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65|回复: 10

[其它] 安养抄卷第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摘自《安养抄》

安养抄卷第二


  
    九品往生者为利物皆来娑婆耶
  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极乐说三乘教耶
  极乐有三乘耶
  有不发大乘心生彼土者耶
  安养界有入无余涅槃二乘耶
  安养界有藏通二乘耶
  五逆谤法者生极乐耶
  加观经意诽谤正法者可云生极乐耶
  九品人品位何

问。九品往生者为利物皆来娑婆耶。

  经云。上品上生者○即悟无生法忍。迳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上品中生者。经于七日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上品下生者○于三七日后○历游十方供养诸佛○中品上生者○莲花即开○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迳于七日莲花乃敷○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中品下生者○生于迳七日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迳七七日莲花乃敷○发无上道心。迳十小劫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迳于六劫莲花乃敷○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即发菩提之心。
  净名妙记上云。若尔亦可娑婆即往于净。何以从净劫生此耶。答。下之八品不可来生。上品上生或可即能到彼土已获通故来。故法花云。是人自舍清净业报即来乐此多怒害处(文)。

问。九品往生者得道云何。

  经云。上品上生者○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发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会回向发愿生彼国○生彼国已○悟无生法忍○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深信因果不谤大乘○生极乐国○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生极乐国○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云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者○往生极乐世界○应物即得阿罗汉道○中品中生者○一日一夜受授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罗汉(云云)中品下生者○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生极乐○闻法欢喜○成阿罗汉○下品上生者。不诽谤方等经典○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称南无阿弥陀佛○作是语已命终○莲花乃敷○具百法明门得入于初地○下品中生者○毁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是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以大慈悲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惠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七宝池中○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者○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如此愚人○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具足十称南无佛故除○生死之罪○往生极乐世界○发菩提之心(文)。
    疏云。释会经论者。问。依往生论。二业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何故得证小果。释。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文)。
  净土论(迦才)上云。此处众生纯学大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上辈三品人是也○纯学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中中辈二品生者是也○此处众生杂学大小乘即生彼土。如九品生中中辈下生及下辈三品生者是也。如中品下生经云。孝养父母行世仁慈。遇善知识为说四十八愿等。于此愿中杂闻大小乘。至彼虽悟阿罗汉果。后乃回心向大乘也。下辈三人亦闻四十八愿。或闻十二部经。或念弥陀佛。生到彼土皆发菩提心也。
  惠疏云。依此观经九品别论。先明上辈。同修大乘以之为因○次论中辈。同修小乘。不杀具戒如前。于大乘不能受持读诵解义。唯信因果而为行因。以其最后发菩提心念弥陀佛故得往生○次论下辈。此人过去曾修大乘。故大经中宣说。此人发菩提心(文)。
  问。极乐说三乘教耶(三)。
  经说中品上生云。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说中品中生云。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迳半劫已成阿罗汉○说中品下生云。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文)。
  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文)。
  玄六云。大论云。有国土纯声闻僧。或国土纯菩萨僧。或菩萨声闻共为僧。或净或秽何故差别。皆由乘戒缓急。若戒缓乘只急亦缓等即是秽土。以声闻菩萨共为僧。以戒缓故五浊土秽。乘亦缓故是开三乘。乘亦急故是显一乘。娑婆是也。或急乘亦缓亦急者净土也。戒急故土无五浊。乘亦缓故开三乘。乘亦急故显一。安养是也。乘缓戒急者即是净土。纯声闻为僧。此可知也。戒缓乘急即是秽国。纯菩萨为僧。此亦可知。
  双观经上云。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下至三千大千世界声闻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大阿弥陀经第十九愿同之。次下品抄之。
  道暹上云。西方水鸟树林皆说无常苦空等(云云)。
  妙记云。树说苦空。人开罗汉(文)。
  经水想观中云。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文)。
  方便品云。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文)。
  句四云。问。五浊一往何故障大而不障小。答。众生浊重。如妄计五阴为四德。若闻常我即执非为是。旧医顽騃。不知乳之好恶。不知病起根源。不知药饵开遮。无所知晓。故浊障大也。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即此义也。若闻无常苦空。即厌生死忺涅槃。破其邪计。故五浊不障小。文云。即生此念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即此义也。
  玄七云。若菩萨声闻共为僧者。则有开三显一。若纯菩萨为僧者。何须开显耶。问。若不开三显一。五佛章云何。答。同此是声闻菩萨共为僧。出五浊世可如此。出净土佛则不然(云云)。
  纂云。答意者。佛土不应一切开权。经言一切约出秽土开显者说耳。

