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若多瞋恚:瞋恚,就是一种脾气;脾气,就是烦恼;烦恼,也就是无明。瞋恚好像火似的,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烧去功德之林。”古人也说:“千日打柴一火焚。”意思就是你斩了一千天的柴,但你只需要很少的火,就可以把所有的柴都烧了。这是形容我们在平时所尽做的好事──做道、做德,做了很久很久的;可是你这一发脾气,生了无明火,就把你所修的种种功德,也就都无形中烧去了。什么样人欢喜发无明火呢?就是欢喜发脾气,就是修罗。

每一个人都有四道,有的有佛道的,有的就有仙道的,有的又有人道,有的有畜生道,有的饿鬼道,有的就有修罗道。这佛道的人,多数就慈悲;属鬼道的人,多数就是奸。什么叫“奸”呢?就是不吃亏,很狡滑的,不老实的。你看那不老实的人,总是鬼鬼祟祟的,就和鬼作祟一样;作祟,也就是好像那个“恼”字差不多的意思。若是在人道的人,就和每一个人都有缘。若是由畜生道来的人,多数贪心,贪而无厌,无论什么他都不怕多,越多越好,所谓“多多益善”。修罗道来的,就好发脾气。仙道的人,就愿意清闲。

现在这个“多瞋恚”是属哪一种?属于修罗。你看这个人动不动就发起脾气来,这个人就属于修罗性当权。那么可以改变吗?可以的。怎么样能改变呢?这部《妙法莲华经》已详详细细地,把这个法门告诉你了!就是要你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常念,就是时时刻刻都要念,没有一个时候间断的,不断谓之“常”;就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若是能常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再能恭敬观世音菩萨,怎么恭敬法呢?就是每到一个寺庙去,凡是有供佛的地方,或是有供观音菩萨地方,你都要叩头顶礼。你叩头,不是说我今天叩头,明天就不需要叩头了;或者我早起叩头,晚间就不要叩头了,不是的。凡是见佛的时候,就要叩头;给佛叩头、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个脾气久而久之就没有了,你也不知道怎么就没有脾气了,就不会发脾气了,这很奇怪的。

你们每一个人或者不相信,不过我自己的经验我知道。我以前也很大脾气来着,说打人就打人,说骂人就骂人。在我十二、三、四岁那时候,欢喜和人打架,无论你是多大的大人,和我在一起都要听我来指挥;不听我指挥,那我就往死了打,打得你降伏为止。这叫什么?这就是一种修罗性。以后我学佛法,知道有脾气是不对的,也就改了,就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所以我现在就受徒弟的气,我也不发脾气了。有的时候,徒弟来欺负师父,徒弟先发了脾气,我这个做师父的就修忍辱行,我就忍耐着;等他慢慢明白了,他就会知道错了。你看一看,以前我发人家的脾气,现在被徒弟来欺负我。

有人问是哪一个徒弟?哪一个徒弟欺负我,就是哪一个。你若没有欺负我,没有对师父发脾气,那就不算;你若发过,就会知道。你看,以前对人家发脾气,现在人家来对我发脾气,这也是一种果报,谁叫我以前对人家发脾气来着,所以现在收了一些个恶徒弟,专门欺负这个善师父。可是这个善师父现在不发火了,把火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不要追究,如果你一追究,我的火要是发上来,那更不得了了。

上一页 
第23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前边第一个讲的是“贪”,第二个讲的是“瞋”,现在是第三个,讲的是“痴”,这叫三毒;这三毒,把我们人的佛性都给毒得睡觉了。为什么我们没有觉悟,一天到晚这么醉生梦死?也就因为有这三种东西。这第一个贪,就是贪淫欲。本来这淫欲对自性上是最有害处的一种东西,可是一般人就都认为它是一种好的享受,所以尽做这种颠倒的行为,把你的自性、本有的佛性,一天就比一天盖上一些个尘垢,光明就不显现出来,这是贪淫。这个“瞋”是发脾气,和这个“淫”也是一样的。现在讲这个“愚痴”。

怎么叫“愚痴”?愚痴就是觉得自己不愚痴,这就是愚痴。认为自己是聪明有智慧的人,实际上你问他从什么地方来的?将来到什么地方去?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他说他自己是聪明人,你想这样的人是聪明、不是聪明?来不知来,去不知去,但是他可不承认他自己是个愚痴人。所谓“名利小事人人好,生死大事无人防”,在这世间上,一天到晚为这个名利小事──求名、求利,去奔波劳碌,甚至去害人,去杀人放火,不是为“利”,就是为“名”。

这个世界,你把所有国家的人都合到一起,有多少人呢?就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求名的,一个就是求利的。被这个“名”和“利”支配得颠颠倒倒,可是还不觉悟,从生到死,都这么挣扎。有的想求当官的,有的就求发财的,有的就求男女的,有的就求所愿意的这种快乐。这种快乐没有享受多久,就死了;死了之后,到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活的时候,总自命不凡,认为自己真了不起:“我的聪明最大,我的智慧也最多;甚至在学校读书,我年年都考第一名。无论做任何的事情,我都出人头地,都比人高一等!”这是聪明了?其实怎么样,你本来的面目没有认识呢!你就是再聪明,这都是假的,都是假聪明。

如果你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觉得自己有智慧。那么说,觉得自己是愚痴吗?也不觉得愚痴,也不觉得有智慧。虽然表面上看来,你和一般人身体形状是一样的,可是你所抱有的思想和观念是明白的;明白一切一切都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知道一切是作梦,知道一切是如幻的,你就不会贪着这梦里的荣华富贵,就不会贪图什么美色,争人我、逞是非、争第一、争名夺利都不会了,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什么叫“有为法”呢?就是一切有形相,可以看得见的。“如梦幻泡影”,就像那梦幻、水泡似的。大海里的水泡,你说这是真实的?是假的?说是真实的,它又会化为沫;说是假的,它又有个水泡。虽然有水泡,可是不实在,没有真实的体性。这个“影”,也是虚妄的。“如露”,又像露水似的,早晨这个露水,经过太阳一照,它就没有了。“亦如电”,电也是有的,可是电光石火很快就没有了。你若能以看见,一切都如幻如化、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能作这样的观想,又有什么可执着的?没有所执着了。没有所执着,那才是真明白了,也不会想东、想西,也不会想南、想北,把一切的尘劳妄想都放下了。那时候,你想不成佛也不可以的,你想没有智慧也不可以的,自然就有了。

所以,你没有智慧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有智慧;你到有智慧的时候,知道这原来是我自己的东西,不是从外边得来的,那时就不会生一种骄傲心了;“你看我,这一班人里,我是最聪明的!我是生得最美丽的!我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我与人是不同的!”你有这种思想,那真是着到相上了。

上一页 
第24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2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什么是“相”呢?就是一个臭皮囊,就是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你一天到晚又给自己穿上一些好衣服,给自己吃一点好东西,给自己住个好房子,给自己设备一点好享受,这种种都是为自己;可是到它要走的时候,它可不管你了,就舍你而去。有的人就专为这个臭皮囊,又抽烟,又喝酒,又吃好东西,一天到晚总在填这无底的深坑,填也填不满,填满了它又漏了,漏了又要填,一天到晚除旧换新、新陈代谢,为自己这么忙来忙去。

我为什么一天吃一餐?也就因为太麻烦了,所以少吃一点,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一般人认为吃好东西是最好的享受,我却认为吃好东西才是最麻烦的一件事。怎么说呢?吃多了,肚里不舒服;吃少了,贪心又生出来:“啊,这么好吃,再吃多一点!”若不吃好东西,就不会生出这种贪心来,肚皮也不会难受。吃好的,肚里头就想再加一点,怕吃少了;吃多了,肚皮又难受,所以这都是麻烦。

这一些个麻烦事情为什么有的?就因为自己太愚痴了,所以贪享受、求富贵、求男女、求快乐,这种种无非都是颠倒。你贪来贪去又怎么样?到时候一样都要死的;死的时候,一点把握也没有,这岂不是愚痴吗?

