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祖师大德] 印光大师广文钞菁华录白话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9-2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

字号 
12


原文:

56.汝不知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又正定者,寂照双融之谓。正受者,妄伏真现之谓,见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清净明了,又何致心火上炎之病乎?汝以极重之业力凡夫,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观心之法,乃教家修观之法,念佛之人,不甚合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普被上中下,若圣若凡,一切机之无上妙法也。须知都摄,注重在听;即心中默念,也要听。以心中起念,即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则六根通归于一。〖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见正编与徐福贤书。〗校彼修别种观法,为最稳当,最省力,最契理契机也。(文钞续编)复杨炜章书

白话译文:

56.你不知道净土宗旨,应当依照《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不要用观心念法,应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都集中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其他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这就叫做“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比那不摄心的,则心中清净多了,所以叫做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没有间断,自然可以心归一处。浅一点的可得一心,深一些的则可得三昧。三摩地,就是三昧的别名,翻译为正定,也可说正受。正定,就是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再跑出去的意思。正受,就是心所纳受,只有佛号功德的境缘,其他一切境缘都不可得。(又正定即寂照双融,正受即妄伏真现。见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能真正都摄六根念佛,一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不须观心,而心自然清净明了,又怎么会引来心火上升的病呢?你是业力极重的凡夫,却妄用观心之法,故致如此。观心之法,是教家修观之法,这个方法对念佛之人,不很契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才是上、中、下、圣凡等一切根机众生的无上妙法。要知道“都摄”注重在听,即使心中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中一起念,即有声相,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心中的声音,仍然是清清楚楚的。果然能字字句句,听得清楚,那么六根通归于一(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才可速至一心不乱。见文钞正编与徐福贤书)。于其他观法比较起来,这种方法(指持名念佛)是最稳当,也最省力,最契理契机的。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
· 返回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22-9-2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

字号 
12


原文:

57.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馀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应道交。(文钞续编)复又真师书

白话译文:

57.念佛之人应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然能够这样,即使不能做到完全没有一点妄念,妄念也不至于很多。很多人只图快,图多,随口去读,因此无效。若能摄心,才可以说是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儿子思念母亲为比喻,儿子心中只思念他的母亲,其他事情,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事,所以能够感应道交。

按:念佛摄信愿,信愿在发广大心。见佛三力,往生三力,最重要在本功德力,即念佛修出真实功德,这才是根本。同样念佛,以发无上菩提心者,念佛功德最胜,与贪心私心修法相比,可谓天壤之别。真实功德,与自性善相应,与清净心相应,与戒定慧相应……。念佛贵摄心净念,于法相应,方能生出真实功德。达摩言梁武帝造庙供僧千万,然实无功德。念佛人必须先知晓何谓功德,何谓福德。念佛计数,贵长久修行,不当间断。并非念佛声数越多,功德越大。对同一念佛人而言,散乱心念佛,没有至诚恭敬心念佛功德殊胜;虽至诚恭敬念佛,但没有得定心念佛功德大。智者大师曾云,定善能灭定业,散善难灭定业。若能念佛成片,得定,一句佛号灭罪效果,比散心念佛功德殊胜千倍万倍。祖师曾言,大心一发胜修行百年。如是可知,不当以图快贪多之心来修念佛,当在发菩提心真实,念佛心清净上下功夫。心愈清净,愈近于定心,大势至净念相继,即修净心之意,这才是根本下手处。最后反问几句,若想得净心,还须持戒么?破戒造恶真的无碍么?五逆十恶临终念佛皆可往生,为何印祖开示杀业最障往生?




