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2|回复: 1

[其它] [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997.5.29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十)
释传道主讲
〈教学品第二〉二十有九章
二、释颂义及因缘 
23.学而多闻 持戒不失  
两世见誉 所愿者得 
24.学而寡闻 持戒不完  
两世受痛 丧其本愿 
25.夫学有二 常亲多闻  
安谛解义 虽困不邪  
持,一音(池)ti5地祈切  
一音【徐】chhi5出其切 
两,音(辆)liong2柳拱切 
誉,音【有】u7英遽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寡,一音koa2求寡切 
一音【赶】koan2求  
【赶】切 
痛,音(汤)thong3他贡切 
丧,音(宋)song3时贡切 
谛,音(帝)te3地计切 
困,音(困)khun3去棍切 
不,音【拂】put4边骨切 
邪,音(蛇)sia5时斜切  
修「学」佛法「而」常能亲近善士、广学「多闻」,即得由此增进对于佛法的仰信与理解;惟其对佛法的信解深刻了,才可能发为真诚的愿欲与动能,驱策其如法修行,并受「持戒」法德行,「不」令「失」坏。修学者因为此克己坚忍、不害众生的殊胜功德,不仅「两世」──现生、来世得「见」称「誉」;更因持戒而来的身安心安、人事和乐,而「所愿者」皆「得」成办。  
反之,若修「学」佛法「而」不能常随善知识学,则易流于固陋「寡闻」,甚至走入偏邪而难得佛法正义。纵使有心受「持戒」法德行,但因所知、所理解的有限,一旦面临抉择取舍的时刻,即易受到外境的诱动,而「不」得「完」备地持守戒行。既造了恶因,当因缘会遇,现生与来世──「两世」势必要招感罪报,而尝「受」苦「痛」的果实。原本希望在佛法的修学中尽脱烦恼尘垢、增长福德智慧的,如今却由于寡见少闻,不能坚持戒法德行,以致于「丧」失「其」依佛法以净化身心之「本」所思「愿」,真可谓为修学佛法者的一大喟憾!  
(「夫」,发语词)故知修「学」佛法之要「有二」:一者「常亲」近善知识,从其「多闻」正法,在久熏成习中,引发净信心而成就闻慧。二者「安」心在佛法「谛」理上,依所闻、所「解」的法「义」如理思惟,成就思慧;而后用之于生活日常,甚至进一步与定心相应,而引发甚深智慧,即成就了修慧。佛法的修习,若能依此闻、思、修的次第而渐进,那所成就的,将是一身扎实的功夫;「虽」令遭遇「困」顿挫折,亦「不」致违悖自己所宗仰的佛法真理,而误入「邪」途!  
佛所以宣说这三首偈颂,是由于以下的因缘:在摩竭陀国的王舍城,有二位新学比丘,发心要到释尊驻锡的舍卫城去请法。从王舍城到舍卫城,在当时可说是一条漫长而遥远的路途,途中除可能遭受盗匪、猛兽的侵袭不说,每逢干旱期,还有着缺水断粮的危机。这一年,不巧又值逢干旱,一些溪水几乎都已干涸见底,连古井也都汲不出什么水来,令这二位新学比丘的求法之路,变得分外艰辛。可感的是,这两人并未就此放弃亲闻佛陀教授的初衷,而仍向着佛所在的舍卫城缓缓前行。  
一日,正当他们身上的饮水已尽,正在饥渴疲乏之际,突在眼前不远处发现了一口古井,欣喜若狂的两人赶紧就试着打水上来一解干渴。不料井底有水是有水,但水中却有很多小虫在里头游动,这下可怎么好呢?依佛的教诫,有虫的水,修道者是喝不得的;必须先用绢布制成的滤水囊滤过才可以。但此刻身边又没有滤水囊可用,两人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一盆水兴叹!  
