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57|回复: 0

[实修交流] 学习当今几位弘净法师和居士净土思想之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印光祖师:祖师注重行者日常对净土法门生信,并真诚厌离娑婆,发愿求生极乐,执持名号,这是一条主线,为正行。同时祖师很重净业三福,为助行。祖师一般是开示行者信愿念佛之后,接着就开示行者力行三福,可谓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祖师在很多开示中提出来,往生之关键在于信愿,具足深信切愿则决定往生,祖师很注重行者对于娑婆真实厌离和对极乐强烈渴求;很注重行者日常往生信心的建立;同时非常注重行者临终正念,尤其留下了临终三大要,护持行者临终远离逆缘,信愿念佛蒙佛接引往生。另外,祖师对于行者净业三福开示多不胜数,对于日常行者,祖师多讲到,善人信愿念佛决定往生,恶人念佛难以往生。因恶人日常随顺杀盗淫妄,贪嗔痴慢,可谓日常信愿不真切,故临终难以信愿念佛往生。而善人日常戒行清净,能够折伏烦恼,可谓信愿真切,则行者临终决定能信愿念佛感通弥陀,蒙佛接引往生。而对临终行者,或者对于没有往生信心的行者,祖师多开示:弥陀愿力弘深,有大威神,有大势力,十八愿不可思议,只要平时直至临终具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不论业障轻重,烦恼多少,决定能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净空老法师:他老人家的净土思想是以净业三福为基础,由此生信发愿念佛,日常注重看破放下世缘,折伏贪嗔痴,修清净心、慈悲心,多修福,通过不懈努力,从而成就念佛功夫成片,折伏烦恼习气,如此,行者临终方有把握正念分明,心不颠倒蒙佛接引往生。
老法师很注重学人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等净业三福的修行,以此为资粮,为净业成就扎根。且在老法师看来,日常成就念佛功夫成片,折伏烦恼了,临终正念才有把握,往生才真正有把握,日常没有到达功夫成片的话,临终要看缘了,缘殊胜能往生,缘不殊胜的话,就往生不了了。依止老法师的学人,很注重日常远离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很注重做人善法等方面,很注重提升自己念佛功夫。但是因为念到功夫成片的学人很少,所以,相当数量的学人觉得对往生很没有把握,觉得自己念佛功夫还很不够,临终不知是否会遇到什么障碍,相当多同修对能否往生很没信心。


黄念祖老居士:老居士净土思想是般若为导,日常发菩提心,深信切愿念佛,兼及种种辅行,如此合乎弥陀大愿,临终则仗他力,心不颠倒,正念分明蒙佛接引往生。老居士很注重般若思想在净土宗的发挥,同时注重禅净密的圆融。一方面注重行者日常的精进,注重信愿,念佛,注重降伏烦恼,同时注重日常行者往生信心的建立,且老居士对行者临终非很重视,认为临终一关非同小可,不可掉以轻心。

净界法师:法师注重行者日常发菩提心之大愿,以深信切愿,执持名号为正行,同时以断恶修善消除业障,以禅净双修折伏烦恼,这两者是助行,是增上缘。并以临终助念共同成就行者临终正念,蒙佛接引往生。法师提出往生要注重日常栽培生信发愿念佛的往生正面力量,同时日常注重消除业障及烦恼的往生负面力量,可谓净土思想框架清楚,脉络明晰。

大安法师:法师注重信愿念佛,注重信愿,尤其注重行者日常往生信心的建立,劝勉学人日常建立对阿弥陀佛不共的信心,建立日常对往生不疑的信心。同时强调净业三福为佛子本分,注重持戒等净土宗家风。法师净土思想提出了日常行者具足信愿持名,则临终无论如何,阿弥陀佛都能保证行者往生,从而让行者日常得到往生的安心。并以后汉本无量寿经为经典依据。依止法师学人对阿弥陀佛有很大的信心,对往生有很大的信心,对临终行者正念并无顾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