  其他相关文章
· 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中品下生自在往生
· 虽也念佛,但因发心不等,道业功德天壤之别
· 假善人虽得助念亦难往生之真实案例
· 返回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中品下生自在往生

字号 
12


原文:

58.修习净土,随分随力,岂必屏除万缘,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亲,淫人思美女,虽日用百忙中,此一念固无时或忘也。修净土人,亦复如是;任凭日用纷繁,决不许忘其佛念,则得其要矣。(文钞三编)复江有传书

白话译文:

58.修习净土,随分随力,难道一定要排除世间万缘,才能修持吗?譬如孝子思慈亲,淫人思美女,虽然每天做事非常繁忙,这一念却无时无刻不在,一定没有忘记啊!修净土的人,也是这样。任凭每天做事有多繁忙,也决不允许忘记心中的佛念,这就得到修行的要旨了。

附录:《观经》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按:《妙宗钞》判世间善人中品下生自在往生,大抵位证观行位初品。若减去弥陀冥加之力,实则名字位后心。名字位初心念佛人,通修未修。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名字位初心。有些人刚修行,法门未通透,修行不得力,这也是名字位初心。但有些世间善人,并未信佛,秉持良心,多行十善,不造恶业,一生如此。知礼大师判这类善人为名字位后心。为何?这类善人一生不造恶,力行十善,这就是五戒十善圆满,这本身就是一种定力,常破戒造恶者,就是自制力(定力)不够。从戒定慧三学角度论之,持戒必然得定。依四禅八定来判,善人之定,近于欲界定、未到定,刚有初步的定功。但是,就是这观行位初品的初级定功,依照《妙宗钞》判之,即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的水平,世尊授记此人临终决定往生,且自在往生。这类念佛人,佛力冥加后,便可入伏惑事一心不乱,可观见化佛。又定心念佛所修定善,可灭极重定业,故不再遭受天灾人祸意外横死等定业之报。以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只要信愿真实,随顺菩提正道发心,其临终皆可自在往生。为何自在往生?如《观经》所言,这类人“闻此事已,寻即命终”,“寻”即快速之意。下品三生听取法门后,还有一段时间念佛忏罪的过程,然后才能往生。而中品下生,无三恶道罪心(惑业与罪心不同),稍一动念念佛,即可入定,定中见佛,自然马上往生。锅漏匠、修无师、黄打铁,至少都在这个水平以上,方能站着、坐着自在往生。说了这么多,回到原题,朝暮课诵虽只简短十口气念佛法,若能一天保持五戒十善心不断,随缘做种种事。或者,菩提心真实,时时刻刻以未来佛的心态来观待众生,一切工作家务等事皆以供养诸佛的心态去作。可以说这两种情形,皆属于“广义念佛”并未间断,时时刻刻都在累积往生资粮,若能一生如此行之,虽不常念佛号,但皆能决定并自在往生。换言之,若人课诵佛号每天数万,闲暇时,仍有人我是非,贪嗔痴慢,持戒不严,屡屡破戒。这类人,看似念佛精进,实则菩提心并不真实,屡坏功德,心境上下浮动,难以维持在名字位后心,故临终往生仍不得自在,必须临终十数天内忏悔念佛,罪灭方能往生。总之,善用心者,时时事事皆能累积往生资粮;不善用心者,貌似念佛精进,实则是伪修行人。




  其他相关文章
· 念佛具体方法,四字及六字等;释决定往生阶位
· 假善人虽得助念亦难往生之真实案例
· 返回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具体方法,四字及六字等;释决定往生阶位

字号 
12


原文:

59.出声念,则可念六字;心中默念,字多难念,宜念四字。从日至夜,睡着则任他去,醒来即接着念。以念佛为自己本命元辰[1],决不片时放舍,庶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往生西方矣。(文钞续编)复汤慧振书

白话译文:

59.出声念,就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心中默念,字多难念,适宜念“阿弥陀佛”四字。从白天到黑夜,睡着了任他去,醒来就接着念。以念佛为自己的本命元辰,决不片时放弃,才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往生西方啊。

注释:

1、元辰:元旦,吉日。

附录:《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解]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又问,若平时得七日不乱后,忙于余事,又复心乱,起惑造业,到临终时,亦得生否。答,尔言得一心不乱后,又复心乱造业,是非真得。果真得一心不乱,决无更起惑业之理。果得事不乱,我执已空,决无更起见思惑,造有漏业。果得理不乱,法执已空,决无更起无明惑,造二边业。此诚如照妖宝鉴,觉不生迷也。

