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12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问答汇集
续-《●[果煜法师]《天台小止观》讲记 问答汇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A)思惟的方法:在平时看书则不一定!在看经时,有时是用思惟的方法看,就像:我想各位在看小止观,在看你们上课的经藏等等,大概都是用思惟的方法去看的,去思惟前面是怎么讲的,现在怎么讲,后面又怎么结,各别的名相知道,然后连贯起来,义理又能够相通;这当然是思惟的方法。
(B)藉经文返照:另外一种,有时我们看经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觉,其实义理差不多都懂了!没有什么新鲜的。这时我有一种看法是:拿经文来反省自己,因为事实上虽然是懂,但我们做到的部分,还是很有限,这时是把经文,拿来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身心行为,这是另外一种看法。
我常说很多人在拜忏时,只知道拜,不知道反省,这样拜的效果,就很有限,忏文主要给我们借镜,让我们反省用的,尤其是身心在定静之中反省,效果会更大!
(28)问:妄想如何对治:
答:妄想有二种。
(1)有主题的:是我们有执着,有心结,放不下的地方。比如:人骂我!我就很气!如何去澄清我的立场?表示你的结放不下!这当然是用观把结找出来!
(2)没有主题:如果只是很单纯的妄想,东想西想,表示是我们过去的业障习气现行,当下没有什么心结;但过去的习气现行了,所以会有这些妄想,这时候妄想出现时,你不要理它,不随着它转,继续用用方法就好了,如果是用数息法,就把数息方法抓紧一点。
很多人都可以一方面数息,一方面打妄想,为什么呢?就说我们的注意力,应尽量移到方法上,因为如果你的注意力可以全部集中在方法时,就没有心力去打妄想了,很多人就是这边也一半,那边也一半,当然就可以一面数得不会掉,二方面又可以继续打妄想也不会掉。所以有妄想出现时,知道了就赶快把注意力移转到方法就好了,就能够止。
(29)问:讨厌一个人如何从十二缘起去观?
答:要观缘起法主要是对一个问题去观,否则你十二因缘观下来,大概很有限!我个人比较常用的是:我们如果讨厌一个人,你一定可以去厘清楚,你讨厌的原因是什么?比如:那人常讲我的坏话,所以我很讨厌他!那么你就是要从他讲我的坏话,所以我讨厌他这一点去观,就因为他常讲我坏话我就要这么讨厌他吗?
就是要针对这个重点去观他的因缘,如果只是泛泛的观,力量很有限。我们简单讲:比如:他讲我坏话,我就很讨厌他!我们想想,如果我是好人,他讲几句,对我有什么影响呢?大概真的也有一些把柄吧!或者说:如果人家真的讨厌我,也很好,我反而比较不会攀缘,可以好好用功!人家太喜欢我,麻烦才大哩!也就说我们观到最后,我们会慢慢把问题转到自己身上,而最后的问题是在我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比如:刚才所讲的别人讲我的坏话,我为什么就那么紧张呢?因为我喜欢面子,放不下!因为我准备做什么事情啊!他这样讲话,对我有妨碍啊!一定是我本身有些执着,有些放不下的地方,才会这样!我们观到最后,问题的核心是在自己,不是别人。如果你观到最后还是别人,那下坐后就去找他算帐了!对不对?所以观到最后是自己的一些观念的问题,就等这些观念消掉之后,妄想与执着,就会慢慢消失了!从这里去观比较直接俐落啊!否则观什么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观到最后想到他,还是很生气的,结没有散!
(30)问:密宗的持咒是否要大声念才能达到共振的效果?
答:我们知道在密宗持咒,有所谓的金刚持,出声音但都不大声,因为一般人不会持,一大声就会散气,你既然散气了,怎么可能通调气脉?所以大声,不见得气就大,气都散掉了;所以应该出声音,但不可以大声,尤其在密宗的持法,尽可能的舌顶上颚,不要让他散开气比较不会散!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持咒,只能慢慢去体会。我们真的听到学密者持咒,念得共鸣的声音效果是蛮不错的,嗡嗡声一直念下去!我们不会念者跟讲话差不多,气就会散掉。问题不在于大声,而如果不出声,就共振的效果也会差一点。
(31)问:坛城讲到五方佛是根据人的气脉而有,是否就没有真的佛菩萨?
答:上次我讲到密宗的坛城,有说到是根据人的气脉,而订出中间五轮称为有五方佛、旁边是所谓的菩萨,再来是天,再来是神,这种讲法我们要知道,中国人讲人身是一小宇宙;天地是一大宇宙,这种大小是可以互相对应。譬如:把我们的眼睛比喻为日、月─太阳,我们头是须弥山,眼睛像日月一样…… 在大小之间,这小宇宙跟大宇宙之间有他对应关系。如果我们身上,是念这个脉跟这大宇宙之间的菩萨,还是会有对应关系。我这样的讲法,并不是否定有佛菩萨,佛菩萨还是有的,只是这两种效果是互为对应。
(32)问:密教之五方佛跟礼拜六方是否有共通之处?
答:密教讲到的五方佛跟礼拜六方,东方是父母,西方是什么……两者可能不太一样;也就说佛法跟世间法,本来就不是那么绝然分开的,所以能够相辅相成,因此坛城之间的讲法,或者菩萨跟咒之间的讲法,跟世间法是可以有类通的部份。刚才讲的礼拜六方也是一样!因此你要这么讲其实也没有错。
(33)问:外道修行在知见跟行持之间跟已有知见再修行的关系?
答:这两者是说有些人是先建立知见,然后再去修行而得到体验;譬如:像无我这样的观念!在我们一般学佛者,这方面的知见是有的,但在实修上不够,所以不能体验,所以先建立知见,然后修行再体验;也些外道修行,已得到某些相似的体验,但因为知见不正,所以他不能真正跟无我相应。
我们知道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黄龙禅师度道家里面的一个仙人,他有一天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看到有一座山上有祥云,他知道下面一定有道人,然后是黄龙禅师,结果他去问了几个问题,黄龙禅师一答,马上证悟了!也就说,事实上,他在自己修行的境界,已有某些相似的体验,但因为他的知见不对,所以没有办法完全相应;如果知见完全正确后,就很快能够脱落身心,而得到那个果。
所以有些人是先修,然后再用知见去提升,有些人是先有知见,去修完之后再去证;但就我们整个修行来讲,如果你先有知见再去修,当然会顺多了,自己盲修瞎练到最后,好象碰上了,可是又不太清楚;在整个理路上,要较清楚,在方法上,也能节省很多枝枝节节的,比较可以直接俐落。所以对我们来讲可能先建立知见,还是比较会有好处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