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演程居士

[祖师大德] 印光大师广文钞菁华录白话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2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证入;诸祖力劝

字号 
12


原文:

15.溯自大教东来,远公[1]大师,遂以此为宗。初与同学慧永[2],欲往罗浮,以为道安法师所留,永公遂先独往。至浔阳,刺史陶范,景仰道风,乃创西林寺以居之,是为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岁也。至太元九年甲申,远公始来庐山。初居西林,以学侣浸众,西林隘莫能容。刺史桓伊,乃为创寺于山东,遂号为东林。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远公乃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命刘遗民作文勒石,以明所誓。而慧永法师,亦预其社。永公居西林,于峰顶别立茅室,时往禅思。至其室者,辄闻异香,因号香谷,则其人可思而知也。当远公初结社时,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属法门龙象,儒宗山斗;由远公道风遐播,故皆群趋而至。若终公之世,三十馀年之内,其入莲社而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则多难胜数也。自后若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莫不以此自行化他。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清凉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自昔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唯禅宗诸师,专务密修,殊少明阐。自永明倡导后,悉皆显垂言教,切劝修持矣。故死心新禅师[3]《劝修净土文》云:弥陀甚易念,净土甚易生。又云:参禅人正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云:汝若念佛,不生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真歇了禅师[4]《净土说》云:洞下一宗[5],皆务密修,其故何哉?良以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器,傍引中下之机。又云:宗门[6]大匠,已悟不空不有之法,秉志孜孜于净业者,得非净业见佛,尤简易于宗门乎?又云: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证入。长芦颐禅师,结莲华胜会,普劝道俗,念佛往生;感普贤、普慧二菩萨,梦中求入胜会,遂以二菩萨为会首[7]。足见此法,契理契机,诸圣冥赞也。当宋太真二宗之世,省常法师,住持浙之昭庆,慕庐山远公之道,结净行社;而王文正公旦,首先归依,为之倡导。凡宰辅伯牧,学士大夫,称弟子而入社者,有百二十馀人;其沙门有数千,而士庶则不胜计焉。后有潞公文彦博者,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入将相五十馀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益力,专念阿弥陀佛,晨夕行坐,未尝少懈。与净严法师,于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从其化。有颂之者曰: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寿至九十二,念佛而逝。元明之际,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或为诗歌,或为论辩,无不极阐此契理契机,彻上彻下之法。而莲池、幽溪、蕅益,尤为切挚诚恳者。清则梵天思齐、红螺彻悟,亦复力宏此道。其梵天《劝发菩提心文》,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能依而行之,其谁不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会之良朋乎?(文钞正编)青莲寺念佛宣言书

白话译文:

15.追溯佛教东来,慧远大师就以念佛为宗。开始与同修慧永,想要去罗浮,被道安法师留住,永公就一人先去了。到浔阳,刺史陶范景仰道风,就创建了西林寺让永公住在那里,当时是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丁丑年。到太元九年甲申,远公才来庐山。开始住在西林寺,后来,因为同修的伙伴越来越多,西林寺窄小已经住不下了,刺史桓伊就为他在庐山以东建寺,叫做东林寺。到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远公就与僧俗一百二十三人,结莲社念佛,求生西方。让刘遗民作文铭刻于石,以表明念佛的志向。这时慧永法师,也加入进来了。永公居住在西林,在峰顶另外建立茅棚,经常去那里静坐禅思。到茅棚的人,都能闻到一种特别的香气,因此就把那里叫做香谷,这样看来永公的境界也可想而知了。当远公刚开始结社的时候,即有一百二十三人,都是法门龙象,儒宗泰斗。因为远公的道风远近闻名,所以大家都群趋而至。如果总结一下远公一生,三十多年之内,进入莲社而修净业,蒙接引而得往生的人,就多得数不胜数了。自他以后如昙鸾、智者、道绰、善导、清凉、永明等诸位大师,没有不以此净土法门来自行化他的。昙鸾著《往生论注》,妙绝古今。智者作《十疑论》,极陈得失。著《观经疏》,深明谛观。道绰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善导疏净土三经,力劝专修。清凉注疏《行愿品》,发挥究竟成佛之道。永明说《四料简》直指即生了脱之法。自古以来诸宗高人,无不归心净土。只有禅宗诸师,专门致力于密修,很少有人阐明净土法门。自永明大师倡导修净以后,禅宗大德都纷纷开坛演教,恳切劝大众修持净土了。故死心新禅师在他的《劝修净土文》中说:“弥陀很容易念,净土很容易生。”又说:“参禅人正好念佛。根基如果愚钝,担心今生不能大悟,就暂且先借弥陀愿力,接引往生。”又说:“你如果念佛,却生不了净土,老僧当堕拔舌地狱。”真歇了禅师在《净土说》中告诫我们:“洞下一宗,都注重密修念佛,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凭借念佛法门,可以走修行捷径,正是按《大藏》所说,接上上根器,兼收中下根器。”又说:“宗门内的高僧大德,已悟不空不有之法,仍立志孜孜不倦专修净业,这难道不是说明修净业见佛,比宗门要简单的多吗?”又说:“不管是佛是祖,还是在教在禅,都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都能证入。”长芦赜禅师,结莲华胜会,广劝僧俗,念佛往生,曾感动普贤、普慧二位菩萨,在他的梦中要求加入这次殊胜的法会,禅师因此就以二菩萨为会首。足见此法,契理契机,诸圣都在暗中赞叹啊。宋太、真二宗时期,省常法师在浙江昭庆做住持,追慕庐山远公的道风,结净行社;王旦(文正公),首先皈依,为之倡导。一切大小官吏,学士大夫,自称弟子而加入净社的,有一百二十多人,加入的沙门有数千,而普通百姓就不计其数了。后有潞公文彦博,历任仁、英、神、哲四朝的官员,出入将相五十多年,官至太师,封潞国公。他平生笃信佛法,晚年向道更加用力,专念阿弥佗佛,晨夕行坐,从来没有松懈。与净严法师,在京师结十万人求生净土会,一时士大夫多随从而感化。有歌颂他的人说:“知君胆气大如天,愿结西方十万缘;不为自身求活计,大家齐上渡头船。”寿至九十二岁,念佛而逝。元、明时期,则有中峰、天如、楚石、妙叶等大师,或作诗歌,或为论辩,无不极力弘扬这个契理契机、上下通达的念佛法门。而莲池、幽溪和蕅益大师,尤其真挚诚恳。清朝有梵天寺的思齐、省庵法师,红螺山彻悟禅师,他们也极力弘扬此道。梵天的《劝发菩提心文》,红螺的《示众法语》,都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学者果然能够信受奉行,有谁不会离开娑婆,高登极乐,为弥陀的弟子,作莲池海会的良朋呢?