现在这样愚痴,怎么办呢?依照《法华经》上这个方法,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你这个愚痴就跑了,智慧就来了。我们每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是愚痴,那才是对自己认识了。已经有了智慧,才知道自己愚痴;若是没有智慧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愚痴,就越跑越远,越愚痴,那是双料的愚痴──自己本来就愚痴,而自以为是聪明,这不是愚痴上又加一个愚痴?本来一个愚痴来着,现在变成两个了!所以我们这回一个都不要,根本就不愚痴了。怎么办呢?就是要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这一个方法是最妙、最灵的,这是绝对如假包换的,妙不可言的。

讲到愚痴和智慧,什么是愚痴?什么是智慧?我讲一个你们不相信的道理──愚痴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愚痴。为什么这样讲呢?在《心经》上有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境界,真色是从真空里生出来的,真空是从真色生出来的,所以是二而不二。愚痴和智慧,你会用的就是智慧,你不会用就是愚痴。所以愚痴和智慧也不是两个的,就看你会用不会用──你会用,愚痴也就变成智慧;不会用,智慧就变成了愚痴。就在这个地方,也是二而不二的。这个道理,你若得到真正的智慧,你就知道:“喔,原来是这么样一回事!”就不会颠倒了。

K2 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无尽意:释迦牟尼佛把经文讲到这个地方,又叫了一声无尽意菩萨!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观世音菩萨有像前边所说救七难、解三毒这种威神的力量,还有很多饶益众生的神通妙用。是故众生常应心念:因为这个,所以众生应当常常在心里念观世音菩萨。你看这经文都指明了,教你心里常常念观世音菩萨,不是口里念,心里不念;若你心里念,口里不一定要念的。心里怎么样念呢?念兹在兹的,永远记得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上一页 
第25页
发表于 2023-1-2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J3 约身业机明应(分二)
K1 明二求 K2 结叹
今K1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如果有这么样一个女人,假设她想要求一个儿子。怎么样求法呢?这《法华经》上告诉你方法了!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就要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礼拜,就是叩头、参拜;供养,就是或者买点鲜果、生花,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这样自然就会生出来这么一个又有福德、又有智慧的男孩。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假设想求一个女孩子,就会生一个相貌端正──鼻子长得像鼻子,眼睛长得像眼睛,耳朵长得像耳朵,嘴巴长得像嘴巴的女孩子。

那么说,难道眼睛还有不像眼睛吗?有的人眼睛是三角形的,就是三角眼;在中国,说这种眼睛叫“张士贵的眼睛”。张士贵是唐朝一个奸臣,他尽欺骗人,所以这眼睛不像眼睛了,一般人的眼睛都是长形,他是三角形的。这三角眼睛的人,你若和他做朋友,很难得到他对你有好感的,所以这是最难交的。

说,难道还有鼻子长得不像个鼻子吗?有的。你看看,有的人一生下来,长得就像没有鼻子似的。耳朵,有的长得小得不得了,有的往上竖起长,长得不得了。若往下长,像佛的耳朵,这才好。这嘴,长得也不像个嘴样子,有的人把鼻子、眼睛、耳朵都长到一起,七八家子搬到一起了!你说,若女人生得这个样子,这就叫不端正。

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所以这端正有相之女,人人爱敬。为什么她端正有相呢?好像你相貌美丽,这都是因为在前生或者买花供过佛,用种种的庄严东西来供养佛菩萨,所以相貌就圆满。怎么植德本呢?在前生就供佛、拜佛,所以人见人爱,人人见着她就欢喜,因为她相貌太好了。

K2 结叹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释迦牟尼佛讲完观世音菩萨以上的救七难、解三毒、应二求之后,现在又叫一声,无尽意菩萨!这一位观世音菩萨,有像上边所说这样的力量。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假设有众生,他能以恭敬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他的福报,一定会有的,不会虚弃的,不会没有的。

上一页 
第26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2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I3 劝持名答(分三)
J1 劝持 J2 格量 J3 结叹
今J1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众生都应该受持观世菩萨名号。受持,也就是念诵,也就是常常心里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你若能心里常常持念观世音菩萨,这种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就是微妙难测,特别微妙的。

J2 格量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无尽意:佛又叫一声,无尽意菩萨!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假设有这么一个人。怎么样子呢?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数,那么多菩萨的名字。受持,就是念诵。现在不是念观世音菩萨,是念谁的名字呢?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菩萨名字。这是很多的菩萨了,但是并不只是六十二亿这么多,是六十二亿恒河沙里边的沙,那么多的菩萨名字,这是太多了。

不但能受持、念诵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又能尽形寿都来供养。尽形,就是尽形寿,就是这一生之中。所谓供养,就是用点香,或用些花,或者在佛前点灯,或者买点水果供佛。那么供养饮食,就是供养吃的东西;供养衣服,就是穿的衣服;供养卧具,就是睡觉、床上用的这些个东西;供养医药,就是买一些个药品,来供养三宝。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这叫四事供养,以这四种东西来供养三宝。

于汝意云何:在无尽意你的意思里,是认为怎么样呢?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这一位善男子和善女人,他所得到的功德多不多呢?

无尽意言:佛这样问过之后,无尽意菩萨就说了,甚多!世尊:前边这六十二亿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的名字,他若能尽形寿来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个功德是很多很多的!世尊!

佛言:佛听见无尽意菩萨回答后,佛就说了,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假设有另外这么一个人,能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要说他尽形寿供养,乃至一时礼拜供养:就是能在最少的一段时间里,来向观世音菩萨叩头礼拜,来供养观世音菩萨,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这两个人的福报,正正来相比较,是一样的。哪两个人呢?就是这个人,和前边那位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那么多菩萨的人。

那个人供养的菩萨多,福德多,不是吗?可是现在这一个人,只是供养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一个很短的时间,这两个人的福德是一样的,没有两样。在百千万亿劫,这种福报是不可穷尽,也没有完的。

J3 结叹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释迦牟尼佛叫了一声,无尽意菩萨!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你能受持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就能得到像前面所说的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那么多的福德之利。

上一页 
第27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29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G2 次番问答(分二)
H1 无尽兴问 H2 如来垂答
今H1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无尽意菩萨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说,于是又向佛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世尊!这位观世音菩萨,他是怎么样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呢?“娑婆”是印度话,叫娑婆诃,翻译为堪忍;堪,就是堪堪可也,堪能忍受。言其这个世界是最苦的,可是众生堪能忍受;堪能忍受,就是表示不容易忍受这种的痛苦。这娑婆世界这么多的苦,观世音菩萨怎么样子来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啊?

