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7|回复: 0

[戒律] 诵持梵网经菩萨戒本札记【十四】------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二十二憍慢不請法戒。若佛子,初始出家,未有所解。而自恃聰明有智。而自恃聰明有智。或恃高貴年宿,或恃大姓高門,大解大福,大富饒財七寶,以此驕慢,而不咨受先學法師經律。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下賤、諸根不具,而實有德,一切經律盡解。而新學菩薩,不得觀法師種姓,而不來咨受法師第一義諦者,犯輕垢罪。
受持菩萨戒的人,于一切时一切处,应保持尊法心、谦下心、平等心、和合心、大智心、供养心、受益心,向行持戒法优胜于己的法师,请法受教。不应刚出家不久或未吃三天素的人,对大乘经律尚未正解证悟,就空腹高心,目空一切;而自恃世智聪明,自恃品高尊贵,自恃年老资深,自恃出身名门,自恃大见大解,自恃大威大福,自恃财大气粗;并以此骄横轻慢无名、年青、位卑、贫穷、下贱、残疾、有德的法师。这样的法师,表面上平凡,而内心尽解一切经律;外现众生相,内怀菩萨行。身为末法人,心行正法事。缘愿客西行,隐入朝市中。凡处显拙像,何须露真容。浊世逆缘多,藏拙好行做。墙草根基浅,高竹空中节。特别是新受菩萨戒的人,不得以表相差别衡量法师,而不请教出世间大乘经律。最让人瞧不起的人,可能就是真菩萨;外表华丽,世智聪明,能言善辩,看似高贵的人,可能就是地狱人。如果不能如此持戒,我相十足,我慢十足,我见十足,我解十足,我法十足,我戒十足,我富十足;名轻法师,实则轻法。这样的人,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有轻有重,可开可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以骄慢轻侮法师为极重,以差别见观法师为重,以枯禅少智不请法为轻。不遇善师教无智可开,遇急事错过因缘可遮。此戒有事慢和理慢二种;事慢如戒慢,理慢为事事争天下第一。慢如高山凌绝顶,法水绕行雾罩岚;菩萨隐世平凡处,莲花鲜于污泥谭。往昔或今生慢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骄慢不请法业重的人,有二种果报;一是善师不现,失于正法;二是心顽愚固,习陋形劣。如果以下心请法的人,今生或来世得二种善报;一是福德增长;二是智慧开明。
第二十三憍慢僻說戒。若佛子,佛滅度後,欲以好心受菩薩戒時,于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當以七日佛前懺悔,得見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應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薩形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雖佛像前受戒,不名得戒。若先受菩薩戒法師前受戒時,不須要見好相,何以故,是法師,師師相授,故不須好相,是以法師前受戒時,即得戒,以生至重心故,便得戒。若千里內無能授戒師,得佛菩薩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見好相。若法師,自倚解經律,大乘學戒,與國王太子百官以為善友,而新學菩薩,來問若經義律義,輕心噁心慢心,不一一好答問者,犯輕垢罪。
受持菩萨戒的人,在佛灭度后;即佛示现世间,教化出家与在家弟子成就法器,戒法传于世间,示现大般涅槃以后,有善心重德的人,上求诸佛妙道,诸法妙意,真僧妙相;中求受得菩萨戒,行菩萨道;下求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戒从二个途径得;一是从自心忏悔求受得;二是从尊师重师师授得。否则,只能为诵戒、受戒,不为得戒。这样的人,求受菩萨戒时,跪拜于诸佛菩萨形像前,自发无上重誓宏愿。誓持戒依法修行;愿行菩萨道,度脱无量众生,乞求受戒得戒。应当连续七日在诸佛菩萨形像前忏悔业障,于六时中诵持菩萨戒;当禅行定中或梦中见出家人为摩顶,或见莲花涌动,或见彩虹等瑞相;当出家人离去不见时,于空无人有声告之某佛或某菩萨为之授戒,便为得戒。修行净土的人,当礼拜诸佛菩萨形像时,似见真佛菩萨一样,慈笑安祥,胜如父母时,可为得戒。如果七日不见瑞相,形像面无表情,为不得好相。应继续修忏悔法,六时诵戒,再加二个三个七日,乃至一年,至得戒为止。如果七日或一年,仍不得好相,虽为受戒,不为得戒。特别是末法时代,为得戒牒而受戒,为求名好而受戒,实未得戒。
