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45|回复: 0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九十六】如来摒除戏论,开示真法-----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5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2-15 16:50 编辑

L2如来进示圆旨(分三)
M1责迷许说 M2总喻性相 M3别详七大
今M1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当尔之时,佛又告诉阿难,
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你先前生出一种厌离的心,厌离声闻和缘觉这二乘的法门,这种阿含的小乘法;现在你勤求无上的觉道,这个菩萨法。
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所以我现在为你开示,讲这个实相的法门。 “第一义谛”,就是“实相法门”。实相有三种:
(一)无相的实相。
(二)无不相的实相。
(三)无相、无不相的实相。
这三种,说是三种,也就是一种,就是实相。“实相者,无相也,无所不相也。”那么这里头的道理,也就是真空妙有的法门。 讲到极点了,本来什么都没有;在什么都没有了,又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个“真空”;什么都有了,就是一个“妙有”。现在所讲的道理,往后边讲到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的时候,都是周遍法界的。前边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讲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没有讲到周遍法界;后边的七大,是周遍法界。等讲到正文上头,就会讲到,就都知道了! 佛问阿难,你最初厌恶小乘的法门,才发大乘菩萨心,求无上菩提,所以我开示你这个“第一义谛”实相的道理。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如何”,是责怪之词。就是说:你怎么还将这个世间的戏论,世间所说这个不实在的道理,这种妄想因缘,而把自己好像用绳子捆上了呢?你得不到自由,得不到解脱,我给你讲的是第一义谛,你为什么还不明白呢?
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阿难你啊!你虽然记忆力非常强,读诵的经典也很多,你博闻强记。可是你好像什么呢?你好像那个数药方的人,念那个药,某一种药可以治什么病。好像你念〈药性赋〉似的,可以念得出哪一味药是治什么病的,哪一味药是入哪一个经脉的,你念得很熟。可是等到你看见真正的药时,你还不认识,你也不能分别这个药是真的,或者是假的?你不能分别了。为什么你不能分别?就因为你只注重口头禅了。在口头上说得是很好,那么实地一测验,你就不懂了!这样的人哪,这是世尊说的,是真正真正可怜愍的人哪!
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你现在不要再马马虎虎了!你要注意审视而听,我现在当为汝阿难,很详细分类来开示你!
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也使令将来修大乘的人,能明白这个实相的道理!什么叫实相?实相者,无相也。说无相,那还有什么?无相,这是没有虚妄相,完全是实在的了!你、我现在,都是佛当时的“当来”,都在“当来”的数目之内了。佛当时,已知道将来在美洲第一次讲《楞严经》,有这些个人;那么我们现在都是当来众,都是当时的“当来”。我们也都是修大乘的,不是修小乘的。
阿难默然,承佛圣旨:阿难在这时候,听见佛要开示这个实相的道理,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实相,因为这实相,在当时佛讲时,是个新名词,他不懂。于是乎,就在那儿注目凝神,等着听佛说法。
M2总喻性相 阿难!