问。极乐有二乘耶(四)。

  经双观经阿弥陀经(如次上抄之)
  大阿弥陀经上云。第二愿。使某作佛时。来至我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说第二十愿云。使某作佛时。令八方上下各千亿佛国中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皆令作辟支佛阿罗汉。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知有几千亿万人。皆令无有能知数者。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文)。
  悲花经第三(授记品)云。尔时圣王(私云。无诤念王也)白佛云○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无量无边。无能数者。除一切智(文)。
  平等觉经云。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云云。如上抄之)往生论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三种。非只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文)。
  疏云。释会经论者。问。依往生论。二乘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何故得证小果。释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问。论女人根缺不生。此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为言。生彼国者净根离欲故无女人。身根精上故无根缺。经语为往故。有善心一切得生(文)。
  又更论明小乘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大论亦然。或接引小乘。然彼实无。中品应时得阿罗汉。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声闻往生彼国。无漏道熟。便证小果不守小位而往还起大心进行弥速。或五劫或十劫得成初地。如是阶级犹是其胜。
  十疑云。二乘之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云)。
  惠远疏云。问曰。依如往生论中说。二乘种不得往生。此经何故宣说中辈学小得生。释言。弥陀菩萨正处。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终发菩提心种大乘种方乃得生。故大经中宜说。其人发菩提心。彼往生论据终为言故说二乘种不生。此经就始故说中辈学小得生。问曰。若此要由垂终发菩提心方得生者。至彼应证大乘道果。何故但得小乘果乎。释言。此人虽复垂终发菩提心。先多学小故。至彼国闻苦空无常等故。发其本解。先证小果。以其垂终发大心故。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
  龙兴记下云。问。此经中辈是声闻。何故论言二乘不生。答。远法师云。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垂终发菩提心方得往生。彼论约始。此经终(乃至)必还入大(如上抄之)此义稍难。若尔此人命欲终时。为退大心。为不退耶。若退者。何故弥陀于大心中说小法耶。若还退故说小法者。不应要由大心往生。今出别说。发菩提心有二种人。一人习小久远重障。一人习小近浅轻薄。此二人同虽发大心。而别人者其意自谓。若得小果而不失彼大菩提者。先证小果然后欲取大菩提果。如是发故。弥陀于彼者先小法令得小果。得小果故遂说大法令证大果。若第二人既知小乘不极法故。即发永舍小果之心。更不取小即修大行。今此中辈唯明初人故。平等经云。诸天人民中有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道。有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随其本宿命求道时心所愿。大小随意而说。令其疾得道。亦可仲品皆来发心。唯以小行愿求净土。生彼之后方发大心修大行耳。然彼论中小不生者。一向小性不得生故。不定性等皆无妨之。问。悲花经云。安乐世界无声闻名及说小行纯菩萨乘。授记经今何故言有声闻乘及说小法。答。彼文约终始皆发心成菩提故。有说。此言声闻非云小乘。并是菩萨。如璎珞○佛告舍利弗。菩萨三乘○辟支佛三乘○声闻三乘○(云云)故知非小。虽有此说。今不用依。所以者何。如是等事。皆是如来神变所显。随机示化。不可定尔(云云)。
  罗什法师赞弥陀佛偈云。安乐国土诸声闻。皆光一寻若流星(云云)安乐声闻菩萨众。人天智慧咸洞达。
  净土论中(迦才)云。问曰。如说往生论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云何女人等二得往生。答○二乘者若是二乘学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种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净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净土故。不肯发愿回向也。此即是决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论所明种者定业名也。但无此三定种者即是往生也。问曰。若此土中有三种定业即不得往生者。何故观经中云。受持五戒等即得往生。至彼闻说悟罗汉果等也。此岂不小乘定种。答。此是不愚法人。信有十方诸佛及以净土。发愿回向始得往生。若悟果毕。佛为说法花经并回向大也。此是智度论文也。若论二乘无学人不向愚法不愚法悉生净土中。以受变易生死三界无受生处故也(云云)上答大体同之。
  阿弥陀经疏云(元晓)○不定声闻及诸凡夫亦得生。故论说二乘种不生者。决定种姓不得生故(文)。
  群疑论五云。问曰。净土论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彼处云何得有声闻○释曰。此有四释。一释云。二乘种不生者。依瑜伽师地论说。有五乘众生。无始已来法尔成就五乘姓别。一菩萨乘。二缘觉乘。三声闻乘。四人天乘。五不定乘。言二乘种不生者。是缘觉及人天乘○二释。前义不然。若之二乘种不生缘觉人天乘者。即声闻乘得生者。何故言大乘善根界。又言。非但无三种体亦无三种名而今言二乘种不生○除声闻缘觉二乘。名二乘种不生也。问。若声闻缘觉乘种不生者。何故彼国有声闻耶。答。言无二乘者。无定性二乘。彼土二乘并是不定姓声闻○天亲菩萨依瑜伽师地论造诸论。故摄论云。披阅决定藏以释摄大乘论。决定藏即是瑜伽师地论中决择分也。今造净土论。还依彼论之宗有五乘姓义。故言二乘种不生也。三依旧诸释。此文意。声闻有二种。一愚法。谓今生未能回小向大声闻○前者名二乘○种。以不回小向大不信有净土。不愿生也后名非二乘种。虽修小行。以信大乘愿生净土也。四释云。彼以回小向大所修圣道断惑。皆为趣无上菩提。不名二乘也。○然非小乘也。阿罗汉名非唯小果。以佛亦得名阿罗汉(文)。
  游心安乐云(如下抄之)。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九品往生义(横川大僧正)云。今助释云。净土中或有二乘或无二乘。经说不定。如阿弥陀双观经等说有声闻。四十八大愿中第十四愿文云。若我成佛。国中声闻无有知其数量者。此即应是中三类摄。其能化主应化身佛。其所化者是同居。或处说。如悲花等。故彼经云。今我世界无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此意即依报身如来报土而说。彼净土唯有地上菩萨故。往生论意亦复如是。故彼此文无相违(矣)。
  新十疑(禅瑜)云。第四疑云。古十疑决净土论之女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之文云。但论彼国无有女人及以盲聋喑哑。全不识经意。韦提希及五百侍女悉得往生彼国。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二乘之身(云云)此义未得深意。何者。九品之中中品三类。或得初果或得四果。又经彼国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云云)此文明也。何言不受二乘之身耶。答。仁王经云。复有九百万亿菩萨摩诃萨。皆行阿罗汉十地(文)又通教七地此阿罗汉地也。三乘共所在此地。又依九乘道理者。声闻之中有菩萨乘。菩萨之中有声闻。以之论之。彼者声闻皆是菩萨也。问。若言彼土声闻即菩萨者。何上文云。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次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文)故知菩萨之外有声闻也。答。声闻之中虽有菩萨而形猊是声闻。犹为声闻众。若形猊菩萨者别举也。问。依形定声闻亦无一定。依出家形谁云地藏菩萨是声闻。依内秘菩萨谁云满愿是菩萨。虽以形定。而不可言地藏是声闻。虽以应仁定。而不可言满愿是菩萨。既菩萨声闻二类各别。当知声闻是二乘。菩萨是大乘。加之言满愿是应化者。来法花显实之教。发迹显本之时所知也。若满愿发迹显本之时。上二同之声闻皆是权人也。又观经云。须陀洹阿罗汉犹菩萨者。此等之人历劫入菩萨之位。是从初是菩萨耶。答。二乘有二种。定性不定性也。论云二乘种不生者。指定性二乘也。言极乐有声闻弟子者。可谓不定性之二乘。今论不定性人进不菩萨退不永灭。故列声闻菩萨无妨也。问。若就种性论之。可谓女人种根缺种不生也。若尔有大违害。何者。所谓女人种者是嫉妒。言根缺种者。准善住天子之本缘。从地狱出后七日生得生盲之果报。此即以恶言骂詈众僧云汝所盲人之果报也。如是果报依念佛力悉除灭往生极乐者也。故观经云。依念佛力灭五十亿劫之生死重罪○何故灭除若干劫罪。不择灭根缺种女人种之罪耶。答。依此难案论文。言女人及根缺者。只论女人与根缺也。言二乘种者。细指永灭者。故知种言限二乘。不被女人与根缺也。此义极成耳。
  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下云。而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生彼必发大心。以简定性不可得生故。余相违文皆此类也。
  十住毗娑婆第三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花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云云。赞弥陀文也)。
  双观经疏云(宝法师)文中但说无后二机。此经说彼故有声闻众故。然此声闻有其二种。一实声闻。二化声闻。若变化土有实声闻。中辈三人生皆证十果故。若受用土但有应化无实声闻。然受用土亦有多种。或有纯是菩萨众。或有应化声闻。经依彼后说故有声闻。而论既释经。何故言无。此论是集义论。非是专释一部经文。或有经中说弥陀土纯有菩萨。论依彼故说无二乘。如悲花经等说彼唯有菩萨众(文)。
  往生论疏一云。问曰。法藏菩萨愿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量者。不取正觉。乃至初会已猛声闻不可称计。菩萨亦然。菩萨赞言。超出三界狱。目如莲花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如是处处说安乐国有声闻众。而不言无。今此论说无二乘名。与前相违。如何和会。答曰。如实道理。安乐净土即不应有声闻独觉。故经中说。释迦牟尼佛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随宜化度。安乐净土既非五浊。即无三乘。其义明矣。又如经言。声闻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而实未得一切解脱。以其未得无上道故。既其未得一切解脱。如应有生。此阿罗汉更复不生于三界中。而三界外除其净土更无生处。是故诸阿罗汉唯应生于净土。然经典中言声闻者。唯是他方世界声闻来生安乐。依本名故称为声闻辟支。如帝释在人间时姓憍尸迦。佛欲令人识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称憍尸迦。又论言二乘种不生者。良以二乘种不生于安乐国。亦何以妨他方二乘种往生因自乐来生。由是义故。谓圣教中声闻有无。随应和会。
  第三云。彼佛土○有菩萨善根男子。无有二乘女人根缺。以体无故其名亦无。而经中言有声闻众○无量寿佛变化所作○或诸菩萨化作声闻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他身为声闻等翼从如来。为欲庄严说法会故。为欲成就所化之缘随顺智慧普化游故。如为调伏摩诃劫宾拏王化胜军王。为转轮帝七。宝庄严眷属围迁。亦有经中无量寿佛有父母等亦复如是。佛及菩萨现为父母化分没身。为引下劣胎生之缘速成就故。
  阿弥陀经疏(基)云。问。无量寿论云二乘种不生。云何得有声闻众。答。彼论据佛受用报土说。以诸佛受用报土唯有十地诸菩萨无二乘凡夫故。今经约化土说。即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同见同受故。观经言。小乘根性亦得往。
  西方要决(基)云。二乘者。一谓愚法。证人空也。得小果不达法空故云愚法。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净土。二谓不愚法。虽得罗汉不住小果。随诸菩萨起大乘心。愿生佛前发利行故生彼国也。又观经云。中生之人生彼方证小果。疑曰。净土论云二乘种不生。何同生彼能得小果。答曰。此人无有小乘种子。遇善知识发大乘心。即因前小习悟四非常。发起宿因即证小果。大乘善友力携所将。不住小果还兴大念。故非云小乘也○小乘人之人要生大志。乘此为乘即得往生。从彼旧名号声闻也。疑曰。小乘之目判作讥嫌。何因彼方必称斯号。答曰。声闻愚法自利过深不能益他也。谓讥嫌耳。虽存古号。即大声闻。益物既弘。乃为良称。故法花经云。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西方亦尔。虽有小乘。并真声闻。故无讥嫌等过也。
  称赞净土经疏云。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何以言有声闻众。答。佛地论云。声闻等众是佛化作。或诸菩萨现作此身。庄严佛土说法会故。或皆是不定种姓声闻得小果之回向大。仍本名故云声闻。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无量寿经义疏上云。问。往生论云二乘种不生。何因会中得有声闻众。答曰。声闻有四种。此是应化声闻。为庄严徒众故。如彼无三趣而有好鸟为庄严令法音无绝故。又本是余国声闻由成度生彼故。释论云。有绝妙国土。阿罗汉当生其中则发大心。仍约本名故是声闻。往生论云。明二乘种不生者。在此国中有二乘种性者不生。女人在此不得。女人非数灭者不得往生也。

