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393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1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9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续-《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摘自《蕅益大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此第二十二章,甚明财色之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可类彼小儿也。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此第二十三章,深明妻子舍宅之埋没人,而劝以速远离也。欲界以男女眷属为妻子,种种宫殿为舍宅。色界以味禅为妻子,四禅天为舍宅。无色界以痴定为妻子,四空天为舍宅。爱见所噬,患同虎口。充类言之,二乘以一解脱味为妻子,偏真涅槃为舍宅。权教以游戏神通为妻子,出真涉俗为舍宅。透得空有两门,方成中道无生之果。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此第二十四章,深明色欲为众生重病也。佛顶经云: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佛言: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此第二十五章,甚明爱欲之下可习近也。逆风把炬,未有不烧手者;习近爱欲,安得不损净法身、害方便手耶?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问道意。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
此第二十六章,明佛不被魔娆,遂能化魔也。天神即魔王波旬,佛初成道时,先兴甲兵,不能害佛,次献三女,又不能娆佛,乃归佛化而证初果。人能观彼女人为革囊众秽,则淫意得除,自他俱利矣。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此第二十七章,喻明学道须远离诸障也。两岸以喻情欲,则有见思情欲、无明情欲。见思情欲耽染生死,如触此岸;无明情欲耽染涅槃,如触彼岸。人及鬼神,以喻众邪。爱网所缠,如为人取;见网所覆,如为鬼神所遮。洄流所住,正与精进相反;腐败,正与无为相反。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每欲进而反退,如流急反洄;不达无为法性,则着相所修福慧,终成腐败。故必不为生死涅槃情欲所惑,不为爱见众邪所娆,正念真如而精进,了达法性本无为,斯得道可保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此第二十八章,深诫意马难调,而色祸宜避也。众生无始以来,祗因恣情率意,久受轮回。未证阿罗汉,常与无明爱见慢俱,岂可自信汝意而不事推简耶?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为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此第二十九章,申明远女防过生善灭恶之方便也。先以莲华不染而自期待,则正念自利。复视如母如姊如妹如子而度脱之,则慈心利他。既与二利相应,恶念自然息灭。
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此第三十章,申诫远离诸欲,勿令为欲火所烧害也。六情根犹如干草,六尘境喻若烈火,未到心境两空,应修远离胜行。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此第三十一章,申明断欲须从心断也。断心之法:推此欲从意生,意复从思想生。只此思想,为自生耶?他生耶?共生耶?无因生耶?又此思想,为在内耶?在外耶?在两中间耶?为在过去耶?现在耶?未来耶?如是推时,思想寂静。思想寂静故,意即寂静。意寂静故,欲即寂静。欲寂静故,观一切色如镜像等,即是非色;观一切行如泡沬等,即是非行。从上诸佛展转传受,不过传此调心方便而已。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此第三十二章,推忧怖之繇爱欲,而劝人断欲去爱也。众生无始以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着贪恋不肯暂舍,遂生种种忧恼、种种恐怖。惟以四大观身,知身无我;以四运观心,知心无常。爱欲既断,忧怖自除。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此第三十三章,喻明为道之人,须具戒定慧也。专精学道之心,譬如一人。无始虚妄诸惑习气,譬如万人。受持净戒,譬如挂铠。惟坚持其心,则无怯弱之意,此戒力也。精进勇锐,则无半路之退,此定力也。不畏前境,则无格斗致死,此慧力也。合此三力,破灭无始众魔而证道果,是为得胜而还矣。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此第三十四章,明学道之法,须善调身心,勿令缓急失所也。儒者亦云:其进锐者其退速。又云:勿忘勿助。盖三乘出要类如此。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此第三十五章,喻明垢染不可不除也。但除垢染,即成清净。所谓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但有去翳法,别无与明法也。成佛作祖,岂于心外有法可得哉?不过净除习气而已。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