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0|回复: 2

[善导思想传承] 【微信答问】第199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微信答问】第199期(如何正确理解“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国土名字为佛事”?一句一字不可加减?)2015-07-17 净宗法师
建议在wifi 环境下收听


为方便无wifi观看的莲友,特提供音频在线收听链接: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

音频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ddltc



1.问:《圣教集》(694页)言:“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这怎么去正确理解?

答:我们可以翻开《圣教集》第694页,这段经文的位置有点特别,前面一句是什么呢?第八科说:“是名下品上生者。”就是下品上生都讲完了,总结了。按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所以它的位置是在下品上生的最后,在完整内容之外补充的一句话,这是第一。

第二,这里讲到“法名”和“僧名”。讲“法名”就是在《圣教集》(690页)言:“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大乘十二部经只讲到法,所以这里说“法名”;“以闻如是诸经名故”,又讲到“闻”。

下品上生说:“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是讲“称名”的。

接下来我们看下品中生,《圣教集》696页:“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里只讲到“闻”,没有讲到“称名”。善导大师怎么解释的呢?看697页:“四、明善人为说弥陀功德”,弥陀功德也就是指“十力威德”“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这所有的“十力威德,光明神力”都是包含在阿弥陀佛名号之内,所以解释为闻弥陀名号,当下除灭多劫之罪,所以这里是“闻名”。

也就是说,下品上生是称名一声,下品中生是一念的闻名,还没来得及称名,也没说到称名。

我们再看善导大师对这一段的解释,还是《圣教集》(694页):“九、从‘得闻佛名’以下,‘重举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重举行者之益”,行者之益是指什么?就是指往生,前面几科说到了,“临终化众来迎”“到彼华开”“迟疾”等等,都是往生的利益,这里重新再说明,所以说“重举行者之益”。依善导大师的解释,这个“行者”,也就是说“称名的行者”和“闻名的行者”作一体的理解,都是以名号作为行持的方法。所以不管是称名还是闻名,都把它们作一体来理解,文句本身也是介于下品上生的称名和下品中生的闻名之间,所以这里是过渡,就说到闻名。

“非但念佛独得往生”,底下说“法、僧通念亦得往生”,就是说念佛,一个是通念,一个是别念。“法、僧通念”,什么叫“通”呢?就是在这句名号之内,包含了佛、法、僧,这叫“法、僧通念”。比如下品上生里说到十二部经首题名字,这十二部经首题名字是“法名”,如果你这样理解,认为这个法在六字名号之外,那么这就叫别念;别念的法,就不够圆融、圆满。而把一切法的功能、功德,通通收摄在名号之内,包括僧的功德,也都在之内,这样称念佛名,就圆融广大。佛名当中包含佛、法、僧三宝一体的功德,所以念佛是“法、僧通念”,这样就决定往生。

什么叫“但念佛独得往生”呢?你看,这里没有说“但念法”或者“但念僧”,而是以佛为主。因为净土法门是以佛为主,是以佛来包含法和僧。当然,三宝的功德本来是一体交融的,但是有一个主次,净土门就是以佛为主。如果不了解,不能这样圆融、通达,以佛名号来统摄三宝功德,那么你单独念佛名,这样也可以往生的。何况三宝融为一体来念呢?当然也能往生。阿弥陀佛的本愿,了解我们众生愚痴、浅智,所以我们只管念佛就好了。

在阿弥陀佛的本愿设定当中,佛的名号是万德洪名,总摄一切功德。作为众生,理解有两种:一是知道佛的名号总摄一切功德,就是佛、法、僧三宝通念往生;一是未必能够这样理解,那么独得念佛也往生,就是说不管怎样,念佛都决定往生。

又问:《往生论注》讲“国土名字为佛事”的内涵,是不是说知道了极乐世界而愿意往生,就可以必定往生呢?

答:如果要表达精准的话,还是引用《论注》的原话。《论注》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就是说,只要有人听到极乐世界是清净的,是安乐的,这种听到是“如实”的,不是说听到了,“哎呀,我愿意往生吧”,后来又不相续,不是这样的。

因为知道极乐是清净的,相对于娑婆世界的染污;极乐是安乐的,娑婆是恐怖、不安的。由于清净安乐和染污不安相比,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就产生了真实的欣慕、欣求之心。

“克念愿生”,就是决定愿意往生的,“克”就是不能动转、没有退转、不改变的。“克念愿生”代表愿生的志愿坚固、肯定,没有改变,这样的“闻”是具足的闻,了解极乐世界,成为自己信仰的需要。这样愿意往生,当下往生也就达成了,往生是决定实现的。

至于说有了这种愿生的意愿,如果命还不终的话,自然就会念念相续地称名,因为克念愿生的地方是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有这样的本愿摄受我们,我们当然就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说当下就命终了——知道有极乐世界就愿意往生,当下还来不及念就命终了,就像刚才讲的下品中生一样,听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极乐世界如何庄严,愿意去往生,可是来不及念,那怎么样?也必定往生。