云何而为众生说法:他怎么样子给众生说法呢?

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他教化众生这种方便的因缘、方便的力量,这个事情是怎么样呢?

H2 如来垂答(分三)
I1 别答 I2 总答 I3 劝供养
今I1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佛告无尽意菩萨:释迦牟尼佛听见无尽意菩萨这样问,就告诉无尽意菩萨说,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善男子!假使在这三千大千世界里边,有这么一个国土中,有这么一个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应该以佛身来度他,他才可以成佛。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在这时候,就变现一尊佛身来给这个众生说法。

讲到这里,有人问:“观世音菩萨是菩萨,没有成佛,他怎么可以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岂不是冒充佛吗?”不是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早已经成佛了,佛的名号为正法明如来。成佛之后,他因为不忘众生,所以再次来到这个世界,把佛身隐起来,而现一个菩萨身来救护众生,这是隐大示小。罗汉是回小向大,观世音菩萨是回大向小。

他由佛身又倒驾慈航,倒回来开这一个慈悲的船,来这儿救人,就为了来接引我们这一切的众生,所以他隐大示小。所谓“内秘诸佛行,外现菩萨身”,内里是诸佛的一种行愿,外边现出来这么一个菩萨的身,所以他可以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并不是冒充佛来欺骗众生,他是已经成佛的了。他看这个众生应该用佛身来度他,他就示现一个佛身,为这一类的众生说法。

上一页 
第28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3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辟支佛,梵语叫“辟支迦罗”。这“辟支”两个字,也是没有翻译过来。“辟支佛”翻译到中文,义译是“缘觉”。缘觉又分有两种,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就叫缘觉;生在无佛出世的时候,就叫独觉。

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修十二因缘法而悟道。他观察十二因缘,怎么会有无明?无明又怎么样有了行?又怎么有了识?又怎么有了名色?又怎么有六入?又怎么会有了触?触然后就受,受然后就有了爱,有爱就要取,为什么要取?取就要有;因为有了有,所以就有了生;有了来生,也就有老、死。他因观这十二因缘,就觉悟了、悟道了,知道一切是苦、空、无常、无我;一切都是苦,一切都是空,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无我的,所以把一切都放下,也就开悟了。因为观察这十二因缘而悟道,所以称为缘觉。

生在无佛的时候,他也修这十二因缘法,并且春看百花开,秋观黄叶落──春天观看百花齐放,到秋天的时候,观察万物凋零的种种变化状态,所以也就觉悟到“生、住、异、灭”是无常的,觉悟到“成、住、坏、空”这种情形,也就这样而开悟了,这叫独觉。缘觉和独觉的分别,也就是一个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一个在无佛出世的时候。

观世菩萨观看众生的因缘,因为他有天眼通,又有天耳通,所以他天眼照见,天耳遥闻,看见应该以辟支佛身得度的这一类众生,他就示现一个辟支佛身来给他说法。说什么法呢?说十二因缘法。他说:“你不知道你这无明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吗?就是从你‘一念不觉’那儿来的。因为这一念不觉,所以在你的如来藏性上就生出了无明来。有了最初这个无明,然后就生出‘行’来了。”这一个辟支佛,得到观音菩萨来给他说法,他很快就开悟了。所以观世音菩萨就令他再发菩萨心,再来回小向大。这是应该以辟支佛身得度的这一类众生,观世音菩萨就示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怎么叫做“声闻”?声闻也是罗汉之一,缘觉也是罗汉之一,这是二乘人。声闻者,声是声音,闻是听见,也就是听见佛的声音而悟道。他听闻佛说四谛法而悟道了,这是声闻。四谛法,就是苦、集、灭、道。

释迦牟尼佛当初为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时,就说这四谛法。

上一页 
第29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1-3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怎么是三转法轮?释迦牟尼佛最初到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法,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此是苦,逼迫性”:说这个苦是有一种逼迫的性,是强迫的,令人受不了这种的苦。苦,有苦苦、坏苦、行苦这三苦,又有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苦。所有的这些“苦”,把人逼迫得动荡不安,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令人一天到晚烦烦恼恼。一切的问题,都是因为由“苦”生出来的,这一些个苦的问题,是一种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集,以集聚为义,集聚到一起了。什么集聚到一起?烦恼集聚到一起了。怎么会有烦恼?因为有苦。先有了苦,自己被这苦逼迫得受不了,就生起烦恼,发大脾气。所以说这个烦恼是一种招感性,是由集聚而成的,也就是从“苦”而有这个“集”。

“此是灭,可证性”:灭,就是寂灭,寂灭烦恼无明。这种寂灭的快乐、涅槃的妙果,是可以证得的。

“此是道,可修性”:这个道是人人可以修的,没有一个人说是不可以修道的;任何一人,都可以证到涅槃的理体。这是第一转法轮。

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第二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这个苦,不是单单我成佛才知道,你也应该知道这个苦。你也应该断了这个集谛,应该求证涅槃的这种妙果,应该修行这种菩提觉道。

佛说第三转法轮:“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这个苦,我已经知道了。这个集,我已经断了,我不再生烦恼了。我知道这个苦,就不会再被苦所迷;我把烦恼断了,也就没有集谛了。这个灭,我已经证得了,我已得到真正的寂灭之乐。这个道,我已经修成了。

这是三转四谛法轮。这五比丘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一讲,当时就开悟了。因为听佛声而悟道,所以这叫“声闻人”。声闻和缘觉,又叫二乘人;二乘人也就是小乘。有小乘、大乘,什么小?什么是大?根本也没有一个小,也没有一个大,只因为众生心里有小、有大。本来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不过我们凡夫没有能力用自己本有的如来藏性,有的只用一少部份,有的就用大部份,有的就用了全部。用全份,这就是诸佛,因为已返本还原。能用多部份,这就是菩萨,因为菩萨的智慧大,所以在他这个如来藏性,本有的家珍也就用得多一点。这些小乘人,他所知道的很少,所以也用得少。

由佛的声音而悟道的,就叫声闻乘。所以观世音菩萨,遇到应以声闻身得度的这种机缘,也就现出声闻的身,而为这一类声闻来说这四谛法。

上一页 
第30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1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就是大梵天王,他就是做大梵天上的一个王;梵,是清净的意思。他在天上做王,觉得很自在的,观音菩萨也就示现这个大梵天王的身,来给他说法。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在《弥陀经》上称为“释提桓因”。这位释提桓因不只是一个,而有很多很多的,所以这帝释也很多。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就是这一个忉利天的帝释,一般人就称他为天主。在〈楞严咒〉有一句“南无因陀啰耶”,就是这个帝释,也就是我们一般众生所最恭敬的天主。

这个天主,他的能力非常大,权力也大,神通也很大;可是他只能在天上,天人的寿命将来还是有穷尽的。帝释是统领诸天的,所有天上的事情,都由他来管,所以他的权力很大。观世音菩萨看见帝释身这一类的众生,机缘成熟了,他就现出帝释身来给帝释说法。为什么?因为同类的就容易接受劝导。好像我们这一般的人,无论你做哪一行的,做生意的人和做生意的人就做朋友,读书的人和读书的人就做朋友,我们学佛的人就和学佛的人做朋友,赌钱的人就和赌钱的人做朋友,打劫的人就和打劫的人做朋友,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因为同类者为朋,所以观音菩萨就化现和他是同类的,到那儿去教化他去。