其中一位就说:『真是可惜啊!我们千里迢迢地要去向释尊礼座,希望能在敬爱的释尊座前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没想到我们两人的福报这么差,今日竟然有水却喝不得,而要渴死在此地,不得亲闻佛教!真是太遗憾了!』  
另外一位想了一想,就说:『但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啊!如今你我好不容易出了家,连释尊的面都还未见着,却要死在这里,我不甘心!不如我们把这水喝了,先让自己活下来再说!』  
『不行的!水里头有虫,一喝了水就等于犯了杀生戒,那不就违犯了释尊对我们的教诫了吗?我们此行前去,目的也是想亲闻佛陀的教示,而解脱烦恼生死。要是我们明知造杀生业会堕落轮回,却还为了自己的生存而造恶业,那我们还有什么脸可以面谒释尊,又何须去见释尊呢!无论如何,我都宁愿守戒而死,不愿毁戒而生!』  
同参道友听到他这样坚决,心里着急了起来:『你怎么那么笨呢!我们现在再不喝水,很快就会死去,再不可能见着释尊,听他开演无上甚深的法义,更谈不上什么开悟解脱!如果你不想喝,那你不要喝好了,我可还想保住人身来修学佛法呢!』说着说着,这位同参道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喝了汲上来的井水解渴,当然他是如愿以偿地活了下来。而那位坚守不杀生戒的佛弟子,也同样如愿以偿地为奉持自己所信仰的真理而舍寿。  
他死后,由于此生持戒的功德,遂生到忉利天上。得到天人身的他,以天眼察知自己的前生为了持守戒律,而命丧于晋谒释尊途中之后,他也就化现人间,到释尊说法的地方去散花、听法,完成他前生的夙愿。  
而他这位同参道友,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也来到释尊座前。他向释尊顶礼问讯过后,就禀白佛说:『世尊啊!本来我和我的同伴,迢迢千里地从王舍城预备到这里亲聆您说法,可叹他的福缘浅薄,因为干旱渴死而不得谒见您老人家!』  
释尊闻言,就很慈祥地对他说:『不!其实他比你先到了,我身后这位天人,就是你那位坚持不肯喝含虫水的同参道友。要知道啊!闻法固然重要,但闻法之目的是用在修行;如果只是听闻,尽管见多识广,德行却奇差无比,这样的多闻,也就毫无意义!所以多闻与持戒,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你为了闻法不远千里跋涉而来,求法之诚固然可感,但不能依我所教而受持,却如离我千里。你的同伴虽因持戒命丧半途,实则比你先见我身!』于是而说此下三偈: 
「学而多闻,持戒不失,  
两世见誉,所愿者得。  
学而寡闻,持戒不完,  
两世受痛,丧其本愿。  
夫学有二,常亲多闻,  
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这位重闻不重戒的比丘听了释尊如上的教示,才觉了自己所犯的过失,于是惭愧地跪在释尊跟前,
 楼主| 发表于 2016-7-6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释尊请求忏悔。而他已转生天人的同伴,就在领受释尊所说法要的当下,得法眼净,决定正向苦边。
※  ※  ※  ※※  ※  ※※  
之前,在品题1即已开宗明义地指出,本品重于劝修闻戒。闻──闻法与戒──德行,一为理论的理解,一为言行的实践,以是彰显『解行并重』之于佛法修学的重要性。初学佛法,是可以有着不同的入道方便的;但是要深入佛法法蕴,还须依着一定的道次第阶次而上,才可能提纲挈领地掌握佛法要义,进而达到断恶行善、净化身心的目标。  
这道次第,即如前述,先需依生得慧以别善恶,具惭愧心以知染净,住不放逸以勤精进。由此道德的三善根,而亲近善知识,多闻正法,如理思惟(内正思惟),如法修行(法次法向)──具足这四预流支,始于佛法得『不坏信(净)』;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修学出世圣法,即得证无漏(烦恼)解脱圣果。  
在第廿五偈中,将修学佛法之要,约而为「常亲多闻」──亲近善士、多闻正法,以成就闻慧;「安谛解义」──如理思惟、如法修持,以成就戒德。呼应于本品前述各偈,即知还是在强调闻法与持戒当并重不偏之理;否则不论偏于那一隅,均可能引生副作用,而终于漂流在佛门之外!  
