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6|回复: 3

[求医问药] 千金妙方根治干眼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干眼症西医又称角结膜干燥症。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造成常常流泪;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日久不冶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视力减退以至眼盲。目前西药尚无有效治疗,频繁滴入生理盐水、人工泪液或抗生素眼膏;或用电烙封闭小泪点,以至眼睑手术。不但无疗效,反而加大眼病变复杂,得不偿失。家传有中药方,只要稍加时日照方施用,定有惊喜。是中药根治干眼症的常用经验效方。
配法:天精芽30克、荸荠50克、苹果花50克、雪菊30克、玉蝴蝶100克、鸡蛋花30克、金线莲50克、白茅根60克、岩耳40克、千日红50克、金莲花50克、红巧梅50克、矮地茶50克
功效:药入厥阴经、少阳经,养肝护胆,清肝明目,升清养津、开窍润眼,化浊止痒
服法:每日一小握,热泡冲饮。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精芽:还有诸多别名,如“天精”、“地仙”、“却老”“却署”、“仙人杖”、“西王母杖”、明目子等。《本草纲目》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春天采其嫩叶作蔬菜炒食,其美名曰“油炒天精芽”,《红楼梦》贾府的宴席上就有这道菜肴,其味清凉可口。《本草汇言》认为,天精芽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焉。”《神农本草经》认为, “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须常服。 苏东坡在《小圃五咏》中就有“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之诗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荸荠古称凫茈,又称乌芋。今有些地区名地栗、地梨、马蹄、莆箕。主要种植地区是中国南方的平乐县和荔浦、钟山、平南等县,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扁圆形,表面呈深褐色或枣红色。肉白色,可食。荸荠“味甘、微寒,滑、无毒”。其功能“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
《食疗本草》:“荸荠,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若先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小儿秋食,脐下当痛。”
《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生津,止痢消渴,治黄疸,疗下血,解毁铜。”
《赞荸荠》:“累累满筐盛,大带葑门土,咀嚼味还佳,地粟何足数。”
《题野荸荠图》:“野荸荠,生稻畦,苦辣不尽心力疲,造物有意防民饥。年来水患绝无谷,尔独结实何累累”。
 楼主| 发表于 2016-5-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种植,主要产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唐代孙思邈曾说萍果花有“益心气”;元代忽思慧认为能“生津止渴”;清代名医王士雄称有“润肺悦心,生津开胃,醒酒”等功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