问。有不发大乘心生彼土者耶(五)。

  经云。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愿求生于极乐世界。即得往生○得阿罗汉道(云云)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云云。如上得道处抄之)。
  疏云。菩萨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乃至)必还入大(如次上抄之)。
  惠远疏云(如次上抄之)。
  名疏二云。声闻经中无十方佛。是论诸同修净土行(云云)。
  妙记云。问。通教菩萨有净土行者。菩萨知有十方诸佛二乘如何。答。虽同一教。大小义别。二乘道理不合知之。
  双观经下云。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文)。
  兴记下释中辈中云○两卷之意○小乘能言当发菩提心者。欲显二乘菩提心方生净土。非是大根。亦可仲辈生于净土乃发大心故。言当发者应也。所以然者。二乘生彼决定应发菩提心故。若依此义。皆生净土。非要先定发菩提心或生彼方发大心故(云云)。
  同记云。下辈自有多类释。或先发心后方生彼。或不先发。生彼后发(文)。
  往生论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佛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种。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速离无安众生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数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菩提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时满足故。何故等三种。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云云)。
  十疑中第十疑云。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答。欲决定生西方者。且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观○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心愿求。明往生意者。以求生净土为欲拔一切众生苦故○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忍。方能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是摄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门法。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门法(如次上抄往生论之)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涅槃故(云云)。
  安乐集(道绰)上云。第一明发菩提心者○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云云)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情怀○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云云)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又云。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云云。如次上抄之)故令一心专志愿生彼国。欲早会无上菩提也。
  又云。第六愿求净土非是小乘。问曰。或有人言。求生净土便是小乘。何须修之。答曰。此亦不然。何以故。但小乘之教一向不明生净土也。
  阿弥陀经疏(元晓)云。文中明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助因。正因中言不可以小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者。显尔菩提心摄多善根以为因缘乃得生故。如菩萨地发心品云。又诸菩萨众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以为首故。能违一切有情处所三业恶行功德相应。案云。菩萨初发菩提之心能摄一切殊胜善根。能断众恶功德相应。是故说言非小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得知。以此为因者。两卷经中摄九品因以为三辈。三中皆有发菩提心。论中为显此文意。言大乘善根界无讥嫌名。此意正言生彼国者。虽有九品齐因大乘发心善根。所以等无讥嫌之名也。有人难言。若要发大心方生净土者。不应生彼而证小果。彼无退具故。若乃退大而证小果。无有是处故。又两卷经第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若未发大心不得生者。即应亦简未发心。而不简故明知不必然。不至心为至心言之所简。故更不须简。虽有是破皆不应理。所以然者。发菩提心既是正因。未发心者直是无因。而非有障何须简别。五逆谤法乃是障碍。非直无因故须简别。是故此难无所用也。又非生彼退菩提心。但在此间先发大心熏成种子。后时退心下起现行。良由先发大心种子不失故。得作因以生彼国。而退现行大乘之心故尔(文)。
  无量寿论译第三云。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乃至)平等一相故。释曰○平等一根者。谓菩萨根如经中言。起菩萨根而礼佛。大菩萨根者是菩提心。即以信等根。为往生彼土者诸根明利。即是义也。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游心安乐道云。今依此文略辨其相。于中有二。先明正因。后明助缘。所言正因。谓发无上菩提心也。即不愿世间富乐及与二乘菩提涅槃。一向志愿三身菩提。名无上菩提之心。总标虽然。于中有二。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欲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前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则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想。如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净土论上云。二须发菩提心。若不发菩提心。直自避苦逐乐。恐不得往生也。菩提心者略有三种。一断一切恶心。二修一切善心。三化度一切众生也(此依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善发菩提心也)。