附录:《观无量寿佛经》决定往生阶位

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按:一心不乱属泛指,跨度很大。包括伏惑事一心、断惑事一心、断惑理一心等。后两者,其境界相当于阿罗汉及法身菩萨,都非凡夫能在一生中所修得。但是,伏惑事一心不乱,范围却很广,包括相似位及观行位,若再减去佛力增胜的效果,实则名字位后心便可在佛力冥加后,入伏惑事一心不乱。如蕅益大师所言,真得一心不乱者,得即不失,不会再起惑造业。就算伏惑事一心功夫最浅者,稍一用功仍会再入一心。这个阶位,世尊在《观经》中授记此人(阶位同于十六观第三观地观成的水平),临终决定往生。印祖上文开示“决不片时放舍”,善导也在书中告诫念佛人当“无余修、无间修、长时修”,终生修持。这似乎给念佛人很大压力,究竟要修至何时才算稳妥?善导时代是不能判定临终决定往生阶位的,善导对十六观及九品对应念佛功夫水平并未作判定,因为唐朝初起净宗教理并未整理完善,善导有心无力判定不了(说实话,善导连大乘观经实相经体都未判定)。直到宋朝天台宗十六祖知礼大师注解智者大师观经疏《观经疏妙宗钞》问世,知礼将台宗教理融合于净宗,才将净宗教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完美解决了善导《四帖疏》中遗留下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十六观及九品对应念佛功夫水平的判定,对净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决定往生阶位”,知礼大师依照智者大师将其判定为“圆教观行位初品”,即伏惑事一心最浅水平,近代法师常言的功夫成片。利根念佛人,打几个精进佛七,便可证至观行位初品。钝根念佛人,若能老实念佛三年五载,亦能功夫成片。所以,若想得临终决定往生,并非如善导所言,无间修长时修,终其一生都在念佛,方能证得决定往生。至于,本愿法门的“决定信即决定生”等论调,就不要去信了。他们虽口称依止善导,但断章取义偏离净宗教义已经太远了,更何况善导《四帖疏》有很多阙漏未解决,法然亲鸾一些著作更是悬而未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本愿法门提倡拈除自力,自力若都拈去了,根本就修不出自在往生来。本愿法门不判临终瑞相,就算有恶相也认为其决定往生,自欺欺人。以上皆是针对决定往生而言,至于未达名字位后心的散心念佛人,虽不堪称决定,但仍能往生,可在临终十数天最后际,由一心系念佛号而渐入临终特殊定境,念佛忏净诸罪,恢复善人身份,即可见佛往生。




  其他相关文章
· 对治妄念,用楔出楔,以念止念
· 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
· 见佛决定,往生决定;名字位如何见佛?
· 返回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22-9-2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治妄念,用楔出楔,以念止念

字号 
12


原文:

60.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希奇古怪之恶念;若发心修行,则此种念头,更加多些。〖此系真妄相形而显,非从前无有,但不显耳。〗此时当想阿弥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杂念妄想,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小声念,或默念。〗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矣。当杂念起时,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他在我心里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则意地自然清净。当杂念初起时,如一人与万人敌,不可稍有宽纵之心;否则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拼命抵抗,彼当随我所转,即所谓转烦恼为菩提也。汝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自清净。心清净已,仍旧念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矣。切不可生急躁心。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1],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文钞三编)复叶福备书

白话译文:

