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4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3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慧远大师拒绝了。远公大师为什么要拒绝他?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大文学家,他有许多作品一直传留到现在,《四库全书》里面有他的作品。就是文人习气太重,换句话说,他很聪明,有智慧,他那个角度不是对著「大方广」,他角度偏差,偏到感情里面去。远公怕他常常看到六尘境界,又写诗、又写词、又写文章,扰乱大众念佛修行,不要他,拒绝他;文人习气太重。
「宝华光影」表神通,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能力、技能,一定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不同的才艺。像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我们是以世法来说,对於音乐家,他得到灵感,他能够谱曲;对於画家,他得到灵感,他能画出一幅名画;诗人,他写得出好的诗句。这就是说明他的能力依他的定力,没有定力不会有感应,也就是你得不到灵感。可见得灵感,你要得到深度,与你的心有密切关系。定心,在世间人不讲禅定,专心,专心接近定,他心专於一门,往往触目动心,他就有灵感产生。世法都要专,何况佛法的修学!所以佛家讲定、讲慧,都是这些智光光影现在心地。阳光照著树的影,枝条花果之影,在这个地面上,比喻六尘落谢的影子在我们的心地上,它才能触动,才有感应。本经《净行品》说:「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佛在《净行品》教给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清净心。综合全品的义趣,我们如果念念为众生,清净心容易成就;反过来,念念为自己,清净心决定不能现前。这是《净行品》整个的义趣、大意。
「花」,表法表得很多很多,深广无尽。花开之后一定会结果,果表受用,表果报。果皆如意,这是真实的果报,自在如意。它表无边的行海,海比喻广大,比喻数量无尽。菩萨的行门无量无边,六度万行,那个「万」不是数字,六度是六个纲领,每一个纲领里面细行都说之不尽,无量无边,所以把行比喻作海。菩萨行,菩萨觉悟了,觉悟的人,他的生活行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趣向於大菩提。这个话我们还得要用白话来讲,只求究竟圆满的智慧,不求其他,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我们学佛,学什么?求什么?求究竟圆满的智慧,那你就对了。如果你要是求世间,求福、求名、求利、求长寿、求儿女,都错了。我们要问,世间人求的这些东西,能不能求得到?能求得到。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如理如法的去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道理?我们读袁了凡居士的家书《了凡四训》,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世间像了凡居士这样的人很多,像了凡居士这样成就的人也很多,不过是没有把它写成书而已,很多。这种求,这个心依旧是轮回心,你虽然求到了,真实智慧不开,三昧正受你不能够获得,这一生依旧是空过,非常可惜。
所以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一定要把目标定在无上菩提,也就是一般人讲的成佛。我们学佛,要学得跟诸佛如来一模一样,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佛果。成佛难!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没有比这个更难。这么难的事情,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办得成吗?行!《华严》在末后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劝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就成就了。但是要记住,前面讲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十大愿王我们虽然不能像诸菩萨那种的修学,最低限度也要有几分相应,相似的相应,我们念佛往生才有把握。这是这一次在此地跟诸位同修报告《无量寿经》,这一句经文我们特别多说一些,用意就在此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人人有分。既然能够到这个讲堂来,就可以证明你善根、福德、因缘深厚,你跟阿弥陀佛过去生中有深厚的因缘,只要这一生能真正发愿,决定得生。所以这个果一定是菩提涅盘的大果。
自利就如同经上讲的含辉,没有发出来,他的光色还没能够发出来,可是内里面确确实实已经在这个地方做修养的功夫,修心养性,养性就是养道。怎么养法?一定要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彻底放下,才能得到感应道交。我们求感应,天天在佛菩萨面前祷告、礼拜、供养,能不能得到感应?也可能得一点,小!为什么小?能感的力量小,佛菩萨所应的当然也就不大。感应道交,要用现在数学的名词,它决定是成正比例。我们有一分感,佛就有一分应;有两分感,决定就有两分应。怎样才能获得圆满的感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只有一个心,只有一个愿,为佛法为一切众生。像清凉大师在这部经里所说,「为续佛慧命,为普利一切众生」,其他的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感应的力量太大太大,不必求佛也不必求菩萨,什么都不求,为什么?你这个心正是佛心,你这个愿就是佛愿,你的心愿跟佛完全相同,那个感应力量是圆满的。求佛菩萨保佑我,可不行,「我」这是烦恼,这是妄想,这是分别执著,纵得到感应,那个感应很微薄。决定没有为我,为正法久住,为续佛慧命,为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只要发这个愿,行愿相资,必定能得到诸佛如来满分的加持,满分的感应。
身心湛寂,外面就放光了。接触外面的境界,当然最明显的是接触到一切众生。如果缘没成熟,这个缘是两方面,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大众。自己的缘没成熟,自己还没有能够悟入境界。我们讲《华严经》,这是华严境界,没入这个境界,没熟。可是我们的确每天在认真的修学,在充实自己,这就好比果里面含辉,逐渐在长成。如果已熟,光色发现出来了,自己契入境界,智慧现前,德能也现前,就像果成熟一样,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我们看这个果,果成熟之后,果自己没有享受它自己,果都是供给别人享受。我们几个人看到花果,有这种感受?花开了,我们可以说它自己也可以欣赏,很美!果成熟都被别人吃掉,它自己没享受。成果一定要奉献给大众,奉献给大众是真正的成就,因果就不虚。果要是自己来享受,给诸位说,没有那个道理。可是世间迷惑的人就很多,多生多劫修积的福报,这一生开花结果,得大的财富,得很高的地位。得大财富,得大的果位,他能享受多少?每天还是吃三顿饭,顶多吃五顿;晚上睡觉还是六尺床,就算他那个床做一丈,一丈,他身体就那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