问。安养界有入无余涅槃二乘耶(六)。

  疏云○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
    又云。释论明实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大论亦然。或接小乘。然彼实无中品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云云。如上极乐有二乘种以精抄之)。
  平等觉经上云。阿逸菩萨○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槃泥洹去者不○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槃泥洹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阿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增减也(云云。有大海无增减喻)。
  大阿弥陀经上云。阿逸菩萨即趣前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般泥洹去者无。愿欲闻之○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虽有般泥洹去者。如大海减一渧水尔。不能令在诸阿罗汉为灭知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洹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道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
  兴记上云○但除定性及与无性。余皆得生(云云)若除定性。何故大经阿逸菩萨白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颇有般泥洹去者不(云云)佛言。虽有般泥洹者。如大海减一小水耳(文)般泥洹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余星喻等。如经广说)既入涅槃者。何无定性。答。不详去字作此难耳。彼经意言。十方诸圣共来供养阿弥陀佛。前去后来互相开避。犹如盛市(云云)如经其间或有闻法得果示入涅槃而还去者。或有住果不后去者。如是种种示显自在。问。此秽土中示般涅槃。为引彼余学小乘者。彼净土中无如道事。有何利益示泥洹耶。答。显佛土功德庄严。兼为下果不定人等示般涅槃究竟德故。虽般涅槃。而非实灭。故置去者其意了解。
  双观经上四十八大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性法忍诸深总持。不取正觉(文)。
    同经下云。偈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
  阿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文)。
  宝积经十七云(无量寿会。唐菩提疏支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菩提者。不取菩提(云云)。
  双观经疏云(意)平等觉经上卷云○阿逸菩萨○问佛言。阿弥陀佛国土中诸阿罗汉。颇有般泥洹去不(云云)解云○有说。此文故知定性二乘之生净土。此说不尔。要真发大心方得生故。然此文意据应化说(云云)。

