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03|回复: 5

印祖对念佛的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印祖对念佛的开示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四种念佛,唯持名最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
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
感至妙之果矣。
观心念佛与摄心念佛
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
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
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赤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
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清净明了。观
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普被上、中、下,若圣若凡,一切机之无上妙法也。
念佛方法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
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
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
信愿与念佛之关连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如无信愿,但念佛名,乃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
念佛与效验
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
无信愿念佛至一心不乱,不得往生
蕅益大师云:求生净土,全赖信愿,若无信愿,则虽念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亦无得生之理。印光大师云:蕅益所
说,乃是为一辈倚傍宗门,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及不依净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乱为究竟极则事者之法药也。此乃净宗门外之事,不可与信愿具足之真
修相比,致门径混滥也。
念佛禁忌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至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
必著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大声
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掐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用功妙法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继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念佛人
凡念佛人。各须务实克己习气。与人方便。凡可说者。虽与我有仇。亦须为说。令其趋吉而避凶。离苦而得乐。平时侃侃凿凿。与
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心如弦直。语无模棱。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若到临终。决无可怜可悯之现
象。
生产念佛
凡女子于幼时。即当念佛。及念观世音。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寿。果于平时能念。自可消此产难。若至临产。仍须至诚恳切念南
无观世音菩萨。则决定易生。不会受苦。若平素不念佛。及念观音者。临产肯念。亦决平安而生。若有难产者。即教彼念。并在旁照应之人。同为彼念。亦决定即平
安而生。且勿谓临产裸露污秽。念则获罪。须知此性命相关之时。不可以平常道理论。平常凡念佛人。若衣冠不整齐。或睡眠、洗澡、抽解等。只可心中默念,不可
出声朗念。若生产。不可心中默念。必须出声朗念。以默念力微。若心中努力。或致受病。朗念则气息舒畅。其益甚大。
闭目念佛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
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至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
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之莲花。则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参禅与念佛
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无量无边。求其最直捷者。莫过于参禅。傥系上根。一闻千悟。得大总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证。能真大彻大
悟。明心见性者。末世实不多见。其他多多皆是错认消息。其所云悟。多是错误。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虽得开悟。而历劫以来之烦恼习
气。须以种种方便对治。令其净尽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傥烦恼已断若干。犹有丝亳未尽。则生死依旧莫出。若自当做识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无所修
持。则其误非小。以识得。而无烦恼可得。则可谓得道。此人已将生死根本斩断。故能了生脱死。若识得而烦恼未断。何能了生脱死耶。此人虽比不识得者高超。然
生死不了。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则可怕之至。此谓真开悟者。其以误为悟者。更不须说矣。良以参禅一法。乃仗自力法门。故此念佛法门之利益。系啻天渊悬殊。
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
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
(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用功妙法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六根继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念佛人
凡念佛人。各须务实克己习气。与人方便。凡可说者。虽与我有仇。亦须为说。令其趋吉而避凶。离苦而得乐。平时侃侃凿凿。与
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心如弦直。语无模棱。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若到临终。决无可怜可悯之现
象。
生产念佛
凡女子于幼时。即当念佛。及念观世音。以期消除业障。增长福寿。果于平时能念。自可消此产难。若至临产。仍须至诚恳切念南
无观世音菩萨。则决定易生。不会受苦。若平素不念佛。及念观音者。临产肯念。亦决平安而生。若有难产者。即教彼念。并在旁照应之人。同为彼念。亦决定即平
安而生。且勿谓临产裸露污秽。念则获罪。须知此性命相关之时。不可以平常道理论。平常凡念佛人。若衣冠不整齐。或睡眠、洗澡、抽解等。只可心中默念,不可
出声朗念。若生产。不可心中默念。必须出声朗念。以默念力微。若心中努力。或致受病。朗念则气息舒畅。其益甚大。
闭目念佛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念佛头上若有物摩抚。及牵制等。
此系念佛时心朝上想。至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帘。及心向下想。则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灭矣。切不可认此为工夫。又不可怕此为魔境。但至诚摄心而念。并想
自身在莲花上坐或立。一心想于所坐之莲花。则自可顿愈矣。(若不敢作莲花上坐立。恐致或有魔事。但向脚底下想。此种心火头火。均可不生矣。)
参禅与念佛
如来一代所说法门。无量无边。求其最直捷者。莫过于参禅。傥系上根。一闻千悟。得大总持。然此尚是悟。不是证。能真大彻大
