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24|回复: 0

[其它]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身触二处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八十九】---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2-2-8 22:12 编辑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身触二处皆如来藏妙真如性【100】-----宣化上人
2012-02-08 22:08
O5身触二处(分四)
P1标举二处 P2约二触破 P3约一触破 P4结妄归真
今P1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 佛教里头,和尚要每天早晨“三摩其头”,三次摩自己的头。就是好像白文天讲的:“摸摸有没有头发,为什么头发没有了呢?哦,我是个和尚,是个出家人!”因为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很多外道的人皈依佛,随佛出家。随佛出家之后,佛为令这一些人不忘他是和尚,所以叫这些和尚每天摸一摸自己的头。阿难是一个很听教的人,他很实行这种的制度,所以每一天他都三摩其头。
阿难!汝常晨朝:“晨朝”,“晨”就是早晨,“朝”就是早晨的开始。晚间太阳落的时候,叫“夕”。阿难!你常常在早晨的时候,以手摩头:用手摸自己这个和尚头,看看自己这个头发为什么没有了;这叫人不忘自己的本分。所以在这儿讲到十二处的身、触二处时,释迦牟尼佛就问阿难“以手摩头”这种的制度。
P2约二触破 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
于意云何:阿难!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以手摩头,你有一种触觉发生。这个触觉,你说是在什么地方?
此摩所知,谁为能触:你这手一摸,你手也知道了,头也知道了;那谁是一个能触的?谁是一个所触的?“能触”,有这种能力去触;“所触”,是被触的。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能触的这种能力,是在手上呢?还是在头上?你讲一讲。
若在于手,头则无知,云何成触:假设你说这个“触”在手,你用手摸头的时候,只有手知道,头不应该知道;既然头不知道,怎么叫“触”呢?
若在于头,手则无用,云何名触:你若是说能触的功能在你头上,这个手也没有知觉的作用了,这又怎么叫“触”呢?阿难!你讲给我听一听。
若各各有,则汝阿难,应有二身:假设你说手也有触,头也有触,这两个地方各有各的触,那么现在你阿难应该有两个身体,有两种触。 至于和尚“三摩其头”,它有一个偈颂;这个偈颂是说得很有道理的,我现在把这个偈颂念给大家听一听: 守口摄意身莫犯 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 如是行者得度世 “守口摄意身莫犯”,“守口”,就守着这个口,不要乱讲话。守口,口里就没有绮语、妄言、恶口、两舌这四恶了。“摄意”,就是摄持着这个意念,令这个意念不要东想西想尽打妄想,也不要尽起攀缘心,各处去攀缘。意里边,不要有贪、瞋、痴这三恶。“身莫犯”,身也不要犯过错,不要有杀、盗、淫──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淫,就是想一想都不可以的!
“莫恼一切诸有情”,你不要恼乱这一切的有情。什么叫“有情”?就是一切的众生。你不要令面对的人和一切众生生烦恼,你不要恼乱众生。甚至于和你在一起的人,或者大家同在一起修行的,更不应该恼乱,不应该令对方生烦恼。有的时候,若是无意之中对方误会了,生出一种烦恼,那应该找一个机会来解释,不要把这个事情扩大了!这叫莫恼一切诸有情。
“无益苦行当远离”,对人世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好像,印度人学牛戒、狗戒、睡钉床,把自己的身体跳到灰堆里头去,特意把身体弄得非常的不洁净。这种种无益处的苦行,你说这有什么意思?这对修道有什么帮助?你越不干净,心里也越邋遢、越不干净。外边你弄得不干净,你心里也尽想不洁净的东西,心里也就不洁净。所以不要做无益的苦行,你要做对人世有益处的事情!
“如是行者得度世”,像这样,你不恼乱一切有情,不做无益的苦行,也不行外道法,你就够资格度世间的众生了。怎么叫“外道法”呢?