问。安养界有藏通二乘耶(七)。

  疏云。释论明实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云云)。
  玄十云。为决定声闻开说三藏教。为退大声闻开说通教(文)。
  净名疏六云。若同居净土但有人天四种行人六种法界因果异疾(云云)。
  妙记下云。然净土中虽无三藏二乘之人。亦可得通教二乘。复二教菩萨及佛。故成六也。
  玄七云。三藏佛然分段秽国九法界机。通教佛照分段净国九法界机(文)。
  同六云。佛以折空六度等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秽国或起净国。折伏摄受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佛以体空慈悲与无记化化禅合。或起净国或起秽国。折伏摄受通教声闻菩萨两界众生也。
  道暹上云。应知净同居土具四教。以藏助通等。所以西方水鸟树林皆说无常苦空等(云云)。
  妙记云。三藏教中无净土教。但以烦恼润业而生故。于秽土成佛无失○若三藏中云净土教与昔教。
  问。五逆谤法者生极乐耶(八加观经意诽谤正法者可云生极乐欤)。
  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十不善乘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业。如是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具足十念称南无佛○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云云)。
  双观经上四十八愿中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同经下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唯除五逆谤正法者(文)。
  疏云。问。大本五逆谤法不得生。此经逆罪得生。释有两义。约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即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无重悔故不得生。大本约行。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名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经明观故得生。
  宝积经十七云(无量寿会)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五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同经十八云。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文)。
  惠远疏云。问。大经说五逆罪不得往生。此经宣说逆罪得生。其义云何。释有两释。一约人分别。造逆罪人有上有下。善趣已前常没造逆说以为下。善趣位中遇缘造逆说之为上。如世王等上人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便得生。此经就之故说五逆亦得往生。下人造逆多无重悔不可得生。大经就此故说不生。二约行分别。造逆之人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之为定。修余善根说以为散。散善力微不能灭除五逆重罪不得往生。大经就此故说不生。定善力强能消逆罪容得往生。此经明观所以说生。
  兴记下云。问。两卷经中五逆不生。此经何故五逆生耶。远法师云。由人不同。若宿世中无道机人现造五逆终无生理。若是先发菩提心人。虽复遇缘作五逆四重等罪。必生重悔如世王等亦得往生。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有造作五逆四重谤法等故。一云彼两卷经但明一念念佛名人故除逆等。此经具足十念念佛故得往生。故彼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同彼经虽言一念。不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此经随友但称佛名。虽具十念而不及彼。何不违耶。答。理实齐等。所以者何。若无至心愿生彼国。何须称名。虽有愿求而苦所逼故不能念妙法及佛诸德。但随友语至心称名愿生彼故。即下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一云。彼两卷之意。明上品等生净土故除五逆。此经但明下下品故五逆得由。所以者何。随九品因所生净土亦差别故。
  净土论上云(迦才)凡圣男女乃至十恶五逆临终命时。正念现前心不乱者。并得往生。唯除五逆谤大乘者不得往生。此依观经。若依无量寿经。并除五逆人。问曰。此之二经但是一佛所说。何故大经除二。观经除一也。答曰。先制后开。是诸佛常法。无量寿经先说。以广说法法藏比丘因缘及明往生事故。观经后说。以但论往生事故也。问曰。如无量寿经云。众生生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又阿弥陀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据此二经。十解已上始得往生。何故言乃至十恶五逆并得往生。答曰。正定阿毗跋致并云不退。不退言通。非局十解○又据二经皆云往生者得不退。不云不退人得往生也。
    群疑论三云。问曰。如无量寿经四十八弘誓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造五逆十恶。无恶不造。经历地狱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逢善知识教令称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得生西方。何意二经俱造五逆。并有十念得生净土。有取有除。两文不同有何义也。释曰。古今大德释此两经有十五家。共解此教。一观经取者是忏悔人。寿经除者是不忏悔人。二观经取者是轻心造逆人。寿经除者是重心造逆人。三观经取者唯是造五逆人。寿经除者是造五逆及诽谤法人。四观经取者是造逆类人。寿经除者是正五逆人。五观经取者是发菩提心人。寿经除者是不发菩提心人。六观经取者是至诚念阿弥陀佛人。寿经除者是不诚念阿弥陀佛人。七观取者是十信菩萨人。寿经除者非十信菩萨人。八观经取者非阐提人。寿经除者是阐提人。九观经取者是对已造逆人。寿经除者是对未造逆人。十观经取者是开门。寿经除者是遮门。十一观经取者说五逆业是不定业为可转时。寿经除者说五逆业是定乘不可转时。十二观经取者暖顶位人。寿经除者非暖顶位人。十三观经取者种解脱分善根人。寿经除者是不种解脱分善根人。十四观经取者第二转阶人。寿经除者是第三不阶人。十五观经取者是唯具足十念人。寿经除者是通具足十念及不具足十念。问曰。古今大德虽有十五种释。为当俱是。亦有非耶。释曰。诸家解释各有一途。难分胜劣。其第一释取是忏人除非忏者。一征此释。未知念佛能灭罪不。若不能灭者。何因经言。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念佛能灭罪者。何因言不忏悔逐破除也。观经取逆。经文何处有忏悔之语也。准此已下诸说等一一征诘。未是全得经意。经意者何。观经取逆。经言具足十念。以具十念即得往生。寿经除逆。经言乃至十念不得往生。经不言具足十念。一念已上悉皆得生。罪以少故不要满十。下品下生为有逆罪。经即说言具足十念得生净土。寿经含此三品。总合而言乃至十念得生净土。经意说言。若不造逆人不论念之多少。一声十声俱生净土。如其造逆必须满十。阙一不生。故言除也。此即不造逆者。不限十声。若小多俱生净土。造逆之辈则不得然。满十即得生。少便不往。此乃由此说除。不关诸义也。古来大德虽释。今更为兹异说耳。
  游心安乐云。彼观经中不除五逆唯除诽谤方等罪。此两卷经除其五逆诽谤正法。如是相违云何通者。彼经说言。虽作五逆依大乘教得忏悔者。此经中说不忏悔者。由是义故不相违也(文)。
  往生集下。问。若尔云何双观经说十念往生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答。智憬等诸师云。若唯造逆者。由十念故得生。若造逆罪亦谤法者不得往生有云。造五逆不定业得往生。造造定业不往生。如是有十五家释。感法师不用诸师释。自云。若不造逆人。论念之多少。一声十声俱生净土。若造逆人必须满十。阙一不生故云除也(已上)今试加释。余处遍显往生种类。本愿唯举定生之人故。云不尔不取正觉。余人十念定得往生。逆者一念定不能生。逆十念皆是不定故。愿唯举余人十念。余处兼取逆十余一。此义未决。别应恩择。
  九品往生义(横川)云。无量寿经寂法师疏云。造逆者有其二种。一造逆事而不坏信不诽谤正法。二造逆事亦坏于信诽正法。后者加行意义俱坏。前者行坏意尔不坏。二俱坏者业不可转。意不坏者业犹可转。观经就信不坏者说故。彼不言谤法。此经就二俱坏者说故。云诽谤正法。又造业中若分位定异熟不定及俱不定。此即可转。若异熟定分位不定。虽不得令遮而转重转受。若二俱定此不可转。故前三业悔即可转。第四业者诸佛拱手故此除也。又于五种故思业中。二不可转。三即可转。是故二经除不除别(已上寂疏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新十疑(禅瑜)云。第六疑云。犯五逆罪者可生极乐耶。答。说下品下生者云。十恶五逆之人临终时。虽不能心念而依○称南无阿弥陀佛得往生也。问。此等经皆是方等部经也。般若洮汰之教犹悉云。唯除定业。况弹呵之教。何忽云十恶五逆依念佛力往生极乐耶。况观经既云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文)此义如何。答。此文说九品往生毕次文也。上既云五逆往生。何次下云唯除五逆等。可谓出经者脱落。若观进之词欤。案方等部之旨不可说五逆往生故。无量寿经云除五逆及谤大乘人。问。虽云出经者脱落劝进之词。而此义未极成。何者观无量寿经下文并无量寿经同云除五逆谤正法。说下品下生人云。犯十恶五逆往生也。一经之二说不可和会耶。答。方等经具四教。说除五逆谤法。通教之意也。不除者圆教之意也。说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等。是非方等部乎。
  往生论注云。问曰。无量寿经言。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问。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同生以不。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迳五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文)。
  方广经。
  罗什法师赞阿弥陀佛偈云。诸闻阿弥陀德号。信心观喜广所闻。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愿心皆得生。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
  不空罥索经第十一云(题云神变真言经菩提志记)尔时观世音菩萨语执金刚秘密主言。若欲受持悉地王真言三昧耶者。以好白?○图画悉地王像○若有苾刍苾刍尼国王王子妃后采女大臣僚佐族姓男女。七日七夜以诸香花恭敬供养受持读诵最胜明王真言悉地王真言者。
  则得除灭无始时来诽谤正法八难大怖十六地狱匮法之罪。当得百千大福德善根相应如大梵天福聚之身。临命终时观世音为现于身将往净土。莲华化生得净身。识知过去五百年生所受生事。住后边身乃至阿耨菩提更不退转(文)。
  依此文者诽谤正法者亦得往生欤。

