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家喻户晓。
相传,为了报恩,得道的白蛇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与青蛇来到人间。断桥与许仙相会,结为夫妻,并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
金山寺的法海禅师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的化身,许仙不信;他就教给许仙识别白蛇是人是妖的办法。就在端午节,大家都喝雄黄酒避邪时,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只好喝了,之后就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回起死回生的灵芝草,救活许仙。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外是水漫金山,雷峰塔镇压白蛇,最后许状元拜塔,白蛇得救。
因为人们喜欢白娘子,所以认为法海是多管闲事,拆散人家的好姻缘。
其实换种角度来看,法海是佛门中人,看到蛇妖,自然是要为民除害的。孰是孰非,我们不做评判,但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端午节和佛教的渊源。
相传,端午的真正原因见于佛典。据《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记载:“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言曰:)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怎]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另据慧日禅师《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蓦然撞着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
这两则说的都是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公然现身。所以,端午节起源于恶鬼作祟,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旧时端午节时,佛寺常举行驱鬼祈福仪式:
一,高僧主持祭祀仪式驱鬼除魔;
二,高僧画符,并派使者持神符,到其它地方去驱鬼和镇鬼;
三,高僧要为国家和百姓祈福;
四,出外驱鬼的使者活动结束后要向高僧汇报驱鬼的情况。
这些活动的中心都是围绕祭鬼和驱鬼来进行的。它清楚地表明:恶鬼作祟是五月五日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根本原因。
端午节发端于战国屈原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端午真正起源见于佛典。 《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云:“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从中可见五月期间鬼魅之猖獗。可见,端午节的真正原因是恶鬼作祟,需要驱鬼斩魔。 端午节时各佛教寺院都要举行驱鬼祈福仪式。要大举法事,祈福驱鬼。《古尊宿语录》卷27载,舒州龙门佛眼禅师说:“今日端午,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使万邪不窥其户,百鬼不入其门;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使万病不干其体,疫疠不入其身。”可见,端午节是为对付“百鬼”和“万病”而生。这些记载,揭示了端午节产生的真正原因。 明白了端午节起源的根本原因,端午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端午又称“续命节”,就是因为有恶鬼索命。《风俗通》:“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续命缕的形态,唐代仲子陵《五丝续宝命赋》有载:“颜似渥丹,对回鸾之十字。手如振素,盘续命之五丝。其五丝也,蕙绿轻重,兰红浅深。皎皎而有莺其领,采采而亦翠其衿。既比方而一色,又条畅乎数寻……懿寿丝之礼大,续宝命之天长。”端午节时,荆楚民间以彩丝系在臂上,以丝系臂为防恶鬼夺命,故可以达到“续命”目的。隋唐以后南北文化合流中端午节被整合,由于屈原影响大,端午节逐渐演变成祭祀屈原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