说是观世音菩萨现身,有的时候并不是说会即刻现这么一个人,来给你说法,然后就走。他不一定是用他的神通来现一个化人──变化人,来给你说法;有的时候,他也就分灵──分开他这种性灵的一部份,来到这个世间上做人,好学佛法,然后教化众生。这样也是应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预先造那么一个身体,来教化一般的众生。等到哪一个人信观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了,然后再依照观音菩萨的法门去修行,这就又变出一个观世音菩萨来,观世音菩萨又多了一个化身。

观世音菩萨怎么会有百千万亿化身呢?就是你模仿他、效法他、学习他,也就变成他的化身了。所谓“法无定法”,这个“法”是无定的,不要执着,不要说一定怎么样子。你若能一定怎么样的话,你一定不死吗?可不可以呢?你若能一定不死,那什么事都可以有一定了。说:“不能的,一定要死的。”那就没有一定了。所以佛法无有定法。

所以“百千万亿化身”,有一百个人学你,就是一百个人变成你的化身;一千个人愿意学习你,你就有一千个化身了;有一万个人来学习你,你讲的道理他都承认了,都说:“这个道理讲的是这样的。将来我要照这样去学,我要修行!”你就有一万个化身了。这千百亿万化身,并不困难的;只要你有毅力,肯去提倡佛法,那你的化身也无量无边的。这是按照“事相”来讲,要是按照“理性”来讲,你若成佛了,也真能有千百亿万化身。所以观世音菩萨见有帝释身得度的,他就现一个帝释身去给他说法。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应该得到自在天身的,观世音菩萨就现自在天身,和这一类的众生说法。什么是自在天身?我现在给你们讲明了,这个自在天身,就是天魔外道这一类的宗教。他们认为不可一世了,贡高我慢,简直的!他说没有佛、没有法、没有僧,于是就谤佛、谤法、谤僧。为什么他这样子呢?就因为他们太快乐、太自在了。这些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也不怪这一类的众生,他看这一类的众生机缘成熟了,一样为他们说说佛法,令他们也跑到佛教里来。

上一页 
第31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这“天大将军”有两种的讲法。一种是在天上做大将军,这种天神的身,应该得到佛法来指导他的迷津,令他明白佛法而去修行。还有一种说法是,天上的天神他的天福享尽了,转到人间来做大将军;他很有势力的,可是他没有明白佛法,还是造种种的业,要受种种的果报。

观世音菩萨观看他们的因缘,已经可以得度了,所以也现一个大将军身,来给他们说法,令他们反迷归觉,把世间一切的快乐放下,而求出世的无穷快乐。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毗沙门,是四大天王之中的北方天王。这四大部洲,有四大天王──东天王、南天王、北天王、西天王。毗沙门,就是北方天王的名字。应该以毗沙门身得到佛法来度化的,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北方天王的身,来给他说法。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什么叫小王?小王就是管理一个国家的王,仅仅在一国称王。应该以小王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一个小国王的身,来给他说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怎么叫“长者”呢?在讲《楞严经》的时候有提到,他的姓也贵、年也高,又有道德,又有名望,上边的人也欢喜他,下边人也恭敬他,所以这叫“长者”。有道德的也可以做长者,有智慧的也可以做长者,或者富贵的,有种种的德行,就是所谓的“大富长者”,好像《金刚经》上所讲的那位“须达多长者”。这种的长者,居心很平等的,他对一切人都一视同仁,欢喜帮助所有人,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长者。

“长者”这个意思,就是比一切人都高贵。如果有应该以长者身得度这种的人、这种的机缘,观世音菩萨也就现一位大富长者、大丈夫的身,来给他说法。你看见〈大悲咒〉里,有一尊观音菩萨现的大丈夫相,有着这么长的胡子,端坐在那地方,好像很威风似的,这就是所谓的“长者”。

上一页 
第32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应该以居士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现一个居士身,来给这个人说法。居士,是居家之士,就是在家相信佛法、守持五戒、奉行十善的人。

什么是五戒?就是戒“杀、盗、淫、妄、酒”五种。现在很多人都受过这五戒了,这都叫居士。什么是十善?就是十恶的反面。十恶就是身有三恶:杀、盗、淫;由这个身体所造的三种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意有三恶,就是贪、瞋、痴;在意念里有三种的恶,就是贪、瞋、痴。口有四恶──你看!这口几几乎占了十恶的一半,身、意都没有占那么多。

口四种的恶是什么呢?绮语、妄言、恶口、两舌。“绮语”就是所说出的话非常不正当,或者讲某某女人如何如何,或者讲某某的家里如何如何,讲的话就是近于邪,不正当。“妄言”就是打妄语,“恶口”就是骂人,就是造口业,“两舌”就是一个人有两个舌头。怎么会有两个舌头呢?并不是这个人生了两个舌头,而是以一个舌头却说出两种不同的话,譬如对于甲,他就说某乙如何如何;对于乙,他又说某甲如何如何,互相挑拨离间。这口占四恶,身有三恶,意有三恶,合起来这是十恶。把十恶反过来,就变成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贪、不瞋、不痴、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你不做恶了,也就是善了。所以在居士方面,要受五戒,而奉行十善。

观世音菩萨看这一切的众生,有应该以居士身得度这种机缘的人,他就现一个居士的身,来给这一切居士说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宰,就是“宰阁万化”,就是做宰相或者做什么其他大官的这种官员。应该以做官的这种机缘来得度的,观音菩萨也就现出做宰官的身,而为说法。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婆罗门,是印度的一种外道,欢喜修清净梵行。应该以修婆罗门这清净行身得度的,观音菩萨就现修婆罗门外道的身,来给这个众生说法,而令他明白佛法,将来好成佛道。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比丘,究竟是个什么身份?比丘是梵语,翻译为“乞士、怖魔、破恶”这三个意思。(一)乞士:出家的僧人,上乞法于诸佛,以资法身;下乞食于众生,以养色身。(二)怖魔:出家人受比丘戒时,魔王就恐怖。(三)破恶:破除一切的烦恼恶、无明恶,破贪瞋痴三毒的恶。

优婆塞是梵语,翻译为“近事男”。优婆夷也是梵语,翻译为“近事女”。言其常常亲近三宝,常常来拜佛、闻法、听经,与这三宝很相近的这么一个男人和女人。近是亲近,事是事奉,就是在三宝的面前来做事情,譬如供养三宝、清洁三宝的地方,这都是事奉。所以在三宝面前来做种种的供养、功德,这种的善男信女就叫做优婆塞、优婆夷。

观世音菩萨看这一切的众生,应该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这样的机缘,观世音菩萨即刻就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这些众生来说法。