问。九品人品位何耶(九)。

  观经云。
  疏云。就三品中更为九。上品之人始从种习终至解行菩萨。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何以得知。上品见佛闻法便悟无生故是道种人。下品备造四重众罪亦得往生。类此似尔。上品位当道种○则金刚台。中紫金台。下金莲花(文)。
  惠远疏云。初定其人粗分为三。细分有九。粗分三者。谓上中下。大乘人中种性已上说为上品。小乘人中从凡至圣持戒无犯说为中品。大乘人中外凡有罪说为下品。细分九者。上辈有三。所谓上上上中上下。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说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地。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言。初二三地信忍菩萨说为上中。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无生故○如是。种姓解行说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明门致初地故○中辈亦三。所谓中上中中中下分齐何处。小乘人中前三果人说中上。生彼即得阿罗汉故。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罗汉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语○见道已前内外二凡。精持戒净戒求出离者说为中中。经说生彼七日闻法得须陀洹过半劫已得罗汉故○见道已前世俗凡夫修余世福求出离者说为中下○下辈亦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于彼大乘始学人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升。人别如是。此一门竟(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兴记下云。然判此位界出八。初远法师说(如上抄之)○力法师云。上辈三品位在地前不通地上。所以者何。既出三界随意自在见佛闻法。何须修因方生净土。但以十行十回向上上。十解上中。十信上下。中下二辈大同远公。此后诸法师多云地前。其间取舍有不同。基法师云。十回上上。行解上中。十信上下。中辈三人位在小乘见道已前。谓四善根为中上品。五停心观总别念处为中中品。七方便前正法外人为中下品。下辈三人是大乘中十信已前正法外人。详业优劣观过转重分为三品。经文说。有言。十回上上。十行上中十解上下。有言。地前三十心上上。十信末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有言。十解初心上上。十信后心上中。十信初心上下。此上三师中上二辈大同基师。有言。十信及信前能发三种心修三种行者为上上品。即起信论三心之上中下。此二品者。唯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深浅以分二品。何以知者。此经文云。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苦者说诸净业。问。若何故此经文云生彼即得无生忍及经三劫百法明门耶。答。又璎珞经十解初发位已得无生忍。又云。十信有十心。所谓十信十精进十念十定十惠十愿十护法十不忘十回向。得此十十百法明门也。又大集经云。尔时众中诸住十住菩萨作如是言。世尊。我等得无生法忍已。能行如来十八不共法。问云。何生彼七日得不退耶。答。不退有多种。谓念行信根地等十种故。不可一准。暖顶忍三为中上品。七方便以为中中品。七方便前为中下品。有说。十信末心为上上品。十信初中为中上品。十信前凡夫但发菩提心深信因果等以为上下品。何以得知十信末心为上上者。璎珞既云。十住初心得无生忍。此经生彼是得无生。是故明知十信末心。何以故得知初中二位是上中者。此经文说。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十信前凡夫不能如此故。经言七日得不退者。多种不退如前师说。十信已前为上下者其义可解。若便不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不造诸恶凡夫人者。如是凡夫九品之中何品摄耶。若中三品摄。此中既发心。何中品中摄耶。若下三品摄者。彼既发大乘心持戒不造诸恶。何下品中摄耶。若九品不摄者。有何义不摄耶。如是故知上下中摄也。以是义故。诸德皆其十行已上分为三品。不可依用。问。若尔何故此经文说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耶。答。是十住初心得百法门时。入不退位作人空观心生欢喜。是故应言住欢喜位。而言地者。位地义通故。余处中皆通用也。中辈三人皆种解脱分善根人。以位分其上下。但明持戒自有长短。若无戒者但修在善以分三品。至彼得果迟速疾不同。上二师下辈同如经文说。案此后二师义应有末世至也(文)。
  游心安乐云。解云。总分九品略有二家。一释。此之九品并是十信菩萨。约进约退。造善造恶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位。从本。不退直趣入者。行有浅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发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业。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趣生死流。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二释。言发大菩提心修菩萨行。行有浅深成上三品。发小乘心修行声闻行。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不发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趣生死心唯造生死罪。造罪重轻成下三品。此则粗分九品也。若细别论。上品上生者发三种心。则起信论曰。信成就发心位在十信终心也。生彼便得无生法忍者。是谓缘观无生忍。以本业经说无生忍在十解位故。上品中生者。位在十信初心○上品下生者。是十信以前信归三宝受菩萨戒以去是也○中三品内。上品者是暖顶忍决择分位也。中品者前三方便解脱分也。下品者五停以前趣善凡夫也。此三品人并是现般。但以生便半劫分为三品耳。下三品者总是一切趣恶凡夫。造众恶逆轻重不同。遇缘闻法灭罪有别。以成三品。更无位别○举要言之。三乘圣人及地前三贤菩萨二乘七方便发发心以去。假名菩萨。乃至方便道前四众男女无根二根。至于龙鬼八部。但能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厌恶秽刹欣乐净土。临命终时正念现前。皆得往生也。若勇猛精进观行分明。临终最后心不乱者。并得上生。乃至临终最后十念相续现在前者得下品下生。此中菩萨往生自有三辈。二乘往生自有上中下。凡夫往生自有上中下。各有九品。但以经中不能委细分别。大小凡夫合论九品。究实即有无量差别也。详四十八愿及观经旨。凡夫为烦恼贼之所害。说清净业处。劝人往生不论菩萨。于凡夫中谤大乘人不得往生。以断善根故。二乘人中愚法学人不得往生。不信有十方净土故。菩萨不愿生者亦复不生。以悲愿自在故。若二乘无学不问愚与不愚皆得往生。以三界秽土中无受生处故(云云)。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群疑论云。问曰。九品生人依何位地以分九品。释曰。粗分九品有于二家。细分九品乃有多说。言二家者。一释。此之九品并是十信菩萨。约住幼退造善造恶升降不同分成九品。初三品人是十信不退住本位人。行有浅深成上三品。中三品人退大乘心发小乘意。退大乘行修小乘业。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下三品人退大乘心起生死心。退大乘行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二释言。发大乘心修行菩萨行。行有浅深成上三品。发小菩提心修行声闻行。行有浅深成中三品。不发大小二乘心不修大小二乘行。唯起生死心唯造生死罪。罪有重轻成下三品。此则粗分九品也。细分九品者。且上三品人诸师取舍有多同异。一师言。上品上生四五六地菩萨。上品中生初二三地菩萨。上品下生地前三十心菩萨也。一师云。上品上生十回向。上品中生十行。上品下生十住。一师云。上品上生地前三十心。上品中生唯十信末心。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一师云。上品上生十行十回向。上品中生十住。上品下生十信。一师云。上品上生十住初心。上品中生十住后心位。上品下生十信初心位。一师云。上品上生取十信及十信前能发三心能修三行。悉名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唯取十信已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浅深以分二品。所以诸师判此三品高下不同者。以无生法忍经论判位或上或下。仁王般若说。无生法忍在七八九地。诸论之中说。无生法忍在于初地或在忍位。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住位。花严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位。占察经说。无生法忍在十信前凡夫位。故诸师各据一位得无生法忍。分上三品高下不同也。中三品中。一师云。中品上生是三果人。中品中生是七方便人。中品下生是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品上生忍位人。中品中生顶位人。中品下生暖位人。一师云。中品上生暖顶忍位人。中品中生前三解脱分善根人。中品下生曾种解脱分善根人。一师云。中三品人并是种解脱分善根人。只由持戒得有浅深及不持戒人但行世善。以分三品。不约位地上下分成三品也。下三品人只由遇缘造罪轻重不同。分成下三品。无别位地也。无生忍有六位。一闻慧在十信前。二生胜解在十信后。三思慧在十住后。四修慧暖后。五证得在初地。六相续在八地。此在因中佛果圆满也。