悟。明心见性者。末世实不多见。其他多多皆是错认消息。其所云悟。多是错误。少有真悟。即是真悟。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虽得开悟。而历劫以来之烦恼习
气。须以种种方便对治。令其净尽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傥烦恼已断若干。犹有丝亳未尽。则生死依旧莫出。若自当做识得自心就是道。此外便无所修
持。则其误非小。以识得。而无烦恼可得。则可谓得道。此人已将生死根本斩断。故能了生脱死。若识得而烦恼未断。何能了生脱死耶。此人虽比不识得者高超。然
生死不了。再一受生。或反迷昧。则可怕之至。此谓真开悟者。其以误为悟者。更不须说矣。良以参禅一法。乃仗自力法门。故此念佛法门之利益。系啻天渊悬殊。
念佛法门。乃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上根如文殊、普贤之大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下根如五逆、十恶之大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但
具真信、切愿、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或已得三昧。及已断烦恼者,则一得往生。即入大菩萨位。一切法门。皆从此法门流出。一切法门。悉皆还归此法门。
(谓往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也)。似浅而深不可测。似小而大无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无不资此以为成始成终之道。
总持法门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
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
诸彿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佛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
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
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
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故得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而即得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也。
莲宗四祖。亲见文殊。示以念佛
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云。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
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
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纲。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
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
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
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造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清凉旧志,被无知禅僧,将所开示,改作禅语,殊可痛恨。近修
之志,按高僧传三集,法照大师传录。不标清凉志者,恐不知者,以旧志阅之,则反为疑谤。瞎正法眼,断人善根,罪莫大焉。
女子经期亦可念佛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女子经期。乃大半世之痼疾。发必数日。何可以因
此逐停念佛乎。平时必须致洁致诚。至此虽身体不能致洁。当倍致诚。小衣内必厚衬布。勿令污血流于佛堂。凡手摸下体。必须洗净。礼拜若不便。当少礼。至于念
佛、诵经。则固以至诚恭敬心行之。其功德与平常了无减少。以佛为一切众生之大慈悲父母。当此病发时。能至诚念佛。则当倍生怜愍。若如愚人所执。身有此不洁
之病。则不可念佛。若儿女堕于圊厕之中,亦不可呼父母以求救援也。有是理乎。
念佛解怨
病。乃宿世。或现生。有害人性命之事。此业不消。病决难好。倘若吃药无效。即可不吃。但息心念佛。念观世音。以期超度怨家。念佛虽不见效。仍有利益。不可与吃药同作一例。念佛当生惭愧心。不可生愤恨心。生惭愧。则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愤恨。则是欲解更结矣。
决定往生
念佛法门。信、愿、为先锋。若无真信、切愿。勿道不相应不能往生。即相应亦不能决定往生。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亦不易得。
若有真信、切愿。未得相应。亦可往生。况已相应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乎。若只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
文殊示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尚不能得乎。禅宗自梁发源,其教人亲见自性之法语,虽高超玄妙,犹有文义。六祖后,南岳、青原、二祖,遂用机锋转语,唯恐人以解义为悟,而不能实证,故以此法,杜妄充悟道之弊。而其参究工夫,大非易易,多有数十年尚未彻了者。赵州八十,尚南北参叩,故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可知此种大根行人,尚如是之勤劳,况根性下劣者乎、至宋而禅道仍大兴,则实证者盖寥寥矣。
净土指要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师,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怨,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故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吾辈末学,何可立异,以取自误误人之罪愆乎。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节录<印光大师文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乎。若只求相应。稍有相应气分。便生欢喜赞叹之心。此亦是不相应之现象。由是故有怪相现。修行人。所最忌者。得少为足。得少为足。便生退惰。此必定之理也。但一心念。勿以不相应不得往生为疑惧。所有境界。皆不理会。也不问他好死坏死。除念佛外。不使起第二念。如此。方可得决定往生之益。
文殊示诸佛皆从念佛而生
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草堂清、之后尘,尚不能得乎。禅宗自梁发源,其教人亲见自性之法语,虽高超玄妙,犹有文义。六祖后,南岳、青原、二祖,遂用机锋转语,唯恐人以解义为悟,而不能实证,故以此法,杜妄充悟道之弊。而其参究工夫,大非易易,多有数十年尚未彻了者。赵州八十,尚南北参叩,故云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可知此种大根行人,尚如是之勤劳,况根性下劣者乎、至宋而禅道仍大兴,则实证者盖寥寥矣。
净土指要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舍此法门,其何能淑。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师,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怨,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觉菩萨,二六时中,礼十方佛,忏除宿业。况在凡地,常当惭愧,何敢自恃。若自恃者,纵有修持,皆属魔业。如是之人,切勿亲近,免致日久,与之俱化。直须守定宗旨,不随经教,及善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也。此之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故九界同归,十方共赞,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吾辈末学,何可立异,以取自误误人之罪愆乎。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节录<印光大师文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