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好像你所说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和合,发明出来世间种种的变化。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合;犹如虚空,不和诸色:阿难哪!假设它那个“大”的性,本来的体不是和合的,它就不能和这一切的“大”互相夹杂、混和到一起。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虚空,不能和有形质的东西相和到一起。能合到一起,就不是虚空了。所以,这个“大”的性,也有这样的问题。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你若说这四大可以和合的话,就和一切夹杂到一起,而有所变化。由始至终,由终至始,互相这么变化,而相成就;生了又灭,灭了又生。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这个相续不断的样子,于是乎,在这里边,就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一个旋转的火轮,总也不停止。是不是这样子啊?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阿难哪!你要知道,这个真如的自性,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怎么说呢?这个真如自性,也就是如来藏,也就是这个实相,也就是我们的真心,它是随缘的;随缘,就像水可以变成冰,冰又可以化成水。 我以前常常给你们讲这个道理:我们人自己的佛性,就像是个湿性,好像水;菩提就是水,烦恼就是冰。你这个菩提,就像水,对人人都有用处的;它不会害人的,人都需要水。 说:“法师!你讲这个道理,我不同意的!为什么呢?水大了,一样可以淹死人!”你是很聪明的!你知道水大了可以淹死人。那么若没有水呢?你知不知道也可以渴死人呢?所以,人人都需要水。当然若是太多了,对人也是有害处的。无论什么东西,你若是太多了,对人都是有害处的! 啊,我们不吃饭就要饿死了!如果你天天不停地吃饭,你看看你那个肚皮有地方装吗?那一样也是太过!太过也是不及;你吃得太饱了,和那饿得太厉害的时候是一样的。那么水若变成冰,我常讲,这一碗水,你照着人身上泼,他也不觉得怎么痛;若是拿一块冰,照着人头上一打,或者就会把人打死的。一样的东西,冰可以把人杀了,水就不能杀人。因为这个,所以把烦恼就比成冰,菩提就比成水。 所以在佛经上说,“烦恼即菩提”,也就是“冰就是水”,水外无冰,冰外无水;冰也就在水的里边,水也就在冰的里边;所以“冰还成水”──冰还可以变成水,可是要用一番功夫!要什么呢?要用阳光来照耀它;照耀,冰就可以变还成水。这就好像我们天天打坐参禅,就是阳光照去我们的烦恼;照去我们的烦恼,就又变成水了! 我还有一点重要的道理和每一个人讲,我们现在这个法会,这是很微妙的一个法会。怎么说呢?我这用中文讲经,传话的就用英文翻译;这个佛法,用了两种语言来讲。可是在听经的时候,我们无论听得懂听不懂,都要特别注意的!
第一,我们每一个听经的人,要感谢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数千年以前,就说出这样的妙法,给你、我现在这苦恼众生预备着一盏黑夜的明灯;就好像晚间得到一盏灯的光明,令我们能离苦得乐,离开种种的烦烦恼恼,而明白道理,生出一种快乐。令我们有很多烦恼的人,变成一个没有烦恼的人;把我们这个冰都变成水,返本还原了!所以对释迦牟尼佛要生一种感谢的心。
第二,要感谢阿难尊者。为什么?阿难尊者当初若是自作聪明,就说:“佛您不要讲了,我懂了!您想要说什么,我已经明白了!”他这样一说,佛也就不会说这《楞严经》的法。那我们现在想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容易了!所以第二点,要多谢阿难尊者,就好像为我们预先来请求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
第三,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不很重要的事情,什么呢?又要感谢这位讲经的法师──就是我。你们不要忽略了!我说不太重要,但是你们也不要拿着看得太轻了。我这个法师,本来是一知半解的法师,讲不好经的。说:“噢,原来你是个讲不好经的?到这儿来,给我们这些个不懂佛法的人来讲;难怪我们也听不懂了,原来你就是一知半解!”可是,你对佛法若能有一知半解的这种程度,已经算不错了。为什么?佛法深如大海!你若想完全都明白,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学了佛法三、四十年的过程,我自己总觉得在这个大海里头的一滴水,我都没有喝完呢!因为佛法太深了、太妙了!所以我说我是一个一知半解的法师。 你们以后到外边,有谁问你:“跟谁学的佛法?”你说:“我跟那个一知半解的法师学的。我现在啊,我是完全都知道了,我是完全都解了!”说:“为什么呢?”你说:“我这是青出于蓝啊!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我的师父是一知半解,但是我这个弟子学得很不错了!”你应该这样讲!那么这是对于法师给你们讲经,你们应该生一种感谢的心! 第四,又要感谢翻译经典的居士。无论哪一位翻译经典,你都要注目凝神,那么毕恭毕敬地来听他翻译;他翻译每一字、一句的每一个意思,你都要特别注意!因为我讲经典,是用中文讲,你们多数都听不懂;必须要藉着翻译经典的这种的功德,你们才能听见《楞严经》的道理。所以对于翻译经典的人,无论是谁,都要生一种感谢的心,千万不要生一种轻慢的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