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61|回复: 6

佛种从缘起 是故说一乘---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9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3 重明开显

未来世诸佛 虽说百千亿 无数诸法门 其实为一乘
诸佛两足尊 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 是故说一乘
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 于道场知已 导师方便说
未来世诸佛:未来世一切诸佛,虽说百千亿,无数诸法门:虽然说百千亿那么多的法门,其实为一乘:实实在在的,也就是为说一乘佛法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十方诸佛是福慧具足的两足尊,他知道一切的法本无自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佛种种的法门,是从缘而生起的,所以为着这一乘的佛教,才说其他三藏教──藏教、通教、别教。实际上,就是为着这一佛乘,这是“教喻”;这教化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唯一佛乘,而无余乘。
是法住法位:是法,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妙法。住法位,“是法”也就是“法位”,“法位”也就是“是法”。这个妙法住到什么地方?世间相常住:就住在世间相上。世间法,也就是出世法;出世法,也就是世间法。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觉,也就是在世间,你要是离开世间,你再找“觉”,就好像在兔子头上找犄角似的。所以“世间相常住”,也就是“是法住法位”的“相”常住。于道场知已:释迦牟尼佛说,我坐菩提道场而成佛之后,已知道这种的道理,导师方便说:所以天人的导师以种种的方便,来说这种妙法,这是“理喻”;所得的理性,都是一个的。

J4 颂现在佛 分三
K1 标出世意 K2 颂显实 K3 颂开权
今K1

天人所供养 现在十方佛 其数如恒沙 出现于世间
安隐众生故 亦说如是法
天上和人间的人,所应该供养现在十方佛;这一切的十方佛,他的数目,也有恒河沙数那么多,出现十方的世界。他们所为的,就是使令众生都能得到安乐的缘故,所以也说这部《妙法莲华经》。

K2 颂显实

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 虽示种种道 其实为佛乘
佛知道这第一寂灭法、实相的妙理。因为若佛最初就说实相的妙理,没有人会明白;所以佛就用种种方便的力量,为实施权。虽然开示了种种的法门,种种的道理;然而佛最终的目的,就是为说佛乘,使令众生都成佛。

K3 颂开权

知众生诸行 深心之所念 过去所习业 欲性精进力
及诸根利钝 以种种因缘 譬喻亦言辞 随应方便说
知众生诸行,深心之所念:但是佛知道众生一切的行业,也知道众生心里所想像的是什么。过去所习业:这是一切众生在过去生中所习染的业果,欲性精进力:所以都对欲念有一种精进之力。及诸根利钝:还有众生有利根的,有钝根的。利根,就是聪明人;钝根,就是愚痴人。这些佛都知道。
以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辞:佛以种种的因缘,和譬喻这种种的言辞,随应方便说:随顺着众生的根性,而应机来说方便法门。譬如对难调难伏的刚强众生,佛就说慈悲的法门,来度这刚强众生;对愚痴的众生,就给他讲般若,令他生智慧;对散乱的众生,就教他修禅定;对懈怠的众生,就教他修精进;对好犯戒的众生,就教他持戒律;对贪心重的众生,就教他行布施。总之,用种种的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

I2 颂释迦佛章 分二
J1 总颂开权显实 J2 别颂开显六义 J1 分二
K1 颂显实 K2 颂开权
今K1

今我亦如是 安隐众生故 以种种法门 宣示于佛道
今,是现在;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我也像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一样的说法,欲令一切众生都得到安稳,得到快乐的缘故,以种种法门来演说佛的道法。

K2 颂开权

我以智慧力 知众生性欲 方便说诸法 皆令得欢喜
我以智慧力:我以佛真实智慧的力量,知众生性欲:因为一切众生各有他的欲性、各有他的所好,我因为得到真实的智慧,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的欲性,都非常的明了。方便说诸法:因为我明了众生,于是能用这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为众生说一切的法,皆令得欢喜:令一切的众生,都得到真正法喜充满的快乐、得到真正佛法的滋润。滋润,就是好像水来把东西都润湿了;我现在用这个法,来滋润一切众生,令他得到真正的欢喜。