60.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在六道中轮回,无业不造。如果无心修行,反而不能觉察出有这些稀奇古怪的恶念;如果发心修行,那么自己就会发现,这些念头反而更多(这是心地趋于清静而容易显露妄念,妄念从前并非没有,只是不能发觉罢了)。这个时候应当想,阿弥陀佛就在我面前,因此不敢有一丝杂念妄想,就会至诚恳切念佛圣号(或小声念,或默念)。必须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则一切杂念,自然消灭了。当杂念产生时,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许它在我心里作怪。果然能如此常念,则意地里自然清净。当杂念刚刚生起时,如一人与万人作战,不可稍有宽恕纵容的心。否则它就做了我的主人,我就受它的危害了。如果拼命抵抗,它就会随我所转,即所谓转烦恼为菩提了。你能常以如来万德洪名极力抵抗,久而久之,心地自然清净。心清净以后,仍旧念佛不放松,则业障消而智慧开。切不可生急躁心。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者小声念,或者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即使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可自夸自大。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只有我一人实是凡夫。你果然能依我所说而修行,一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注释:

1、行住坐卧:即四威仪,乃人类生活起居之四种基本动作,引申为日常之生活举止,即行走、居住、坐下、睡觉。

按:印祖开示念佛止妄的具体细节。念佛对治妄念,如同用楔出楔,以念止念。在对治上,还是有些窍门可循的。妄念本无根,虚而不实,其性本空。世尊入甚深禅定,连无明尚且找寻不得实体,更何况妄念?真得定者,其妄念才相对平息。对于名字位初心的散心念佛人来说,没有妄念才是非常罕见的。当然,有些人心地清净,妄念相对少,但也是存在的。对于普通根性的初学来说,妄念多是很正常的。至于“以楔出楔,以念止念”,其窍门就是,不要老想着对治之事,越想对治,越是妄上加妄,对治之念仍然是妄念。关键在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摄心念佛这一念上。妄念来了,不去管它,把心念收回重新关注在这一句佛号上,用念佛之念,像楔子一样,把妄念这个楔子,从脑中剔除出去,即“以楔出楔,以念止念”。妄念本来无实体,无根无本,只要自己把心念集中在另外一念上(念佛),妄念自然就消失了。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舍此十念记数法,欲净念相继,
 楼主| 发表于 2022-9-2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舍此十念记数法,欲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字号 
12


原文:

61.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着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文钞正编)复高邵麟书四

白话译文:

61.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只要收起心来恳切地念,自然能够归一。摄心之法,首先要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想要收敛也没有办法。如果心已至诚,而念头还未专一,应当收敛耳朵仔细听。无论出声还是默念,都必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仍有口念的样子)。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此摄心,妄念自然消失了。如果有时妄念还会汹涌而至,则就用十念记数法,将全心的力量都放在一声佛号上面,这样的话,即使想要产生妄念,也没有力量和时间来顾及了。这种摄心念佛的究竟妙法,过去弘扬净土的人,尚未谈及,因为那时人的根基比较好,不必如此,便能使心归一。我印光因为心难制伏,才体会此法之妙。屡次试验屡次成功,并非我轻率乱说的。愿与天下后世钝根人共同如此修行,令万修万人去。所谓十念记数法,就是在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必须念得清清楚楚,还必须记得分分明明。到十句后,又必须从第一句至十句念,不可接着念二十、三十等。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只凭心记。如果十句一次记忆比较难,可以分为两次记,即从一至五,从六至十。如果还感觉费力,可以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次记忆。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插脚,一心不乱,久而久之自然得念佛三昧。须知这个十念法,与早晨的十念法,收敛妄心是相同的,用功就大有差别了。早晨十念法是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十念法以一句佛为一念。早晨十念法只能十念,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这里则是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即使每天念数万,都是这样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没有一点停滞和阻碍。从朝至暮,没有什么时间不适宜。与掐珠记数法比较起来,所得利益有天壤之别。掐珠记数法身体劳累且心神不安,此十念法则身体安逸且心神安定。只是做事时,或者难以记数,就恳切直念。做事完毕,仍然再摄心记数。这样下去,则心中往来不绝的念头就消归于专注一境的佛号了。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说,像我们这些钝根,如果放弃十念记数之法,想要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太难太难了!又必须知道这种摄心念佛之法,是既可以浅又可以深,既可以小又可以大的不可思议之法。只应当相信佛言,切不可因为自己想不到,就生疑惑,致使多劫善根,从此丧失,不能最后亲获实益,实在悲哀!掐珠念佛,只适用于行住二时。如果静坐养神,因为手动的缘故,心神不能安定,时间久了就会得病。而此十念记数法,行住坐卧,没有哪个时间不适宜。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
 楼主| 发表于 2022-9-2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

