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32|回复: 17

[其它] [俱舍论讲记]俱舍论颂讲记中册(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俱舍论讲记]俱舍论颂讲记 中册(演培法师)


  谛观全集(论释二)
  俱舍论颂讲记(中册)
  目    次
  分别世间品第三
  分别业品第四分别世间品第三
  别释法体中,前二品,总明有漏无漏的体用,下六品,别明有漏无漏的体用。于中,先明有漏的因果,就是世间、业、随眠的三品。此分别世间品,是说的有漏果,为众生指出其果,然后再叙说质料因及动力因,使众生明确了知苦果之所由来。讲到世间,佛法向来把他分为有情世间与器世间的两大类。器世间,是说这世间的形态,有情的住处;有情世间,是指住于这器世间的生物总体。从来两者,虽则是不可分的,但在观察的便利上,将他分为二类,可说是佛教教学的通例。所以此品所说的世间,也就有这两大部门。不过,讲到佛教的世间观,是以有情世间的观察为主,因而在论器世间中,也自含有有情论。从这意义而看佛陀对于世界观的态度,虽以所谓世间为观察的对象,但对物理的世界,生物现象的自身,可说未多注意,如有以为佛陀是从天文、地理到动物、植物,论究种种的事象,不用说,那是非常错误的。然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世间虽唯有情与器界,而有情却为世间之本。因有有情在这现实世间的往返,而后始知有器界,有有情在这现实世间的延续,而后始知有时劫。假定离了有情,所谓器界,所谓时劫,那就不必论,且实无可论。所以不谈世间则已,要谈世间,必以有情为本。佛法概论第三章说:“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的,如不从有情著眼,而从宇宙或社会说起,从物质或精神说起,都不易把握佛法的真义”。有情与器界,何以称为世间?世是迁流无常的意思,是虚伪无实的意思,是可对付制伏、可破除断减的意思。凡有堕在这世法中的,都可叫做世间。因为世间是无常无实的·所以就有情世间说,其数虽则是无量无边,但总在生老死的圈中打转,就器世间说,其量虽则是无穷无尽,但总在成住壤的圈中翻滚。本品详细分别有情世间的动态,器世间的形状,所以名分别世间品。
  丙二  别明漏无漏体用
  丁一  明有漏之因果
  戊一  明有漏果
  己一  有情世间
  庚一  总辨有情
  辛一  明有情生
  王一  明三界
  地狱傍生鬼    人及六欲天    名欲界二十    由地狱洲异    此上十七虎
  名色界于中    三静虑各三    第四静虑八    无色界无处    由生有四种
  依同分及命    令心等相绩
  在上根品之末,已依三界,辨明诸心相生及得心多少等,但什么叫做三界?在三界中处别有几?都还没有谈到,所以现在首当说明三界。如前所说,佛教世界观的基础,是人生观;因而佛教虽如婆罗门教把这世界分为三界,但那三界说,正不外于从这人生观计算出来的结果。即从我人精神状态算出禅定修行的阶段,适应这个,才把有情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态,所以三界的划分,大体可说是为有情的分类。欲界,就是欲盛的地方,五欲虽都为欲界所有,而最主要的是食欲色欲,但如实说,五欲妙境,并非真欲,真正可以说为欲的,是诸妙境所引发的贪,所以佛有颂说:“世诸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妙境如本住世间,智者于中已除欲”。色界,欲虽不盛,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物质的束缚,是色所属的界,所以名为色界。无色界,全离物质的束缚,而全然是精神的当体,真正是我们精神修养的阶梯,是无色所属的界,所以说名无色界。三界名义已略解说,当依颂文分别如下:初颂明欲界,次颂明色界,后颂明无色界。
  地狱傍生鬼人及六欲天名欲界  此中,前十字列五趣名,后三字结名欲界。地狱,是依梵语那落迦的意义译的,因为地下有狱,似于世间牢狱,所以得地狱名。这在三恶趣中,是属最苦之处,所以正翻叫做苦器或苦具。有人又作这样分别说:捺落迦译为苦器,就是有情受苦之处,而正式受彼苦的叫那落迦。光记也这样说:捺落迦是所依的地狱,那落迦是能居的人。依惠琳应昔说:“那落迎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合其,四、地狱。绖中言地狱者,一义也”。总之,受苦有情所居受苦之处,名为地狱。傍生,就是畜生,约他傍行者多,所以叫做傍生。如人类有情是直立的,而畜类有情足横行的。正理二一说:“言傍生者,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公有少分傍行者故,又类多故,多愚痴故,名曰傍生”。所谓类多,如空中的飞鸟,水中的鱼龙,地上的走兽。有无足的,两足的,四足的,多足的。有一栖的,两栖的,三栖的种种。就是一切禽兽、虫鱼的总称。鬼,依正理论说,是由在余生中,喜盗他人财物所感得的生命报体。这在一般人,虽不易见到,但确是住在世间的。“人类对于鬼的确信,或由于梦见死亡的眷属,或由于疫病及病人的所见所闻,或由于跳神扶乩等神秘现象。其中最主要的,为见到死亡者的孤苦饥渴,如易所说的“游魂为变”。这虽有无财、少财、多财;:如血食之神—:的差别,从饥渴苦迫得名,常称之为饿鬼。传说:唯有生在饿鬼中,才享受儿孙的祭祖。这是有情的一类,与中国“人死为鬼”的思想不同”。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所以正理说:“或乡思虑,故名为人”。“古来讲做一个人要有理性的道德,即现在所讲做人要有人格,就是从理性中发挥道德以完成人格的人。这种人格是尊重的,是异于禽兽的。此内具的理性道德发现于人伦的群众;即为礼法政治等。然后以儒家所说的“仁”,最足表明人之性德,故孟子说:“仁者,人也”。子思说:“人者,仁也”。孔子也说:“克己复礼为仁”。此仁乃指入之性德,亦指为君子或成人的意思……所以人是应保持人之理性道德,乃能永久不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佛法中又说人是忍的意思,就是这人世间苦痛充满,而我们人类却能忍受得了,好像不在乎的样子。但若发挥忍的精神,忍人之所不能忍,为众生而实行忍辱波罗蜜,那就成为坚忍精进的德性了。及六欲天,就是天界,天界为光明的世界,就是天国,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们肉眼之所不见的。可以说:“比人间高一级的是天,天中也有高级与低级的。低级的天,是鬼、畜中有大辐报者。如四天王天的昆楼博又,是龙王、是畜生;昆沙门是夜又、是鬼。四天王以上的帝释天,才是人身的;但为帝释守卫的,也还是鬼、畜之类”。正理解释说:“天谓光明、盛德、炽盛,游戏谈论,勇悍相凌,或复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祷告,故名为天”。此天有欲,名为欲天,欲天有六,言六欲天。此上所说,从最苦的地狱,到最乐的天国,不论是器界或有情,总属欲界所摄,所以名为欲界。
  二十由地狱洲异  二十,显示欲界中的处所,有二十个不同,而此是由上五趣的地狱差别及人趣的四洲差别所成的。地狱差别有八,洲的差别有四,今列一表如下:
  此上十七处名色界  在此欲界之上,有十七处,名为色界。但此所说的十七处,有部异师有两说不同:一说初禅唯二,大梵摄于梵辅中,而于第四禅立为九,谓开无想天。婆沙百五十四讲到无想天时曾说:“外国诸师说:第四静虑处别有九,此其一处,迦湿弥罗国诸论师言,即广果天摄,然以高胜寂静故别立名,犹如村边阿练若处”。一说初禅有三,而于第四禅立八,这如今论所说。若正统的有部学者,只说十六处,即初禅中唯二,谓梵辅天处有高楼阁,名大梵天一生所居,非有别地。经部于色界立十八天,不是十七天,颂疏说此十七处,是经部师立,那是错误的。正理二一说:“上座色界立十八天,故作是言:修诸静虑,各有三品,谓上中下,随三品因,生三天处。第一静虑,大梵天王,自类相望,得有同分,与梵辅处,胜劣有殊,如聚落边阿练若处,虽相邻近而处不同。无想有情于第四定,为第四处,与广果天,有差别故,处成十八”。当知正理论主心目中的上座,就是经部,把他误认为二,当然是不对的。
  于中三静虑各三第四静虑八  此正指出色界的十七处。于中初、二、三三静虑,一一各有三处,而第四静虑独有八处,如是总合有十七处,而此所说的十七处,诸器世间并诸有情,总名色界。初静虑的三处,就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静虑的三处,就是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三静虑的三处,就是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四静虑的八天,就是凡夫的三天,圣者的五天。几夫的三天,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圣者的五天,为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今依其次第,表列如下:
  无色界无处由生有四种  已说色界并处不同。无色界中都无处所,因此界中没有色法,无有方所可为指示,虽然没有处所可指,但由异熟生的胜劣差别,说有四空处的不同: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但这四种,绝对不是由于处的上下不同,纯是由于受生的胜劣有殊。今且表释如下:
  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续  此明无色界的所依。有色界中,一切有情,心心所法的相续而转,必是依于色身,无色受生的有情,既然没有色身,那他的心心所法,岂不是没有相续而转的可能了吗?不然!当知他虽没有色身,但有同分以及命根,即依此命根及同分,心心所法得以相续,并不是说无依而相续的。在根品不相应中,讲到命根、众同分时,都说到他们通三界,无色界的有情,既然依此使合心心所法相续而转,为什么不说有色界的有情,也是依此而心心所辖呢?据有部学者说:欲色界中的有情,从他们的身同分等恒时相续看,虽则也可为依,但因身相粗显,所以偏说依于色身而转。
  王二  明五趣
  于中地狱等    自名说五趣    唯无覆无记    有情非中有
  在佛经中,三界五趣,常常连结在一起讲,上面既已说了三界,五趣又是怎样的呢?如以三界分别,那界全具五趣?那界不具五趣?关于这两问题,在此一颂中明。初两句,列五趣名;后两句,诸门分别。趣是所往的意思,就是诸有情所应往、所应生、所结生处,说名为趣。在未释颂文前,先略辨五趣六趣的差别。五趣,就是上面说的地狱、饿鬼、畜生、人、天,这是上座及有部等所采用的分类;六趣,就是在傍生后,加一阿修罗,这是犊子部或案达罗派等所采用的说法。阿修罗,从吠陀时代,已被认为对抗天部,佛教,大体承受婆罗门教的思想,所以以之住于海底,主要认为是对抗帝释天的。在长含二十二,特说阿修罗品,因而在有情的分类中,以之为别类而摄,实也不足为怪。而且在阿修罗中,也有种种的种类。就以善恶分别,也可说有六趣:善有上中下的三品,所以有天、人、阿修罗的三趣;恶有上中下的三品,所以有地狱、傍生、饿鬼的三趣。假定不是这样,那就恶的三品,可有三种果报,善的三品,就只有二种果报了,这在道理上,似有说不适。不过,俱舍、正埋、显宗、杂心诸小乘论,都是说五趣的。从五趣言,阿修罗,或有说是属于天趣所摄,或有说是属于鬼趣所摄,或有说是属于鬼畜二趣所摄,或有说是属于鬼畜天三趣所摄。异说纷纭,难以定准。
  于中地狱等自名说五趣  在三界中,随其所应,说有五趣,各如自名所显,就是前面听说的地狱、傍生、鬼、人、天,是名五趣。以三界分别:欲界总有五趣,天趣一分,余四趣全,色无色界,各有天趣一分。
  唯无覆无记  此以三性分别,于三性中,五趣自体,唯属无覆无记性摄,不通善及不善,因这廷过去业所招感的,所以唯异熟生无记是五趣体,趣体假定通于善染,于一趣中,具有五趣的业及烦恼,那五趣岂不是就变成杂乱了吗》所以不可说通善染。
  有情  此以情非情敷分别,趣体唯独属于有情所摄,不通外器非情,因非情中无异熟生,且通五趣共所受用。
  非中有  此说中有非趣,因为趣是所往的,中有是能往的。“施设足论作如是说:四生摄五趣,非五摄四生,不摄者何?所谓中有”。中有在四生中,是属化生,所以不是趣摄。正埋二一说:“犹如中有,是趣因故,趣谓所往,中有不应是所往处,由此能往正所生处,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非趣摄”。