受持菩萨戒的人,如果得遇先于自己受戒得戒的法师前受戒时,不须要再见诸佛菩萨好相,也为得戒。古时密宗、禅宗得戒法师,选择入室弟子非常严格,一般要观察三年以上乃至更长时间;并多采取戒法同授同传,戒法一体。其它教宗,坛场授戒。现代授戒,形式同一,内含有别。得戒的法师,才能师师相授;在法师面前受戒时,即为得戒;而不是坛场受戒,即为得戒;但坛场受戒,也有得戒之人。因为师师得戒,次第授受,灯灯相续,如常住佛法身亲授。所以,得戒持律的人,等于菩萨住世。由于得遇得戒法师难,加之自重本源心地法门,才能受戒得戒。如果千里内有授戒坛场和得戒法师,一定要诚心求受,自然得戒。否则,必须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自发誓愿乞求受戒,而且要见好相,方为得戒。受戒为口说意知,得戒为心源本地;受戒为善生得福,得戒为喜乐无终。
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只求受戒而未得戒的法师,自己认为能理解经律,每日六时诵戒,便可是人补佛处;从而与国家元首及子女或官员为善友,往来于权贵之中;以至忘失法师本份,对喜欢菩萨行的人,请法问戒,不能给予热情接待,解惑答疑;表现为心不在焉,傲慢无礼。这样的人,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有重有轻,有开有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傲慢无礼为极重,邪见自专为重,心不在焉为轻。恐邪行人破坏正法可开,知邪见人为求过问失可遮。此戒有事僻和理僻二种;事僻如戒僻,理僻为天上不掉馅饼。著相有修有证为傲慢,心行有修有证为解脱;不识缘对根基为僻说,重受得戒为补佛处人。往昔或今生僻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骄慢僻说业重或以缘心持菩萨戒的人,善恶果报如骄慢不请法戒中记。
第二十四不習學佛戒。若佛子,有佛經律大乘法,正見、正性、正法身。而不能勤學修習。而舍七寶,反學邪見,二乘外道、俗典、阿毗曇、雜論、一切書記。是斷佛性,障道因緣,非行菩薩道者,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大乘与小乘,概括的说,有十种区别;发心不同、心行不同、持戒不同、知见不同、法藏不同、愿力不同、妙有不同、历时不同、觉果不同、安乐不同。此戒为不依法戒行,不听闻受教大乘经律。
受持菩萨戒的人,应以本源心地正而无邪的知见;以契心地正解的自因佛性;以证悟正因佛性的真常果德妙体;而精进修行大乘经律。如果不能如此持戒,弃舍戒修大乘经律;如同弃舍救度众生的一切法财;如同弃舍世间最珍贵的珍宝。反而去戒修偏执空相的声闻缘觉,谬执邪见的外道,妄执俗论典籍。小乘论、外道论、俗世论;执著三论的人,自断佛性菩提道果,自设障道因缘;即内邪解为因,外邪行为缘。古印度有九十五种外道,不发菩提心的声闻缘觉,是外道之种,最终形同外道一起堕落,为九十六种外道。这样弃舍菩萨行的凡夫、外道、声闻、缘觉,犯轻戒获过失业报。
此戒有重有轻,有开有遮,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弃舍大乘戒行妄执俗论为极重,谬执外道论为重,偏执小乘戒行论为轻。习小、外、凡三论如海纳百川,教化向大可开;为自我验证大乘法与小、外、凡三论的差别可遮。此戒有事不学和理不学二种;事不学如戒不学,理不学为偏执、谬执、妄执相有。妄执俗论业轮转,谬执邪见堕爱见,偏执空相福乐天,诸法空性人不见。往昔或今生执习重的人,应修忏悔法。
不习佛戒业重的人,有二种果报:一是自障菩提之路;二是轮回于爱见的烦恼中。如果以无执心习学佛戒的人,今生或来世得二种善报:一是不住三界诸有之中;二是自我铺就菩提路。

http://iask.sina.com.cn/user/my_ishare.php?uid=1431756470净慧法师讲经开示网络共享中心,文本下载,广泛流通,功德无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显身卡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4309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