J2 别颂开显六义 分六
K1 颂五浊 K2 颂施权 K3 颂显实 K4 颂叹法希有 K5 颂不虚 K6 颂拣伪敦信
今K1

舍利弗当知 我以佛眼观 见六道众生 贫穷无福慧
入生死险道 相续苦不断 深着于五欲 如牦牛爱尾
以贪爱自蔽 盲暝无所见 不求大势佛 及与断苦法
深入诸邪见 以苦欲舍苦 为是众生故 而起大悲心
舍利弗当知:舍利弗!你应该知道!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我现在用佛眼观察,看见六道所有的众生。贫穷无福慧:六道众生在这个地方迷惑、不知觉悟;因为没有智慧、没有福报。为什么没有福、没有慧?就因为太贫穷了;贫穷,就因为他们不懂佛法。不懂佛法,所以这是真正的可怜悯者、真正的穷人;如果他有福、有慧,就不贫穷了。什么是真富贵?你明白佛法,才是真正富贵;什么是贫穷?你不明白佛法,就是贫穷。所以你有福慧,就是富贵;你没有福慧,就是贫穷。福慧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你修道修来的。
六道众生没有福慧,入生死险道:入这种生了死、死了生的险恶道路里边。这种生死的道路,是非常危险的,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我们现在做人,不要看得很容易。以前我讲过,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从地上抓起来一把土,就问:“我手里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呢?”一切弟子说:“大地土多,佛手上的土少。”佛说:“得人身者,如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着人身,像我手上的土这么少;失去人身,就犹如大地的土这么多。所以入生死的险道,是非常危险的。
今生做人,来生能不能做人?这都保持不住的。
相续苦不断,深着于五欲:相续,就是今生接着来生,这种苦因、苦果、苦报,总也不断。他们为什么不断苦呢?就因为深深着住到五欲上面了。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的尘欲,也就是财、色、名、食、睡。
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牦牛是牛的一种,这种牛对它的尾巴看得非常重,所以它总保护着尾巴;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一般的人也就起了贪心想得到它的尾巴,结果牦牛为了保护它的尾巴,连命都没有了。自蔽,也就是死;也就是结果自己因这个尾巴死了。
盲暝无所见:盲,是盲目;冥,是暝默,没有什么声音。冥冥之中,就是人所看不见的事情;可是你也瞒不了人的。盲暝无所见,盲目的,和在黑暗的地方一样,你看不见东西。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这个人既然没有智慧,又不找一个明师,或者求佛指示他断苦的方法。没有智慧,就等于盲人一样;若没有明师的引导,就等于常处于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见不着光明;这时候,他也不想法子来求佛帮助他。大势佛,佛有大势力,可以救拔一切众生的苦难。
深入诸邪见:因为他不求智慧,好像盲目一样这么盲从,久而久之,所以就深入诸邪见了。人,很奇怪的,你教他正法,教来教去他也学不会;教他一个邪法,一教就会了。奇怪不奇怪?教正法,一而再、再而三,也不容易记得;要是旁门外道,那一些个不正当的法,很容易他就记得。旁门外道那种邪法,人都相信;这个正法,他或者暂信,旋又不敬,等一等你一转身,他又不相信了。所以为什么人学正法不容易,学邪法就容易?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就深入诸邪见;这个邪见,和我们都是老朋友,都是很熟识的,有一种好像骨肉至亲连带的关系,所以很容易就学会了。而正法呢?我们把它忘了很久了,所以学也不容易记得,学一遍又忘了;为什么会忘?就因为我们和正法距离得太远了。
以苦欲舍苦:以自己苦恼的这种苦根,再想把苦舍去,这是不容易的事情。什么是苦根?所谓──
种种无明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
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六道门。
无明,就是苦的根本;你无明断了,苦根也断了。你想断无明,怎么才可以断呢?你要凭你的智慧剑。你有智慧剑,就可以把无明斩断;斩断无明,才能跳出六道轮回。所以最要紧的,要有智慧剑;智慧剑若没有,那就在苦海里头,不容易出来的。
为是众生故:佛因为这一类众生,还在苦海里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总也不能了脱生死的缘故;而起大悲心:佛就生出一种大悲的心,来教化众生。大悲心怎么样子生呢?佛就想:喔!这一些个众生,都等于我自己的子女一样,做父母的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子女在那儿受苦呢?于是就生出一种悲;悲能拔苦,要把自己所有的子女,从苦海都给救出来。




发表于 2016-12-1 14:3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4-12 08: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4: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5-5 15:3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1-26 18: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7: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7 1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