字号 
12


原文:

62.摄心念佛,为决定不易之道:而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三)(文钞三编)复刘瞻明书

白话译文:

62.摄心念佛,是一定不变的大道。而摄心之法,只有反闻最为第一。

附录:黄念祖开示节录

“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把观世音菩萨整个修持概括成这两句。当时观音很细致,先是不受声尘的干扰,这便产生静相,得到清净。但这清净还是分别,有清有静。静和动是相对的吗,所以还在有分别之中。再后来就是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就又进了一步!一步一步的,唯有这个都了然不生,但依然还在有知觉,还知道了然不生这件事,既然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个动静二相不生,这是你所觉,所觉就有“能觉”。能觉和所觉,再进一步也空了……一层一层的进,所以佛法是“无尽藏”。然而还存在那个“空”,我们把他空了,空了之后,空就是这个“所”,你能够做到的这个“能”,能空和所空,这个能空和所空也都灭了。灭了这里有个“灭”,“灭”也灭了!前头我们还好体会,到这个地方枣灭也灭了,就难懂了。“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涅盘寂灭为乐”。“寂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就如同一个木头墩。不是的!“寂灭”是乐,“寂灭为乐”,所以佛曾舍身求的就是这两句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按:二十五圆通中,最后文殊菩萨选根偈选择的是耳根圆通“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净宗诸位法师已经讲过,反闻闻自性之观音耳根圆通最为第一,是针对娑婆众生耳根利的缘故。若依全体法界众生而言,当以大势至念佛圆通最为第一,念佛圆通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这是公认的。而观音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之法,非利根不能修持。利根之念佛人若想修念佛禅,不妨一试。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念佛人必须持戒、发菩提心、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9-2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人必须持戒、发菩提心、具真信愿

字号 
12


原文:

63.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文钞续编)净土指要

白话译文:

63.凡是修净业的人,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是诸法的基础,菩提心是修道的主帅,信愿是往生的前导。

附录:印祖开示念佛法门纲宗

梦东(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此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当熟读之。而梦东语录,通皆词理周到,的为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倘能于此二书,死心依从。则即无暇研究一切经论,但常阅净土三经,及十要等。仰信佛祖诚言,的生真信,发切愿。以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暗室屋漏,如对佛天。克己复礼,慎独存诚。不效近世通人,了无拘束,肆无忌惮之派。光虽生死凡夫,敢为阁下保任即生便可俯谢娑婆,高预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矣。

按:《观经》九品中,下三品五逆十恶重罪之人,临终忏悔亦能往生。但《观经》宗旨并非鼓励人恣意造恶,这不是世尊的初衷。前六品往生之人,皆能快速花开见佛。而下下品须十二大劫,方能花开悟无生。对于世尊而言,一是悲悯造恶众生,只要回心便不舍弃;二是警戒弟子,虽能带业往生,但不可造恶破戒。若依本愿法门恶人当机说,造恶越重越易往生,提倡此种邪说者决定是谤佛谤法,犯阿鼻重罪。真正修行人,必力争前品。至于严持净戒,只要五戒十善圆满,此人必定临终决定往生,且自在往生。此种论断出自知礼大师《观经疏妙宗钞》,属中品下生。若屡屡破戒造恶,此人虽自称信真愿切,但临终绝难自在往生,须临终之际忏悔灭罪方能得生。破戒人必不能修至观行位初品,破戒必不得正定,这是自在往生的条件之一。《观经》有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念佛法门虽能带业往生,但决非带罪往生。烦惑不必断除,恶业之债也不必今生偿还,但三恶道罪心(性罪)必须忏除,这是牵引罪人堕落三途,亦是障碍往生净土的根本原因。极乐世界若有三恶道,这类罪人不必忏罪就可以横出三界。但极乐无恶道,娑婆恶道罪人若想平移横出三界显然不可能,所以必须念佛忏罪,将自心回归善类,重新获得相对净心(三恶道诸罪消灭),方可带业往生横出三界。