上一页 
第33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长者有长者的太太,居士有居士的太太,宰官有宰官的太太,婆罗门有婆罗门的太太;长者也有女长者,居士也有女居士,宰官也有女宰官,婆罗门也有女婆罗门,所以有这种种的妇女身。若是应当以种种妇女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出妇女身──就是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的妇女身,来为她们说法。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应,就是应当,也就是他这种因缘,应该在他童年时候就明白佛法、修道。好像韦陀菩萨,在往昔发愿生生世世要做童男身,不结婚;又好像龙女,她在过去生中也发愿生生世世愿意做童女,不结婚。所谓“童男、童女”,在人的生理上来讲,就是没经过结婚,没有破坏这个身体。一旦男女异性相接触,这个身体就不完整了,在中国的文法上叫做“破身”,把身体破坏了;若没有经过这种男女的性行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身体。

又在中国练功夫、练打拳的,单单有一种叫“童子功”。练童子功,就是身体要完整,没有破过身。这种功夫一旦练成了,可以怎么样子呢?刀也砍不破、枪也扎不进,这种功夫可以刀枪不入的,就是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里边,他就凭着没有破身体的这股气,所以刀枪也砍不进去,也扎不动他;外练这个筋、骨和皮肉,所以就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这是童子,童女也是。在佛教里,这童男、童女身,是所谓最清净的身体,没有染污。童男属于乾,乾就属阳,是个纯阳的;童女是属于坤,坤是属阴的,是个纯阴。一个纯阳,一个纯阴,所以在道教上来讲,说这是最清净的,没有染污,修行也最快。若是没有经过男女性行为的小孩子,再修道、参禅打坐,修行很快开眼的,所以童贞入道是最宝贵的。

观世音菩萨观察这种机缘,若是某一个人应该以童男、童女身得道修行的,观音菩萨就现一个童男、童女身,来给这个人说法,令他发菩提心,很快成就佛道。

上一页 
第34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龙,有很多种类,有天上的龙,有海里的龙,又有守藏的龙。天上的龙,是在天上做护法的。海里的龙,是住居在海里的龙宫,龙王就做鱼、鳖、虾、蟹的首领。又有降雨的龙,又有守藏的龙。守什么藏呢?就是所藏的宝贝。或者有人把很多宝贝值钱的东西,埋到地里边,因为它太值钱了,把龙的贪心也就给引出来,龙就跑到那地方去看守这珠宝,这是藏龙。

龙,在古来有很多很多的。不过现在一般人说没有看见,就认为没有龙,其实龙是很多的。

在六祖大师那时候,有一条毒龙;这条毒龙专门能喷毒吐雾,人一旦中了这种毒,就会生病,甚至于就死了。当时在南华寺禅堂内那个地基,原来是一个毒龙潭;毒龙潭方圆大约有一亩地这么大一个面积,谁也不知道这个潭有多深。这里边就住着一条龙,这龙是条毒龙,专门害人。它把南华寺所住的出家人,弄得常常生病。

有一次,六祖大师来到毒龙潭的地方,这条毒龙就现了一个大身,把这一亩地的潭都遮满了。六祖大师一看,就笑起来了,说:“嘿,你只有现大身的能耐啊?你单单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那你还是没有多大的本领!”这龙一听六祖大师这样说,于是把这个大身隐了,又现出一个小身,大约有一尺那么长,在水里游来游去。六祖大师说:“你是有点本领,能大又能小,但是你可不敢跳到我这个钵里边来!”这条龙在水里这么游来游去,听六祖大师这么说它,它从水里“噗通”一声,跳进六祖大师的钵中。

六祖大师就说:“你这回可以进来,可出不去了!”这龙就使起全身的解数、全身的法术,想往外跳,可是怎么样也跳不出去这个钵了。这回上了一个大当!

六祖大师对它说:“你不要挣扎了。为什么你变成龙身?为什么你要做毒龙?本来在前生你是有修行的,是有善根的,也曾经闻过佛法的,不过你的瞋恨心太重,这种脾气太大了,这叫‘乘急戒缓’。你研究佛法是研究得很迅速,愿意研究佛法,可是你不守戒律,所以你现在堕落到龙身。你不要以为自己的本领很大,又能大、又能小,又能有、又能无,你现在到我这个钵里,可出不去了吧?”龙听了这一番话,也就被驯伏,就不再往外跳了。

于是六祖大师又给它说法,一说法,它明白了,当时把这个龙身就脱了。这条龙的尸首曾经在南华寺被保留很久很久,以后因为战争兵火的关系,把这个龙的尸首也失去了。这是六祖大师在南华寺降伏毒龙,有这么一段的因缘。

上一页 
第35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7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在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个大臣魏征,他虽然在人间做丞相,还可以到天上去做天官。当时有条小白龙,因为下错雨,玉帝叫它下一寸三的雨,它下了一尺三的雨,把所有的农田都淹没了很多,人也淹死很多。这样子,它就犯了天上的法律,天上就派魏征去斩这条小白龙。

小白龙知道这个消息,于是就先给唐太宗托梦,说:“明天你应该救我!你是龙,我也是龙,你这个龙应该救我这一条龙!”唐太宗说:“你我既然都是龙,那么我们是兄弟啦!你有事情,我一定要帮忙的。我应该怎么样才可以救得你呢?”它就说:“我犯天上的法律,因为我下雨下错了,明天就要受被斩的果报。斩我的人就是丞相魏征,明天只要你把他绊住,要他陪着你,不要叫他做什么事情,那么他就不会杀我了。”唐太宗说:“这容易!他一个丞相,做我的官,听我招呼的,你不要担心了。”

第二天,唐太宗就叫魏征来和他下棋,言下之意就是:“我和他下棋,他不能离开我,一定不能去斩那小白龙了。”于是两人就奕棋。正当中午的时候,大约十一点到十二点,魏征下着棋就睡着了。唐太宗很欢喜地想:“你这回睡着了,一定不会去斩小白龙去了。我这回不用担心了!”殊不知,魏征是睡着了,可是他的神识就出去了,跑到天上去拿他的尚方宝剑,就把小白龙杀了。然后他的神识又回来,再和唐太宗继续下棋,下过了十二点钟。小白龙说只要过了午时,魏征就不能杀它了,唐太宗这回很欢喜,心想:“哈!我把我这个兄弟救了,这回我功德大约也很大吧!”

到了晚间,这小白龙来向唐太宗要命:“你总说和我是兄弟,要救我,那你为什么不救我?让你这个臣把我杀了。现在我一定也要你赔我这条命,因为我就等于你杀的一样。”唐太宗醒来,原来昨天给他托梦这条龙来向他要命,于是骇得不得了。怎么办呢?

