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5|回复: 0

简化简化楞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乘单译经·第0442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简化简化楞严经

人人皆有佛性出处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头上安头出处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个人点评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楞严经卷第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刻意的去找寻这样一个空性,只是在欲望里打转转,找来找去找到的只是沙砾。


天涯社区的帖子→我在闭黑关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在闭黑关时,究竟发生了什么?(11)

“得到了一个什么也没得到”,真是个悖论,太好玩了。


个人点评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楞严经卷第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刻意的去找寻这样一个空性,头上安头,自衣中系如意珠,从外又得一“如意珠”。


无欲无求

相应部,因缘篇,第二 食品

第八思

尔时,世尊住舍卫城。

世尊曰:“诸比丘!思量,企画,思虑之任何事,此乃识定之所缘。有所缘故有识之住。

其识之住增长时,则有名色之显现。因名色而有六处,因六处而有触,因触而有受,因受而有爱,因爱而有取,因取而有有,因有而有生,因生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诸比丘!若无思量,无企画,无思虑者,则此识定无所缘,无所缘故无识之住。

无识住且不增长时,无名色之显现,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受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长部,帝释所闻经     第二 诵品

天主帝释,欢喜信受世尊之所说,更问曰:“然,世尊!嫉与悭是以何为缘,由何而起,由何而生,以何为源耶?”

“帝释!嫉与悭是以爱憎为缘,由爱憎而起,由爱憎而生,以爱憎为源。有爱憎时,即有嫉与悭,受憎灭时,即嫉与悭灭。”
  
“然,世尊!爱憎是以何为缘,由何而起,由何而生,以何为源耶?何有时,受憎有,何灭时,受憎灭耶?”
  
“帝释!爱憎以欲为缘,由欲而起,由欲而生,以欲为源,欲有时,受憎有,欲灭时,受憎灭。”
  
“然,世尊!欲以何缘,由何而起,由何而生,以何为源耶?何有时,欲有,何灭时,欲灭耶?”
  
“帝释!欲以寻为缘,由寻而起,由寻而生,以寻为源,寻有时,欲有,寻灭时,即欲灭。”
  
“然,世尊!寻以何为缘,由何而起,由何而生,以何为源耶?何有时,寻有,何灭时,寻灭耶?”
  
“帝释!寻以妄想诸支为缘,由妄想诸支而起,由妄想诸支而生,以妄想诸支为源。妄想诸支有时,寻有,妄想诸支灭时,寻灭。”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42部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不思议品第六

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著,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著处所,是则著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如何见性

老老实实从止恶行善做起,老老实实从三归五戒,十善业,十波罗蜜做起。


十波罗蜜

南传十波罗蜜:布施、护戒、出离、智慧、精进、堪忍、真实、决定、慈、舍。

小部经典六~十七       因缘谭 一 远因缘谭

布施波罗蜜,成佛之基本,为穿凿之法,诸菩萨第一为行布施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二之护戒波罗。成佛之基本法,第三之出离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四之智慧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五之精进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六之堪忍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七之真实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八之决定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九之慈波罗蜜。成佛之基本法,第十之舍波罗蜜。

北传十波罗蜜

大乘单译经·第0396部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

修菩萨道者。先以方便。调伏诸根。何谓方便。谓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是名方便。调伏诸根。

六波罗蜜。其义云何。

第一布施。破悭贪心。无遗惜故。二者守善。不行恶故。三者遭逢恶事心能堪忍不怀报故。四者精进修行。道业不懈退故。五者收摄其心不邪念故。六者修习智慧。照除烦恼无明闇故。是则名为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方便之力。调伏诸根。

复有四事。调伏诸根。何谓为四。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喜心。四者舍心。是为四事。名无量心。

云何行慈。见苦厄人。当起慈心。为作救护。皆令得所。

何谓为悲。见诸众生。无明爱故。造生死业。五道受苦。不能自免。是故我今不应懈怠。当勤精进。修习智慧。速成佛道。得佛道已。当以智慧光明。照除众生无明黑闇。令见大明免众苦缚。虽未成佛。凡所施为。一切善业。回施众生。令得安乐。众生有罪。我当代受。是名悲心。

何谓为喜。若见世人修行善业求三乘果。劝助随喜。见受乐人。心亦随喜。见端政人。见勇健人。见富贵人。见智慧人。见慈心人。见孝顺人。以要言之。一切善人。劝助随喜。是为喜心。

何谓为舍。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

成就四事。名四无量心。众生无量故。慈心无量。众生无量故。悲亦无量。众生无量故。喜亦无量。众生无量故。舍亦无量。是故名为四无量心。

连前六度。名十波罗蜜。十波罗蜜。总摄一切菩萨道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06: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