  净土论上云。问曰。如观经云。上品上生人生到彼土即悟无生法忍。此乃是八地。当知下品下生者。故在十解已上。若在十解已前。非但近违圣教。亦乃位太悬殊答曰。不然无生法忍亦有四种。一缘理故得无生法忍。谓一切凡夫及十信位人。读大乘经论作无生解。即是闻慧。二缘观得无生法忍。谓十解已上乃至十回向。谓作三无性观解万法无生。即是思慧。三证理得无生法忍。谓初地已上由证遍满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约位得无生法忍。谓八地已上○即是无功用智。是修慧也。无生法忍既通此四。宁得执一。高判余者。如远法师判上品上生。从四地至八地。若如摄大乘论。四地菩萨变易中因缘生死。西方是分段生死。云何令受变易菩萨却受分段也○今依观经判九别生天。如古来大德远法师等。观果判人。位则大高。今据因判人。位即稍下。如上品上生发三种心即得往生○三心者。一是至诚心。二是发深心。三是发回向心。此之三心依起信论判在十解初心。如起信论云。信成就发心在十信终心也。发三种心始入十解初心位中。三心者。一是直心。谓正念真如法故也。即是观经中至诚心○二是深心。观经亦名深心。三是大悲心。观经名回向发愿心○起信论三心既在十信终发。当知观经上品上生即在十解初心明矣。言至彼得无生法忍者。此是缘观得无生法忍也。若如远法师判四地菩萨是上品上生人者。宁得至彼不经时节即悟无生法忍也。四地至八地由经半阿僧祇故。上品中生者在十信初心○言生到彼土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者。此是缘理得无生法忍也。由彼日月长故。经云。极乐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世界一劫也。若如远法师判初地菩萨是者。云何经一小劫即至八地。初地至八地是一大僧祇也。上品下生者总是十信前○生到彼土经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谓数取彼处劫不取数此间劫也○既经三小劫理则初地也。若如远法师判十解是者。云何经三小劫即到初地。从十解至初地是第一阿僧祇劫也○中品上生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位中也○生到彼土即得罗汉者。一身获得四沙门果。即是现般人也○如远法师判是须陀洹等三果学人小乘得果。虽无定时节终判太高也。中品中生者。在五停心观已去前三方便中也○到彼土经半劫得阿罗汉。此亦是现般人。由彼寿命长故也。如远法师释是暖等四位中人。此四位人得未来禅伏欲界惑。云何持戒唯得一日一夜不犯。此亦太高也。中品下生者。在小乘五停心观前○如远法师判是五停心观。至总想念处。此三位人或得闻慧或思慧或修慧。云何但行世仁慈孝养父母。亦此太高也。若论下辈三品。总是一切起恶凡夫○如远法师判是常俗凡夫也。
  观经疏云(嘉祥)上品上生发菩提心○则悟无生法忍。问。此是何地无生耶。解云。是七地无生。何以得知耶。解云。下品下生百法明门得欢喜。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也。问。摄大乘论明一地三阿僧祇劫行。今是何地见无量寿佛身闻彼佛法即得无生忍。解云。此事难知。若约位而为论者。此是六地菩萨见闻法则得七地无生也。又且有超行人。如释迦弥勒成佛。故不可知也。
  观经玄义云(善导)初言诸师解者。先举上辈三人。言上上者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上下者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何故得知。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此三品人皆是大乘圣人生位。次举中辈三人者。诸师云。中上是三果人。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罗汉故。中中者是内凡夫。何以得知。由到彼即得须陀洹故。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何以得知。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此之三品唯是小乘圣人等也。下辈三人者是大乘始学凡夫。随过轻重分为三品。共同一位求愿往生者未必然也。可知(种种对破之。烦故不抄之)○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故。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观经疏下云。一辨往生因缘同异。二明往生人。三分位差别○一辨往生因缘同异者。上品上生人以本识内过去久修十解十行十回向及暖等三心。此三十三心中所修六度及大乘多闻熏习种子为因缘。以此临终世第一念意识为次第缘。以现在所愿诚心为增上缘。
以临终所现阿弥陀佛及品菩萨金刚台等为缘缘○上品中生人以本识内过去十解十行十回向三十心中所修六度多闻熏习种子等为因缘。
乃至上品下生人以本识内过去十解十行心中所修六度多闻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上生人以本识内暖法顶法过去所缘有漏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中生人以本识内过去总别念处所修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中品下生人以本识内过去五停心位所修戒定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下品上生人以本识内十信位中十千劫所修戒定慧多闻熏习种子将满为因缘(乃至)下品中生人以本识内十信中品所修施戒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下品下生人以本识内十信初心及十信外轻毛凡夫所修施戒慧等熏习种子为因缘(乃至)二辨往生人者。始从十解至世第一法三贤四心菩萨是上辈生三人。非此处九品往生人。以初地已上菩萨。若初地已上菩萨据正体智即证一味真如法性土。谓加行缘得智即恒见七宝庄严事净土也。故非此处九品往生人也。从五停心位至顶法已还是中辈生三人。小乘根性未决定故。忽遇善知识发心回向得生净土○若至忍位小乘根性决定。不可转求大乘也。
  往生要集下云。问。九品阶位异解不同。如远法师云。上上生四五六地。上中生初二三地。上下生地前三十心也。力法师云。上上行向。上中十解。上下十信。基法师云。上上回向。上中解行。上下十信。有云。上上十信初心。上中十信后心。上下十信初位。有云。上上十信及前能发三心能修三行者也。上中上下唯取十信以前发菩提心修善凡夫。起行浅深以分二品也。所以诸师所判不同者。以无生忍位不同故。仁王经无生忍在七八九地。诸论在初地或忍位。本业璎珞经在十住。花严经在十信。占察经说修一行三昧得相似无生法忍者也。故诸师为据一义也。中品三生。远云。中上是前三果。中中是七方便。中下是种解脱分善人。力法师同之。基云。中上四善根。中中三贤。中下方便前人。有云。如次忍顶燸。有云。三生并是种解脱分善根人也(已上六品亦有余释。见感禅师论龙兴记等)下品三生无别阶位。是具缚造恶人也。明往生人。其阶位有限。宁知犹是我等分耶。答。上品之人阶位设深。下品三生岂非我等分耶。况彼后释既取十信以前凡夫为上品三生。又观经善导禅师玄义。以大小乘方便以前凡夫判九品位。不许诸师所判深高也。又经论多依文判义。今经所说上三品业何必执为深位行耶。问。若尔生彼不应早悟无生法忍。答。天台有二无生位者。若别教人历劫修行悟无生忍。若圆教人乃至恶趣身亦有顿证者。秽土尚尔。何况净土。彼土诸事莫例余处。何处一切凡夫未至其位终无退堕。何处一切凡夫悉得五神通妙用无碍耶(文)。
 楼主| 发表于 2015-5-4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养抄卷第二