  王三  明七识住
  身异及想异    身异同一想    翻此身想一    并无色下三    故识住有七
  余非有损坏
  上说三界五趣,五趣狭于三界,今说七识住,则又狭于五趣,因于五趣中,唯取人天二趣的少分为七识住。所谓七识住,就是有七生处为识住体。就是欲界的人天为一识住,色界的前三静虑为三识住,无色界的下三无色为三识住,总合为七识住。何以叫做识住?识所乐住,叫做识住。光记说:“若欲色所系五蕴为体,若无色所系四蕴为体。如其所应,有情数法,识于其中,乐住著故,是名识住”。正理二二说:“有余师说:唯有情数得识住名,契经说故,为显诸识所住著事,故契经说七识住名”。如长合第八众集经、第十增一经同大缘方便经;中含二四大因经;增一阿含三十三及四十二,都说到七识住这问题,所以这是契经所有的。
  身异及想异  这是第二识住。身异,是指有情的色身,不论在显色形色的那一方面,其状貌都有种种的不同;想异,是指有情的感受,有苦乐舍想的种种差别。此识住有情,主要是指人类的全体,天趣的一分。“一分天者,谓欲界天及初静虑,除劫初起”。所以要除劫初起者,因那是属第二识住。
  身异同一想  这是第二识住。此说有类具有色身的有情,状貌是不同的,但心想是同一的。“如梵众天,谓幼初起,是第二识住”。此中说的梵众天,只是指初静虑的一处,实则是包含梵辅、大梵二处的。怎知他们是同为一想?论说:“以劫初起,彼诸梵众,起如是想:我等皆是大梵王生;大梵尔时亦起此想:是诸梵众皆我所生。同梵一因,故名想一”。怎知他们的身相不同?论说:“大梵王身,其量高广,容貌威德,言语光明,一一皆与梵众不同,故名身异”。这只是就大梵、梵众说明身的不同,其实梵辅、梵众,当处相望,其身也是有别的。
  翻此  这是第三识住。前说身异想一,今则翻转过来,说为身一想异,所以说翻此。如二禅三天的有情,不论就显色形色看,共状貌没有什么不同,所以是身一。此静虑的有情,喜(乐)舍二想,杂乱现前,有时现起喜想,有时现起舍想,所以说想异。但这是有部学者说的,论主认为此天中的二想交杂,是由缘于劫火,有怖不怖,并不是由于喜舍二想的交杂,所以论中称为传说。
  身想一  这是第四识住。此约第三静虑有情说的。三禅诸天的身相,不论就显色形色看,共相貌没有什么小闷,所以足身一。但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唯有乐想,所以说怨一。正理二二说:“遍净天乐,寂静微妙,常生欣乐,无起厌时,是故无由近分交织,故唯依此立想一名”。
  初静虑想一,二静虑想异,三静虑想一,三者的不同,显宗论十二,有很明白的分别,如说:“初静虑由染污想故言想一,以于非因起戒禁取执为因故。第二静虑由二善想故言想异,由等至力二受交参而现前故。第三静虑由无记想故言想一,纯一寂静异熟乐受而现前故”。
  并无色下三  此除最高的有顶天,指其余的下三无色,就是空无边处为第五识生,识无边处为第”(识住,无所有处为第七识住。集异门足十七引经说:“无色有情,超一切色想(超一切眼识身相应想),灭有对想(灭四识身相应想),不思惟种种想(无五识身所引意识相应缘色等种种障碍等想),入无边空,空无边处具足住,如空无边处天,是名第五识住。无色有情,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如识无边处天,是名第六识住。无色有情,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如无所有处天,是名第七识仕”。
  故识住有七  这是总结。由上所说,所以知道,识住计有七种。为什么余处不名识住呢?这是有道埋的,如说:
  余非有损坏  其余的三恶趣、第四静虑、非想非非想处天,所以都不是识住者,因为是有损坏的缘故。正理二二说:“云何于中识有损坏?损坏识法于彼有故”。如诸恶趣,有极重的苦受,能损于识,使合心识不乐于中安住。第四静虑有无想定及无想事,能坏于识令相续断,所以不是识住。有顶天中有灭尽定,能坏于识合相续断,所以不是识住。同时须知:假定有这么一个地方,清净、安乐、美满,其他地方的有情,对此向往、仰慕、追求,希望到这个地方来安住,到了以后,觉得确属不错,不想再求出离,始可说为识住。三恶趣既是极为苫痛、极不理想的所在,那个有情愿生于彼?即或由于业力,堕入三恶趣去,恨不得立刻就能出离,谁也不愿在那儿多逗留一刻,所以不得说为识住。入第四静虑的有情,不管是在无云、福生、广果的那一天,如他是异生性,时时要求出离,想进一步的入于无想,如他是圣者性,也不愿于中久住,时刻想跳出来,乐慧圣者,求入五净居天,乐定圣者,求生无色界中,而即在净居天的圣者,也不从此为满足,仍想进一步的求证寂灭,所以第四静虑不是识住。最高的有顶天,共性昧劣,所以不是识住。
  壬四  九有情层
  应知兼有顶    及无想有情    是九有情层    余非不乐住
  七识住,巳如上分别,九有情居,今略说明。这九有情居,在杂含第十七、长含第八众集经及十上经、第九增一经、杂含第十七、增一第四十九众生居品都有说到,所以这不是论师们的创说。且举增一第四十说:“有九众生居处,是众生所居之处”。集异门足论十九说:“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九法自善通达,为诸弟子宜说开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合法律久住利益人天。此中略有二种九法,所谓九结、九有情居”。宝疏说九有情居,不是经中所说,这是错误的。佛说九有情居,是对破外道想计,因有想计外道以为神我,择善而居,佛为破斥这个,所以显示这是九有情居,不是神我所居。何以称为有情居?集异门足论十九说:“谓有情所居、所住、所止、所乐生处,即总显示此中所有有漏五蕴(色界)四蕴(无色界)名有情居”。由此可见九有情居,唯独是有情法,不属器界处所。虽唯有情法,但不摄中有,因诸中有,不是久所居住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有情不乐安住。此有情居与上识住有何不同?正理二二说:“于生死中,为显诸识由爱住著,建立识住;显诸有情于自依止爱乐安住,立有情居:故此二门建立差别”。
  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  说了七识住后,于此应知道的:即在前所说的七识住上,再加最高的有顶天,并及色界的无想有情,如是九处,为诸有情之所欣乐安住,所以立为九有情居。
  余非不乐住  除了上说九处,立为有情居外,其余如三恶趣及第四静虑,除无想天所余八天,皆不可立为有情居,因这不是有情之所爱乐安住的。如三恶趣,不是有情乐意住在里面的,而是由于恶业罗刹,逼迫令住,势不得已的,其情况一如世间的牢狱,所以不立有情居。除无想天的第四静虑诸天,虽有乐意来此居住的有情,但住在里面的,不是不乐迁动,其乐动的状态,如前识住所说,兹略不论。
  王五  明四识住
  四识住当知    四蕴唯自地    说独识非住    有漏四句摄
  经中不但常常说到七识住,而且还时时说到四识住,所谓四识住,就是有情的情识,或在色上贪著(住)  ,或在受上贪著,或在想上贪著,或在行上负著,生起我我所执,于是就被系缚而流转于生死。如离此四而不再贪著,即“识不住东西南北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综合此四识住的能住所住,就是五蕴,这就是有情的一切。今列一表如下:
  四识住当知  四识住是标名,就是色受想行四者,为能住识之所依住,所以经说“识随色住,识随受住,识随想住,识随行住”。当知是劝勉之词,就是决定应当如是了知,通下三句。
  四蕴  这是正式出四识住的自体。当知四识住的自体,于五蕴中,唯是有漏的色受想行的四蕴。假定是无漏的,那就不可说为识住,因他是破坏有的。杂心八说:“无漏非识住,彼坏染污识故”。
  唯自地  这是以自他地分别。谓于有漏的四蕴中,唯取自地的色受想行为识所住,若在他地的色等,那就没有识住的意义了,因为余地的四蕴,不是识所乐住的。识住之所以得名识住,一定要有喜爱滋润于识,令于色等蕴中增长广大,而后方可说为识住,但在余地的色等四蕴,并没有喜爱能滋润心识,使其增长广大,所以余地四蕴,不在识住所摄。还有须知道的:就在同一地中,以自他相望,唯在自相绩中有识住义,若在他柏续中识随乐住,虽如自相续一样,但他的身心望于我的身心,决不可为我的识住;以情非情相望,唯有情数立为识住,若非情数无识住义。可是这在婆沙,有两说不同,如彼百三十七说:“有情数蕴为识住,此事可尔,非有情数蕴,云何名识住?答:有多种识住,谓相应识住,俱有识住,所依识住,所缘识住,所行识住;非有情数蕴是识所缘,故名识住”。
  说独识非住  此说于五蕴中,独有识蕴非是识住,因为识是能住,离能住识,才立所住四蕴,所以不可说识为识住。如人乘车,车是所乘,人是能乘,不可说能乘的人就是所乘的车,其道理是一样的。又如人住屋中,屋是所住,人是能住,不可立能住人为所住屋,也就是这个道理。
  有漏四句摄  这是辨别四识住与七识住的同异。从彼此同是属于有漏的一点看,可说二者是相同的;从彼此位体宽狭的不同一点看,可说二者是差别的。如以四识住与七识住互相相望:在位的方面讲,四识住宽,七识住狭,因前者通恶趣等,所以是宽,而后者不通恶趣等,所以足狭。在体的方面讲,七识住宽,四识住狭,因前者通以五蕴为体,所以是宽,而后者唯以四蕴为体,所以是狭。如是两者宽狭不同,四七相摄可为四句,一、是七识住非四识住,这就是七识住中的识,因为是识蕴,所以为七识住摄非四识住摄。二、是四识住非七识住,这就是三恶趣、第四静虑、有顶天、中有的受等四蕴,因为是四蕴,所以是四识住摄,因为是三恶趣等,所以非七识住摄。三、是七识住亦是四识住,这就是七识住中的四蕴,因四、七识住都俱有的。四、非七识住亦非四识住,这就是三恶趣、第四静虑等的识蕴,因为是恶趣等,所以非七识住摄,因为是识蕴,所以非四识住摄。
  壬六  明四生
  于中有四生    有情谓卵等    人傍生具四    地狱及诸天    中有唯化生
  鬼通胎化二
  有情在三界五趣中,生生不已的受生,如分别他们新生长育的形态,有四种不同,那就是胎、卵、湿、化的四生说。这是契经所说的,如增一阿含十七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生。云何为四?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生是出生现起的意思,婆沙说:“有情现义、起义、出义是生义”。又“问:何故名生?答:诸有情数和合而起故名生。问:三界五趣亦和合起何但此四h答:此四唯合有情数起,亦遍摄有情数。界趣不尔!以界虽遍有情数,而非但有情数起,通非情数。趣虽但有情起,而不递有情数,不摄中有故。由此但四说名为生”。
  于中有四生有情谓卵等  于中是所依义,就是在三界五趣中有此四生。谓有情类中,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四种。卵生,如鸡、鸭、雀、鹄、鹦鹉、鹅、雁等。生从卵壳,名为卵生。胎生,如象、马、猪、羊、牛、驴以及人等,生从胎脏,名为胎生。湿生,如虫、蚁、鱼、虾、飞蛾、蚊、蚰等,生从湿气,名为湿生。化生,如诸天、地狱、饿鬼、初人、畜生等,生无所托,名为化生。佛法概论第五章第二节说:“佛说四生,足约有情的最初出生到成长期间的形态不同而分别的。如胎生,最初的自体,必须保存在母胎中。等到身形完成,才能离母体而出生。出生后,有相当长的幼稚期,不能独立求生,要依赖生母的乳哺抚养。特别是人类,更须要父母师长的教养,才渐渐的学会语言、知识、技能。卵生即不同,离开母体时,还不是完成的身形,仅是一个卵。须经一番保护孵化—  现在也用人功的,才能脱卵壳而出。有的也需要哺养、教导,但为期不长,多有能自动的生存而成长。湿生又不同,母体生下卵以后,就置之不问,或早巳死亡了;种子与母体,—早就脱离关系。等到一定时期,自己会从卵而出,或一再蜕变,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谋生存。从有情的出生到长成,胎生与母体关系最密切,幼稚时期也长;卵生次之;湿生除了生卵以外,母子间可说没有多大关系,是最疏远的,幼稚期也极短。胎、卵、湿生的分别,就依这样的意义而成立。化生,不是昆虫化蝴蝶等化生,是说这类有情,不须要父母外缘,凭自己的生存意欲与业力,就会忽然产生出来。从生长的过程说,胎生繁复于卵生,卵生繁复于湿生,湿生繁复于化生。从产生所依的因缘说:胎生与卵生,必依赖二性和合的助缘;湿生中,即有但以自身分裂成为新的生命;化生更不须此肉体的凭藉,即随业发生。依胎、卵、湿、化的次第说,化生应为有情中最低级的。但从来的传说,化生是极高的::天,也是极低的——地狱,而且还遍于鬼、畜、人三趣中”。