释迦牟尼佛是行中道的,佛修法,叫弟子都要吃斋,不要吃肉;就吃肉,也要吃三净肉。三净肉,是“不见杀”,不看见他杀生;“不闻杀”,没听着杀生的声音;“不为我杀”,这猪或者牛、羊,不是为我杀的。佛在世时,弟子若因身体不健康,这三净肉可以吃的。 在佛教里头,佛叫弟子吃斋;你说提婆达多他这种邪知邪见就怎么样?“哼,你叫你的弟子吃斋不是吗?我叫我的弟子不吃咸盐。”咸盐都不吃,他说这叫“上清斋”。在道教里头,也有外道就说这叫“上清斋”,其实这是不合乎中道的;可是提婆达多就是这样子。佛叫弟子过午不食,早晨吃粥,中午吃饭,一天吃两餐;佛自己,早晨也不吃,晚间也不吃,一天就只吃中午一餐。那么提婆达多叫他弟子怎么样啊?修行,一百天不吃饭。“你一天吃一餐吗?我一百天吃一餐!你看,是不是比你又高了?”“你吃斋吗?我连咸盐都不吃。我总比你高一着!”他总想要和佛来比,要和佛来斗法,他总说佛不如他。 所以他挑拨阿阇世王杀父亲、杀母亲,然后他叫阿阇世来做新王。提婆达多自己则说,他要做新佛──释迦牟尼佛是旧佛,是老腐败的佛;那么他要在佛教里创革命,做个新佛。结果搞来搞去,搞得提婆达多生陷地狱,就这么带着肉身堕地狱了!这是提婆达多搞出来的事情,这些外道也是这样子。这个提婆达多专门做和佛不同的事情,和佛教不同的事情;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要争第一,欢喜做第一。欢喜来、欢喜去,结果欢喜到地狱里去了!这是提婆达多生陷地狱的果报。所以修无益的苦行,是没有用的! 有首偈颂说: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试听屠门夜半声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羹”,就是浓汤。就在这一碗肉汤里边,千百年到现在,这个冤仇好像大海那么深;这种怨恨心不平服的。
“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屠门夜半声”,早期作战时,只用刀、枪这么打,不是像现在又用火箭、又用炮、又用枪,隔着多远都可以打的。以前那是用刀枪,都用白刃战,要身体相接、白刃相接,才可以杀人;现在更厉害了!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打仗这个问题,那你听一听那个屠夫铺──就是杀猪、杀牛、杀羊的地方,那些屠宰场半夜是个什么声音? 所以佛教讲戒杀、放生、受戒。你若一个人不杀生,这个世界上就少一股戾气,少一股凶气。若有十个人不杀生,这个世界就有十股吉祥的瑞气,没有凶气了!所以我们人和天地间都通着的。你尽存杀心,对一切众生你不戒杀,那个众生对你也没有好感;你若爱惜众生,众生对你也好。所以人与人之间、人与畜生之间,都有这一种关系的。 不过,在这个楞严讲修班,时间很少,我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们讲这些个用不着的公案,所以都是稍稍讲一点。就单单杀生、戒杀、放生这些个问题,我讲三个月也讲不完的;不要说三个月,我告诉你们,三年也讲不完!多得很!所以现在不要讲了,还讲这个经文。
P3约一触破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 阿难哪!
若头与手,一触所生,则手与头,当为一体:你若说头和手只有一个触觉,都是一个触所生出来的,不是两个触。以前你说两个触,现在假设你是一种触觉,那么你的手和头,应该是一个的。
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头和手是一个的,那么,在“一个”上,不应该有能触、所触,你又怎么能成一个触觉呢?你看,这个道理说得妙到极点了!
若二体者,触谁为在:前边,你若说是一体,那么一体不成触,就没有“触”的名了。若是你说手和头是两个体性,那么触是一个,这是属于哪一个呢?是属于手,是属于头呢?一定有一个能触,有一个所触。
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你不能说是两个都有触,只能有个“能触”、有个“所触”。怎么叫“能触”呢?就是你能有“触”的这种知觉。譬如我现在触到这张桌子,这张桌子是没有知觉的,但是我的手是“能触”,这张桌子就是“所触”。这两种往一起相触,要有能、所;一个是能触的,我这儿能去触了;那个被触到的物质,是所触的。 在“所触”,就不是能触;在“能触”,也不是所触。那么,手和头,究竟哪一个是能触的?哪一个是所触的?你说究竟是哪一个触哪一个?是“手是能触,头是所触”啊?还是“头是能触,手是所触”呢?你讲啊!
不应虚空,与汝成触:你不能说“我就一个,我和虚空发生触觉了!”虚空根本没有东西的,不会和你的手或者头发生一种触觉。
P4结妄归真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是”,因为;“故”,所以。因为前边我讲的这种种道理,所以你要知道,这种有所感觉触尘和你的身体,都没有一定的处所。这触觉没有一个一定的地方,你不能说它一定是怎么样子! 即身与触,二俱虚妄:即你身和你这个触,这二个处所叫“身处”和“触处”;这是虚妄的、假的、不实在的!你不要着住到这种触尘上。就是你不要贪着某某的肉皮真细腻、真滑,接着就生一种贪着的想。你贪着什么?这虚妄嘛!你贪着它做什么?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这种的触觉,不是由因缘所生出来的,也不是自然由虚空生出来的。这是由如来藏那个妙真如性所流露出来的。但是这都是虚妄的,你不要着住到这个上!你要返本还原,回到自己的如来藏,把这些妄相都放下,归回到自己真的根性上!




































类别:楞严类||编辑|删除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i贴吧|浏览(0)|评论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11: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