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0|回复: 0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九十四】身触识界-----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3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6-27 09:09 编辑

O5身触识界(分四)
P1标举三界 P2双以征起 P3分合难破 P4结妄归真
今P1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P2双以征起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在你以前所听的小乘权教这种道理:身根和触尘相接触,生出一种缘来。由这种缘,分别的识也生出来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这个识,是因为身体所生出来的,以身作为身识的一个界限呢?还是因为触尘所生出来的分别心,而有的分别识,以触尘作这种分别识的一个界限呢?
P3分合难破(分三)
Q1破因身生 Q2破因触生 Q3破和合生
今Q1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离合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离合二觉观缘,身何所识:你若说这个识,是因身生出来的,那你的身和识是没有离合的,总是在一起,不会离开再合起来。那么你既然没有离开与合起来这两种的“觉观”──觉,是感觉;观,这种因缘。那没有这两种离、合的感觉,这种的因缘,你的身怎么会又有一个识呢?
Q2破因触生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你假设说,是触生出这种识。那么这就和你的身是没有关系的,不是在你身上生出来的。
谁有非身,知合离者: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说不是在自己身上感觉离、合,而要在另外一个身上,才能知道这种离、合性的感觉吗?这也是没有的!
Q3破和合生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为什么我这样讲呢?
阿难!你要知道,物不触知:物没有一种知觉力,没有一种分别性,你说分别识是从物生出来的,这是一种错误!
身知有触:如果能知道有所触、有触尘,这就是你的身体。如果不是你的身体,它怎么会知道有触呢?这个触,是对你身体而接触,你有这种感觉。可是,在你身根和触尘中间生出的识,究竟是以身为它的界限呢?是以触为它的界限? 这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哈哈,你看!
知身即触:你知道有分别的识,这是你知道你的身;这种的知道,就是因为触而知道身。怎么因为触而知道这个身呢?这触是个“能知”,身是个“所知”。所以你的识知道这个身,这有一个触觉,识从触觉生出来。
知触即身:这个知,就是“识”;你识性分别的这个识知,知道有一种触觉,就是从你的身生出来的这种触觉。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这单单讲“触尘”。这个触尘,不是你这个身;你的身,也不是触尘。所以,你在身和触中间,找一找这个识究竟在什么地方?你如果在这个地方,一定能说是这个识是在哪一边吗?是在身这边,是在触那边?你找不着的。既然你找不着在身和触的中间,那你也找不出来这个识的存在,那么你又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个识呢?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身和触这两种的相,本来也没有一定的处所。你找这个身相和触相,究竟在什么地方?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这个触,你若说从身生出来的,就是身的一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若是触离开身体的话,就是虚空,你也找不着触的体相。所以触,也是没有一个体相的。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你说这个识,在内边也不是,在外边也不是;在这触尘也不是,在这身根也不是。既然内、外也没有,又怎么能有个中的表现呢?中也不能立住了!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既然中不能立,你也分别不出来哪个地方叫个“中”。那么内、外的性也就没有了,空了。
则汝识生,从谁立界:那么也没有内,也没有外,也没有中,究竟这个识,在哪个地方可以立个界限呢?
P4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为前边所说这种种的道理,找识的界限,也找不着的,没有它的界限。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因为这个,所以阿难哪!你应该知道,在以前权乘的教里头,说身和触尘互相为因缘,生出来一种“身识界”的道理,其实这三个处所都没有的。
则身与触及身界三:则这个身根,和触尘、和身识的界限,这三种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本来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表现,你不能找出来它一定的处所的。
所以你不要拿以前我所说的那个权乘的教法,和现在我所说这个实教的真实道理来相比。以前说的是方便法,现在我所说的法是第一义谛,中道了义的教法,和以前那个法门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种种的,都不是因缘,不是自然性。佛因为以前用因缘法来破外道的自然,所以阿难就执着这种因缘法,舍不得放下。他认为以前佛说那种法,是不能更改的,为什么佛现在把以前所说的道理又都否定了?否定了,就是不承认。佛不承认自己以前说的法,这岂不是自宗相违吗?佛自己自相矛盾了嘛!所以阿难由这个地方,就生出种种的怀疑,问这个、问那个。 因此佛现在告诉阿难说,以前所说的因缘法,是为破外道的自然法,并不是究竟的、彻底的法门。现在说这个中道了义,第一义谛,要讲真正的法门了!所以以前那个法,都不能再用,不能再保持下去了!可是阿难不明白这一点,还是左问右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