  人傍生具四  此说人趣及傍生趣,各各具有四生。先说人趣四生的差别:一、人从卵生。据婆沙说:在过去的时候,有一商人人海,在大海中,得一雌鹤,奇丽美观,欢喜非常,带回家中,产生两卵,后来卵开,生二童子,端正聪明,年长出家,得阿罗汉果,大者名世罗,小者名邬婆世罗。二、人从胎生,这如现在的世人,都足从胎生的。三、人从湿生,相传过去有顶生王从布杀陀王项疱而生,是为湿生。四、人从化生,此唯约劫初生人说的。因为初人在此世界出现,依佛经说,是从化生而有的。据正理说,只要你是人,不管足以怎样形态而受生的,都有成为圣者的可能,但是成了圣者以后,再不会受卵湿的二生,因为卵湿生类性多愚痴,而圣者大都足欣求殊胜智见的,所以不受卵湿二生。傍生的四生,关于胎、卵、湿的三生,是大家所共知共见的,不必多加解说,至于化生,如龙、妙翅鸟等都是。
  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  此说极苦的地狱有情、极乐的天趣有情、以及中有的有情,于四生中,唯独是属化生,不通其他三生。
  鬼通胎化二  此说鬼趣有情,通于胎化二生,不适卵湿二生。鬼有化生,无伺诤论,说胎生者,有不同情,所以论引经说:“如饿鬼女白目连日:我夜生五千,随生皆自食,昼生五亦然,虽尽而无饱”。由此可以证知是有胎生的。
  有隋界受生,有四类不同,巳如上说,但那一生类的有情最多呢?这有两说不同:一说湿生有情最多,因为现见是有很多的;一说化生有情最多,因于五趣中,有二趣全足属于化生的,有三趣也有少分是属化生的,甚而至于中有也是化生的,所以最多。受生既有四种不同,究竟那一种受生是最殊胜呢?这不用说,当然是属化生,顺正理说:“应言最胜唯是化生,支分诸根,圆具猛利,身形微妙,故胜余生”。
  壬七  明中有
  癸一  明中有
  子一  正明中有
  死生二有中    五蕴名中有    未至应至处    故中有非生
  前说地狱、诸天、中有,唯是化生,但是什么叫做中有?中有为什么不可名生?于中,初二句解答第一问题,后二句解答第二问题。吾人由于前世的业力,生到这现实的世间来,多托母胎而起。其生来的次第,有死有、中有、生有、本有的四种。此下即略明四有义。本颂先成立中有。
  死生二有中五蕴名中有  死生二有,就是死有与生有。死有,指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刹那;生有,指生命结生的最初一刹那。中有,就是在死有之后,至正托母胎之前,其问所有的有情五蕴身,即死有与生有之间的一个联系者。如从人间死殁,上往天上受生,在人间的生命自体已经结束,而天上的生命自体尚未完成,于其中间,有五蕴起,为了要至生处,所以现起此身。假定没有这中有,作为前后生命的连系,在有部看来,生命就要断灭,所以建立中有。
  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  死有之后,中有生起,生有现前,中有殁去,这可见中有,是有起殁的,既有起殁,为什么不名为生?还有,此中有身,是从业所感得的?还是由于自体有的?若说是从业所感得的,那就应当说名为生,因为业是生因;假定说是自体有的,那就应当说为无因,是则犯无因过。这样分析起来,所以中有应即名生。不然,要知生之所以为生,是依所至义而建立的,就是当来所应到的地方,说名为生。此中有生,体虽有起有殁,但还没有到达所当到的地方,所以不得名生。正理二三说:“此但名起,不说为生,死生有中暂时起故”。又生的意义,是属所起的,而中有是能起,所以不得名生。什么是所起的呢?要由业力所引的异熟五蕴,方名所起。
  子二  证有中右
  如谷等相绩    处无间续生    像实有不成    不等故非譬    一处无二并
  非相续二生    说有健达缚    及五七经故
  关于中有的有无,在学派中,是有诤论的;一般而言…大众部、分别说部、化地部,是不立中有的;而说一切有部,则坚决的主张中有的实有。据大众部说:如立中有,不特与正理相背,且亦与圣教相违。大众系的学者认为:一个有情的生命结束,无间后一生命就生,于其中间,根本不须假藉什么中有托生。正理二三说:“死有无间,生有即生,其理极成,故无中有”。而且从佛听说的报业看,只有顺现受报、顺生受报、顺后受报的三种业,并未说有顺中有报业,无业而受中有身,其理岂成?正理二三说:“又曾不说中有业故,谓有经说,顺现受等三业不同,曾无契经说有第四顺中有业,不可说中有无业而生,勿一切无因自然生故”。同时,既然承认有死,生有也就应成,因要有生方可有死,无生有死,这在道理上,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又取有无俱成失故:谓死无间取中有不若取应生,经所说故,如契经说:若舍此身更取余身,我记生故。如其不取应般涅槃,既般涅槃何有中有”?再就圣教说:谓世尊说:“预流有情极于七有”,若有中有,世尊应言极十四有。又有经说:“若有一类造作增长五无间业,无间必定生地狱中”。假定死生中间,有个中有相隔,那就与无间义相违背了。“由与如是理致相违,故知定无中有可得”。有部学者当然不肯承认此说的,所以也就举出理证与教证,以证中有的实有。颂中,前六句是依理证,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二句是依教证。
  如谷等相绩处无间绩生  有部依正理说:有情从这个地方殁到那个地方受生,必须承认在那中间,有个担任连续的任务者,那就是中有,假定没有中有,那就决定没有从余处殁余处受生之理,因为从来没有见到世间的相续转法,处虽有问而仍可以续生的。譬如世间的谷等相绩,要于果种的中间有芽茎等的相绩,而且在这前后相绩的过程中,必然是处无间断。如谷等的相续,既是处无间断,当知有情前后生命的相续,共道理也是如此,刹那续生,处必无间,是故中有实有义成。量说:死生要处无问:不);以续生故(因);犹如种果(喻)。种果是续生,种果无间绝,死生是续生,当如种果是无间绝。
  像实有不成不等故非譬  大众部的学者救说:诸续生法不一定要处无间,因为现见世间有法续生,处虽间断而得续生,如镜等中从质生像,就是这样。当知有情从死至生,中间虽有间断而能续生,亦复如是。大众部出有部续生因的不定过说:死有生有,为如种果的绩生而绝无间断呢?为如质像的绩生而有间断呢?续生因既有不定过,怎可证成中有的实有?论主破斥此救说:你所立的质像,如果说是实有,那在道理上,是不能成立的,即或退一步说可以成立,但你所说的譬喻,与法是不相等的,所以不能成为譬喻。
  一处无二并、这是解释上面像实有不成的理由。从道理上讲,在同一地方不应有二色并生,假定有二色并生,那就显示他的非实有。如镜面像色,由别四大所造,其体相互对碍,怎可一处二得并生?今既于镜面现出色像,可知其像非实。又如在同一有水的地方,雨岸一时同有像生,二像既是同时显现,所以知道像非实有。
  非相续二生  这是解释上面不等故非譬的理由。非相续,是第一理由。意谓不说像非实有,即或承认你所说的像是实有,但因于法不得相等,所以你要拿他来做譬喻,还是不成的,因镜像与本质,体类各别,非是一物,所以非一相续。同时,镜像与本质,在时间上,是俱时而有的,不是前灭后生的,所以知道非一相绩。而死有生有,是一相续,前灭后生,中无问隔。以质像非一相续法,而喻死生一相续法,法喻怎能齐等?二生,是第二理由。意谓大众部学者所立的像喻,其像是托本质及镜二缘生的,而生有现前,唯依一死有为缘而受生的。以二缘所生法,喻一缘所生法,法喻何得齐等?所以你所举的譬喻;不论从那方面说,都不成其譬喻。
  说有健达缚及五七经故  上以正理证有中有,此以致证中有非无。因为契经说有健达缚,健达缚是中有的别名,所以知道中有决非没有。如契经说:“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现在前,一者母身是时调适,二者父母交爱和合,三健达缚正现在前”。除中有身,试问有什么别的东西,名健达缚正现在前?其次,由经说有五不还故,证知中有决定非无。经说五不还者:一者中般,二者生般,三无行般,四有行般,五上流般。当知中有,就是中般,假使没有中有,以何名为中般?假定说是在欲色二界的中间般于涅槃,所以名为中般的话,那如不生二界而中有又没有,何有有情于中趣般?假定说是于彼有天名之为中,那是绝对不合正理的,因为无有经说中天之名的。再说:中般要有中天,那末,生般应有生天,有行般应有有行天,无行般应有无行天,上流般应有上流天,彼既不尔,岂何独然?又有七善士趣经,将前五不还中的中般分为三种,即于欲界生命结束后,受色界中有,往上受生时,由处及时,类别为三:有的还未超出欲界就般涅槃,若处若时,都是很近的,是为第一类中般;有的刚刚到达二界的中间就般涅槃,若处若时,都是处中的,是为第二类中般;有的离欲界后到彼色界未及受生,就般涅槃,若处若时,都是很远的,是为第三类中般。由此七善士趣经,亦可证知中有实有。
  子三  诸门分别
  丑一  中有形状
  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    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后
  如主中有者说,中有是实有的,那末,进一步应更思择这中有,当往五趣中的那一趣?所起的中有形态又是怎么样?与当所趣的生有为同为异?这都是重要的问题,所以在此颂中略为一说。于中,初两句,正释中有的形状;次两句,顺释本有的意义。
  此一业引故如当本有形  有情的轮转,是由于业力,业有引业、满业的两类。中有与本有,就其引业说,是同的,就其满业说,是别的。由于死后的中有与当来的本有,为同一引业之所牵引的,所以中有的形状就如当来本有的形状,明白点说,当来本有的状态怎样,现在中有的状态也就怎样。如本有的形态是人的样子,中有的形态也就如人一样;本有的形态如果是天身,中有也成就了天人的形态;乃至本有是畜生、饿鬼的状态,那中有的形态也就显现了畜生等的相状。中有的形态似于本有的形态,本有的意义怎样呢?颂解答说:
  本有谓死前居生刹那后  如上所说,中有是在生前死后的中间,负著死生之间的联系工作,可说是死生间的桥梁。本有者,本于过去业力所感的存在之生命——有,名为本有。所以本有在死有前居生有后的一段时间,就是从生命最初一刹那开始,直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刹那前为止,在这长时间中,都称本有。本有住世的长短,是随寿命而转的,所以寿命时间的长短,就是本有时间的长短。
  丑二  眼等九门
  同净天眼见    业通疾具根    无对不可转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湿化染香处    天首上三横    地狱头归下
  这是诸分别中的第二眼等九门,所谓九门,就是眼境门、行速门、具根门、无碍门、不可转门、所食门、住时门、结生门、行状门。此之九门,都是关于中有的问题,所以须要一一加以分别。
  同净天眼见  这是第一眼境门。此句可读为:同眼见,净天眼见。所以如是分别者,表示中有为两类眼所见。一、同眼见:如下具根门说,中有是具有五根的,所以每一中有身的有情,都有眼根,因而属于同类的中有身的有情,彼此可以互相相见,就是这个中有有情,可以看到那个中有有情,那个中有有情,可以看到这个中有有情。但是对此,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有两种说法不同:一、浮游于空中的中有,是有很多很多的,有属于天趣的中有,有属于人趣的中有,有属于三恶趣的中有,所谓同类相见,是说天趣与天趣的中有,可以互相相见,人趣与人趣的中有,可以互相相见,三恶趣与三恶趣的中有,可以互相相见,叫做同眼见。二、只要是中有,不管他属于那一趣的,都叫同类,虽是同类,但有胜劣的差别,因此有说:天趣中有,不仅可以见到天趣的中有,而且可以见到人、鬼、畜生、地狱的余四趣中有。人趣中有,不仅可以见到人趣的中有,而且可以见到鬼、畜、地狱余三趣的中有,但不能见天趣的中有,因为天趣中有胜于人趣中有的。如是类推,鬼趣中有,只能见三趣的中有,不能见人天二趣的中有;畜生中有,只能见二趣的中有,不能见鬼人天的三趣中有;地狱中有,祗能见自趣同类的中有,不能见余趣的中有。所见虽有多少不同,但也叫做同眼见。二、净天眼见:天眼对肉眼说的,中有身的有情,以我们人类的肉眼,无论如何是不能见到的,唯有天眼才能看见,但天眼又有生得与修得的区别,生而报得的天眼,仍然不能见到中有有情,必须修得的清净天眼,才能有所见,为什么?因中有身的生命,是最极微细的,所以要净天眼见。
  业通疾  这是第二行速门。中有漂游在高空中,时东时西,忽南忽北,行动极其迅速,当他正在行进的当儿,任何力量,甚而至于诸佛,也无法可以阻止住他。为什么会这样?这是由于业通的力量。通是无碍自在的意思,但这通不是由修所得的,而足由业所得的,所以说为业遖。有情从死有位跃进中有阶段,必然得此业遖,因为业力的殊胜不可思议,所以中有成就了这最疾业通,一切加行就快速得令人可惊了。此通势用速故,所以名为业通疾。正理二四说:“中有具此最疾业通,诸通速行无能胜者,依此故说业力最强”。