又问:那样的话,念不出名号也无妨往生了!《观经》中品下生、下品中生未提到称名之事,这样就可以理解了。

答:你通过《往生论注》的解释,来理解《观经》中品下生和下品中生,这个路子倒也是对的。“念不出佛的名号无妨往生”,经文当中说得很明白,就是中品下生和下品中生都是闻名往生。

不过就你所说的“可以理解了”,我还想说几句话。其实我们净土法门“称名必定往生”,是超出我们理解范围的,你认为“没有称名,闻名也可以往生”不能理解,那“称名就能往生”就是可以理解的吗?不要那么浅显地认识。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不可思议”你就不要思议,也就不要求理解,也是超过我们的理解,我们也不能理解的。所以净土法门,信了就好,也不要高谈“理解不理解”,要讲理解的话,还是心中很骄慢。要怎么理解呢?“称名必得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吗?“闻名必往生”是我们可以理解的吗?

佛这样说,你信了就行了,所有一切的理解都归在“信”,不要以为从道理上理解了,然后再来相信,这是很骄慢的,也会障碍自己。因为本来就是不可思议嘛。

你理解就是思议,通过明白它的道理去思维,然后“我解悟了,我心中了解了”,这完全都是思议的。你以为理解了而“信”,恐怕不够深入。不需要经过理解,也不认为自己理解了,就这样信了,因为这是佛说的。有什么理解呢?佛说是这样,就是这样,当下如是,这叫“如是我闻”,没有什么理解不理解。

比如说,我拿一支笔,告诉你这是一支笔,你信了就信了,难道还要去理解什么吗?“哦,我把它打开,卸下来,圆珠笔有个笔芯,拿出来,能写,能画,所以我就相信了”。这样是顿入还是渐入呢?而且,用得着这么啰嗦吗?告诉你这是一支笔,你信了就信了。不是把这些东西拆散了、组合了,然后才相信它。拿一个水杯,这是个杯子,信了就信了。

所以,对佛讲的话要抱有谦敬的态度,“谦敬闻奉行”,“如是我闻”,“直下信顺”,信了就信了,这就好。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2.斗战胜问:《般舟赞》未有《观经四帖疏》之“一句一字不可加减……一如经法”的楷定。故不揣冒昧,请问可否将《般舟赞》末句:“行者等……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的顺序改为“仰谢佛恩,常怀惭愧”,始觉安心。因有佛恩,故得心安,得欣喜,故能“念念称名常忏悔”。

答:《般舟赞》没有“一句一字不可加减”,那你就可以更改了吗?对祖师的著作,还嫌写得不好,次序不对,要改了才好。这太大胆了,太骄慢了。应该想到祖师所说的话,必定有他的道理,你要是没安心,是你理解得不够。

《观经疏》有“一句一字不可加减”,其他几部没有写这段话,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更改呢?不是这样的。《观经疏》不可以更改,其他的四部五卷也不可以更改。因为这些著作是作为《观经疏》的附属部分。《观经疏》是本疏,这些是具疏,虽然在地位上略比《观经疏》降一格,但本质是一样的。而且善导大师所解释的思想都是一致的,《观经疏》也好,还是《般舟赞》《往生礼赞》也好,都是以阿弥陀佛的本愿为根本的标尺,那《观经疏》不能改,别的就能改了吗?不可以的。

另外,关于这句“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如果从文字理解来讲,还是要把惭愧放在前面。因为你知道惭愧,才能知道佛恩;不知道惭愧的人,当然也就不能知道佛恩,所以说“常怀惭愧,仰谢佛恩”,这样比较顺。

如果配对两种深信来说,“常怀惭愧”就是具足机深信,“仰谢佛恩”就是法深信,那一定是机深信放前面的,由机深信入法深信。当然,机法深信是一体的,但在表达上,如果你不具足机深信,就会障碍你,道理、佛法都讲得很清楚,给别人说得都挺好,但是自己得不到利益,所以一定是机深信放在前面,开悟我们的心。

《无量寿经》也说“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这些都是在讲机法深信的,也都是把机深信放前面,法深信放后面。一个是从反面来说,“憍慢弊懈怠”这就是不具足机深信的,“难以信此法”,就不能相信,难以发起对法的深信。“憍慢弊懈怠”就是没有惭愧,骄慢的人哪有惭愧呢?懈怠人、弊恶者。“谦敬闻奉行”就是“常怀惭愧”,也就是机深信,谦卑,敬顺,听到就立即去做,叫“闻奉行”,没有说“闻理解”,当下做就好了。“踊跃大欢喜”,心中就欢喜佛恩,这就是“仰谢佛恩”的意思,所以经文也是这个次序,不可以改的。

关于惭愧和忏悔,它们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可能你认为这两个词是一回事,所以才举出“念念称名常忏悔”。当然,这两个词之间是有联系的,“惭愧”是内心的心境和一种感悟,对自己的过失、过患有惭有愧;“忏悔”是由惭愧的心境、心理所展现出来的一种修持方法,具体的一种表达、表露,叫忏悔。
发表于 2015-7-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1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