就有这么一则禅话故事,说到日本一位博学多闻的大学教授,一日递上自己的名片去拜访一位禅师,这位禅师瞄了一眼这张满是专家头衔的名片,内心早已约略明白了几分。虽然对方嘴上说的是特地登门求教,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副来下战帖,随时准备将人驳倒的样子。禅师不愧是禅师,他自有一套不同凡响的应对方式。在请对方就座之后,他就拿了个茶杯摆在这位大学者面前,然后一壶茶拿来就往杯子里一直倒,直到杯子里注满了水,甚至溢了出来,他都还不歇手。  
这位大学教授情急之下,连忙大叫:『禅师!满了啦!装不下了!』禅师这才好整以暇地抬起脸来对他说:『噢!满了,就装不下是吗?』这大学教授还算是利根器之人,马上就听出禅师的弦外之音别有所指,所以他赶忙起身向禅师作了个揖,并且必恭必敬地说了一句:『受教了!』就转身离去,自此不复高张之气焰!  
这是很发人省思的一则小故事,却也充分反映出偏重知识学问者,所流露出的慢习!无怪乎导师会说:『学问是好事,但每病在一「慢」字。』2所以多闻若未付诸戒行德行的实践,不过是挟着一堆死知识,徒增自满与骄慢而已!对自我心性并无实益而反成贼害。佛弟子应具足这样的观念:唯有导向身行实践的知,才是真知;也唯有见诸戒行德行的闻,才是有价值的闻法!  
相较于此,儒家也谈到了多闻:因子张请问学习干禄(求官)之道,孔子于是对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3虽然这是讲到官场上追求利禄功名之道,但同样亦适用于个人的求法态度上──多见多闻,却不照单全收,而将有所疑虑者暂予搁置保留;至于其他已彻了彻知者,则小心谨慎地付诸言行的践履,那么所言所行也就可以庶几合于道德的轨律,而远离过错与追悔,更可免于招徕他人的怨尤。  
道德,不仅表现在个己的修养上,而更展显于自他共处的群体关系中。不仅在人前是如此作为,一个人自处,还是如此之作为;不仅在平时如是言、如是行,纵令顺逆境界仓卒现前,他依旧不改其对于道德的努力与坚持。所以道德,其实是一种良善的习惯与长恒的坚持──坚持断恶行善,坚持离染趋净,更坚持回缚向脱──而且始终如一!  
然而一个有德者可是为了「两世见誉,所愿者得」,才谨守这道德而不逾越?抑或者,他是畏惧「两世受痛,丧其本愿」,故而勉力为之?不!果真如此,那也就未免小看人类自增上的能量,而将自我提升净化的自主意志,矮化为外力制约的被动消极!人性中应该还有更可贵的情操,足以超越那些功利化的动力论,否则就不会有烦恼净尽,离染无系的解脱圣果可资追寻!  
不过高超的道德,往往必须经过岁月的淬炼与沉淀。只因凡夫众生多是自我中心的,这自我中心就令人看不到真理,即使是一个高风亮节的有德者立于面前,一般人都还不一定看得出所以然来。必得拉长了时间,加大了空间,一个有德者的图像才会慢慢浮现,而逐渐得到肯定。所以一个有德有守者,尤其是一个思想上的先驱者,真是孤独的,难怪导师会慨叹地说:『不满意我所说的,应该有其立场与理由,不必说他!有些人称赞我,也未必充分的了解我,或可能引起反面作用。』4  
但世间原就是如此的,一切强求不得!幸而有德者之所以有德,非关外界的称讥毁誉,而是因为他具足了佛法的正见,也清楚地了知自己人生的目标。他只是依着这佛法的正见,指导着自己的人生,而孜孜矻矻地向着涅槃寂静的终极目标趋近!所以他可以『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5,「虽困」而「不邪」;也可以『名闻必于是,利养必于是』,而始终不因之腐化,不因之离开佛法的修学,不因之背弃修学佛法的目标和理想!这样的有德者,真令人深心向往之!但愿所有的佛弟子,咸能向这样的一位有德者致敬,并以之为学习的典范!(待续)【后记】本文成稿于印顺导师九秩晋八嵩寿次日,谨以此献给人间佛教永远的导师!    
祝祷导师法体康泰,长住世间以作为吾佛弟子的精神依止,与众生的福田!
注释:
1.妙心杂志第70期(2002.7.1出刊)。
2.印顺导师,《教制教典与教学》,页二一一。
3.《论语?为政第二》。
4.印顺导师,《华雨集》第五册,页五○。
5.《论语?里仁第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