  具根  这是第三具根门。根即眼等的五根。只要是中有身,不管是那一界趣的,一结束丁前生命体而跃上中有的阶段,必然完整的具有诸根,绝对不会缺少任何一根。不特五根如此,就是男女根也这样:如是男的中有身,决定具有男根,如是女的中有身,决定具有女根,因无中右,是非女非男的。为什么必具诸根?正理二四说:“虽言中有如本有形,而初异熟,最胜妙故,又求有故,无不具根”。
  无对  这是第四无碍门。对足对碍,无对,即没有对碍之义。这是显示速疾而行的中有,在空中的行动,那怕是铜墙铁壁,甚至坚实如金刚山,也阻碍不了他。正理一一四说:“曾闻栴破焰赤铁围,见于其中有虫居止,故知中有无对义成”。所以中有要去受生时,受生之处,尽管距离十万八千里,尽管有著万重的高山,也阻碍不了他那敏捷无碍的行动,所以说无对。
  不可转  这是第五不可转门。转是转变,如这形态变成那样形态,就是可转。受引业所引的中有形态,却是绝对不可转变的。如天趣中有的现起,就只有趣向于天趣,人趣中有的现起,就只有趣向于人趣,要说在中有位上,将人趣的灭了,转变为天趣或余趣,将天趣的灭了,转变为人趣或余趣,那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这主要的原因,是由业力决定了他们如此。所以同以引业所引的本有,也是这样,如已成为某一趣类的本有,就不得再为转变。比方直立的人类形态,怎样也不能改成横行的畜类。正理二四说:“此与生有一业所引,故知趣处不转亦然”。
  盒香  这是第六所食门。经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中有,既是有情的一类,当也以食维持他的生命,但以什么为食呢?且以欲界中有说,那是以香为食的,正因为他是食香的,所以得健达缚名。说到香,有好恶的两种。中有食那种香,就看他的福报。福报大的受用好香,福报小的受用恶香。
  非久住  这是第七住时门。中有身的有情,住在中有的阶段,大概要经几时呢?据婆沙师说,中有在其木位逗留的时间,是没有好久的,很快就去受生。为什么?“一切中有乐求生故,速往受生必不久住”。论主随顺此意,所以说非久住。但在婆沙,有余师说:在中有所经的时间,最长为七七四十九日,在这时间内,虽不论什么时候,都可受生,但期限绝不会超出四十九天之外,到七七满的时候,无论如何是要受生的。此外,依世友尊者说,最多七天,七天期限到的时候,非去受生不可。而大德法救说,时无定限,什么时候受生的因缘成熟,什么时候就去受生,如果受生因缘一年未熟,中有就住一年。颂疏说:“故轮王中有,要至人寿八万岁时,方顿与果,以世尊说业力不思议故”。我人认为此说比较合理,因为受生是受业力因缘之所支配的,不能硬性规定他的时限。
  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  这是第八结生门。结生,就是最初受生。中有有情,不论他在本位所住的时间,是久是暂·,但最后必然要去受生,可说是不变的定律。然而中有去受生的最初刹那,究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因为受生必是染污心,所以住中有中往受生处,必先生起颠倒错乱的染心,以奔赴于欲境。就是由于过去的业力,当他受生因缘成熟时,在中有位上所起的眼根,能见远远受生之处的父母交会,因而生起倒心:假定中有身是男性的,见到父亲就起嗔心,见到母亲就生爱心;假定中有身是女性的,见到母亲生起嗔心,见到父亲生起爱心。施设论说:“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僧(应是遗字)不净泄至胎时,谓是已有,便生喜慰,当生喜位,名入母胎。取最后时所遗精血二三滴许,成羯刺蓝,精血相依,无问而住,中有蕴灭,生有蕴生”。到了这个时候,中有的任务宣告结束,一期的生命由此开始。
  以上所说,是专约胎卵二生受生的有情说的,若是湿化二生受生的有情,那又是这样的:以染污心受生,这是一切有情所共的,湿化二生既无胞胎,那他依于什么而起染心呢?颂文告诉我们:湿生有情染香而生,因为这类有情,嗅觉特别锐利,远远嗅到所应受生的香气,就在那上面生起染著心,立刻奔向那儿去受生。由于业的胜劣,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著香有好恶。业力胜的染著好香受生,业力劣的,染著恶香受生。化生有情染处而生,因为这类有情,视觉特别灵敏,远远见到所应受生的处所,就起一种强烈的染著心,而投奔过去受生。如业力殊胜,就染托净处受生,如业力卑劣,就染托秽处受生二逗是湿化二生受生情形的不同。地狱虽是化生,但为极苦之处,怎会对他生染著心?正理二四说:“生地狱者,亦由业力。或见身遇冷雨寒风,或见身遭热风猛照,拎侵热逼,酷毒难忍,希遇温凉,冀除所厄,见热地狱热照炽然,寒地狱中寒风飘鼓,便生爱染,驰躬投赴”。
  天首上三横地狱头归下  这是第九行状门。从中有迈向于生有时,那一趣的中有,是以那一种的形态,奔赴受生之处的呢?说到这个,大体是这样的:天趣中有,趣向于天受生时,头是向上的,其形态,就如人从坐站起那样的头向于上。三横,是指人、鬼、啬三趣有情受生时的形态,都是横形的,就如飞鸟掠过天空那样的姿势一样。地狱头归下,显示中有到地狱趣受生时,其形态,恰与天趣相反,是头向下脚朝天的,有的相似于游泳者从高台跳入水中的姿势。但这所说,专约人类死后往生余趣说,如果是余趣中有的受生,其形态,却不一定是这样的。婆沙七十说:“且依人中命终者说。若地狱死还生地狱,不必头下足上而行;若天中死还生天趣,不必头下足上而行;若地狱死生于人类,应首上升;若天中死生于人趣,应头
  归下。鬼及傍生二趣中有,随所往处如应当知”。
  丑三  入胎差别
  一于入正知    二三兼住出    四于一切位    及卵恒无知    前三种人胎
  谓轮王二佛    业智俱胜故    如次四余生
  此说入胎的差别,是从上面“倒心趣欲境”来的,中有入胎,起颠倒心,是不是一切入胎都是如此,这当然是个问题,所以现在特地提出来讨论一下。依此两颂所说,很显然的知道:诸有入胎,并不是都起颠倒心的,为什么?因入胎有四类差别的不同,现在根据他的次第,逐一简单的说明如下:
  一于入正知  有情受生,有入胎、住胎、出胎的三个阶段。此说第一类入胎的有情,在第一入胎的阶段,因过去曾少修福慧,由于念力的所持,所以能心想分明,正知无乱的入胎,但亦唯于入胎不迷乱而已,到了住胎、出胎的两个阶段时,就又迷糊而毫无所知了。
  二兼住  此说第二类入胎的有情,由于过去多修福慧的因缘,到了现在的时候,不独入胎时,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在入胎,且兼带的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安住在母胎中,所以说兼住。
  三兼出  此说第三类入胎的有情,由于过去广修福德的因缘,以念力的所持,入胎固能心想分明,正知无乱,住胎固能明白了知,不颠不倒,就是出胎也仍清清楚楚的分明不昧,所以说兼出。
  四于一切位恒无知  这是胎生有情的第四一类。意说此类有情福慧俱少,因而在入胎、住胎、出胎的一切位中,都是懵然无所了知,所以说于一切位恒无知。
  及卵恒无知  胎生有情的入胎,有四类的差别,如上所说可知,但是须更知者,不特第四一类有情,于一切位是恒无知,而且还有卵生有情,在入、住、出的一切位,也是常常时恒恒时,都是无所知的,所以说及卵恒无知。有人这样问道:卵生明明是从卵出的,怎可说是入胎藏?当知卵生有情,虽则是从卵出,但他未成卵前,必须先入胎的。入胎以后,完成卵形,再从卵出,现在所以说胎名卵,是约当来之名而言。如米下锅时,最初所煮的,明明是生米,但依惯例,一般都是说煮饭,当知这也是据当来而立名的。
  前三种入胎谓轮王二佛  胎生有情的入胎,在四类中,有三类是具正知的,但这是指怎样有情说的?第一类于入正知者,是指转轮圣王说的;第二类于兼住正知者,是指独胜觉的圣者说的;第三类于兼出正知者,是指无上觉的佛陀说的。颂中二佛,就是指独觉与大觉,亦即向来所说的辟支佛与佛。
  业智俱胜故如次  前三类的入胎,所以具有正知,如其次第是这样的:第一正知人胎的转轮圣王,是由于业胜的力量,因为他在过去生中,曾经修了广大无边的福德关系。第二类于入胎住胎都得正知的独胜觉,是由于智胜的力量,因为他在久远已来,就已修习多间胜思择的关系。第三类于入住出都得正知的无上觉,由于业与智二者俱极殊胜的力量,因为佛在旷幼当中,积集无边胜福慧的缘故。
  四余生  四指第四类入胎的有情。意思是说:除了前面的三类,是由正知的受生,其余的胎生以及卵生,由于福智俱劣的因缘,不特入位、住位不得正知,就是出位也不得正知。总合而为第四入胎位摄,所以说余生。
  癸二  遮外计
  无我唯诸蕴    烦恼业所为    由中有相绩    入胎如灯焰    如引次第增
  相绩由惑业    更趣于余世    故有轮无初
  明中有中,前足正明中有,此是遮除外计。佛陀时代前后的印度思想界,除了极少数的顺世外道,不承认生死轮回,大多数的学者,都承认轮回这一事实的。不过他们谈及生死前后的连续,每认为要建立一个常恒不变的实在自我,有了实在性的常我,而后才可从此世至他世,而后才可在生死中不断地流转,否则是无法建立轮回的。自我的由此世转于他世,就如一个人,从东边房子走进西边房子一样,房子虽然转换了,而人仍然是那个人,并没有改变。至于时而在天上人间享乐,时而在三恶趣中受苦,苦乐虽有不同,自我仍是一个,即受苦的是这自我,享乐的也是这自我,其情形,就像唱戏的艺人,有时装扮为富乐的帝王,有时装扮为贫穷的乞丐,帝王与乞丐的身份虽不同,事实是由一个人改装的。总之,有情的三世轮回,五趣流转,都以常恒的自我为中心的?没有了这个,一切就无从说起。可是佛法的思想不是这样:佛法,一面承认轮回是有,一面否定有实自我,无实自我而可建立;轮回,所以就使一般人,难以信受,无法理解。其实唯有如此,才能显出佛法的特色,才可发现佛法与一般思想的不同。
  无我唯诸蕴;无我,是正式遣除一般执我者的我执。执我者说,轮回于生死中的有情,此一生命结束,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离此生命而去,彼一生命开始,我就到彼生命续生,所以有情生生不已的流转无穷。佛法不承认此说,所以用无我二字,彻底的否定他。如客观的色等境界,我们可以现量而知,潜在的眼等五根,我们可以比量而知,但是执我学者所说的自我,既不能如眼等比量而知,又不能如色等现量而知,怎可说他有实自体?依佛法说,有情的生死流转,并不是什么实在自我,而只是诸蕴的生灭变动。在有部学者看来,“诸法的业用,虽是刹那生灭的,身心的相续,虽是没有自我的,但和合相续无常演变的生减用上,有假名的补特伽罗在,依这假名的补特伽罗,可说有从前世转到后世去的生命联系者”。杂含第十三说:“诸比丘!眼生时无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亦即显示唯有假我,于生死中轮转。
  烦恼业所为由中有相续  有人以为:佛法既否定实有自我,而唯承认生灭诸蕴,那就是诸蕴,在此处减,在彼处生,依此诸蕴的生灭,就可建立从此世转至他世的轮回,何必还要什么中有身?为了解答这一问难,所以举此两句颂来说明。首先我们须要了知,五蕴是刹那生灭的无常法,根本就不可能从前世转至后世。我们所以得在生死中前后相续,这完全是由烦恼业力的推动,即由烦恼创造业力,由业力牵引中有,由此中有担任死生二有间的联系任务,所以得人母胎而构成新生命。
  人胎如灯焰如引次第增  由烦恼业的推动,中有入于母胎,新生命于焉开始,而此新生命体,虽时刻的变动不居,但仍无间的延续,且能渐次的增长。如世灯照一样,虽然刹那生灭,前照不是后照,但其光倾,却能相续不断的,展转照至余方。所以虽无实在的自我,但唯诸蕴刹那生灭,由于烦恼业的推动,转至余世其义得成。即此诸蕴,如先惑业势力所引,次第渐增。有情从入胎后到出胎前,在母胎中渐次增长,共经五个位次:一、羯刺蓝,此译和合,或杂秽、凝滑,即业识与父精母血和合的最初阶段,其所经历的时间,据说约一七日。二、颊部昙,此译疱,三事和合的新生命,经过七日的长养,逐渐形成疱的状态,所以叫做疱,其所经历的时间,据说也是七日。三、闭尸,此云血肉,成为疱形的生命,经过七日的长养,就又转为嫩肉,并且含有血球,所以叫做血肉,其所经过的时间,据说也是七日。四、健南,—此云坚肉,在前一阶段,生命体上,虽已有了血肉,但还嫩弱得很,可是经过七日的长养,已长成为坚实的肉体,可以摩触了,所以叫做坚肉,其所经过的时间,传说也是七日。五、钵罗奢怯,此云女节,就是到了这一阶段,生命体上的一切支节,以及发毛爪指,种种色根形态,均已圆满具备,此后如不胎死腹中,生命就逐渐长大,以至于出胎。如据化地部说,发毛等已下,是属第六位,如据瑜伽说,胎内共有八位,五位如上所说,第六为发毛爪等位,第七为色根位,第八为形相位。其实,这只是开合不同而已。以人胎经说,新生命在母胎中,经三十八个七日,复经四日乃出,总合为二百七十日。是为胎中五位经过的情形。