第二天,他就和军师徐茂公一讲,徐茂公说:“不要紧,我们这儿有两个人可以镇得住它!就是秦琼和敬德。您用他们两人在寝宫前守门口,这小白龙就不敢来。”秦琼是黄脸的,使着金锏;而尉迟恭是黑脸的,黑得像用黑油漆油的会放光。于是就用这两个人守门口,果然小白龙晚间就没来。可是他们都是国家的大将,如果每一天晚间,都用这两个人在这儿看守门口,太辛苦了。这怎么办?于是把他们两人的画像贴到门上,给唐天子看门口,这龙也就不敢再来了。所以中国人每到过年的时候,也就都买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个人的画像,贴到门上,说妖魔鬼怪就不敢来了,称他们是“门神”。

天龙:就是天上的龙。它的因果就是因为乘急戒缓──修行时很聪明、很用功,学佛法一学就会了,但是就不守戒律。因为它乘急,所以就有神通,会变化;因为它戒缓,不守戒律,所以堕落做畜生。龙,是属于畜生。

夜叉:又叫药叉,这个音都差不多,都是梵语,意思是捷疾。捷疾,就是跑得最快,甚至现在科学所造的火箭也都追不上,有那么快。这种鬼在一念之中,就可以愿意到任何地方就到任何地方,就这么快。

乾闼婆:是梵语,译为香神,以香为食;又译为乐神,为玉皇大帝奏乐的一个乐神。他是个人的样子,但是他欢喜闻香、奏音乐,玉皇最欢喜听他奏的音乐。玉帝想要听音乐时,只要烧上一种伽蓝香;这种香,也就属于牛头旃檀之类的。这种香一焚起来,他闻这个香就跑来了;到那儿,玉帝就叫他奏乐。

上一页 
第36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1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阿修罗:是梵语,译为无酒,他没有酒饮,因为他在天上有一种天福,没有天权;又译为无端正,言其相貌生得非常丑陋。阿修罗的性质,就是专门好勇斗狠,一定要把别人战败,斗争坚固,非常的好斗。

有人认识自己养的狗是个阿修罗。不错,这狗多数属于阿修罗。不单狗是阿修罗,就是马里边也有阿修罗。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所谓“害群之马”,这种马在马群里,不是踢踢这匹马,就是咬咬那匹马;总而言之,它令这一群的马都不得安乐、不太平,对这一群的马有害,所以叫害群之马,这也是阿修罗。还有最明显的是牛,真真正正、如假包换的阿修罗。怎么说呢?你看牛头上长个两只角,它这两只角是预备干什么的呢?是预备打架的。因为在前生他手里拿着东西,他觉得有时会不在手里,会放到一边去,所以这种的阿修罗头上常戴着盔,身上也穿着甲来防备着;等到转生做牛的时候,也忘不了它这种阿修罗性,头上总顶两只角,预备和人打架。

不单牛是阿修罗,鸡也是阿修罗。那公鸡,一旦看见有其他公鸡,就打起来了。不单公鸡是阿修罗,你看最有阿修罗性的,是那种黑色的蟋蟀,就是好斗的那种小小虫子;两只碰在一起时,一定互相战斗到有一只死了为止。在宋朝时,很盛行斗蟋蟀,就是斗那种小的虫子,它会蹦,有好多种。斗蟋蟀都是讲赌钱,赌我这只蟋蟀如果把你的蟋蟀给斗死了,你就输了,你就要赔我多少多少钱,以斗蟋蟀来作赌博。其余好斗的,好像蛇、老鼠、猫……,这都是属于修罗的。凡是好杀生的动物、昆虫,都是属于修罗。

阿修罗,他相貌长得最丑陋不过,最不端正。嘴巴长得像猪那么长,鼻子长得像象的鼻子,猪嘴、牛牙、象鼻子、牛眼睛、老鼠耳,这很难看的。或者他是个人身,却长个猪头;或者是个人身,又长个牛头;或者是个人身,又长个马头;或者是个人身,又长个虎头,非常凶恶的。虽然男阿修罗的相貌很丑陋,可是女阿修罗却生得最美貌不过,那真可以说是人见人爱。

有一次,玉帝看见这修罗女生得这么美貌,于是就向修罗王去求婚;因为玉帝在六欲天,他还没有离欲,所以在欲界里都还有这种夫妇的行为。这修罗王也就答应了,把女儿嫁给帝释。有一天,帝释很欢喜地请他的岳父来吃饭,预备很多天上最好的饮食,请修罗王来赴宴。修罗王来到这儿就喝酒、吃饭,吃饱了要回去的时候,玉帝为了表示恭敬他这岳父,就把所有的天兵天将都召来列成队伍,站成两行这么来恭候送行。可是修罗王一看,心里就不高兴了:“你用你的天兵天将来骇我?你想向我来示威?好东西!”心里很不高兴,但是玉帝还不知道。

天上有个仙人时常说法,玉帝因为欢喜研究道理,他就每天到仙人那儿去听法。每次玉帝去听法时,这修罗女就生出一种怀疑:“你天天不在家里,跑出去干什么?大概又出去胡混,找其他的女人吧?”她等到帝释回来就审问他:“你天天干什么来着?你是不是移情别恋,另外又有意中人了?所以你也不在家里陪着我了?”帝释听她这么样讲,说:“不是。我到某某地方,去那儿听仙人说法。”修罗女不相信:“我不相信你去听法,你一定是另外找女人去了!”她就要跟帝释去,帝释不准她去。这修罗女也有神通,等帝释上他的宝车,她就把身体用法术隐起来,也随着上车;帝释也没看见她,她就跟着去了。

到了说法的地方,等帝释下车的时候,她也跟着下车了。帝释说:“你做什么也来了?”她说:“我来调查看看你倒是不是来听法?你光这么样讲,我不相信的。”帝释听她这样讲,也就发脾气了,摆起丈夫的架子,拿着荷花的茎,就打这修罗女。一打,这修罗女就呱呱大叫;这一叫怎么样啊?因为这个仙人从来也没有听过女人的声音,这回一听这修罗女一叫,那么娇美的声音,他就淫欲心动了,就把道业失落了,所以也就不能再讲法了。这样一来,玉帝更怒起来了,一再责怪这修罗女。

修罗女一发脾气,回去就对她父亲讲,说玉帝不守规矩,现在又另外有女人了!就造了很多谣言。这一造谣言,她的父亲修罗王就大发脾气:“这还得了!难怪上次他这样向我示威,原来他不把我们父女看在眼里!”于是发起修罗兵将去和帝释作战。这一作战怎么样?帝释虽然有天兵天将,但是屡战屡败,战不过修罗王,于是就去求释迦牟尼佛给想法子。佛就教他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几个字,然后又说:“你叫你天兵天将,统统都念这几个字。”帝释回去之后,吩咐他的天兵天将,在和修罗作战的时候,都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念,也不知怎么样的,把所有的修罗兵就都打败了!于是帝释又保持住他的这种权力。

总而言之,阿修罗就好发脾气,好和人斗争。好像现在这个时代,正是修罗降世的时候,所以世界与世界就一天到晚都在斗争,这是“斗争坚固”的时候,这修罗权力最大。我们每一个有脾气的人,都可能将来做阿修罗,也可能现在就是阿修罗。若你能改变,把脾气没有了,能以修忍辱行,也就和修罗道脱离关系了。

上一页 
第37页
下一页
发表于 2023-2-1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它以龙作为食物。这种鸟有多大呢?它的翅膀很大,一伸开就有三百由旬那么大。由旬,是印度用来计量里程的数目,分为小由旬、中由旬、大由旬;小由旬有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现在所说的由旬,是三百个大由旬,也就是两万四千里那么大。它的翅膀一扇,能把海水都扇到一边去,龙在海底就露出来,它就吃龙。久而久之,它把龙子龙孙吃得都快没有了,龙王没有法子,就去向佛求救。佛把所披着的袈裟给这龙王,教它把这件袈裟拆开,每一条龙系上一条袈裟线,这样子,大鹏金翅鸟就没有法子来吃龙。为什么?这就是一种妙用无穷。

