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92|回复: 0

[善导大师] 如何学习《一半凡夫一半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讲这样的内容,有点诚惶诚恐,但宗化师屡次叫我来谈谈师父这本书,我又是编这本书的人,不好意思一再推托,就稍微准备了一下。一方面主要讲作为一个编者编书的一些情况;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这本书?作为一门课程一样去学,学它会得到什么利益?第三就是学习的方法;第四,就是学习这本书几条忌讳的心态。

我现在讲绝谈不上指导,因为我本身跟大家比也高不了多少,甚至很多方面还不如大家,所以是以一种交流、平等的心态来讲的,甚至是下对上、报告式的,古人说:“众人是天”。然后尽量讲一些《编者序》里面没有写到的,写到到的大家自己看就可以了。

我来这里前,有一条qq好友留言,正好与这本书有关系的,“一书在手,此生无求。”《僧籁》刚出来的时候,我们也经常这么说,有点像广告词,不过我的心情有时也确实是这样。

孔子有一句话:“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一般的理解就是,人们相互之间以文作为媒介交朋友,“言为心声”,文也可以说就是心,“以文会友”就是以心会友。同时我想到文也不局限于此,像师父这本书也是这样,我们共同来学习,也是同时以文来凝聚大家,凝聚大家的心。就像中秋赏月,天下人看的都是同一轮月亮。有一句话是“明月千里寄相思”,过去交通不方便,异地的亲人或朋友,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不能团聚,但可以同时看一轮月亮,想到:“我看这个月亮的时候,亲人朋友也在看。”这样就有一种心心相通的感觉,心就通过月联系到一起。

师父的这本书也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全国莲友那么多,师父的弟子也是散在各地,如果同时学一本书,也有心心相印的感觉。月亮能充当这样的媒介,是因为它有高度,能够让人在千里之外也能同时看到,另外月亮很美好,师父的书也有这特点,有高度,也很美。

一、编书因缘

我跟这本书的因缘,在《序》里面也有一些交代了。在很早的时候,我就劝师父把过去的文集编成一本书,我印象中提过不下三次,但每次师父都会拒绝,甚至有时候会岔开话题,说:“上人的文章,如果编成文集就很好。”当时还在学校,我就自己下载,自己编辑,私下里在学校的复印店“偷”着印了,因为学校的复印店也比较便宜,一本也就是十几块,主要是自己看,比较有缘的同学,就送给他们一本,后面陆陆续续就有很多人要,反反复复印了好多次。

后来有转机是在悟真寺,当时为什么想到要编这本书呢?因为推动祖庭建设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不免要接触社会上的各种人,官员、领导啊等等,怎么样让对方短时间了解师父,后来佛海居士就想了这个主意,把师父文章集合起来,成为一本书,然后送这本书就可以了。师父也比较首肯,后来就找了我,因为师父知道我一直有这个心愿。当时就在悟真寺那个小树林底下,交给了我这个任务。

接下来就开始收集,第一步就是把师父写的所有文章要收集起来,就光这一步就花了不少工夫,因为当时师父没有发表的文章也有。凑齐了之后,问题就来了,因为这些文章体裁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形式、字数长短都不一样,要编成书是很难的。毕竟不是一本全集,全集就可以都放在一起,大致有一个分类,要出成一本书的话,形式差别太大了,就有点四不像的感觉。当时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一个好的方案,然后就搁下来了。

2012年的下半年,师父又有了记日记的习惯,以前记日记比较散,有时候记,有时候不记,从那时起,师父就开始每天记日记。开始就是记一些事情,如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谈了什么事,仅此而已;到后面就会把白天的感悟也顺便记上去,这样就有了一些短文。

2012年的冬天,有一天我就建议师父开通一个微博,师父当时也同意了。刚开始的时候,师父很认真地去经营,每天都把发微博的事挂在心上,有感悟就记下来。平时有感悟一下就过了,但是那时候就会有意地写在纸上,有时候师父自己就发了,有时候就写好了发给我,我再发。这样师父平时很多的感想就有了一个地方可以存放。时候几条微博都在说同一个内容,这样几条微博合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像书中很多的短文都是这样来的。

后来短文越来越多,我想不如只编短文,长文暂时先放着,于是就有了《僧籁》这本书,但是《僧籁》只有4万多字,《一半凡夫一半佛》是十万字,那么,五万多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短短的三到五个月之间,师父文思如趵突泉,每天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每天都这么写,就几个月就写了几万字,这样的写作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在佛学院时,叫大家两周写一篇作文,都已经痛苦不堪了。师父是每天一篇,而且每一篇都是经典。有点像星云大师当初办《人间福报》,他有一个专栏,每天都要写,几十年如一日。

如果师父以这样的速度写下去,每几个月就有五万字,基本上每年就可以有一本书了。

其实,写书是最难的,编书相对容易一点。编书就是以一种比较贴切,比较恰当的形式,把文章的内容展现出来,包括文章的分类、标题、书名,乃至版式。

尽管都是短文,但说到分类,其实是很伤脑筋的,《僧籁》中文章是我选的,分类是佛恩居士分的,包括标题都是他加的,现在也分了八类,在此之前,其实都有十几种分类方法,各种方案。目前这种分法是有一天我在鉴真学院师父办公室,突然想到的,就是用短文里面某一篇的题目,作为一个总的题目就很好,比如《凡事正面思维》《念佛真好》《唯爱能补心》,我分完之后给师父看,师父一看也觉得非常好,他觉得目前的分类是最满意的一次,但肯定也不是最佳的。大家看的时候可以多想一想,再版的时候,可以调整。

关于起书名,也是大费周章,说实在的,起书名花的时间,比写之后的几万字花的时间还长,后面这几万字,也只花了几个月,但是书名从2012年就开始想,一直想到这个名字定之前都在斟酌。我印象中不下几十,甚至上百个名字,有时候师父这几天觉得这个书名不错,说着说着,好像要定下来了,过两天又觉得不好,然后又换下一个。我就比较麻烦了,因为我要写序,换一个书名,我就要重新写一次,序我都写了好几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5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