  相绩由惑业更趣于余世  有情初由惑业牵引中有,如幻相续往所生处,于母胎中继续增长,一直到了出胎,在一期生命的过程中,展转相续,又复于生命体上,起惑造业,待先世惑业所引现实生命的寿量等法至穷尽时,又在新的烦恼业力指引之下,转趣余世感受新的生命,有情的生命之流,就是这样生生不已的相续著的。
  故有轮无初  众生在生死海中,起惑造业,由业受生,生而再起惑、造业,由惑业再受生,是即显示了三世轮回,只为惑业苦的相互增上,并不需要建立什么实在自我。无实自我而受生死,那末,众生的生命,最初受生,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求个生死的起始。依佛法说,生死是无始的。有情在生死中,尽管生死死生,生生不巳的流转,但如追求他的初际,那实在是不可得的,如果定要寻求他的初际,那就必然走上无因论的邪途。正理二四说:“若执有始,始应无囚,始既无因,余应白起,无异因故,现见相违,由此定无无因起法”。然则如何?正理二四有说:“谓惑为因,能造诸业,业为囚故,力能引生,生复为囚,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璟无始”。
  王八  明缘起义
  癸一  广明十二
  子一  总辩
  丑一  总判支位
  如是诸缘起    十二支三际    前后际各二    中八据圆满
  在这外计中,论文说到:“唯除法假,法假谓何?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广说缘起”。显示生死唯是惑业苦的缘起钩锁,并无实我主宰其间。但是缘起何义,从此以下广明。木颂先将缘起的支位来个总判。于中,初二句牒法标支际,次二句以支配三世。   
  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  俱舍法义第九说:“初中如是者指上之辞,诸缘起者,犹言相绩诸蕴,故旧论日如此缘生法”。意谓:众生由于惑业的牵引而流转于生死,如从另方面说,就是受缘起法则的支配。诸缘起,表示为缘能起的缘起法,不是一个,是有很多的,但归纳来说,就是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十二支。支是因义、分义,谓将世间极苦的生死问题,分为十二个范畴说明以得名的。际是分际的意思,三际,就是的际、后际、中际。前际,约过去说,后际,约未来说,中际,约现在说,所以三际就是三世的时间分际。从十二支缘起配以三际,是这样的:
  前后际各二中八据圆满  前际与后际各有二支,中际则有八支。前际二支,为无明行,是说的过去生,后际二支,即生老死,是说的未来生,中际八支,为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是说的现在生。论文颂前的说三生为位,就是指这三生。唯当知道的,就定中际所属的八支,并非一切有情全都具有,乃是专据生命圆满的有情说的。怎样才算八支圆具?要从识支到有支,一一经历,完备不缺,方可说是圆满。如有有情,由识入胎至名色位,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尚未完成,就在母胎天亡;或有众生,经过名色的阶段,踏上六入的分位,虽已粗具形态,但因业力因缘,亦复胎死腹中:像这些有情,仅具二支或三支而已。其次,八支圆满者,专约欲界有隋说,若色无色界的有情,并不完具八支,据婆沙二四说:色界有情,于中际中,只具七支,无名色支,因名色要在母胎中渐次完成,而色界右情纯系化生,一时顿得六根,不须经过名色,由识支直趋六入,所以可说为识缘六入。无色有情,因为无色的关系,于中际中,要除名色、六人,只具六支,所以他们受生时,由识直趋于触,而应说为识缘触。但以评家而言,三界有情,一一皆具十二有支的。他的理由是:“色界五根虽定顿起,而生未久根不猛利,尔时但是名色支摄。无色界虽无色及五根,而有名及意根。彼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处,意处缘触。是故三界皆具十一二。今论同于前说,不同评家,所以说中八据圆满。三际摄十二支如此,若以二际摄十二支如何?这是这样的:从无明乃至于受的前七支,属于前际所摄;从爱乃至于老死的后五支,属于后际所摄。所以如此分摄,由于前后因果不同:前一分因果,以无明行的二支为囚,以识等的五支为果;后一分因果,以爱取有的三支为因,以生老死的二支为果。前后虽有不同,而为因果则一,所以总括起来,但说二分缘起。
  丑二  别显体性
  宿惑位无明    宿诸业名行    识正结生蕴    六处前名色
  从生眼等根    三和前六处    于三受因异    未了知名触
  在淫爱前受    贪资具淫爱    为得诸境界    遍驰求名取
  有谓正能造    牵当有果业    结当有名生    至当受老死
  上来虽已标出十二有支的一一名称,但一一支的个别体性怎样,还未指出,所以现以四颂十六句,解释他们的各自体性。但此刻板式的划分十二个阶段说明,把某一支限定在某一阶段上,这是形式缘起论者的作风,真正说来,可以不必这样机械的。
  宿惑位无明  缘起的第一支是无明。无明,这里说是在过去生中所起的烦恼,叫做宿惑位。我们知道,无明的活动,不是突空的,他还是寄托在过去的五蕴生命体上动的,所以宿惑位上的五蕴,至于今之果熟,总名无明。在此阶段,既然具有五蕴,为什么独标无明?这因他与牵引后有的业行,决定为因性的关系。有情的造作诸业,是由烦恼所发动的,其业如无惑的滋润,就不能牵引后有,能牵后有的业,决定是由烦恼滋发的。但牵后有的诸行生时,并不是说贪等诸惑于中都发生作用,虽然如此,但不能不有赖于无明,所以说无明,就是总说烦恼。为什么唯以过去生中的烦恼叫做无明,而现生活动的烦恼不叫无明呢?这因过去的烦恼似于无明,所以作如此说。比方贪等的烦恼,在还没有得果之前,其势力非常明利,无明不然。正理二五说:无明势力,设未亏损,亦非明利,彼现行时,亦难知故;前生诸惑,至于今生,已得果故,势力亏损,其相不明,似无明品,故唯前世惑,可说无明声”。总之,在此阶段,无明力强,其义殊胜,所以总名无明。
  宿诸业名行  此为第二行支。行,就是有情在过去生中所造作的福、非福、不动的诸业行,此位五蕴,至今果熟,总名为行。十二支的一一支,皆有位字,所以第一句的位字,应该一直通到老死,如此句,就应说名宿诸业位名行。为什么宿生如是类业独名为行?因为“宿生位中果今熟者,行相圆满,独立行名”。
  识正结生蕴  此为第三识支。识,是依过去的行业而为现实生命最初入胎的第一位。依论文说:“于母胎等正结生时,一刹那位五蕴名识”。一切有部所说的识支,唯约此最初一念入胎识说。具有五蕴而独名识者,因此刹那位中,识受生的功用,是最殊胜的缘故。唯这所说的识,专约意识而言,至于五识,生缘未具,不合摄在此中。
  六处前名色  此为第四名色支。名色,是在母胎中渐渐完成生命的阶段。依论文说:“结生识后,六处生前,中间诸位,总称名色”。中间诸位,是指羯刺蓝以至钵罗奢住的胎内五位。
  从生眼等根三和前六处  此为第五六处支。六处,是指生命已经完成,六根已经具备而即将出胎的第三位。依论文说:“眼等已生,至根境识,未和合位,得六处名”。意显在名色后,六处虽已生起,但在根境识三未具和合的阶段,下中上品,次第渐增,于此位中,总名六处。说三未具和合,难道在这阶段,诸识都不生吗?实际说来,没有那一位中,意识不生作用的,到了名色阶位,身识尚可生起,何况到六处位,还说无三和合?所以如此说者,因为在这位中,此六处胜,所以特约六处,以标位别。
  于三受因异未了知名触  此为第六触支。触支,是指从母胎中出生后,在婴儿的三两岁之间,虽经常的与外在的环境相接触,但对于苦乐舍三受之因的差别,还不能了知,说名为触。三受因,就是三受境,境之所以名因,因他能生于受。如苦受,是以所接触的违逆境界为因所生的;乐受,是以所接触的顺意境界为因所生的;舍受,足以所接触的中庸境界为因所生的。但在这阶段的有情,对于三受境,还未能了知,所以只名为触,不名为受。
  在淫爱前受  此为第七受支。受,是领纳感受意。人生到了六七岁的儿童时代,对一切客观环境的感受,已发生一种银纳的了知作用。如感受到苦的境遇,了知为苦,乐的了知为乐,人之所以有此苦乐的感觉,这完全是受的作用。受在人生历程的阶段上说,是在人们发生淫爱之心的前一段过程中,在这阶段上,虽具有五蕴但因感受作用特别明显,所以独标受名。
  贪资具淫爱  此为第八爱支。爱,就是贪爱。人生在前一阶段,虽已有了苦乐的辨别,但还没有强盛的欲乐,可是到了十五六岁的少年时代,情形就不同了,不特对客观环境有所感觉,且发生厌逆与爱好的心理。如对苦痛、恶劣不理想的感受,生起厌逆心,希望能摆脱他,虽说是厌逆,实际为爱的变态,因不如所爱,才生厌逆。如对美满、快乐的理想境遇,就生起爱好心,希望能永远的属于我,为我所有。人类的贪爱生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不外物质与精神的两类:如贪资具,就是属于物质爱的方面。资具,就是支持生命延续存在的一切资生之具,如衣食住等,一般而言,是对五欲境界的贪爱,以物质的五欲,资养生命的活动。如贪淫爱,就是属于精神爱的方面。淫爱,以世俗的眼光看,似乎是侧重肉体方面,实际应以男女问的精神爱为主。这种精神上的爱情,在生理发育健全的成年人中,没有不渴求的,而且非常旺盛炽烈的,虽然如此,但还没有广为追求,所以说名为爱。
  为得诸境界逼驰求名取  此为第九取支。取足执取,亦即将付诸行动的表现。在少年时,男女之间,于互相爱慕的过程中,虽然彼此都有了爱意,但还潜在意识之内,由于胆小害羞,尚小敢付诸热情奔放的行动,可是到了青年、壮年时期,因为爱欲转趋旺盛,于是就进一步,对于自己认为所喜爱的对象,就不惜生命、时间、金钱的牺牲,向四面八方的驰取追求。不特男女问的相互追逐是如此,就是对五欲境界的追求亦然,所以此位五蕴,总名为取。
  有谓正能造牵当有果业  此为第十有支。什么叫有?在因方面,是指业,在果方面,也可指报体。现约一般所说的业说。谓由爱取烦恼的冲动,促使身心向外发艮,于是就造作种种业,以决定将来是怎样的报体,所以业,是指正在造作而能牵引当来三有果报者说,业之所以名有,就因为他能有当来之果。我人不造业则已,造了业一定要感果。有就是有因有果之意。此有从取而来,因为驰取追求,必要动身发语,由是造诸业行,牵引当来生命果报,所以此位五蕴,总名为有,因为业用是特别殊胜的。
  结当有名生  此为第十一生支。生,是约正在结为当来新生命的果报而言。结生,就是结合父精母血及识三者而完成新生命体,即现生命结束,而新生命接续的开始,如说明白些,就是现在受生之识,指结生时一刹那的当体。然为什么现在受生叫识、未来名生呢?这因当来受生时,生相较为明显,而现在受生时,识的意义特强,其实未来之生,就是现在之识,不过各就其特殊点立名而已。正理二七说:“如此生中行为缘故,初结生位名为识支;如是来生有为缘故,初结生位名为生支。此泣此名正所须故,谓于现世识用分明,未来世中生用最显,随自用显立以支名”。
  至当受老死  此为第十二老死支。老死,依一般说,人到七八十岁时,老态现前名之为老,结束此段生之旅程名死,囚为老后紧接著就是死,所以合为老死支。但就佛法说,在受生后,一直到当来的受支,中问诸位,总名老死。因在第一刹那完成生的状态,从第二刹那开始,直至最后生命结束,这一大段的人生旅程,便是老死的过程。依此义说,所谓老死,实指现阶段人生的名色、六处、触、受四支,由这四支的进行,就是老死。如是四位总说为老死者,是为使合有情,厌舍欣求当右之心,所以以老死名,显未来的过患。
  以上是别显十二有支的个别体性并略为解说。
  丑三  说意遣惑
  传许约位说    从胜立支名    于前后中际    为遗他愚惑
  此中有二:一、正明说意,就是初二句;二、遣他愚惑,就是后二句。缘起,经中说有四类,就是刹那缘起、远续缘起、连缚缘起、分位缘起。可是在这四类中,世尊意所说的定那一种呢?这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一问题。缘起,木是通于有情非情的,但是佛说缘起,特别侧重有情,这是什么道理?这是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二问题。现在分别说明如下:
