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1|回复: 0

[慧净法师] 慧净法师:「信」,对学佛者来讲是很重要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3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华严经》有一首偈说: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这两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赞叹「信」的功德。
「信为道源」,就是入道的根源;信为「功德母」,也就是说信能出生功德;「长养一切诸善根」,所有善法必须靠信来长养。意思是说,一切的功德跟善法,都是由信所生,由信所长,也由信所滋养的。
一开始皈依佛门,信佛、学佛也好,或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累积六度万行,积聚福慧,都需要有「信」。所以信是从最初入门,到最后成就菩提的一种成始成终的要件。
佛门所讲的信,跟世俗所谓「五常」不同。「仁义礼智信」的信,是一种信用、信实,「有约必践,信守不二」,这是一般的信。佛法的信却不只如此。
《唯识论》对佛法的信,有很简洁扼要的说明:
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
「于实德能」,就是说,对于「真实的,功德的,功能的」,「深忍乐欲」,深忍就是深深地肯定,也就是「深信」的意思,「乐欲」就是喜好。对于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离苦得乐的功能的,深深地相信、喜好,而且进一步去追求。
在这个世间,什么是真实的、有功德的,什么是能够离苦得乐的呢?
释迦牟尼佛说法,一开始就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是世间的真理,是真实的。
「苦」就是六道轮回,就是果报,这种苦的果报,有一个原因,叫做「苦集」。也就是说,由于贪瞋痴所聚集,才会形成苦的果报。要达到离苦得乐的「涅槃」(灭)境界,必须修「八正道」(道)。
所以,「苦集灭道」是真理,要相信;它能够出生离苦得乐的功德,要相信;它有离苦得乐的功能存在,要相信。
佛法所讲的「信」,是信「四谛」,「十二因缘」,是信「六度万行」,依此而行,能够让我们超越轮回,离苦得乐,甚至证得菩提,成就佛道。所以说,「于实德能,深忍乐欲。」
「心净为性」,它有一个本质,就是「心净」。也就是心向着解脱的方面去喜好盼望,而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八正道;不是为了五欲,也不是希望下辈子得受人天果报。如果这样,这种信就有污染了;同时,这种信心纯净「不杂疑念」,所以叫「心净为性」。
因此,这个信,是佛法所讲的信,也叫「净信」──清净的信心。他所信的内容,就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能够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能够成就菩提的。这是佛教一般对信的定义。
我们净土法门对信的定义是什么呢?是「信弥陀」,也就是说──「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因为只有弥陀的万行、万德,才能让我们离开娑婆,往生净土成佛。所以,弥陀的本身,是「实」,是真实,弥陀的本身是「德」,弥陀的本身是「能」。
以苦集灭道来讲,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是因为无明,有贪瞋痴烦恼。要到达灭(涅槃)的境界,就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无为的涅槃境界,因此,唯有「专称弥陀佛名」。因为这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八道船」(道)。
龙树菩萨在〈易行品〉里面,解释「易行道」的时候,是以阿弥陀佛这个法门,做为易行道的本体。
其中龙树菩萨谈到:
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就是说,我们依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的八道之船,就能够度脱难度脱的六道生死苦海。
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讲的「净信」,就是信受弥陀,唯有弥陀是真实的;信受弥陀,唯有弥陀六字洪名,真的是万德万行的结晶;信受弥陀,称念弥陀,就能够往生涅槃的境界,于此信而不疑,叫做「净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