注释:

1、远公:指庐山慧远(334-416),东晋高僧,居庐山,创立莲社,弘扬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人,俗姓贾,为别于隋代净影寺之慧远,后世称为“庐山慧远”。

2、慧永:(332-414)内江潘氏子。与慧远同师道安。相期结屋罗浮。及远为安所留。师乃先至浔阳。刺史陶范。留憩庐山舍宅。为西林寺以居之。峰岭别立茅室。尝有一虎驯伏。入其室者。辄闻异香。因号香谷。

3、死心新禅师:宋代僧死心悟新(1044-1115),撰《死心悟新禅师语录》,绍兴十一年刊行。内容编录师初住云岩之开堂语录、住翠岩之广化法语、再住云岩之语录,及住黄龙之语录、小参示众、偈颂等。

4、真歇了禅师:即真歇清了(1089-1151),宋代曹洞宗增。左绵安昌人,俗姓雍。撰有《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5、洞下一宗:指曹洞宗,禅宗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说:一为取漕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后者颠倒行次,为语便也。

6、宗门:禅宗之自称,为“教门”的对称。宗者,流派之本源;门者,诸派所归趋之要门。唐宋时代,主张教外别传的禅宗,认为禅是佛法的总府渊源、佛道的正门,且依《楞伽经》所言“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义而自称为宗门,并以天台、华严、法相等教家立场的宗派为“教门”或“教下”。

7、长芦赜禅师继承慧远大师遗风,建立莲花胜会,普劝念佛。一个晚上,梦见一个少年,乌黑的头巾,白色的衣服,风貌清美,作揖说:“想要参加您的莲花胜会,敬请写一个名字。”禅师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普慧。”写完后,又说家兄普贤,敬请一起书写。醒来后感到奇怪。忽然想起《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有二位菩萨名字,普慧连发二百问,普贤连下二千答,这是大菩萨啊,怎么能够蒙他们在冥冥之中如此加持呢!就写二菩萨名字作为会首。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法照遇文殊
发表于 2022-8-1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法照遇文殊

字号 
12


原文:

16.莲宗四祖,法照[1]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据师子座,说深妙法。师礼二圣,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2]。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师顶,为授记莂:“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师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此系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二大圣所开示者。五台,乃文殊应化之道场;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意欲一超直入如来地,而不知欲步五祖戒[3]、草堂清[4]之后尘,尚不能得乎?(文钞续编)致广慧和尚书

白话译文:

16.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在大历二年,住在衡州云峰寺,在他的粥钵中,屡次出现圣境,不知是何处名山。有曾经到过五台山的人,说一定是五台山。大师于是就前往朝拜五台山。大历五年,到了五台县,看见远处一道白光,大师就跟着白光往前找,到了大圣竹林寺。大师进入寺内,到讲堂,看见文殊菩萨在西,普贤菩萨在东,靠着狮子座,演说深妙佛法。大师顶礼二圣,问道:“末代凡夫,离开正法时代已经很久,智慧和根基都转劣了,污垢和业障也更深了,佛性没有办法显现。佛法浩瀚无边,不知修行哪一个法门,最为切要?只愿大圣,消除我的疑问。”文殊说道:“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各种修行法门,没有超过念佛的,此外要供养三宝,福慧双修。这两件事情,最为重要。为什么呢?我在过去,因观佛的缘故,因念佛的缘故,因供养的缘故,今天得到了一切种智。故知念佛,诸法之王。你应当常念无上法王,使这个念头不要停息。”大师又问:“应当念何佛?”文殊说:“这个世界的西方,有阿弥佗佛,此佛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连续念阿弥佗佛,使这个念头从无间断。命终之后,一定往生,从此永不退转。”说完这些话,两位大圣,各各舒展金手,按摩大师的头顶,为他授记,说:“你因为念佛的缘故,不久就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希望快成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念佛,如此就能速证无上菩提。”说完,两位大圣互说偈语。大师听完后,欢喜踊跃,疑问尽除。这就是法照大师亲到竹林圣寺蒙两位大圣开示的经过。五台是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文殊就是七佛之师。他说,他在过去,因观佛,念佛的缘故,得到了今天的一切种智。因此,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最深禅定,以至于一切诸佛,都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且由念佛而生,何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不肯修行,却想要马上超越轮回直入如来境界,殊不知这样正是步五祖戒、草堂清的后尘,其结局还赶不上他们呢!

注释:

1、法照:唐时高僧,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依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之音声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时人视之为善导之后身,而美称为五会法师,代宗尊为国师。

2、一切种智:佛智之一。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3、五祖戒:即师戒,宋代云门宗僧。嗣双泉师宽之法,为云门文偃再传法子。盛传五祖戒后身为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印光大师在此信中说:“东坡聪明盖世,而不拘小节,妓馆淫坊,亦常出入。可知五祖戒悟处虽高,尚未证得初果之道,以初果得道共戒,任远不犯戒。未证初果者,要常常觉照,方可不犯。初果则自然而然不至犯戒。如耕地,凡所耕处,虫离四寸,道力使然。若不出家,亦复娶妻。而虽以要命之威力胁之,令行邪淫,宁肯舍命,终不依从。东坡既曾出入淫坊,则知五祖戒尚未得初果之道力,说什么了生死乎?”苏轼母亲程氏怀孕时,梦僧至门,就生苏轼。苏轼七八岁时,常梦身为僧人。苏轼在韶关礼六祖肉身时说:“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自认为前身是出家人。临终时,门人钱世雄说:“先生平生践履,至此宜更著力。”苏轼说:“著力即差。”说明苏轼一生参禅悟道,虽然境界已经很高,但临终时仍然没有解脱。传说至明朝,袁中郎(袁宏道)即苏轼后身,因为归心净土法门,即得往生。

4、草堂清:(1057-1142)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世称“草堂善清”。世寿八十六,法腊六十二。遗有《草堂清和尚语要》一卷。或谓师即越南佛教草堂禅派之初祖。印光大师在信中说:“草堂清后身作会公亮,五十岁拜相,封鲁国公。然于佛法亦甚疏远,未及东坡之通畅矣。”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一切修持法门,唯此最为易修
发表于 2022-8-1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修持法门,唯此最为易修

字号 
12


原文:

17.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莲华化生。一从莲华中出生,皆与极乐世界人一样,不是先小后渐长大。彼世界人,无有烦恼,无有妄想,无有造业之事。以仗佛慈力,且极容易生。但以念佛为因,生后见佛闻法,必定圆成佛道;十方世界,唯此最为超胜;一切修持法门,唯此最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文钞三编)复叶福备书

白话译文:

17.极乐世界,没有女人。女人和畜牲,往生到那个世界,都是童男的样子,在莲花中化生。一从莲花中出生,就与极乐世界的其他人一模一样,不是先小而后渐渐长大。那个世界的人,没有烦恼,没有妄想,没有造业的事,并且往生到那个世界非常容易,因为是凭借佛的慈力,只要以念佛为因。往生到那儿后,见佛闻法,必定圆成佛道。十方世界,只有这个法最为超胜;一切修持法门,只有这个法最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