在这期间,大鹏金翅鸟也去找佛,说:“您救龙固然是好,可是我们只可以吃龙,现在没有龙吃,我们就要饿死了!这怎么办?”释迦牟尼佛就给这大鹏金翅鸟说法授五戒,叫它持不杀的戒。它说:“我不杀可以,但我没有东西吃,岂不是饿死了?”佛说:“你不会饿死的!从现在起,等到每天中午,我所有的弟子吃饭时,就会给你送一份斋饭吃。”所以以后出家人午斋时,都念供养咒,然后要送少少的饭出去,就是给大鹏金翅鸟吃的。

由此之后,大鹏金翅鸟也持五戒,不杀生了,并且作为佛教里的护法,属于天龙八部──是八部鬼神众里的一部。所以在佛教里,大鹏金翅鸟也是护法之一,它常常在佛的头上落着,有的时候,佛的顶上有只鸟,就是这大鹏鸟。这大鹏鸟也能大、也能小,是神鸟;所以皈依佛教之后,就成为佛教里的护法。

在佛教里对于使用饮食方面,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候,中午是佛吃饭的时候,过中午之后就是畜生吃东西的时候,到晚间就是鬼吃东西的时候。本来鬼是找不着东西吃,可是我们人这儿吃东西,这碗和筷子一出动静,他听见声音,就会来抢着吃。我们所吃的东西,到他的嘴里就变成火,因为他业报太重了,不能吃东西。鬼就以为人用法术将这饮食变成火,不给他吃,于是他就生出瞋心对人就打,或者令人生病,就和人来斗争。所以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因为这是鬼吃东西的时候。在早晨是天人吃东西,天上的人在早起吃东西,所以出家人在早起喝粥的时候,送出去一点饮食给天人吃,或者给鬼子母吃。

鬼子母,就是我们讲的“罗叉鬼”,他专门吃小孩子。罗叉鬼子母,为什么叫鬼子母?因为她有一千个鬼子。她带领这一千个儿子,各处去偷小孩子来吃;人家小孩子一出生,她给偷着来就吃。很多的家庭里,小孩一出生,就被她给偷着吃了,变成很多家庭都没有小孩子了。于是有人去求佛,问佛这怎么办?

佛知道小孩子都是给鬼子母偷去吃的,于是佛就把鬼子母最小的儿子给拿来,放到佛的钵里边扣着。鬼子母回到家里一看,小儿子丢了,就各处去找,找来找去,也就找到佛的地方。一听,她这小儿子在钵里边哭,她就想把钵给抬起来,救她小儿子。殊不知,她抬不动钵,回到家又把其他这九百九十九个儿子都带来,大家一起用力来掀这个钵,也是纹丝不动。

她就向佛来讲道理:“你为什么把我的小儿子抢来放到你钵里,不给我呢?”佛说:“你有多少个儿子?”她说:“我有一千个儿子。”佛说:“你一千个儿子,现在只没有了一个,你为什么就这样着急呢?”她说:“我的儿子,我一个也不能少的!”佛说:“那么你把人世间所有的小孩子都偷着拿去吃,这又怎么讲呢?”鬼子母说:“我不是想要吃小孩子,我是没有东西吃!如果不吃小孩子,我这一千个儿子连我都要饿死!”

佛说:“从此之后,你也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不要再到处去偷人家小孩子吃。你有这么多个儿子,却一个都舍不得,我把他给扣到钵里,你就这样着急,世间人的小孩子,你都吃了,人家的父母岂不着急吗?你不要做这种事情了。”鬼子母也就答应佛,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于是释迦牟尼佛就叫所有的弟子,在午斋的时候,送点饮食给鬼子母吃。所以送食念这首偈颂:“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说这吃的东西,好像甘露那么甜,无论他们有多少,都可以吃饱的。这是中午送供的偈子,叫“施食”。这个施食,就是给大鹏金翅鸟和罗刹鬼子母的。

紧那罗:这也是八部鬼神众之一,他也是玉帝那儿奏音乐的一个乐神。紧那罗的头上长一个犄角,所以又有一个名字叫“疑神”。

上一页 
第38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4-4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摩睺罗伽:就是大蟒蛇。蛇是细的,没有太粗;这蟒蛇是很肥、很粗的这么一条,就像猪那么肥,这种东西也是很凶恶的,又叫做土龙。在中国广东省这个地方,人专门欢喜吃蟒蛇的肉;但是有的时候它也吃人的,因为人吃它,所以它也就吃人。

在梁武帝时,梁武帝是信佛、供养三宝的,可是他的妃子郗氏就专门不信──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因为她不信三宝的关系,死后就堕落为大蟒蛇的身,于是就回来求梁武帝超度她。她对梁武帝讲:“您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您的妃子郗氏。因为我不信佛、不信法、不信僧,不恭敬三宝,所以死后就堕落成大蟒蛇了。”她这样一讲,于是梁武帝就请志公禅师来超度她。本来这郗氏在生的时候,最反对的就是这位志公禅师;等到她死了之后,做了蟒蛇,这回向宝志禅师来叩头忏悔。志公禅师就造了一部《梁皇宝忏》──“梁皇”也就是梁武帝,“忏”就是忏悔,是给梁武帝拜这个忏以超度他的妃子。藉着拜《梁皇宝忏》的功德,梁武帝的妃子得以脱去大蟒蛇身,而生到天上去。

摩睺罗伽因为在佛住世时,也皈依三宝,所以也是佛教一个护法。

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人,就是我们所有这一切的人;非人,就是一切的畜生;等身,这所有的一切都包括。这观世音菩萨若是看见这天龙八部、鬼神等,以及一切的畜生,应该以天龙八部身得度的这种的众生,他就现出这天龙身,或夜叉身,或罗刹身,或乾闼婆身,或阿修罗身,或迦楼罗身,或紧那罗身,或摩 睺罗伽身,或现这一切人的身,或一切非人的畜生身。应该以这种种身得度的,他就对他的机缘而现这种种的身,来给这一切的众生来说法。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执金刚神,就是佛教的护法。金刚神的来历是在很久以前,有个转轮圣王,他生了一千个儿子。他怎么会一个夫人就生了一千个儿子呢?因为他的寿命长,寿命长所以有一千个儿子也不算多。这转轮圣王生了一千个儿子,可是他这种野心还不足,又娶了一个妻室;这第二个太太,就生了两个儿子。这一千个儿子,大家就发愿,说:“我们将来一定要修行成佛的,我们一千个兄弟要按着次序成佛,就是转轮圣王也不做了。”大家就抽签,释迦牟尼佛就抽到第四个,他是第四个成佛的,将来还有第五、第六都会依着。现在我们这个劫叫“贤劫”,这贤劫有千佛会出世。

这一千个兄弟都发愿成佛,这第二位夫人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发愿,一个发愿说:“我们这一千个哥哥,无论哪一个哥哥成佛的时候,我要第一个去请佛来给世人说法,我发愿来供养佛、来供养三宝。”另一个就发愿说:“我就发愿来做护法。我每一个哥哥成佛的时候,我就发愿去到他的面前来护持他,来保护着他!”所以这执金刚神,就是发愿保护佛说法的这一个,就是这转轮圣王第二位夫人生的第二个儿子。他拿着宝杵来保护佛教,是凡有佛出世,他就发愿去拥护佛法。这执金刚神的来源,就是这样。另外一位就是大梵天王,他是第一位请佛说法的。