续-《安养抄卷第二》

摘自《安养抄》
  往生论疏三云。先叙异计说示正义。叙异计者复有三解。一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谓三四地菩萨转得七地无生。中生人者。谓三十心菩萨转得初地无生。下生人者。谓十信位菩萨转得初地无生。就中品。上生人者初果以上。中生人者燸顶二位。下生人者念处以下。就下品中位。以其罪轻重自分别为三人。罪薄小者得上生等。中下准之○二云。上品三人。谓三十心及十信中第七心以上菩萨。中品三人。谓从十信第六心以下乃至初心。下品三人。谓十信前具缚凡夫○三云。就上品中。上生人者发三种心即得往。依马鸣说。此三心在十解初心。彼言直。心即今至诚心是。深心同之。彼言大悲心。即今回向发愿心是。如其三既在十信终发。当地上生即在十解初心。至彼得无生忍者。此是解观得无生忍。法忍凡有四种。一者缘教得无生忍。谓凡夫及十信位受持读诵大乘经论无生解。即是闻慧。二者缘观得无生忍。谓十解以上乃至十回向作三无性观解万法无生。即是思慧。三者证理得无生忍。谓初地以上由证遍法界二空真如。即是修慧。四者就位得无生忍。谓八地以上由得真俗双行无功用智。亦是修慧。中生人者。谓十信初心。以深信因果不谤大乘故。若未至十信在邪定聚中信不决定故。或证大乘故。生彼土中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此是证理得无生忍。由彼日月长故。如说极乐世界一日一夜如娑婆国一劫。下生人者。谓总是十信前一切趣善凡夫。但能归依三宝受菩萨戒已去。故言亦信因果不谤但发无上道心。谓发十信初菩提心入不定位。生到彼土经三小劫得至初地者。谓数彼处劫不数此间劫。就中品。上生人者。谓小乘人四善根位。如言受持五戒乃至诸过恶。此人得四善根及未至定伏欲界惑故。不起戒烦恼及恶业。生致彼土即得罗汉者。一身获得四沙门果。中生人者。谓在五停心观以上三方便中。如言一日一夜持八戒斋乃至威仪无缺。此人在散心位未得定故。不能长时持戒无缺。极少须经一日一夜后时纵犯亦得往生。生到彼土经半劫得罗汉。此亦一身得四道果。由彼寿命长故。下生人者。谓七方便前受五戒已去一切趣善凡夫。如言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未有入业观行正应行世仁慈。就下品中。上生人者。谓十信第七心以上。既言经十小劫得入初地。由彼国中劫数长故。中生人者。谓从十信六心以下至第二心。下生人者。谓十信初心及前凡夫。是就示正义明阶位差别者。上愿回向下总罪人。上品上生。谓十回向生已即悟无生忍者。即谓初地始证遍满法界真如。遍满无法不通故言遍满。此之遍满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言无生。如实义者亦有迟疾。今就胜者故言即悟。问曰。如前所说四地菩萨是上上人无生法忍在于七地。今即何故言是回向。答曰。上品下人以三小劫得百法明门。故上品上生者是回向。无生法忍正在初地。若使无生在七地者。何得上品中人以一小劫至七地。上品下人以三劫登初地。即以下人三劫乃登初地。即知中人一劫上人即悟。皆是初地所见遍满法界。问曰。佛告阿难。生彼国土其钝根者成就二忍。谓信与顺。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故知理在七地。今何言在初地。答曰。若将彼文来难此事。设使七地亦有难。详如彼经言。行如弥勒诸大菩萨往生彼国。若尔行如弥勒即是一生补处。如此何得生国已方悟无生。又解。十回向中第四至一切处回向。义云。以大愿力神通自在遍到他土供养诸佛。此中上品上生生彼利益能论历事诸佛次第校记。若便四地本已久得。岂可得为生彼之利。上品中生。谓十解十行以一小劫悟无生忍者。谓十行终入求初地。如实义者亦有二劫。今就最轻故言一劫。此方劫彼一小劫当此国土一僧祇劫。上品下生。谓十信菩萨。三小劫者地前三劫至于初地已前三僧祇者。谓就信行精进行趣向行建立。一者不定僧祇。以黑白相杂与凡夫不异故。二者定僧祇。已得无漏法故。定犹相杂故未可授记。三者授记僧祇。但无漏故。定不杂余法故可授记。问曰。如前说十信菩萨应在下品。何言上品。答曰。如经中言。深信诸佛及正法亦信菩萨所行道。此明有信。若信恭敬一切佛即持净戒顺正教。此明有戒。若能具足方便慧即能安住无上道。此明有慧。佛法欲通能护持因是得成胜光明。此明护法。乃至广说。善趣德行既其如此。何得抑之判为下品。三人无有本善。但由现缘而生于彼。故知十信解是下品。中品上生。谓前三果。如经无圣果之言。而言生彼得罗汉故。中品中生。谓七方便。以生彼已方得初果故。中品下生。谓凡夫有世间善。问曰。中品三人几所劫量得至初地。答曰。文虽不言。或四五六乃至七八九劫得至初地。以下品下生人经十小劫得初地故。准例应知。而人迷谬以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人在十信上。如实义者在十信下。二乘圣人八万劫等到发心处。以是义故。渐悟菩萨先直往。又十信人以三小劫得至初地。三果圣人反七方便不同。如是故渐悟菩萨不得在十信上。从十信前凡夫人中纯有诸过无善法。中随过轻重分为下品三生之人。如是等人虽本善而因善友命终发心以为因。无量寿佛本愿为缘。亦得往生安乐净土。
  无量寿述义记中云。初定位者。此中上辈。约位在于十解已上。约行亦取十信位中信成就者。虽未得入信成就位。而于其中亦有定。信于佛智等不疑惑故。即是于熙连河佛前发菩提心等闻大乘法能不谤故。中辈人者即十信中信未成就未满熙连已前人也。下辈人者即十信位中最初发心。虽得发菩提心而未能施等功德。唯然成就十念念佛乃至一念。以旧本中后二辈人皆有疑心。故知彼是未满熙连从不决定。唯依经文位分粗尔。论无决不敢辄定。
  无量寿论释第三云。复次明生彼利益者。上品上生即生彼已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历事诸佛次第授记。得百千陀罗尼。上品中生经七日已得不退转。经一小劫得无生忍。上品下生三七日后闻佛说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中品上生生彼土已莲花寻开。闻赞四谛即得罗汉。中品中生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罗汉。中品下生住于七日闻法欢喜。过一小劫成罗汉道。下品上生闻法信解发无上心。经十小劫得入初地。下品中生闻说甚深经典即发无上道心。下品下生闻说实相灭罪已欢喜即发菩提之心。以阿罗汉功齐初地同体异名。准义应知。其发心在十信初心时。不必在彼种性发心位中。自余诸义准思应解(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