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94|回复: 2

[学佛交流] 一篇旧文,借以结缘,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狗欣欣 于 2014-9-4 18:48 编辑


    今天注册成功,能与正宗同修,很是愉悦。先发一篇以前的帖子,欢迎指点。原文2008年7月发表在网易博客,署名诚如战,《扫地扫地扫心地》,因为字数限制,略有删节:

    曾有一位和尚,每天扫地,唱过一偈,云: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

    这是一则古老的故事,却有着很多现代的注解,文章有点长,感兴趣的话,请耐着性子慢慢看。

    【一】扫心地一说从何而来?

    按照通行说法,“扫心地”的故事源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槃特迦鼻根圆通章》。“周利槃特迦”是人名,“周利,译作道生;槃特迦,译作继道。”古西域风俗,女人生小孩须回娘家。但周利槃特迦和他的哥哥都是在回娘家的途中出生,因此他哥哥叫“道生”,他取名“继道”(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昵称为“小周”)。一次前生注定,他皈依了佛。但是,小周有个毛病——记性很差(“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因此痛苦不堪,就拿了绳子,到后园的树下欲寻短见。

    这时候,佛化为树神来点化他。佛问:“你在做什么?” 小周很沮丧:“我太笨了,惟求一死。” 佛说:“你的愚蠢是有因缘的。你现在不忏悔,反想死,死后不但更愚蠢,还要堕落受苦。” 小周很奇怪,佛继续说道:“过去世在迦叶佛的时候,你曾为三藏法师,有五百弟子跪在你面前求法,你都不肯说。因吝法故得愚蠢之报,今生什么都忘记了。现在要痛责自己,悔改前非,怎可自残?”说完即现佛身,指着园子里的一把扫帚,问道:“这是什么?” 小周说:“这是扫帚啊。” 佛说:“这‘扫帚’二字,你总不会忘记吧!” 小周破涕为笑,说:“这个简单,不会忘的。” 佛说:“那就日夜念‘扫帚’吧!”

    于是,小周为他的“健忘症”找到一剂良药,一心依教奉行,过了数月,佛又教他改念“除垢”二字。他就突然明白了——原来我日夜不停地用一把“无相”扫帚,扫来扫去,正是扫尽我“吝法”的尘垢啊!后来,小周凭着苦修与精进,从“息空”(鼻根之空)照见五蕴皆空,被尊为二十五圆通之一(“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二】世人对扫心地有无曲解?

    “扫心地”是一种方法,也是佛对于懵懂者的点化。但是,纵观后世所闻,虽有正传,却也难免曲解,最著名的就是“顿渐之争”。据《六祖坛经》,六祖慧能请人在墙上代题了一首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是对应另一位继承人神秀之偈的,偈云: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千百年来,这两首偈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有没有“尘埃”?

    我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曲解了慧能之偈“识心见性”的初衷,断章取义地认为“本无树、亦非台”了,就武断地以为“无尘埃”,进而忽视了“时时勤拂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扔掉了“扫帚”,放弃了修行,甚至选择了沉沦与堕落!

    诚然,《六祖坛经》的核心是“识心见性”,方法是“顿悟”,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千万不能孤立“顿悟”,也不要执迷于“顿渐之别”——“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返观心性,真空妙有”,片面强调“顿”和“渐”都是错误的,不修而悟、悟而不修,都是胡闹。
   
    所以,不要曲解了六祖之偈的真实含义!无论悟与不悟,手里捉把扫帚很有必要。

    【三】这是一把怎样的扫帚?

    佛说,人生有“八苦”,提出了“苦苦、坏苦、行苦”的概念,苦苦就是本来就觉着苦的事物,坏苦是物极必反的苦,行苦是变化无常之苦。也许有人会反驳,不是说人有“四喜”吗?对此,小诚一一作答:

    一喜久旱逢甘霖——久旱为苦,得遇甘霖似乎可喜,但甘霖少了不解渴,多了会洪涝,喜从何来?

    二喜他乡遇故知——有遇必有别,总有殊途陌路的时候,是喜,是悲?

    三喜洞房花烛夜——春宵苦短,怎一个苦字了得?
   
    四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确系快事,但步入仕途,患得患失,有甚可喜?

    可见,世间万物,不脱六道轮回,虽有一时之喜,仍是苦海无边。那么,如何跳出轮回、脱苦得乐呢?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

    禅宗把这一理论扩大到“人人皆为佛”的地步,认为人先天本性不仅蕴含万物,而且蕴含全部佛理。真理、智慧、佛性,原本就在,不增不减。同时,又平行提出了“迷”的概念,把“迷”于本心本性作为沉沦于生死苦海的本因。只有“识心见性”才能超脱。净土宗也提出相近的理论,表述为“人人皆可成佛”,但前提是信佛、持戒、行善、供养。

    但是,如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扫帚呢?小诚以为,就是一个字。

    (一)勇发善心——这是一个动机的问题。为什么要“勇”呢?人有善,必有恶。脱苦得乐,实际上就是断恶扬善的过程。但是,我们往往形成一个坏习惯、坏心思、坏脾气容易,改变起来难。所以,发善心是需要勇气的。

    (二)常持善念——发善心是好的开始,但只是一刹那的事情,关键是要常持善念,不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汉,也不做“朝三暮四”的猢狲,要把善心好好发展与延续下去。

    (三)多行善事——思想上的观念需要通过现实的行为来实现,所以,在发善心、持善念之后,很重要的一点是行善事。善无大小,亦无轻重,只要于人有利,都可作为,多多行善,多多益善。

    (四)忍纳善言——在管住自己的嘴巴的同时,另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管好自己的耳朵。很多人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这是人之常情,甚至是阿谀奉承,往往也笑纳了。真正的善言,却经常是带刺的,能忍住火气、广纳善言的人,必也是个善人。

    (五)慎交善友——曾有个民间野史,明朝亡国皇帝去算卦,写了一个“友”字。算命先生解道:“友者,反出头也,盖言反军出头。”这一卦算的崇祯惶惶不可终日。可见,所谓“友”,如果交之不慎,就会变作“出头的反字”,害人误己,其患大矣。

    (六)广结善缘——万物之间不是完全隔离的,而是相互影响的。那么,为什么要“广”呢?原因很简单,独善其身,未尝不可;但与广结善缘、广种福田相比,其福其德就像天地之别。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以良好的因,结良好的果。

    (七)厚积善德——失去了德,我们只能回到“礼崩乐坏”的乱世!德,并非仰之弥高、遥不可及的,有时候,我们开车遵守交通规则,旅游遵守文明礼仪,就是德了。只有若干个看似微小的德行聚集起来,才能“厚德载物”。

    (八)终得善果——以上种种,若能坚持不懈,则问心无愧,心无愧,则神不慌,意不乱,泰然自若,处变不惊,虽临生命之终,亦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究竟涅槃,故曰“终得善果”。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愿普天万众,皆能持一把“善”的扫帚,扫去浮尘,扫去苦恼,袒露莲华心性,同登极乐净土!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9-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感谢感恩,随缘随喜!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5 18:45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27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