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7|回复: 0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著: 佛遗教经讲记: ( 四、持戒功德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15:4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四、持戒功德
  
  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
  
  佛戒是正确地顺着走向解脱的根本,所以名为别解脱,依着戒的受持,能产生一切等次的禅定和灭除苦恼的智慧,所以比丘们应当坚持净戒,不让自己毁弃和违犯。如果能坚持净戒,则能拥有一切世出世间的善法,如不能坚持净戒,所有的胜善功德都不会生起。所以应该要知道,持戒是最能获得安稳功德的着力处。
  
  这一段经文是世尊说完了上述各种戒相之后,再次做总结的交代,要大家知道,持戒并不是因为佛陀的规定所以不得不持,也绝不是形式的条文和无理的要求。如果不持戒,则所有一切功德不易产生,所以戒在《阿含经》中是基本的四种增上──信、戒、定、慧之一,也是五种功德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一。
  
  戒的功能在于防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除了不做恶法,而且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恶法,是堕入三恶道的因;善法,是生于人、天乃至解脱道的因,所以要祛恶向善,一定要以坚持净戒为着力点。因此,世尊再次叮咛,持戒能生起禅定的功德,也会由持戒而灭除苦因,生起智慧的功德。持戒,免堕三涂之苦;修定,能灭欲界之苦;智慧,能灭三界生死之苦。所以要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一定要坚持净戒,才能生一切善法,灭一切苦因,而证解脱之果。解脱波罗提木叉就叫做「别解脱」,除了上文中所解释的之外,还有一层意思是,有别于只能让人获得一时解脱,不能永远解脱的世间法;唯有持佛的净戒,才能达成永远解脱的目的,从一项烦恼得解脱,而影响其他烦恼也得解脱,最后彻底解脱,即是涅槃。在阿含部和律部所见到的解脱阿罗汉有两类:一是慧解脱阿罗汉,二是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但在解脱之前,必须持戒修定;在解脱之后,也永远不会违背佛制的净戒。诸禅定指九次第定。修习禅定,不论凡圣,必从初、二、三、四禅依次开始。世间禅定包括色界的四个层次,以及无色界的四个层次,称为「四禅八定」;如果听闻佛法四圣谛的道理,而修习禅定,就能从色界的四禅而得解脱定,名为「灭尽定」或「灭受想定」,以修此第九定而得解脱,出三界证阿罗汉果。智慧不是世间所说的知识和聪明,而是实证因缘所生一切诸法自性本来空寂,亦即亲自体验到佛在《阿含经》所说的「此生故彼生,纯大苦聚集;此灭故彼灭,纯大苦聚灭。」善法凡是与十善业道相违背的,是不善法;与十善业道相应的,则是善法。其中又可分为与世间共通的善法和出世间善法两类,五戒十善是世间善法,可修得人天果报;而四圣谛、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等,是出世间善法。世间善法是出世间善法的基础,而一切修出世善法的人,则必须要有世间善法做为阶梯,否则就会不切实际。诸善功德努力实践名「功」,心有所得名「德」。坚持净戒而使身口意三业调伏,转不净为净,将黑业改变为白业,由生死业转换为解脱业,凡所有一切修持实践而获得的结果,就叫做「诸善功德」。安隐古隐字通于稳,安隐即安稳。安全稳定是世人所追求的,但不论如何地安全稳当,在世间都是无常的,终究还是会遇到困苦厄难,因此佛说世间危脆,无安稳处;唯有出离三界,才是究竟第一安稳之处,而坚持净戒便能达成这个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5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