按:之前文章印祖列举五祖戒及草堂清等著名禅师的后身情况,来说明靠自力修持得“位不退”已经很难,更何况竖出三界了生脱死。大师屡屡开示净宗念佛法门最易修持,这只是相对他宗自力法门而言。靠自力,必须断净见思惑,位证圆七信,方能了生死出三界。就算证位不退,也须修至相似即佛圆初信位,之后还有人天七次轮回,方能真正了生脱死。相似位之下为观行位,五祖戒、草堂清这样著名的禅师,所修阶位也只到观行,至于观行五品初中后哪品,不得而知。对于净宗而言,靠自力能修至名字位后心,即可得佛加持增胜至观行位初品,以这样的念佛水平,临终即可决定往生且自在往生。依照天台等宗判教阶位,能持五戒修十善者,方为真正大乘修行人,这个阶位即是观行位初品。因为名字位人通修未修,五戒尚且不持,自然不具有大乘修行人的资格。永明禅师禅净四料简中“万修万人去”,正是针对大乘修行人而言,能得观行位初品,个个决定往生,自然万修万人去。当今某些法师还撰文质疑永明四料简,并非万修万人去。毫不惭愧,连五戒都不修持,朝暮闲暇念几句佛号,便大言不惭的自称“修行人”?!如今多少念佛人,自恃净宗能带业往生,而忽视戒律,破戒造恶杀盗淫妄之人比比皆是。还自我宽慰,五逆之流皆可往生,造些十恶又何妨,临终深信切愿念佛即可往生。李炳南大德台中莲社居士数十万人,李老参加助念数以千计,最后慨叹,千人助念仅几人能得殊胜瑞相。“万修万人去”真的虚说?归根结底真修的念佛人没有几人。五戒十善圆满之人,临终皆自在往生,无需助念。需助念者,皆是保不住人身,当堕三恶道之罪恶之人。《观经》下三品五逆十恶之辈皆属忏罪往生,经中明言“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恣意破戒造恶之念佛人,所欠业债今生可以不还,惑业可以带。但带业往生决非带罪往生,三恶道罪心(性罪)必须忏除,若想以此罪恶之心求生净土,无有是处。平时破戒造恶之念佛人,无惭无愧习气已经养成,待临终时,不会突然大变活人而发自肺腑惭愧忏悔诸罪,仍然会无惭无愧的祈求弥陀加持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对带业往生误会深矣。虽然净宗念佛法门属于横出三界,但极乐无三恶道,以本应堕三恶道罪恶之心,如何横出?《观经》下三品必须忏悔灭罪方能得生的开示,正是针对于此。又,平时破戒造恶之念佛人,其菩提心亦不真实,破戒造恶逆菩提门故。再加无惭愧不能改悔,心境不转,虽能念佛,但不能灭罪,罪心不除,遮障自佛亦障他佛,何谈往生。千人助念,仅几人得瑞相的道理,正在于此(注:临终无瑞相之人也可能往生,若出现恶相决定不能往生)。本愿法门拈去自力修持,提倡“万信万人去”,决定信则决定生,却不判临终瑞相与否,不管瑞相恶相,皆视为决定往生,这种论调害人更甚。纵观上文,净宗念佛法门修持难易与他宗自力法门相比,已经可谓天壤之别,但末法时期的众生,好逸恶劳投机取巧,不修就想往生,不持戒就想往生,不忏罪就想往生,直等临终时阿弥陀佛开轮船来接引……。本愿法门在当今时代信众之多,趋之若鹜,真正的佛法却少人问津,辜负祖师一片苦心。




  其他相关文章
· 随地随缘皆可劝化,又方便易行
· 净土法门,一代时教之极谈,带惑往生
· 何谓功德?如何识别有无真实功德?
发表于 2022-8-1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地随缘皆可劝化,又方便易行

字号 
12


原文:

18.汝发露地学校、露地莲社之愿,固为省事,然又不如随地随缘之为方便易行也。上而清庙明堂,下而水边林下,得其可语之人,即以此事相劝。文潞公发十万人念佛求生西方之愿,以结莲社;吾谓一人以至无量人,俱当令生西方,何限定以十万也。(文钞三编)复唐大圆书

白话译文:

18.你发愿要建立露地学校、露地莲社,以方便弘扬净土法门,然而这种方式却又不如随地随缘地劝人念佛更加方便易行。上而清庙明堂,下而水边林下,只要看到可劝的人,就应当劝他念佛。文潞公发十万人念佛求生西方的愿,以结莲社,我说一人以至于无量的人,都应当劝他念佛,使他往生西方,何必限定在十万人这个数量上呢?

附:

之所以说“方便易行”,是说修行净土宗念佛法门,不管什么行业,何种身份,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修持,所以在佛教中最方便的修持方法,非净土宗莫属了。修学此宗不一定要通达诸经,广研教乘,也不定要静坐专修,行住坐卧皆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使净土法门在中国得到特殊广泛的流行。




  其他相关文章
· 第二章、生信与发愿
· 其他法门为难行道,若临终求生极乐,皆入易行道
发表于 2022-8-17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娑婆八苦,极乐诸乐,佛无虚言,真实信

字号 
12


一、示真信切愿

导读:

所说这个“信”字,即必须相信娑婆世界实实在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乐。因为我们要相信佛不会说假话。从理上说,净心必定有净土,所以阿弥佗佛必定能够以清净心成就极乐世界。同样道理,娑婆世界众生因为是污浊的心,所以就只能产生污浊的世界,也就不可能有快乐。既然我们这个世界是苦,极乐世界是乐,那么我们就应该欣然向往往生净土,发出真实的愿望来。

原文:

19.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婆娑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1]。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五阴”者,即色、受、想、行、识也。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法,于六尘境,起惑造业;如火炽然,不能止息,故名“炽盛”也。又“阴”者,盖覆义,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如浓云蔽日,虽杲日光辉,了无所损;而由云蔽故,不蒙其照。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法障蔽,性天慧日,不能显现,亦复如是。此第八苦,乃一切诸苦之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于六尘境界,了无执着,不起憎爱;从此加功用行,进证无生,则惑业净尽,斩断生死根本矣。然此工夫,大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等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尚不闻,况有其实?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皆演法音,随己根性,由闻而证;亲尚了不可得,何况有怨?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皆是七宝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则翻娑婆之七苦,以成七乐。至于身则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离当处,便能于一念中,普于十方诸佛世界,作诸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2]语言,皆契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故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也。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了无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妄生猜度,谓净土种种不思议胜妙庄严,皆属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实境。若有此种邪知谬见,便失往生净土实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文钞正编)与陈锡周书

白话译文:

19.所说这个“信”字,即必须相信娑婆世界实实在在是苦,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乐。娑婆世界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这八种苦,无论是富贵到了顶点,还是卑贱到了乞丐地步的人,都会有。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仔细思考自然知道啊,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是指现在起心动念以及身口意的一切行为,这一切都是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相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不能解脱。“五阴”即色、受、想、行、识。色,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即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等一切存在,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境,起惑造业;如大火那样炽烈,不能止息,所以叫做“炽盛”。另外,“阴”是覆盖的意思,音和义都与“荫”同。因为这五阴存在,覆盖了真性,使其不能显现。如浓云遮蔽了太阳,虽然对于太阳的光辉,没有一点损失,但是因为乌云障蔽的缘故,大地就得不到太阳的光照了。凡夫未断惑业,被此五阴障蔽,真如本性的智慧,不能显现,也是这样一个道理。这第八苦,是一切诸苦的根本。修道之人,禅定力深,对于六尘境界,没有一点执着,不起憎爱。如果在此基础上更加精进用功修行,进而证得无生,那么惑业就全尽了,斩断了生死轮回的根本。可这种功夫,太不容易,末世之中,得者实难。故须专修净业,求生极乐,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则莲花化生,没有出生的痛苦。全是清一色的童男相,寿命等同虚空,身无灾变。老、病、死等名字都不存在,何况还有其实吗?追随圣众,亲侍弥陀。水鸟树林,都在演说法音。随自己的根性,由听闻而各有所证。爱的执着都一点没有了,何况还有怨吗?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楼阁堂舍,都是七宝所成,不用人力去建造,都是自动化现。把娑婆的七苦,转变成了七乐。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大神通,有大威力,不用离开自己所处的地方,就能在一念中,周游十方诸佛世界,作各种佛事,上求下化。心则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于一法中,遍知诸法实相,随机说法,无有错谬。虽说世谛语言,但都能契合实相妙理。无五阴炽盛之苦,享身心寂灭之乐。所以经上说,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喻。深信佛言,没有一点疑惑,才叫做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见,乱加猜测,说净土种种不可思议殊胜微妙庄严,都是寓言和神话,譬如心中所想,并非有实境。如果有这种邪知谬见,便失去往生净土的实际利益。危害很大,不可不知!

注释:

1、八苦: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的痛苦;三、病苦,即患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仇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再生。

2、世谛:二谛之一,即俗谛和真谛。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是世间的真理的意思,亦指世俗人所知的道理。真谛又名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圣智所知所见的真实理性,亦即内证的离言法性。圣智所知见的真实理性,离诸虚妄,故云“真”,其理永恒不变,故云“谛”。
发表于 2022-8-1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信自信理

字号 
12


原文:

20.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所致也。如是信心,可为真信。从此信心上,发决定往生之愿,行决定念佛之行,庶可深入净宗法界,一生取办。一超直入如来地,如母子相会,永乐天常矣。(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八

白话译文:

20.弥陀为众生发起广大愿行,接引众生往生成佛。我却违背了弥陀的行愿,因此长劫以来总是在六道中轮回,永作众生。要知道弥陀是我心中的佛,我是弥陀心中的众生。心虽然是一个,可凡圣却有天壤之别,这都是因为我一向迷惑颠倒、背离真心所致。有这样的信心,才可称之为真信。在这个信心的基础上,发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的愿,实行决定念佛的行动,这样才可以说是深入净宗的法界了,才能在一生中办成了脱生死的大事,马上超越凡夫身直入如来境界,如母子相会,永远享受天伦之乐了。

按:诸佛与众生心体,如帝网千珠,互具遍具互摄遍摄,不一不异。西方弥陀即众生自性弥陀,极乐净土即众生唯心净土,以心性无外故。“心虽然是一个”,心之体性非自非他,而自而他,真如门中此性如如不动,生灭门中此性不变而常随缘,可作一切众生之心体。经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天台宗言“百界千如,一念三千”,凡夫虽妄心,但真心本自具足,无缺无漏,三千世间,一切诸法,不离一念心。理同事非,故“凡圣却有天壤之别”。印祖此段“真信”开示,义理较深,非浅修事信可比。如蕅益大师《要解》中所言:“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这类信解方是真信。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厌离娑婆苦,欣求西方乐
· 返回目录
发表于 2022-8-19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厌离娑婆苦,欣求西方乐

字号 
12


原文:

21.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文钞正编)复徐彦如、轶如书

白话译文:

21.念佛一事,最重要的在于摆脱生死轮回。既然是为了出离生死轮回,就要对生死轮回的痛苦,自然产生厌离心,对西方的快乐,自然产生欣喜向往的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下一念中就圆融具足了。再加以至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佛,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融而显露。犹如太阳挂在天空,即使有浓霜厚冰,不久也会溶化。

附录:宝静法师《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

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此文结归心法愿三种力,为不思议因行之三要素也。以除极乐之外,其他佛土,无弥陀之弘愿,持名之胜因,光寿齐佛之阶位。故无依正俱是俱非之名相,亦无俱是俱非之阶位,复无俱是俱非圆融绝待之法门。唯极乐咸证无量寿故俱非,咸证无量光故俱是。良由众生弥陀,心性圆超圆摄,俱即俱离,故有极乐依正俱是俱非之名相由持名念佛,即心成佛之奇特功勋,故有光同佛光,寿齐佛寿,一生成佛之阶位,由弥陀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故有忆佛念佛,决定成佛之法门。心性极致者,心要也。持名奇勋者,境要也。弥陀大愿者,法门要也。会三要于一时,证不退于一念。若非净土超绝,曷克臻此。

按:印祖“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力之说,源自于蕅益大师《弥陀要解》。“心性之极致”即自心信愿功德力,“持名之奇勋”即法力,“弥陀之大愿”即佛力。若将三力归纳,最终仍为自他二力,与《般舟三昧经》见佛三力一致。




  其他相关文章
发表于 2022-8-20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苦生出离心,予乐发菩提心

字号 
12


原文:

22.《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1],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又曰:“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者,由阿弥陀佛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庄严故。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2]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以所有乐事,多皆是苦;众生迷昧,反以为乐。如嗜酒耽色,畋猎摴蒱等,何尝是乐?一班愚夫,耽着不舍,乐以忘疲,诚堪怜愍。即属真乐,亦难长久。如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此事何能常恒?故乐境一过,悲心续起,则谓了无有乐,非过论也。此世界苦,说不能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者: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者,谓此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恒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者,世间何事,能得久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道尚然,何况人事?乐境甫现,苦境即临;当乐境坏灭之时,其苦有不堪言者,故名乐为坏苦也。行苦者,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而其性迁流,何能常住?故名之为行苦也。举此三苦,无苦不摄。八苦之义,书中备述。若知此界之苦,则厌离娑婆之心,自油然而生;若知彼界之乐,则欣求极乐之念,必勃然而起。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其基址;再加以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为弥陀之真子,作海会之良朋矣。(文钞正编)《初机净业指南》序

白话译文:

22.《阿弥陀经》说:“从我们这个世界向西,经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字叫做极乐。那个世界有一位佛,名字叫做阿弥陀,现在正在说法。”又说:“那个世界为什么名叫极乐呢?因为那个国家的众生,没有一切痛苦,只有各种快乐,所以名叫极乐。”极乐世界没有一切痛苦,只是享受各种快乐的原因,是因为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所成就庄严的。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法计算的各种苦,没有一点快乐,所以名叫娑婆世界。梵语“娑婆”,翻译成中文就是“堪忍”的意思,说其中的众生,堪能忍受这一切痛苦。然而这个世界,似乎并非没有快乐,但是所有看似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大多都是苦事,只是众生愚昧,反以为乐。例如贪酒好色、打猎帾齤搏等,哪一样是真正的快乐?一班愚夫,执著不舍,乐以忘彼,确实是足以令人怜愍的人。即使是真正快乐的事,也难以长久。例如父母都健在,兄弟也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可这种事就能长久吗?乐境一过,悲心续起。所以,说娑婆世界其实没有一点快乐,并非是说得过分了。这个世界的痛苦,没法说尽,以三苦、八苦,包括无遗。三苦就是:一、苦是苦苦,二、乐是坏苦,三、不苦不乐是行苦。“苦苦”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五阴身心,体性逼迫,故名为苦;又加以长久受生老病死等苦,故名苦苦。“坏苦”的意思,是说世间何事,能得长久?太阳到了中午就会西斜,月亮过了十五就开始亏缺,天道都是这样,何况人事?快乐之境才刚出现,痛苦之境就已来临,当乐境坏灭的时候,苦不堪言,所以把乐叫做坏苦。“行苦”的意思是,虽不苦不乐,似乎适宜,然而这样的情形也是变化无常,不能长久保持,所以叫做行苦。此三苦就将所有的苦概括无余了。八苦的意思,经书中有详细讲述。若知此界的痛苦,则厌离娑婆的心,油然而生;若知西方的快乐,则欣求极乐的念头,必定欣然而起。因此,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培植往生的基础;再加上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则可出此娑婆,往生极乐,作弥陀的真子,莲池海会的良朋了。

注释:

1、佛土:指一佛所住的国土,或一佛所教化的领土,有净土、秽土、报土和法性土之分。

2、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世人即有生死之身,已经够苦,加上众苦逼迫,简直苦上加苦,故谓之苦苦;坏苦是偶而出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欲界三苦俱全,色界只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则只有行苦。

按:厌离苦,欣求乐,但依照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可知,只求个人离苦,贪图净土享乐,这种发心,根本不能往生极乐。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来劝人发起往生愿心,文后还有注解,此愿是随顺“四弘誓愿”而发,并非贪图享乐,而是往生极乐成就佛果,再倒驾慈航,普度有缘,予乐众生,这正是净宗特色的发菩提心之意。




  其他相关文章
· 念佛三昧,王中王,宝中宝
· 万修万人去,何以往生的人少?真修才算
发表于 2022-8-21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三昧,王中王,宝中宝

字号 
12


原文:

23.肇法师[1]云:“天地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2]。”此语,且约未悟未证者言;实则此宝包括太虚,竖穷横遍,亙古亙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可不哀哉?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余诸众生,经劫至劫,仗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了无出期;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得受用,反更受彼所伤。由是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俾彼各各就路还家;于彼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中,随于何境,谛审观察,以期亲见此宝。然具般若之智照,直下蕴空戹尽者,虽则大有其人,而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希冀。于是遂开一特别法门,以期上中下根,同于现生,得其实益。令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陀佛圣号,都摄六根[3],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4]宝,证实相宝,方知此宝,遍满法界。复以此宝,普施一切。以故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悉皆遵行此法。以其具足自他二力,校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奚啻天渊之别。(文钞续编)《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

白话译文:

23.(僧)肇法师说:“天地之内,宇宙之间,其中有一宝,就隐蔽在我们的肉身之内。”这句话是针对未悟未证的人来说的。实际上此宝包括虚空一切,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没有尽头,横贯古今,时常显露。正所谓:“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难道不可悲吗?唯我释迦世尊一人,亲得受用。其他一切众生,从这一劫到那一劫,只是依靠此宝威神之力,起惑造业,轮回六道,没有出来的日子。犹如盲人,亲登宝山,不但不能受用,反而被它伤害。因此世尊,随顺机宜,为之开示,要使大家各各就路回家。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等任一境缘之上,以般若智慧微密观照,这样就有希望亲见此宝。然而,具有般若的智照,当下就五蕴尽空、苦厄尽除的人,虽然也大有其人,可并非末世钝根众生所能做到的。于是佛陀就说了一个特别法门,希望上中下根,同在一生中,得到其中的实际利益。这就是让一切众生以深信切愿,专念阿弥佗佛圣号,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久而久之使众生业识心,熏成如来秘密藏。则由三昧宝,证实相宝,到这时才知此宝,遍满法界。然后就会发大菩提心,再以此宝,广施一切众生。因此自佛开此法门以来,一切菩萨、祖师、善知识,都遵行此法。因为它具足自、他二力,比专靠自力解脱的法门,其中难易有天壤之别。

注释:

1、肇法师:即僧肇(384-414),东晋僧。初好老庄,及读维摩经而感悟,遂出家。善方等大乘经典,兼通三藏,冠年名声已震关中。后师从鸠摩罗什,被称解空第一。撰《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等。

2、形山:即指肉身。又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秘藏于身中,故佛书中多以“秘在形山”一语指我们的心性。

3、都摄六根: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注: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

4、三昧: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华译为正定,即离诸邪乱,摄心不散的意思。因为念佛而净念相继,即入念佛三昧。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
发表于 2022-8-21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

字号 
12


原文:

24.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1] ,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文钞续编)《楞严经楷书》序

白话译文:

24.我们果然能够具有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大势至菩萨反念念自性”、“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通达于果海,果涵融于因源。有缘遇到这个法门的人,千万不要忽视。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注释:

1、《楞严经》说:“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按:念佛本含摄一切修行方法。上述所言即念佛禅法,再上一著,便可转识成智,彻证心源。四种念佛中实相念佛,亦可称念佛禅,禅净本来不二,依众生根性利钝不同,而分种种念佛。净宗念佛虽然也能开悟,但最终目的是依凭二力横出三界往生净土,禅宗念佛只为开悟证果,依凭自力竖出三界了生脱死。印祖常呵斥禅净双修者,多是禅不禅,净不净。不管修何种宗派法门,临终皆念佛求生净土,这才是最明智的。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二、劝祛疑生信
· 返回目录
发表于 2022-8-22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极乐是法性身法性土,非娑婆身土可比

字号 
12


二、劝祛疑生信

导读:

佛陀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目的是要我们凭借阿弥陀佛的大慈悲愿力,也能够一同受用此不生不灭的快乐。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身体是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极乐世界,是阿弥佗佛称性功德所现的世界,所以没有成住坏空的变化。这个道理,即使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我们凡夫以世间的生灭之法去推断它进而怀疑它呢?所有一切众生只要用阿弥佗佛的心换取自己的心,就一定能够往生净土。

原文:

25.世间所有,若根身、〖即吾人之身〗若世界,〖即现在所住之天地〗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世界〗别业〖根身〗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数数成、数数坏,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汝以世间之乐,难极乐之乐。极乐之乐,汝未能见。虚空汝虽未能全见,当天地之间之虚空,汝曾见过改变否?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指释迦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以根身,则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虽圣人亦有所不知,况以世间生灭之法疑之乎?(文钞续编)复冯不疚书

白话译文:

25.世界所有之物,如根身、世界,都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业所感召,都有成坏,都不久长。身体则有生、老、病、死,世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指的就是这个事实。因为在因地既然有生灭,那么在果地也就不可能没有生灭了。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佗佛彻底证到自心本具的佛性后,随心所现的不可思议称性庄严的世界,所以它的快乐就没有穷尽的时候。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然每每形成而后又每每毁灭,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若以我们这个世间的快乐,论说极乐世界的快乐是很难的。因为极乐世界的快乐,你没有见到。虚空你虽不能全见,但是我们这个天地之间的虚空,你曾见过改变吗?须知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故佛教我们念佛求生西方,目的是要我们凭借阿弥佗佛的大慈悲愿力,也能够一同受用此不生不灭的快乐。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身体是莲花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称性功德所现的世界,所以没有成住坏空之变。这个道理,即使圣人也有所不知,何况我们凡夫以世间的生灭之法去推断它进而怀疑它呢?

附录: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
· 返回目录
发表于 2022-8-2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弥陀何能以一身,同时接引无量众生?

字号 
12


原文:

27.或曰:“阿弥陀佛,安居极乐。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世界中念佛众生,亦复无量无边。阿弥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之一切念佛众生乎?”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见,推测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灭。一月丽天,万川影现,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现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无不各现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则有一月当乎其人;百千万亿人,于百千万亿处看之,则无不各有一月当乎其人。若百千万亿人,各向东西南北而行,则月亦于所行之处,常当其人;相去之处,了无远近。若百千万亿人,安住不动,则月亦安住不动,常当其人也。唯水清而静则现,水浊而动则隐。月固无取舍,其不现者,由水昏浊奔腾,无由受其影现耳。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瞋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月乃世间色法,尚有如此之妙,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者乎?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应。佛实未曾起心动念,有来去相,而能令缘熟众生,见其来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怀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文钞正编)《初机净业指南》序

白话译文:

27.有人问:“阿弥佗佛,安居极乐世界。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一个世界中念佛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阿弥佗佛,为何可以用自己一身,一时普遍接引十方无量无边世界的一切念佛众生呢?”答:“你怎么能用凡夫的知见推测佛的境界?姑且用一个比喻来消除你的疑惑。一个月亮挂在天空上,地上所有的河川都会出现它的影子,月亮有何用心要那么做吗?天上虽只有一个月亮,然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都会映现一轮明月。甚至小到一勺一滴水中,也无不各现全月。而且江河之月,一人看它,则有一月对着这个人。百千万亿人,于百千万亿处看它,则无不各有一月对着每个人。若百千万亿人,各向东西南北行走,则月也于所行之处,总是跟着每个人,不管去什么地方,远近都是一样。若百千万亿人,安住不动,则月也安住不动,对着每个人。但只有水清澈宁静月亮才会显现,水浑浊动荡就看不见了。月亮是没有什么取舍的,不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水浑浊奔腾,没有办法让它的影像出现罢了。众生之心如水,阿弥佗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若心不清静,不至诚,与贪嗔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亮虽然不遗万物而自当照临,而它的影像却无法显现于水中。月亮是世间的色法,尚且有如此之妙,何况阿弥佗佛,烦恼和惑业都已灭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体量容纳周遍一切法界呢?所以,《华严经》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无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应。佛实际上未曾起心动念,有来去相,而能使因缘成熟的众生,看见他来此接引以往西方。有这种疑惑的人,不是一、两个,因此说明大意,让大家产生正信。”

按:若想弄清此问,必须先明诸佛与众生心体之间的关系。佛心众生心,如帝网千珠,如一室千灯,互具遍具互摄遍摄,佛心不在众生心外,众生即佛心中众生。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众生心即如来之法身,诸佛所证即一切众生之心性。如果认为心外有个弥陀,从西方飞至众生面前,变化分身,来接引众生,这已经不是正信的佛法。心外无佛,心外无法,心外无众生,以心无外故,自佛他佛本不二故。《观经》十六观中将观见化佛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皆是“心作心是”,念佛人第六识独影境中三力所见之佛,即是西方弥陀所遣之化佛。念佛人若修至破事识,便可观见报身佛。临终化佛报佛或尊特身何者来迎,不是弥陀分别,而是念佛人各自境界所变现,弥陀冥加而已。有人会有疑问,平时只持名念佛,未修观想,为何临终见佛也是观想见佛?因为临终念佛不同平时,临终必加“祈佛来迎”之念,这正是观想之因。至于何时见佛,要看何时能入定境,有相定与无相定都是互通的,定境中有想,自然就有相。禅宗修行人,本修无相定,但仍然偶有境界,甚至着魔,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定中有微细念头,就会有境界。已经功夫成片的念佛人,临终得自在往生,是因为此人见佛自在,稍一入定便能观见弥陀化身。未得定者,须凭深信切愿,熬至十数天最后之际,可入临终特殊定境,便可观见化佛,从而往生。临终特殊定境,可参阅此文,《散心念佛人临终也能见佛往生的原理》。若中间念佛勇猛,凭自力念至名字位后心,便可提前见佛往生。有些人不能见佛往生,多是发菩提心念佛忏罪方面出了问题,罪心不除,遮障自佛外显,即障他佛加持,所以不能往生。




  其他相关文章
· 颛蒙念佛,业消智朗,诸疑自消
· 念佛人临终所见弥陀,为是自佛,为是他佛?
发表于 2022-8-24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弄巧翻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

字号 
12


原文:

29.众生习气,各有所偏;愚者偏于庸劣,智者偏于高上。若愚者安愚,不杂用心,专修净业,即生定获往生;所谓其愚不可及也。若智者不以其智自恃,犹然从事于仗佛慈力,求生净土一门,是之谓大智。倘恃己见解,藐视净土,将见从劫至劫,沉沦恶道,欲再追随此日之愚夫,而了不可得。彼深通性相宗教者,吾诚爱之慕之,而不敢依从。何也?以短绠不能汲深[1] ,小楮不能包大故也。非曰一切人皆须效我所为。若与我同卑劣,又欲学大通家之行为,直欲妙悟自心,掀翻教海。吾恐大通家不能成,反为愚夫愚妇老实念佛往生西方者所怜悯,岂非弄巧翻成大拙,腾空反坠深渊乎哉?一言以蔽之,曰:自审其机而已矣。(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白话译文:

29.众生习气,各有所偏。愚者偏于平庸低劣,智者偏于高高在上。如果愚者安于平庸,不杂用心,专修净业,此生一定获得往生。这种“愚”是智者也赶不上的呀!如果智者不因为有知识就骄傲,还是修习这个凭借佛的慈力求生净土的法门,这就叫做大智。倘若自恃己见,藐视净土,就会从劫至劫,沉沦恶道,想要再赶上这个时候的愚夫,没有一点可能了。那些深通性相宗教的人士,我确实也很爱慕他们,可不敢依从他们。为什么呢?因为就好像是井绳太短打不着深井里的水,纸小不能包住大的东西一样。并非说一切人都须仿效我这样做。然而如果与我一样卑劣的人,又想要学大通家的行为,想要径直妙悟自心,掀翻我佛如来念佛的教诲,我恐怕此人大通家做不成,反而被老实念佛往生西方的愚夫愚妇所怜悯,这难道不是弄巧成拙,想腾空高升却反而掉入深渊了吗?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要仔细观察自己的根基罢了。

注释:

1、短绠不能汲深:拴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胜任艰巨的任务;也比喻学识浅薄,不足以领悟深刻的道理。也作“短绠汲深”。《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纵有古佛再现,亦必注重净土法门
发表于 2022-8-2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纵有古佛再现,亦必注重净土法门

字号 
12


原文:

30.当今之世,纵是已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1],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所提倡也。使达摩[2]大师现于此时,亦当以仗佛力法门而为训导。时节因缘,实为根本。违悖时节因缘,亦如冬葛[3]夏裘,饥饮渴食,非唯无益,而又害之。(文钞续编)复王德周书一

白话译文:

30.当今之世,即使是已成正觉的古佛再示现,也决不会在敦伦尽分以及注重净土的法门之外,另外有所提倡。即使达摩大师出现于此时,也会教导大家修习这个依靠佛力的净土法门。时节因缘,实为根本。违背时节因缘,就如冬天穿葛衣,夏天穿皮衣,饿的时候饮水,渴的时候吃饭一样,不但不能益人,而且还会害人。

注释:

1、敦伦尽分:伦是伦理、伦常,分是本分。从家庭做起,搞好团结,尽到自己的本分。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叫做五伦。夫妻相处,尽到丈夫的本分,尽到妻子的本分。其他还有父母的本分、子女的本分、兄弟的本分。

2、达摩:菩提达摩的简称,印度人,梁武帝时泛海到达中国的广州,武帝迎至建业,因与武帝话不投机,遂渡江入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为中国禅宗之始祖,圆寂于东魏天平以前,葬熊耳山。

3、葛:即夏衣,古代夏装用葛草纤维织成的布做成。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死尽展转企慕之狂妄偷心
发表于 2022-8-2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尽展转企慕之狂妄偷心

字号 
12


原文:

31.善导[1],弥陀化身也。其所示专修,恐行人心志不定,为余法门之师所夺,历叙初二三四果圣人,及住行向地等觉菩萨,末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其所愿。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这山看见那山高,渺无定见,故作此说,以死尽展转企慕之狂妄偷心。(文钞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白话译文:

31.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特来示现专修净土。他担心修行人心志不定,被其余法门的老师接引走,就一一叙述,说假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以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菩萨,甚至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另外说殊胜妙法,他也都不肯接受。因为他最初发愿专修净土,不敢违背自己的初愿。善导和尚,早知后人这山看着那山高,没有一点定见,所以如此劝说,以死尽展转企慕的狂妄投机之心。

注释:

1、善导:(613-681)唐代高僧,号终南大师。为净土宗第三代祖师。亦即净土宗昙鸾、道绰派之集大成者。幼年投密州明胜法师出家,诵《法华》《维摩诘》等经。后得《观无量寿经》,悲喜交集,乃修习十六观。师行持精严,日常合掌静坐,一心念佛,至力竭方休。三十余年中,不别定寝处,不举目视女子,也不受沙弥礼拜,并远避名利,不受供养,好衣美食皆送大厨供养大众,自食皆粗恶。修持净土甚力,疏净土三经,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每念一声佛,即有一光自口而出,所著有观经四帖疏、往生礼赞、法事赞、观念法门、般舟赞等,相传为阿弥陀佛之化身。世寿六十九。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大智律师后因大病,方知此法利益超胜
发表于 2022-8-2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律师后因大病,方知此法利益超胜

字号 
12


原文:

32.昔大智律师,深通台教[1] ,严净毗尼,行愿精纯,志力广大,唯于净土,不生信向。后因大病,方知前非。嗣后二十馀年,手不释卷,专研净土,方知此法,利益超胜;遂敢于一切人前,称性发挥,了无怖畏。(文钞正编)复戚智周书二

白话译文:

32.从前有一位大智律师,深通台教,戒律清净,行愿精纯,志向广大,唯独对于净土,不生信心和向往。后来因为大病一场,才知道过去不对。继后二十多年,手不释卷,专研净土,才知此法,利益超胜。于是,就敢在一切人前,称性发挥,没有一点恐惧和害怕了。

注释:

1、台教:即天台宗,又作法华宗、天台法华宗、台宗、圆宗、台家。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六朝时,智者大师栖止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观,世称天台大师,遂以所立之宗称为天台宗,或台教。天台宗之僧徒,即被称为台徒;天台宗之道法,称为台道。又此宗依《法华经》以判一代时教,且最尊崇《法华经》,故又称法华宗。本宗即是以天台智者大师为开祖,以《法华经》教旨为基础判立五时八教之教相,提倡三谛圆融之理,依观心之法以期“速疾顿成”之大乘宗派。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
· 返回目录
发表于 2022-8-28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

字号 
12


原文:

33.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鸦鸣鹊噪,水流风动,无不指示当人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况光之文钞,文虽拙朴,所述者皆佛祖成言,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岂光所杜撰乎哉?光乃传言译语,令初机易于晓了耳。然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文钞正编)复戚智周书

白话译文:

33.善于受益的人,无处不能获益。鸦鸣鹊嗓,水流风动,无不指示我们的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何况我印光的文钞,文虽朴实,可所解说的都是佛祖现成的话,只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来说,难道是我印光所杜撰的吗?我印光传言译语,只是为了让初机易于明白罢了。虽然是为了初机,然而我这样做,就是希望表明,即使修学到了极处的人,也不能舍此法门而另外修别的法门。

按:印祖曾示,末法时期纵有古佛再现,亦必注重净土法门,及因果之理。正法时期及像法时期,民风淳朴,修行人根性尚佳,持戒即能证得初果,明心见性者比比皆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已是末法时期,如倓虚法师(谛闲大师高足弟子)所言,大师一生中见过得定者,但没见过一个开悟者。当然,末法时期并非完全没有大彻大悟者,但相比正法像法时期,显然是少之又少了。靠自力断惑证真竖出三界,对于当今的修行人来说,已非易事。只有依凭二力法门带业往生横出三界,才是末法修行人最快捷最方便又是最容易的归宿法门,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他相关文章
·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 求生佛刹不但是净宗总归,也是佛教总归宿
发表于 2022-8-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