  传许约位说  这是解答第一问题。缘起虽有凹类,但依有部一向传说承认的,佛说缘起,足约分位说的,不是据刹那等说的。正埋二七说:“对法诸师威作是说,佛依分位说诸缘起。经主不信,说传许言”。原来分位缘起之说,为经部学者所不赞同,论主同意经部,不同意有部,所以说为昆婆沙师相传共许。事实,讲到生命缘起,应从“彼此关涉的和合中,前后相续的演变中”去观察,才能窥见缘起的真意,如只机械的割裂为各个独立的地位,是不能算是善知缘起者。如说识,照分位缘起说,只是限于受生时的一刹那叫识,过此以后好像就没有识的作用,其实在人生的一期生命中,何曾有佃时候离开过识)怎能把他唯独的限于受生一刹那?又如名色,据分化缘起说,好像只是精血识结合后的一段过程,实际有情生命就是由精神与物质组成的混合体,从未离开过名色而有生命存在,怎能把他规定在一个极短暂的过程中?由于分位缘起说过于呆板,所以我们称他为机械的缘起观。正理二七曾叙述到上座学者对于分位缘起的弹斥,可以参阅。
  从胜立支名  有人这样责难说:如你所说的分位缘起,依照上面别显体性看来,一一支中皆具五蕴,既然皆具五蕴,为什么单立无明等名?为通此难,所以说从胜立支名。关于这个,论文有明白的说明:“以诸位中无明等胜故,就胜立无明等名:谓若位中无明最胜,此位五蕴总名无明,乃至位中老死最胜,此位五蕴总名老死”。何以第一阶段无明最胜?何以最后阶段老死最胜?参考光记可知。
  于前后中际为遣他愚惑  这是解答第二问题。佛之所以唯约有情说诸缘起,是为遣除众生在三际中所有的愚惑,令其洞悉生命唯是缘起的钩锁,并没有一个实在的自我主宰其问。三际愚者:有类众生,以现生命为中心,向前推究过去,对于我在过去,有种种的疑惑,不知在过去世中,是否有我的存在,如过去世中是没有我的,那就不谈,假定有我,那是怎样的我)为即蕴我?为离蕴我?再以五蕴分开来说,为色是我?为受是我……?如果随执一种为我,则此过去中我,足以怎样的姿态有的?为不变的常有?抑演化无常而有?为是男性的我有?还是女性的我有?如是种种愚惑,妄想分别前际之我。佛对这类迷执过去有实我的众生说:你们不要这样愚惑过去,过去那儿有我呢?过去所有的,只是无明与行而已。有类众生,认为过去已经过去,不用再为追究,但人生只有短暂的数十寒暑,这一生过去,未来怎样呢?有我没有我?如没有我,那就不说,假使有我,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怎样的我?为即蕴我?为离蕴我?……佛对这类迷执未来有实我的众生说:你们不要这样愚想未来,未来那儿有我呢?未来所有的,只是生老死而已。还有一类众生,是现实主义者,不问过去,不求来来,只说现在,即此现实生命的内在,其我是怎样的我?为即蕴我?为离蕴我?不论是那一类的我,为常住的?为无常的?同时又以现在推想过去与未来,即现前的我,是由过去什么因所有的?当来又可得到什么果?如是种种妄想推求。佛陀开示这类迷执现在右实自我的有情说:你们太愚痴了,现实生命刹那刹那在生减,内在那有实我?要知现在所有的,不过只是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的八支缘起而已。为除如是三际愚惑,所以经唯宣说有情缘起。反过来,如能洞观缘起,则于三际必不愚惑。如契经说:“若有苾刍,于诸缘起、缘已生法,能以如实正慧观见,彼必不于三际愚惑,谓我于过去世,为曾有非有等”。
  丑四  以略摄广
  三烦恼二业    七事亦名果    略果及略因    由中可比二
  依有情而说的缘起义,虽有十二支,而实以三、二为性。三指惑业事,以三之略摄十二之广。二指果与因,以二之略摄十二之广。话虽这么说,但如何相摄,还不知道,所以现在特为说明。前二句正明相摄,后二句解释妨难。
  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  为前际因的无明及后际因的爱取,如是三支,以烦恼为性,属惑所摄;为前际因的行及后际因的有,如是二支,以业为性,属业所摄;除此五支,其余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的七支,因为是惑业的所依,属事所摄。即此七支,亦可名之为果,其余五支,则说为因,因为足以烦恼业为他们的自性的。如分别说:无明与行为因,识等五支为果;爱取有三为因,生老死就为果。就十二支为三所摄言,中国古来有首偈说:“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属业道,从识至受并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也就是如此相摄的。
  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这是解释妨难。以三际的因果说,中际广说因果,后际略说果性,前际略说因性,这是什么道理?所谓略果,就是将中际的五果,合为后际的生老死二果;所谓略因,就是将中际的爱取二惑,合为前际的无明一因;所谓广说因果,就是将过去的无明一因,开为现在的爱取二惑,将未来的生老死二事,开为现在的识等五果。但为什么要有这样广略的不同?这因中际相显,所以广说果因,前后二际难了,所以各为略说,而且由于中际的广说,比度前后二际,他的广义已成,所以无须再为别说,就是说了也没有什么用。
  丑五  释通疑难
  从惑生惑业    从业生于事    从事事惑生    有支理唯此
  对于十二因缘的详细说明,到此本已告一段落。但外人从无明与老死的二支,却又发生这样的疑难:照你们说,无明缘行,无明祗可为他法因,而不从余因生,也就不能作果,假定真是这样,有情的生死,岂不是有了起点——从无明开始?因无明的前面,没有能生无明的东西,所以无明就成了第一因。其次,缘起最后的老死支,是从他法生的,不能生于他法,所以老死只能为果,不可作因,既不作因而更有果,生死岂不就有终了吗?依佛法说:出世圣者的生死,是无始有终的,世间几夫的生死,是无始无终的,站在凡夫的立场讲,老死如不作因而有其果,生死之流就为截断,怎可说为无终?假定说无明更有因,就应在无明的前面,加上能生无明的东西;假定说老死更有果,就应在死的后面,再加老死所生的果法,如足,前复有前,后复有后,犯无穷过。为了通释此难,须要确切说明:既不更立余支,亦无前说诸过。
  从惑生惑业  这句颂,应读为:从惑生惑,从惑生业。从惑生惑者,是说的爱与取的二支。爱与取,都是有情生命内在的极重烦恼。有情在爱烦恼的推动下,生起驰求的取惑,所以因爱而取,就是从惑生惑之义。从惑生业者,是约无明缘行、取缘有的四支说的。无明与取同样是染污的烦恼,而行与有则同为烦恼街动所造作出来的业行,所以说从惑生业。
  从业生于事  这是约行缘识、有缘生的四支说的。生与识的二支事,是行与有的业力引生,这行生识、有生生,就叫做从业生事。
  从事事惑生  这句颂,应读为:从事生事,从事生惑。从事生事者,如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处,六处生触,触生受,及生生老死。从事生惑者,这是约受生爱说的。受是属于事,爱是属于惑,爱从受生,所以说从事生惑。
  有支理唯此  十二有支的缘起理的建立,唯此十二,无明前固不用别立余支,老死后亦不用别立余支,而无始终的生死流,同样可以建立。其理由怎样呢?缘起,本是甚深极甚深的,外人只看到他的次第生起,却没有透视他前后次第的相关性,所以见无明的前面无能生法,即说无明唯能作因不可为果,见老死的后面无所生法,即说老死唯是他生的果法不可为因,因而就以为生死有终始的,其实那里足这样?现在的名色生六处,六处生触,触生受,不就显示了老死为因而有果了吗?从十二有支的次第看,老死似乎唯从生生,但现在的名色、六处、触、受四支,是来来的老死,却被外人忽略了。承认名色是老死的一分,名色为六处因,六处为名色果,这不就是老死有因有果吗?如说“名色生于六处,就是显示老死为事因,事为老死果”。对此如有明确的了解,就不会发生生死有终的谬论了。再进一步看,不但了解老死为事之因,亦可知其为烦恼之囚。因受是老死的一分,从受生爱,这就显示了老死为惑囚,惑为老死果。所以说“受生于爱,就是显示老死为惑因,惑为老死果”。由此可见老死不止为果且也作因。其次,再说无明不但为因而且有因为果之义。我们知道:爱取二支同是烦恼,无明亦即烦恼的别称,所以古说“无明爱取三烦恼”。十二支中的爱生取,就是显示无明为惑果,谓爱为囚,取为果,那里可说无明唯因?同时,无明不仅可为惑果,且也可为事果,这从前面的受生爱,可以明显的看出。老死为因有果,不可说是生死有终,无明有因为果,不可说是生死有始,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佛法说生死是无始无终的。假使不明这道理,要在无明前立能生法,老死后立所生法,这不特不能解决问题,而且简直是画蛇添足。所以缘起唯此十二支,不能增多,不可减少。
  丑六  会释经文
  此中意正说    因起果已生
  上面是从多方面说明缘起的意义,现在再来融会解释经文中的缘起别义。缘起,是佛法中的重要术语,但有时也说为缘生,如有经中佛说:“吾当为汝说缘起法、缘已生法”。接著解说此二定义与内容时,同样说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后来的学者,研究这论题,发生极大的困恼,就是这二者,究竟是同呢?还是不同?如说同,说一就可,何必说二?如不同,为什么又是同一内容?经学者种种的推究,所得结论很不一致,本颂且据有部说明缘起与缘生的不同内涵。
  此中意正说因起果已生  此中即指经中。经中的意思,正是说的:诸支的因分为缘起,因为有缘能起果的;诸支的果分为缘已生,因为果法皆从缘所生的。所以这缘起与缘生,显然的显示了有为法的因与果。以十二因缘说:一一支中都具缘起与缘生的因果义,如无明缘行,无明为缘起,行为缘已生法,若行缘识时,行就是缘起,而识为缘已生法,如是至于生缘老死,生是缘起,老死为缘已生法,至于无明为缘已生法,老死为缘起,由上爱缘取,名色缘六处可知,这是有部宗的正义。另有一分学者说:中间十支可说有因有果,前面的无明,祗可说为缘起,不可说为缘生;后面的老死,祗可说为缘生,不可说为缘起。有人就此责问说:诸支既可为因,亦可为果,因果体性无别,怎可安立缘起缘已生法子有部解释:这是约所望不同而安立的。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其行向前无明看,常常叫做缘已生法,是果,向后识看,常常叫做缘起,是因。其体虽是一个,可成因果二义。举例来说,如世间为干为父者,向上望于父亲,自己就称为子,向下望于儿子,自己就称为父,虽层同为一人,不妨为子为父。关于缘起缘生,其他还有种种异说,兹不详述。
  子二  别明
  丑一  别明四法
  寅一  明无明
  明所治无明    如非亲实等    说为结等故    非恶慧见故    与见相应故
  说能染慧故
  上是总辨缘起,此是别明四法。所谓别明四法,就是将十二支中的无明、名色、触、受四支,再特别提出来,加以详细说明。这一颂半,是明无明。初二句释无明义,后四句引经证成。无明本是我们所熟习的名词,但他的意义究竟如何,了解的人恐还不多。如有人说:什么叫做无明?其体不是智明,名为无明。另有人说:什么叫做无明?就是没有明的地方,叫做无明。不容否认,这两种说法,都没有真正了解无明之所以为无明。为什么h若如第一说,体性非明名为无明,那六根六境的十二处,其体亦非智明,岂不是也可叫做无明?若如第二说,明无之处名为无明,那岂不是宣告了无明无体?这是不可以的!现在,一方面为要显示无明有他的实在自体,一方面使无明之义不与其他相滥,所以须加说明。
  明所治无明  此中所治二字,是主要的眼目,由此就可遣除上述的两种误解,以显示无明有实自体。无明之所以叫做无明,主要是由于他不能了达四谛的真理,与明相违叫做无明,明所对治叫做无明,并不是说离明之外都是无明,也不是说明无之处叫做无明。
  如非亲实等  这是举喻证成。颂文应读为非亲、非实、等。等是等取非法、非义、非事、非天、非白、非爱等。非亲友,论文的解释是这样的:“非异亲友,非亲友无”。不管什么人,生存在世间,总有他的关系人,这关系人,不是亲戚,就是朋友,简称日亲友。亲友的反面,就是非亲友,为非亲友者,一般的解说,不是冤家,就是仇敌,并不是异于亲友的一切人,都叫做非亲友,因为亲友以外的他人,虽则与我没有什么关系,但并不是我的冤家对头,所以非亲友,非异亲友之义。这是比喻与明慧相违的无明,是明所对治的对象,不可与眼等十二处相滥,因为眼等不是明所对治的对象,所以不得称为无明。若说凡与明相异的都是无明,那无明就多得不可胜数了。非亲友无者,首须知道,一说非亲友,必然就有仇敌的对象在,假定根本没有仇敌的对象,说非亲友是无从说起的,所以一般说的非亲友,绝对不是亲友无处名非亲友,因为亲友无处,就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有,还说什么非亲友?这是比喻无明有实自体,不是明无叫做无明,因在明无之处,根本什么都不可得,怎么还可说有无明?