李炳南大德曾助念千人,最后慨叹,千人中只有数人临终有绝对瑞相。本愿法门解释为,以信力不够。虽然信愿行对往生至关重要,但此处绝对是临终忏罪不得力的缘故。本愿法门不判定临终瑞相,认为有无瑞相甚至恶相,都不碍其绝对往生。本愿法门教理割裂严重,主要是因为善导《四帖疏》中并未作出大乘实相及心体等重要判法,也未对十六观及九品对应念佛功夫给出任何判定。实相心体判定的缺失,导致法然及亲鸾心外取法心外有佛,自性弥陀与西方弥陀心体非一等错误结论,这是得出纯他力救度的根本原因。法然认为,自心惑业障自心如来,但不障心外西方弥陀,故西方弥陀可他力断惑。因其不知极乐实具四土,只知报土,故严重夸大他力断惑的力度,是弥陀他力断除念佛人见思惑、尘沙惑及无明惑,以强缘令入报土(凡夫必须断除无明,方可入报土)。亲鸾更是将纯他力救度之说发挥极致,最后得出,以他力胜故,非自力往生,自力可拈除,不必修持戒、忏悔,不必发菩提心,精进念佛反而被判定“不定往生之业”,信愿行中只强调对他力的信心,见佛三力只强调一个佛力。念佛人只须信心具足,临终无需自力正念,不管临终人心念是否颠倒,甚至昏迷,只要弥陀佛力一加持,便可他力断惑,令其正念得生,念佛往生,他力断净念佛人三惑而转生弥陀报土……。因为善导《四帖疏》中未能判定十六观及九品往生对应念佛功夫的阶位,以至于本愿法门断章取义逐渐衍生出,生前十念佛号即“平生业成”、“念佛即往生”、“决定信即决定生”种种诱人的观点。建议净宗学人,一定要深入研究智者大师知礼大师的《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看后定会知晓,《观经》各个章节之间原本是一体的,是圆融的。不像本愿法门著书,其诸多义理是肢解的,是割裂的,常常是矛盾的。《观经疏妙宗钞》完美补充了《四帖疏》的诸多阙漏。李炳南大德在其序中曾言:“宋·四明《妙宗钞》出,为《观经》诸注精英,所诠皆第一义谛,于焉净旨大明。古有病其繁深者,欲节而略之,蕅祖直谓‘不可动其一字’,其要可知矣!……蕅祖又曰:‘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如《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中所言:“在理论上,以天台圆宗判释净土行门,既弥补善导‘凡夫入报土’论义理之不足,復增强净土立教特殊性与超越性之说服力。……对于天台与净土的思想,有承传旧说、有阐发新义,或精简华严、或甄分诸宗,既驳正山外之夹杂、復楷正古来之争议;不仅表出章安、荆溪未暇结显之妙谈,又復补足慧远、善导不逮完成之义蕴。由是,遂使天台“真正圆教”之地位屹立不摇,也让净土“胜异方便”之美名印证无差。……由是,净土宗之修证阶位,高下分明,丝毫不滥,而净土宗之教义,遂更臻完备无缺。”愿有缘者一定深入研习此书。

印祖在上文中开示的三个必须,若能做到,皆可决定往生及自在往生。而本愿法门拈除自力,持戒、发菩提心及念佛行皆属自力,皆当拈去。所以,本愿法门不判临终瑞相也是前车之鉴,因为不修自力,根本没有自在往生;平时也不持戒,临终又不忏罪,本愿法门信众几乎都没有往生,哪来瑞相?在日本近千年的净土真宗信众往生史中,有瑞相者实属罕见,慢慢就形成了不判定临终瑞相,就算恶相,皆认为决定往生,迷信西方弥陀他力故。若不然,日本整个净宗信仰就完全坍塌了。我们要庆幸,能生在中国。