字号 
12


原文:

33.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鸦鸣鹊噪,水流风动,无不指示当人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况光之文钞,文虽拙朴,所述者皆佛祖成言,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岂光所杜撰乎哉?光乃传言译语,令初机易于晓了耳。然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文钞正编)复戚智周书

白话译文:

33.善于受益的人,无处不能获益。鸦鸣鹊嗓,水流风动,无不指示我们的本有天真(禅宗所谓祖师西来大意)。何况我印光的文钞,文虽朴实,可所解说的都是佛祖现成的话,只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来说,难道是我印光所杜撰的吗?我印光传言译语,只是为了让初机易于明白罢了。虽然是为了初机,然而我这样做,就是希望表明,即使修学到了极处的人,也不能舍此法门而另外修别的法门。

按:印祖曾示,末法时期纵有古佛再现,亦必注重净土法门,及因果之理。正法时期及像法时期,民风淳朴,修行人根性尚佳,持戒即能证得初果,明心见性者比比皆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已是末法时期,如倓虚法师(谛闲大师高足弟子)所言,大师一生中见过得定者,但没见过一个开悟者。当然,末法时期并非完全没有大彻大悟者,但相比正法像法时期,显然是少之又少了。靠自力断惑证真竖出三界,对于当今的修行人来说,已非易事。只有依凭二力法门带业往生横出三界,才是末法修行人最快捷最方便又是最容易的归宿法门,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他相关文章
·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 求生佛刹不但是净宗总归,也是佛教总归宿
发表于 2022-8-2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

字号 
12


原文:

34.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参禅纵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地位,尚是凡夫,不是圣人。光极庸劣,无学问,而确有不随经教、知识、语言、文字所转之守。汝若肯信,且从易下手、易成就法上著力。(文钞三编)复谢慧霖书

白话译文:

34.末世凡夫,想要证得圣果,不依靠净土法门,都是狂妄。参禅纵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地位,还是凡夫,不是圣人。我印光非常平庸低劣,无学问,只死守念佛一法,不随经教、善知识、语言、文字所转。你若肯信,就从易下手、易成就的念佛法门上着力。

附录:黄念祖开示

禅宗初步的悟就是见法身,能见法身就是破初关,安住于法身就破了重关,如果你没在法身里,在法身量里待住了,你还要前进,法身向上。从前唐朝的肃宗皇帝问南阳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回答说:‘陛下应当在毗卢遮那佛头顶上走路。’法身向上,比法身还要超越,这是禅宗境界,相当于我们的俱生知见。没有证到无生法忍,‘宁逃后有’,这话很深刻。对于参禅,开悟已经很难了,开悟而没证无生法忍,你怎么逃得出后有啊?什么叫‘后有’?你死后,还有。这个‘有’是三界的有,还是到欲界、色界、无色界去受生,叫后有。真正证得阿罗汉,不受后有,他没有‘人我’了。阿罗汉是小乘极果,是圣人,证有余涅槃,确实涅槃了,他不受后有,不再轮回了。升天,那是多少劫,道教修得八万劫长寿,但是还要落空亡啊!八万劫完了,还是要堕落。开悟的人,你没有证无生法忍,你怎么逃得了后有啊?没有逃得了后有,那就跟没开悟的人一样,又轮回了。一轮回就不得了了。

所以别教要登地,圆教到初住,才是破无明(禅宗开悟是短一个时间伏了无明,能见法身,但那是刹那间事,是初关;要能安住于法身就是破重关)。念念流入是破无明了,不是悟,悟当然是证悟,能够见一见法身是有所证,但证底下加了一个悟字,不是单纯地证。

按:圆教初住位,才算圣人。相似即佛圆十信位以下,台教称之为十信内凡;观行即佛位,台教称之为五品外凡。参禅明心见性,只是短时伏了无明,见见法身,并未安住,并未破无明,所以印祖所言“还是凡夫,不是圣人”,的确符合教理。有些禅宗弟子质疑大师此段开示,是因为不知台宗教理之故。又依照蕅益大师临终偈“名字位中真佛眼”,可知名字位,在教下即能大开圆解;在宗门(禅),即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印祖开示:“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末世大彻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这里必须指出一点,名字位初心通修未修,丝毫不能伏惑;但名字位后心念佛人,已初步具有一定修行功夫,并且在专心念佛同时必得弥陀他力冥加增上,可入观行位初品,已经具备一定的伏惑能力。此种论断正是出自蕅益大师,详见大师著作《占察善恶业报经疏》。禅宗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者,虽解悟时多是名字位,但其道眼已开,修行顺风顺水,很快会入观行位。修禅宗而能自力摄心入定者,必不是名字位人。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发表于 2022-8-3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字号 
12


原文:

35.彻祖、省祖之少著作,亦各人之心愿耳。其道德之优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为定。古今有法身示现,但少数言句,无所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处生疑?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文钞三编)复唯佛居士书

白话译文:

35.彻祖、省祖没有留下多少著作,也是他们的心愿罢了。他们道德的优劣,本来就不能用著作的多少来定。古今有示现于世间,言教不多,没有留下著作的法身大士也有很多很多,怎么可以在这个地方产生疑心呢?须知我们想要了生死,需要了解的东西实不在多,只要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就已经足够了。即使让你读尽大藏经,也只不过是为成就此事而已。

附录:

彻祖:(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清梦东、纳堂、彻悟、际醒大师,莲宗十二祖也。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父讳万璋,母高氏。大师幼时聪慧颖异,长而喜好读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靡不遍览。兼善作诗、词、赋,甚为世人所尊崇。幼通经史,二十二病悟出家,遍历讲席,博通性相两宗。参粹如禅师,明向上事,继席京都广通寺,领众参禅,宗风大振。后以宿业深重,多诸病缘,因思教乘五停心观,多障有情以念佛治,且此一门,文殊,普贤等诸大菩萨,马鸣、龙树等诸大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诸大善知识,皆悉归心,我何人也,敢不归命。遂辍参念佛,专修净业,日限尺香晤客,余时礼念。晚居红螺山资福寺,归者日众,遂成莲宗道场。为法为人,心终无厌,一以净土为归。每演如来救苦与乐之恩,泪随声下,听者亦未尝不泪流沾衣也。语录二卷,尤为切至。临终前十月,预告归期,嘱诸外护:“幻缘不久,虚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也。”

省祖:省庵大师(1686-1734) 清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俗姓时,名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八月初八日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生来即不沾荤食,少时显其聪慧醇和之本性,仿佛与生俱来便脱俗离尘。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其与佛有缘,便成就其出家志愿。省庵七岁时,母亲领他往清凉庵礼容选和尚为师。从其受学佛典教规,兼习世典儒书,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十五岁,正式剃度进受具戒,此时业已博通佛儒,能诗善赋,且精于书法。




  其他相关文章
· 下页:知身死而神不灭,立志求生西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19 0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