  非实,论文的解释,是“非异于实,亦非实无”。这里说的实,主要是约语言讲的,如说真语、实语、谛语名实,此所对洽虚诳妄语,叫做非实。可见非异于实的其他一切,皆名非实,亦不是实所无处,名为非实,而是约那虚诳不实的妄言,说名非实的。其他不善的法叫非法,不正的义叫非义,一切的恶事叫非事等,都可依此类推解说,因意义差不多,为避烦琐,不再赘说。
  说为结等故  上面是显示无明本身确有其独立的自体,现在是引圣教以证其体非无。说,是契经说。结,是指九结。等,是等取三缚等。意思是说:佛在契经中,有的地方说九结,有的地方说三缚,有的地方说七随眠、三漏、四瀑流等。九结中有无明结,三缚中有无明缚,乃至四瀑流中有无明瀑流,足征无明有其实体,假定确无实体存在,经中佛为什么说有无明结、乃至无明瀑流?在此须加一说的,就是随眠有七种、十种的差别,七种是经说的,所以随眠品说:“故经说七”。十随眠,是后代对法诸师所说,非契经说,所以论十九说:“上六随眠,于本论(发智)复分为十”。然光记、宝疏、颂疏,都说是契经说,这是不可靠的。
  非恶慧见故  此下三句,是破余师。有余师说:无明有实自体,这是不成问题的,但他的自体,不是别的,就是恶慧。为什么?要知无明就是无知之意,但所谓无知,并不是如木石一样的,实在说来,他确是能知的心用,不过因他所见不正确,障碍真知,不能洞达人生的真谛,而被说为无明的,所以他以恶慧为体。如人娶了一个妻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一点不贤慧,不善自处理家务,敬爱丈夫,只是一味泼辣、恶毒、愿隋、懈怠,毫无为妻之德,所以有人问到他:你的妻子怎样?他总是摇摇头回答说:我无妻子!我无妻子!其实那里真的没有妻子?不过因妻子不贤慧,无妻子德,说为无妻子而已。又如人众生了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别人说他有儿子好福气,他自己却说无儿子,这也不是说真的没有儿子,而是说儿子不孝,有兄等如无儿罢了。今无明的原理,也是如此。不是糊里糊涂的一无所知叫无明,是说对于客观的事理,没有正确的判断,合理的认识,因而对此恶慧说为无明。论主不承认这意见,所以破斥他说:非恶慧!即无明有无明的实体,不可以恶意称为无明。为什么?见故。恶慧是什么?就是染污慧。于恶慧中有见,所以不是无明。如身边邪见戒的五见,就是属于恶见慧,慧中既然有见,怎可称为无明?当知见是见,无明是无明,现于恶慧中有见,即显示不是无明。
  与见相应故  此破转救:余师听说有染污见的恶慧,不能称为无明,于是就改换论调说:恶慧不一定都是有见的,如与贪等相应的恶慧,就是没有染污见的,那末,含有见的恶慧,固然不可称为无明,不合见的贪等相应慧叫做无明,这应没有问题了。不然!不说无明则已,如一讲到无明,必与见相应,既与见相应,知无明非慧,假定无明是慧,那岂不是有二慧相应了吗?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可说无明是慧。
  说能染慧故  说,即契经说。据契经说:“贪欲染心,令不解脱;无明染慧,令不清净”。经中既说无明能染于慧,可见慧体不是无明。假定无明就是慧,怎可慧体还染于慧?依经的意思说:吾人原都可以解脱的,但因贪惑把内心染污蒙蔽了,所以不得解脱。同样,吾人原都可以明确了知四谛、三宝、因果、事理的,但因无知的无明,封闭了我们的明慧,使了知的性能消失,于是就形成一种愚痴的状态。能染是对所染说的,所染是慧,能染是无明,既有能所染的区别,可知各有其自体的存在。我们从契经所说看来,证知无明别有实体。
  寅二  明名色
  名无色四蕴
  这是别明名色。名色,本包括两部分,以五蕴说,色蕴就是代表色,受想行识四蕴,就是代表名。此中科文,虽明名色,但主要的是明名,色在颂中并未谈到,这因色蕴已在界品详说,所以这里不再重说,单明无色的四蕴。
  名无色四蕴  什么叫名?就是无色的受想行识四蕴。无色是对有色说。五蕴中的第一蕴,足属物质方面的,所以叫色;受想行识的四蕴,是属精神方面的,所以叫无色。无色四蕴为什么都叫名?依正理二九说:“能表召故,谓能表召种种所缘一。或有人说:名是属于不相应行法中的一种,受等四蕴,各有他的独立性格,怎可都称为名?这在论文中,有四种解释:一、于义转变:名有诠表自性的作用,如钟表、粉笔等的一个个不同的名称,能诠表一个个不同形态的事物。所以从世界有人类以来,古人就对各种事物,安立各种名称,我们随著古人所立名的势力,名此名彼,方得于义转变诠表,或诠这个,或诠那个,诠表诸境,名为转变。依此而言,受等四蕴,也有转变义,因为情绪等的精神作用,随于所依根所缘境的势力,或缘于此境,或缘于彼境,转变而缘。由于四蕴的转变义,与名的转变义相同,所以标以名称。二、类似于名:宇宙问的万有诸法,虽说多得不可胜数,但总归纳起来,实不外于两类:一是色法的一类,一是非色的一类。四蕴与名,同为非色法的流类,类似于名,所以得受名称。婆沙十五解说四蕴得名为名的所以说:“佛于有为总分二分,谓色、非色。色是色蕴,非色即是受等四蕴。非色聚中有能显了一切法名,故非色聚总说为名”。三、随名所显:显是显示,即能显示境界的,称之为名。色法虽也以名显示,但因其相粗显,有的不用名显,但以眼见也可了知。如说菊花,一听就懂,这就是以名显的,但有一种新奇东西,有人从未听过他的名称,不知他叫什么,但只要指给他看,一见就可了知其内涵。而非色法却不然,由于他的行相潜隐幽做,难以了知,亦无法指给他看,所以须用一种专有名称去显示他,方能获得彻底的了解,否则,是无法知其底蕴的。四、转变名名:吾人的现实生命,在现世结束了,组合生命的肉体——色蕴,唯有丢在这个世间,绝对不能带到来世去受生,这是谁都可以知道的,但受等四蕴就不同了,此一生命告一段落,立刻就转他世受生,可说是毫无问题的,因而就约转变如名义,标以名称。第一与第四说,虽同以转变名名,但彼此所指的内容不同:前者是约在境界上转变而缘的意义说,后者是约生命的舍身趣生的转变受生的意义说。于此四种说中,论主只承认前三者,不以后说为然,所以论文特说“有余师说”。四蕴之所以得名为名,就是由上听说的理由。
  寅三  明诸触
  触六三和生    五相应有对    第六俱增语    明无明非二    无漏染污余
  爱患二相应    乐等顺三受
  这是别明触支。触为认识过程中的要素。经部与有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依有部说,识与触二者,各有不同的自体,是离三和外而别有的,虽为别有,但识与触,同时相应,所以触从三和生,又为令一二和合的心所。但在经部,认为触即是识,即触境时的识。杂含二二有明显的文说:“眼色二种缘,生于心心法,识触及俱生,受想(思)等有四”。所以和合的识,即名为触而成认识,并没有触的独立自体。这在论文,双方辩论得很热烈,可以参阅,兹不详叙。
  触六三和生  先说六种触。触六,就是六触。谓眼所生触,乃至意所生触。三和,就是根境识三者的和合。意思是说:能有触对的触,是由根境识的三事和合而产生的。三和是能生,触是所生,有能所的差别,所以触有实体。有人说:根境识三,同在一世,如眼等五,都在现在,和合生触,尚属有理;但若意所生触,也是三和所生,那就有问题了。因为,意根是属过去的,意识是在现在的,法境或在未来的(意识本来通缘三世,现在且据缘未来说),三者各居一世,彼此有著距离,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能叫做和合?当知和合不一定要同时俱有,只要因果义成,就可名为和合。如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能生的意法为因,所生的意识为果,如是有因有果,即名和合。或者这样说也可:根境识三同一触果,由于果是同一的,所以就名和合。从上两种解释看来,可见不一定是要同世的方名和合。
  五相应有对第六俱增语  这是将前六触,综合而为二触:一、有对触,二、增语触。有对触,是约眼等五识相应触说的。触,本属心所,心所那有所对?现在说为有对者,婆沙百四十九有二说:一约有对境说,因为五尘境界,都是有所对碍的;二约有对根境说,因为所依所缘,都是有所对碍的。法胜昆昙、众贤正理,同于婆沙第二说;杂心与俱舍,同约所依根说。所依五根是有对碍的,能依的触也就随之叫牧有对。增语触,是约与第六意识相应触说的。增语,各有说法不同。光记有四释,唯初释近似。如说:“语是音声而无诠表,名有诠表,增胜于语,故名增语一。法义说:“增,增积,语是声字,声字积集是名,故名称增语”。原来我人发出的语言音声,只是一个个的单字,外文的拚昔字,一定要把一个个的单字(字母)拚起来,构成名词,才有诠表,所以由音声吐露出来的字,积集为名,因为名是依于声字的。正理更举一说:“意识名为增语,于发语中为增上故”。我人的出言吐语,假定没有意识操纵其问,口头就不能说话,所以一定要以意识为共增上,但此说为论主所不取,所以称“有说”。
  明无明非二无漏染污余  此下说八种触。此中,初句明三触,次句释其义。三暍者:一、明触,二、无明触,三、非明非无明触,就是颂文说的非二。释其义者,谓与无漏相应触,名为明触;与有漏染污(不善、有覆无记)相应触,名无明触;与其余的有漏善及无覆无记相应触,名非明非无明触。
  爱恚二相应  这是八触中的第四、第五两种触:一是与贪相应的爱触,一是与嗔相应的恚触。或有人说:烦恼的种类很多,为什么这里只提出爱恚二相应的二种触呢?因这一一种烦恼活动得最频繁,所以特于无明触外,依此数数现起的一分烦恼,复立二触。
  乐等顺三受  这是八触中的最后三触:一、与乐受相应的,叫做顺乐受触;二、与苦受相应的,叫做顺苦受触;三、与舍受相应的,叫做顺不苦不乐受触。此之三触所以名为顺受者,论文说有三个理由:一、由于三触能够引生三受,从能引顺所引说;二、由于三触为乐等三受之所领的,受领于触,触名顺受,约所领顺能领说;三、由于三触为三受的行相所依,受之行相,依触而生,名为顺受,此据所依顺能依说。具上三个条件,所以触名顺受。
  寅四  明受别
  卯一  六受十八受别
  从此生六受    五属身余心    此复成十八    由意近行异
  这是别明第四受支。先说六受、十八受。受,原是从触生的,在十二有支中,名为触缘受,即触是因,受是果,于是形成能生所生的因果差别。但谈到能所生的因果问题,经部与有部也有不同的看法:有部认为触生受是同时的,因他承认有同时因果;可是在经部,以为既承认有能所生的因果关系,即不能说是同时存在,在时间上一定要有前后,才能建立能所生的因果系,如在同一刹那,因果就无法建立,所以然者,因他只承认有异时因果。由于因果时间观的不同,所以产生同时、异时的因果差别,这在论中有详细的辨别,可以参阅。
  从此生六受五属身余心  此中,初句六受,随能生因说,后句二受,随所依法说。此,指上所说的触,即专约六触说。受从触生,所以从六触所生受,也就有六种:谓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触为缘所生诸受,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如是名为六受。将此六受归纳起来,有二种受:一、身受,二、心受。六受中,那几种属身受?那几种属心受?谓眼触所生受,乃至身触所生受的前五受,名为身受,因为是依色根而有的,色根就名为身,为什么?以是集聚所成的。受依身起,所以名为身受。余心的余,是指五受之余的意触所生受,此受名为心受,因为意触所生受,是以意根为所依,而意属于心根,能依随所依得名,所以名为心受。
  此复成十八由意近行异  此,指前二受中的心受,意说即此心受,如再加以分别,就可成为十八种受,我们知道,平时讲受,有苦乐忧喜舍的五受。舍受通于身心的两方面,苦乐二受属于身受,忧喜二受属于心受,现在所要说的十八受,就是专约属于心受所有的忧喜舍三受而分别的。然而由于什么而有如此差别呢?这是由于意近行的差别,才形成十八种受的。意,指意识,近,即接近,行,即分别作用。这在论文中,有二种解释:一、忧喜舍三受,以意为他的近缘,而后不断地游履于境界上,分别境界的如何。二、忧喜舍三受,为意识的近缘,促使意识小断地生起,在客观境上游履分别。正理以后说破前说,似取后说,但在论主,不从此二说为然,所以初言“传说”;旧论称为“彼说”。论主的意思,似乎足这样的:忧喜舍受,亲依于意,名为意近,近是依义,行分别义,简无分别,所以婆沙说:“数分别故名行”;中含四二说:“分别六喜,分别六忧,分别六舍,总说十八意行一。也就因为如此,身受不得称意近行:一因他依色心二根,对于意的关系,不怎么密切亲近,所以没有近义;二因他是属于色法,没有分别作用,所以就又失去了行的意义。
