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9206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8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是「单忆有离」。『十方如来』怜悯众生,怀念众生,就像一个慈母怀念他的子女一样。父母对于子女,不管子女是孝顺也好,不孝顺也好,甚至于大逆不道,做慈母的人只要她活一天,她心里面对她的子女就怀念一天。母亲的心、母亲的恩、母亲的爱,实在是太伟大、太真实了。我们能够将亲恩、将亲的爱,发扬光大爱护一切众生,这就是如来,这就是佛菩萨。
第一个比喻,『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母亲怀念儿女,儿女不孝,远远离开她,置父母于不闻不问,这个样子「虽忆何为」,又有什么用处?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能起感应道交的作用。后一段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做儿女的人也想念他的父母,如同父母想念儿女一样的深切,那么母子毕竟连心,一定有感应,『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在这段里说明必须相忆念深才能够生生不异,感应道交。
过去齐国有位大行和尚,这位法师一生提倡念佛法门,弘扬净土大道,他告诉我们有四个字,第一是要信,对于圣教要深信不疑;第二要忆,忆就是念,我们信了以后要念佛,心里面佛号不能中断;第三,我们要做到称赞,在一切时、一切场所逢到人就要称赞三宝的功德,称赞佛菩萨的功德,佛菩萨的智慧,佛菩萨的德能,佛菩萨对于社会、国家、世界的贡献,要称赞这些;第四个字,要敬。「信忆称敬」,这四个字要是具足,我们在这个法门决定成就。印光大师一生教人老实念佛,怎样才叫老实?如果能够具足这四个字,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实的念佛人。凡是老实念佛的人,没有不成就的,这是念佛最好的一个方法。引申的意思,佛是我们老师,对于我们的老师,对于社会的贤达,我们都要用这个态度,要相信他、要怀念他、要称赞他、要尊敬他,给社会做个榜样,做个典型,唯有如此,才能够将至善、至真、至美的圣贤教育普及一切。叫一切众生都能够接受这个教育,奉行这个教育,变化气质,人人都能够脱俗超凡入圣,我们这个世界就变成圣贤的国土,极乐世界,那是教化的功德达到极处。
在此地我们通常讲念佛,都是以阿弥陀佛为主,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由此可知,念这部经也可以说念一切经,只要一心专念,千万不要疑惑。千经万论在教体上是通的,体就是理,理是一个,相、用则有无量的差别,无量差别之相,同一个理体,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们不要疑惑。
哪部经的道理我们自己觉得懂得了,体会到,方法也明白了,我们就老实照着这个方法依教奉行,只要专心,有耐心、有恒心,时间久了一定开悟。由此可知,念佛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要达到一心,是要破除一切妄念。妄念没有了,心寂静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自然就悟出来。所以我们要开悟一定要有清净心,没有清净心是不能开悟的。怎么样叫我们清净心现前?念佛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在《地藏经》里面所看到的,婆罗门女之成就是用的念佛方法,光目女的成就也是用的念佛方法。可见得,如果我们要以最短的时间求最高的成就,除了念佛这个方法之外,实在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能够走得通。禅与密都要相当的时间,唯有念佛快、迅速,而且非常的稳当,不至于有什么障碍、麻烦出来,这是它殊胜的地方。我们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个两句是法合。我们讲完了比喻之后,再回过头来说到我们这个法门。众生指的是『众生心』,『忆佛念佛』,由此可知,这个法门着重在心念。如果口念心不念,那不相应,那就没有用处。着重在心念,心口俱念,好。口念累了可以休息,佛号在心里面不要中断。忆叫忆持不忘,「忆佛念佛」,念是心里面有佛。念这一字,上面是今,下面是心,现在的心,现在心里面有佛,这叫做念。念在经论上常讲有事念、有理念,事念是事相上如理如法的去修、去做,就是以一念来摒除我们一切的妄念。我们心里面有佛号,一切妄念自然不生,这是教我们清净心,培养清净心,也就是养定的一种功夫,我们现在世俗人常讲养心,这是养心最好的方法。哪个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养心的方法,但是以这个方法最善巧、最方便,人人可以做得到。
我们善于养心,我们心清净,我们心自在。心清净,我们的身就清净;身清净,我们的环境就清净;心自在,我们的身就自在;身自在,我们境界就自在。这是从根本修学,从根本上破迷开悟,从根本上求离苦得乐。这里面有很深的哲理做依据,绝非浅知浅学的人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佛在经上自己也说「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换句话说,这个法门只有成了佛他才完全懂得。没有成佛以前,纵然是等觉菩萨,虽然对这个道理相信,他懂得,但是他还不能完全究竟。可见得它所依据的理实在是太深了,但是在事上讲好像是很浅显,实际上它并不浅显。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讲的果报。刚才说念有事念、有理念,因此念佛的功夫成就也有事一心、有理一心。像这些在此地也不必多说,诸位要想详细的知道,可以读《弥陀经疏钞》,或者是读《弥陀经要解》,乃至于《要解讲义》,都非常之好。大致上说,如果我们用心存念无有间断,这是事念,念到一心,我们叫做事一心。如果对于我们念的道理,知道所谓是四性不生,这个四性是讲的见闻觉知。见闻觉知包括了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眼见、耳闻,鼻舌身都是觉,意属于知,四性就是六根的根性。四性不生就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经上所讲的「无生法忍」,念佛念到这个境界当然是属于理一心不乱的境界,这也是念佛成就里面上乘的功夫,是最高的成就。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这是讲到证果了。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们读了这三句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才晓得我们先前所讲的,童子读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去佛不远』,因为你心里面常常有佛,「去佛不远」。童子读圣贤书,背得很熟、很透,心里面常常有圣贤,他就与圣贤人不远。这是从小给他培养,教他接近圣贤、亲近圣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