I2 总答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释迦牟尼佛讲完了观世音菩萨这种种化身之后,又叫了一声,无尽意菩萨!这位观世音菩萨,他成就以上所说这种种功德,他以这种种身形,到每一个国家去度脱所有一切的众生。

上一页 
第39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I3 劝供养(分二)
J1 劝供 J2 受旨
今J1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因为这个,所以你们这一切的众生,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不要有两个心。一心,就是一个信心。所谓两个心,就是有一种怀疑的心,这就没有功德,没有感应。所以才说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是位大菩萨,能于怖畏急难之中,布施给你无畏,令你不生恐惧。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个娑婆世界,都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菩萨。

J2 受旨(分六)
K1 奉命兴供 K2 观音不受 K3 无尽重举 K4 佛劝当愍 K5 受已奉佛
K6 总结神力
今K1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都应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一心诚念观世音菩萨。无尽意菩萨听见释迦牟尼佛这样讲,也就想把他脖子上所戴的宝珠、璎珞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这无尽意菩萨对佛就说了,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世尊!我现在就应当供养观世音菩萨了。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这样大的功德,有这么大的威神之力,所以我虽然已经成菩萨了,但是我还要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来栽培我的福报,来供养观世音菩萨。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说完了这话之后,无尽意菩萨即刻,也没有加以思索,就把脖子上所戴最值钱的宝珠、璎珞取下来。璎珞,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珍宝。这种璎珞内里边是空的,可以装东西,古来人常用它来作为装饰品。璎珞宝珠这么一串,也好像这一串念珠子似的。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这一串璎珞宝珠,它是很值钱的;值多少钱呢?价值百千两金,现在就送给观世音菩萨了。作是言:无尽意菩萨又作这种的说话。

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仁者,就是仁慈的一个人;菩萨对菩萨彼此之间都称呼“仁者”。这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这珍宝璎珞本来是属于财施的,为什么在这经文上,无尽意菩萨说是“法施”呢?因为无尽意菩萨当时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时候,在他的心,并没有认为这璎珞宝珠是一种值很多钱的东西。他就是愿意把自己欢喜的这种珍宝、璎珞,诚心来供养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想它是值多少钱。

可是为什么经上又说“价值百千两金”呢?这句是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添上去的。当时无尽意菩萨并没有说这是值多少钱,他就是以他的心来供养观世音菩萨,彼此之间并没有这种“财”的观念,所以属于法施──虽然是财施,但是也变成了“法施”。这是大家以心印心,并不拿它当作一个值钱的东西,所以他要求观世音菩萨接受他这种法的供养,这种宝珠和缨络。

上一页 
第40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7-1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K2 观音不受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在这时候,无尽意菩萨以珍宝璎珞来供养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不肯受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在这法华会上来听《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没有得到佛的许可,他就表示客气,不接受这份供养。并且观世音菩萨也没有这种的贪心,也没有说是:“这珍宝璎珞太名贵了,有人送给我,恐怕接受迟了,人家不再供养,那怎么办呢?”就因为他没有这种的心,所以不怕人家不供养。在他的心里根本也没有一个能施,也没有一个所施;也没有一个能受,也没有一个所受。在他心里,你供养我和不供养我,他看成很平等的。在默默中,当然这无尽意菩萨是有功德的,可是观世音菩萨本身就不接受这种的供养。

K3 无尽重举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无尽意菩萨一看观世音菩萨不肯接受他这个璎珞宝珠,于是就着急了。他可不像一般不是真正想供养、布施的人:“你不要,我就不供养了,我还拿回来了。”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他又对观世音菩萨说了。说什么呢?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大慈悲者啊!大仁慈的菩萨,您应该可怜可怜我啊!怜愍我无尽意和这一切的四众弟子──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和所有的众生。我供养您珍宝璎珞,不是为了我自己来求福,而是为这四众弟子,和所有法界的众生,来供养仁者您的。我是代表众生来供养您,所以请您怜愍我等,接受这个璎珞吧!我等,就是所有一切众生。

K4 佛劝当愍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无尽意菩萨,一定要供养观世音菩萨,而观世音菩萨就决意不接受这个供养,说:“您这么样好的东西,我不敢接受啊!我没有什么道德,您都还自己保留着好了。”无尽意菩萨一听观世音菩萨这样讲,就着急了,甚至叩头顶礼,向观世音菩萨哀求说:“请您慈悲了!”请他来接受这个供养。这时候,一个不受供养,一个就一定要供养,这两方面各自坚持──无尽意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两人成了僵局了。在这时候,释迦牟尼佛给做和事佬,调解这个问题。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佛在这时候,看一看观世音菩萨,笑一笑对他说,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你应当怜愍这位无尽意菩萨,和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不单只是四众弟子,而且还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你应该可怜这一切的众生,以及这天龙八部等,你接受他这供养吧!他是出一种真心、一种法的布施,你不要拒绝他这种好意,应该接受他的供养。

上一页 
第41页
下一页
 楼主| 发表于 2023-7-15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K5 受已奉佛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就在这时候,观世音菩萨见到释迦牟尼佛出来调解这件事情,他也就听佛的话,所以怜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以及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众生,就接受璎珞宝珠。这个文上没有说这一些天龙八部,这是省文。由这“天龙人非人等”,其中就包括这八部鬼神众在内了。可是接受是接受了,他又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观世音菩萨又转向供养,又把这个璎珞分成两份。你看观世音菩萨难怪是菩萨,这么值钱的东西,他又分成两份,一份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一份供养多宝佛塔。

这位多宝佛,是在过去无量无量劫以前,他就成佛了。他曾发愿说:“无论哪一个人成佛的时候,最后一定要讲《法华经》;等到这位佛说《法华经》时,我就发愿一定要从地下涌出一座多宝佛塔,现到虚空中,来给所有的众生证明──证明《法华经》是最妙的、最圆满的、最好的!”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在以前演说三藏教、方等、般若的时候,多宝佛都没有现身;等到法华会上,正讲这部《法华经》的时候,这位多宝佛就从地涌出来这座多宝佛塔,来证明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现在到这二十五品上,观世音菩萨就将一份璎珞珍宝供养释迦牟尼佛,另一份就供养给多宝佛塔。

这一部《法华经》共有七卷,有六万多句,这是佛教里一部最重要的成佛的经。你们每一个人有亲戚、朋友,都介绍给他们来听经,这是最难得的机会。无论谁都可以来!尽量去令多人知道佛法,这就是拥护佛教。来听经,这就是最大的功德,因为听经就是教他去学佛法;学佛法,将来就有成佛的机会。如果他成佛了,这位佛就是你造成的;你造成了一位佛,你自己本身就不愁你不成佛了。

K6 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

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无尽意!这位观世音菩萨,有像上边我所说的这种神通妙用、自在神力,游行在这个娑婆世界,来救度一切众生。所有的人,都应该诚念他,应该供养他,应该恭敬他。

上一页 
第42页
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5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