  其他相关文章
· 以菩提心为根本,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
· 念佛具体方法,四字及六字等;释决定往生阶位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菩提心为根本,以信愿行三法为宗

字号 
12


原文:

64.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1],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不负此生矣。(文钞三编)复康寄遥书

白话译文:

64.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为因入果海,果通因源的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的功夫。这样做下去,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这才不辜负此生为人了。

注释:

1、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愿是菩萨所立,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记和实践。

按:《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净宗本是大乘宗派,一切大乘法门,皆以菩提心为根本。若发心不正,果招迂曲。慈云灌顶大师在《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中,头三条果报就是念佛堕三恶道,让人不寒而栗。以贪嗔痴心,以自私自利心,以人我是非心,以五欲六尘心,以名闻利养等心而念佛,与菩提心相违,逆菩提正道而修,不生功德,不灭罪业,内障自佛,外障他佛,实难往生,其归宿必定是三途。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最后注解信愿行之“发愿”,是随顺四弘誓愿而发,随顺菩提正道而发。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言,若贪求净土快乐而发愿往生,根本不能成功往生。至于《观经》十六观九品生中,经文中某品提到发心,也有某品未言发菩提心,又有某品言往生后发心,对于这类疑惑,必须详读智者大师知礼大师《观经疏妙宗钞》,方能真正释疑,注解得最为圆融。




  其他相关文章
· 何可死执一法念佛,以至受病乎?
· 如何正确理解《观经》往生后发菩提心?
· 为何说智者大师解二乘种不生,为最善说?
· 假善人虽得助念亦难往生之真实案例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可死执一法念佛,以至受病乎?

字号 
12


原文:

65.追顶[1]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2]、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至受病乎?随息[3]不如静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文钞三编)答幻修学人

白话译文:

65.追顶念佛容易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怎么可以死执一法,以至于得病呢?随息念佛不如静听,因为随得不好,也会得病。静听不会得病。

注释:

1、追顶:即追顶念佛,为如下所说的金刚法:将字与字及句与句之间,连缀得极其紧密,使一字追一字,依据追一句,声声追顶,中间不留空隙,无少休息,努力直前,即名追顶念佛。由此念佛,极力追顶,猛之又猛,则过去事思量不来,未来事预卜不著,现在心识不扰,则三心断绝,前后际除,虚空粉碎,自然杂念妄想归于寂减,而得一心不乱。此追顶念法,功效迅速,是明朝三峰大师所极力提倡的念佛法。

2、金刚:即金刚持念佛法。若念佛高声觉其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则取其中道,念佛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行者一边念,一边听,不论四字或六字,但能听得字字分明,须句句出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闻他人呼唤自名,则能清醒矣。

3、随息:即随息念佛。随即数息念佛的方法,一呼一吸念佛号一句,随默数一,这样连续数至十,再从一数起,周而复始,一直念去。唐朝飞锡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中说:“世上之人,多以宝石、水晶、金刚、菩提为数珠,吾则以出入息为念珠焉。称佛名号,随之于息,有大恃怙,安惧于息不还属后世者哉!余行住坐卧,常用此珠,纵令混寐,含佛而寝,觉即续之。”

按:理上说得极佳,但对于普通根性凡夫来说,若想一口吃个胖子,几天几星期内就证一心不乱,是根本不现实的。“三心断绝,前后际除,虚空粉碎”,这已是甚深禅定。深的不谈,只从浅说,若能证个最浅的功夫成片,最浅的伏惑事一心不乱,就已非常了得。不管采用何种念佛方法,必须从持戒熄欲发菩提心下手,这类根基修法尚且不持,欲想一步登天,证得一心不乱,如同沙中盖楼。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念佛与心火上炎;若不善用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19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