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有礼缺貌宣 海仁法师《楞严经讲义》:
‘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是故于中,观大观小’等迷情。
此领悟七大中‘清净本然’义,四科中:‘其性真为妙觉明体’义。辨见中:‘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及‘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又“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前二句包括身心世界有情无情,亦即万法。次二句是悟万法唯心,后二句悟心包万法。昔日迷真逐妄,为物所困;今既悟万法唯心,则万物无不皆包含于一心,万物无不皆是常住真心,胜净明体,故曰:‘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2,我(钰花源)读后问惑:
一:“佛无所不在,遍一切处”或“佛无所不在,含裹十方“是不是原于此处?
二:礼敬诸佛包括全体,不仅仅只是我们礼拜的佛像。法华经说生一念欢喜即为礼敬供养诸佛(应供;随众生心,应 所 知量),是一样的道理,对吧!
三:同样,念佛也是一样的!
四:到底是佛的什么之见让新发意和声闻人听了惊疑怖畏?佛说”当知是为增上慢人”(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
五:礼,拜,烧香久远以来,都习以为常了。佛为何在法华再三说“难解难信”。又倒底是佛的什么之见让我们难解难信,我等为什么难解难信?
六:纵读法华、楞严经卷,若误解经意,我慢依旧,能得斯功吗?
3,a师兄答疑:
一。此是佛身周遍之理。而经文出处在《华严经》随处可见,如第二卷,“如来真身本无二,应物随形满世间,众生各见在其前,此炎天王之境界”
二,是的,礼佛所礼应是全体。全体是佛,便无能礼,既无能礼则无所礼。如来身无二故。法身无二故诸相空寂,诸法平等。如礼佛偈: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 头面接足归命礼。
能礼如幻所礼如幻,能所皆无唯幻而已。知幻即离离幻即觉。然要有礼佛事,方有礼佛如幻。这就是事即理,理即事,性相无二。
而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是生佛无二,众生非众生。随顺众生者是随顺诸佛,佛在众生心。如华严经,“佛随众生心,普现在其前,众生所见者,皆是佛神力。”对照前面楞严应易解。
三,念佛也如是,须得能所脱落。印光大师念佛三昧摸象记
必须当念佛时, 即念返观。专注一境, 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 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 返观自观。即念即观, 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 念外无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 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 重重体究, 切切提撕。越究越切, 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 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 迥脱根尘。体露真常, 不拘文字。心性无染, 本自圆成。但离妄念, 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 念佛法得。感应道交, 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 青天彻露。亲见本来, 本无所见。无见是真见, 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 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 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 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诸境, 而了无一物。语其用, 如旭日之东升, 圆明朗照。语其体, 犹皓月之西落, 清净寂灭。即照即寂, 即寂即照。双存双泯, 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 海吞万派。唯是一色, 了无异味。无挂无碍, 自在自如。论其利益, 现在则未离娑婆, 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 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 方知家里事。语于门外汉, 遭谤定无疑。又问, 人于日用, 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 头头是道乎。答, 心生则种种法生, 心灭则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 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 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 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 本自解脱。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心境一如, 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 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尘复互周, 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 云台宝网。咸宣性海, 悉演真乘。竖穷三际, 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 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 无非大寂灭场。心心念念, 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 唯境妙心。离四句, 绝百非, 绝待圆融, 何可得而思议也哉。
四。佛不可得不可见,遍一切处。彼等所见或所证皆非。然他们执此见证即是,得少为足。故称增上慢人。《华严》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虚空,诸佛于中住。无住亦无去,处处皆见佛,光明靡不周,名称悉远闻。无体无住处,亦无生可得,无相亦无形,所现皆如影。佛随众生心,为兴大法云,种种方便门,示悟而调伏。一切世界中,见佛坐道场,大众所围绕,照耀十方国。一切诸佛身,皆有无尽相,示现虽无量,色相终不尽”
我慢不减则名不解经意,即使三藏尽通,辩才无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