菩提的句子常常双头并举,包含正与反、静与动、绝对的离执与随之而起的无边功用。例如说菩萨「住三解脱门而不取证,游戏神通净入实际,不住生死不入涅槃,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虽观无相不舍大悲,虽住三界而恒出离,知真无染而不修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