  明白了意近行,现在再来说由意近行,为什么会成十八受的差别?这因忧喜舍的三受,各缘六种境起,三六近行,所以成为十八。分开来说:喜缘六尘境,有六喜近行,忧缘六尘境,有六忧近行,舍缘六尘境,有六舍近行。从受的自性说,本应但有三种,就是忧喜舍三的自性差别;从受的相应说,本应唯有一种,因为诸受皆与意识所相应的;从受的所缘说,本应只有六种,因为是以色等为所缘的。现在所以说为十八受,是约自性、相应、所缘三义具足说的。于此还要知道的:前十五近行,各各缘他自己的境界,是很单纯的,所以名不杂缘;后三法近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一皆通二种,因为法是二的,一是五境之外的法,叫做别法,一是五境本身也名法,叫做通法,与意相应的忧喜舍三,假定唯缘别法,不缘通法,名不杂缘;如在缘别法时,兼缘色等遖法,或唯合缘色等五境,名为杂缘。其次,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第三静虑的妙乐,不独唯依意根,而且也有分别,如以有分别、唯依意为近行的条件,第三静虑的妙乐,既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为什么不叫做近行呢?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应当知道:在欲界的意识,根本没有乐受,由于缘初欲界无乐近行,所以第三静虑乐也就不立为近行。同时,凡讲到意近行,必须两物对立,如心受有忧喜的对立,所以可各立为近行,第三静虑,虽有意乐,但无意苦,既无意苦与之相对,所以不得单独立为近行。
  卯二  绿系漏无漏别
  欲缘欲十八    色十二上三    二缘欲十二    八自二无色    后二缘欲六
  四自一上缘    初无色近分    绿色四自一    四本及三边    唯一缘自境
  十八唯有漏
  这是义门分别,有两大门:一、系缘分别门;二、漏无漏分别门。系缘分别者,系就十八近行,在三界中各系多少说,缘就十八近行,在三界中各有几种为某一界缘。漏无漏分别者,是分别十八近行,为唯有漏抑通无漏?现在依颂解释如下:
  欲缘欲十八色十二上三  这两句颂,是明欲界的所系及所缘。初句颂文应读为:欲系十八,缘欲十八。意思就是说:属于欲界所系的,圆满具足十八近行,以比所系缘欲界境亦十八种。颂文次句,专约缘的方面说。站在欲界的立场,缘于色界的境界,于十八中,唯缘十二,即忧所缘的色声触法,喜所缘的色声触法,舍所缘的色声触法,三四共为十二。为什么不缘香味?因色界中无有,所以下缘。三受各除二种,合共除六。上三的上,指无色界,因其位于欲色二界之上。站在欲界的立场,缘无色界的境界,于十八中,唯缘后三,即忧喜舍三,各自缘彼法境。由无色界中无色等五,所以只缘三种法境。
  二缘欲十二八自二无色  色界有四禅,这两句颂,先明初二禅。颂中的二字,就是指初禅和二禅。十八近行,属于初二禅之所系的,唯十二种,就是六喜近行,六舍近行,除去六忧近行,因为到了色界,属于心受的,只有喜,没有忧的关系。站在色界的立场,下缘欲界的境界,除六忧所缘境,也祗缘六喜、六舍的十二种境。八自,自是自地,即初二禅的有情,各自缘于自地的境界有八。如初静虑缘自地境,喜缘色声触法,舍缘色声触法,二者合为八种。初静虑如此,二静虑比例可知。二无色,是说在初二禅天缘无色界境,只能缘二境,即喜所缘的法境与舍所缘的法境。
  后二缘欲六四自一上缘  后二,是指色界的第三禅及第四禅。十八近行,属于三四静虑之所系的,唯有六种,就是六舍近行,因为到了此二静虑,不但没有忧,就是喜也没有,所以须更除去六喜近行。立于三四禅天,下缘欲界的境界,也只缘色等的六境。四自,意说第三第四静虑,各自缘于自地的境界有四,即以舍缘于色声触法的四种,因无香味,所以除香味二。一上缘,意说此二静虑缘上无色界境,唯有”种,就是以舍受缘彼法境。
  初无色近分缘色四自一  四无色界,有近分定和根本定之分。如空无边初定为根本定,要入而还未入此根本定时,在这一阶段,就叫近分定,因为这时,虽还没有进入根本定,但已接近了。由此为阶或以此为门,进一步就可入于根本定,所以名为近分。初无色近分,就是无色界最初空无边处定的近分定,为此近分定之所系的,唯有四种,缘于色界境的也有四种,即于近分起有漏道,能绿色界第四静虑的色声触法四种,由于所缘由此四种,所以所系也具这四种。至于缘自近分定本身的境界,只有一种,就是舍受所缘的法境,所以说自一。
  四本及三边唯一缘自境  四木,就是无色界空无边处等的四根本定;三边,就是识无边处等的三近分定,因初近分定,在前已说,所以现在不谈。边是边缘,就是近分定,已到达了根本定的边缘,所以叫边。四根本定及三近分定,共有七地,为此七地所系的唯一,就是舍受的法进行,因为所系的只有一种,所以为各自地之所缘的,亦唯舍受所缘的法境。不特无色根本定不缘色界境,就是无色上三近分也不缘色界境。为什么不缘?这说来话长,到后定品再为详明。
  十八唯有漏  这是有漏无漏分别门。颂文明白的告诉我们说:由意近行差别的十八受,唯独是属有漏,不通无漏,因十八近行,都是三界所系的法,无漏法是不系于三界的。
  丑二  余指八支
  余已说当说
  上来已经个别说明无明等的四支。但是我们要问:为什么只提出这四支来说,而不一一说明其余的八支?现在答覆他说:
  余已说当说  余,指其余的识、六处等的八支。如识及六处,在前界品已经说过。前颂说的“识谓各了别”,就是显示的识支;说的“彼识依净色,名眼等五根”,就是显示的六处支。行有二支属业,到下业品再说;爱取二支属惑,到下随眠品当明;至于生老死二支,未来的生,就是现在的识,识已讲过,未来的老死,就是现在的名色、六处、触、受,都已一一说过,更无可指,所以不论。
  癸二  略摄喻显
  此中说烦恼    如种复如龙    如草根树茎    及如糠里米
  棠如有糠米    如草药如华    诸异熟果事    如成熟饮食
  这是明缘起义中的第二科,即在详细的说明缘超支后,再将十二有支归纳为烦恼业异熟果事,各以不同的譬喻,显示他们的特殊功能。于中,前四句喻显烦恼,次两句喻显业囚,后两句喻显果事。
  此中说烦恼  此中,指在惑业事的三者中。于此三者之中,现在先说烦恼。烦恼,即平常所说“昏烦之法,恼乱心神”的意思。有情的生命内在,由于烦恼的缓扰,而使心境不能获得清凉与安宁。他在生命体上所发生的扰乱作用,现藉五喻来说明他:
  如种  这是第一喻。种子,就是通常所说的麦种、豆种、稻种等。不管是那一类的植物种子,只要他的功能性没有坏,都可从他生起芽茎等。有情的烦恼,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这样。只要身心有著烦恼的存在,一定会从惑生惑,支配我们去造业,感受生死的苦果。
  复如龙  这是第二喻。复是又的意思。龙是一种神奇性的动物。据说有一种龙可以致水,有某处有一水池,不管天时是怎样的干旱,若问那池中的水会不会枯涸,就看那池中是否有龙潜在,有龙潜在,不论天气如何干燥,池水是不会涸竭的。这喻有情的生死之流,是不是会截断,全视烦恼的存在与否,如有烦恼存在,从此滋润于业,生死之流就会永远不绝地延续下去。
  如草根  这是第三喻。除草,一定要连根拔掉,才能使他不生长,若单除草叶而不除根,那他终归是要复活的。所以俗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情要解决生死之流,必须先除去滋润生死流的烦恼根。所谓断烦恼,并不是克制现前介尔之心的活动,而是要彻底的铲除潜在内心的根深蒂固的烦恼。如烦恼根没有拔除,此一趣的生命体虽灭,彼一趣的生命体,紧接著又产生起来。
  如树茎  这是第四喻。树茎,现约树干说。一棵树如有树干在,一定会抽枝、发叶、开花、结果。此喻有情有烦恼在,必然会不断的起惑、造业,受生死的苦果
  及如糠里米  这是第五喻。我们现在吃的米,是已除去糠皮的米,再也没有生长的功能性。糠里米,顾名思义,是还有糠里在米上,换句话说,就是稻,仍有他的生长之功能性在。这喻烦恼包里著业,能感受其余的生命自体。
  业如有糠米  这是业的第一喻。有陈米与糠里米的意义,本来是差不多的,所不同者,乃在他们的著重点。糠里米,是以烦恼为中心而言的,即烦恼包里业;有糠米,是以业为中心而言的,即业有烦恼。米还有糠存在,表示他还能生芽等;业有烦恼的支持,表示他仍能招感生死的苦果。
  如草药  这是业的第二喻。如有一类草药,以此为因,果熟为最后边,等到果成熟了以后,就不再生果了。这是喻一业一生的意思。如感受某一果报的业力成熟,以此成熟之业,招感了某一果报,彼业的作用就算完了,不再招其余的果报。
  如华  这是业的第三喻。有花必要结果,可说花是生果的近因。此喻有业必招异熟,业是感招异熟的最近因,所以说如华。
  诸异熟果事如成熟饮食  这定说明苦(事)的譬喻。诸异熟果,是显示有情的异熟果,有苦乐的种种不同。所有诸异熟果,就如煮熟了的饭菜一样,除了供给人们受用外,是不能再转成其余饮食的。有情感受的异熟果也是如此。苦的只好受苦,乐的唯有享乐,异熟果事既然成熟了,如此就决定如此,绝对不能更招余生异熟。假定说诸异熟,更感余生,如是余复生余,就应永无解脱之期!
  王九  明四有
  于四种有中    生有唯染污    由自地烦恼    余三无色三
  有情在惑业苦的缘起法则支配下,于生死中生死死生的生生不已的相绩不断,实不外于四有的轮转。关于四有的名义,在前已解释过了。现在来分别四有,主要是分别三性及于三界的系不系。三性分别,即在善恶无记的三性中,分别四有属于何性所摄;系不系分别,即在欲色无色的三界中,分别四有在三界的有无。
  于四种有中生有唯染污由自地烦恼  在四种有中,先说生有的属性,颂文明白的告诉我们,生有在三性中,唯独是属染污性,绝对不通善性及无记性。染污,不用说,足由烦恼所染的,但是不是一切烦恼皆能染污生有?不然!要由自地烦恼,生有才成染污。就是生命生到那一地中,就唯由那一地中的烦恼染之。虽然如此,但在诸烦恼中,无一烦恼于结生位无润功能。不特生有如此,就是初受中有,也如生有那样的唯是染污,这点我们不可不知。、  余三  余,指生有之余的死、中、本三有。三,指善、恶、无记三性。意思是说:其余的死、中、本三有,一一皆通于三性。如以死有说:有以善心死的,如通常说的善死善终者,有以恶心死的,如所谓凶死者;有以无记心死的,这如一般人死的情形。
  无色三  这是分别三界的有无。无色,就是无色界;三,指死、本、生三有。意思是说:在无色界中,唯有这三有,没有中有。为什么?婆沙六九说有两个理由:一、中有要在前趣的死有已去,后趣的生有未来时,方现起来为死生间担任连续工作,无色界没有方所的差别,生时新的生命立即出现,中间无须什么做他的桥梁,所以无色界无有中有三一、中有的现起,要有色法做他的田器,无色界没有色法,以什么做他的田器?所以没有中有。无色界无中有,反显欲色二界有中有,所以就略而不谈。
  从明三界起到明四有止,一共有三十八颂,都是说的有情生,以下明有情住及有情没。
  辛二  明有情住
  有情由盒住    段欲体唯三    非色不能益    自根解脱故
  触思识三盒    有漏通三界    意成及求生    盒香中有起
  前二益此世    所依及能依    后二于当有    引及起如次
  有情出现在这世间,虽说生命是无常的,但总得延续下去,所以现在明有情住。住即安住,亦即生存的意思。有情生存在世间,必有他的生存条件,这主要的就是饮食,有饮食的维持,才能使生命生存于世间。生命的延续生存,如点长明灯一样,要得灯不息灭,必须常常加油添炷,才能保持灯的继续放射光明,若油尽炷枯,灯光必然息灭。生命的生存,必须不断地加进新的动力,也是如此。“食是资益增长的意思,等於乎常说的营养,能使有情维持延长其生命,而且扩展长大”。讲到食的含义,与因缘一样,是极宽泛的,因为不管什么,几有资益增长的作用,都可称为食。不过约资益有情的作用强盛说,佛陀特别把他总括为四食。如杂含一五说:“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粗搏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现在依颂说明如下:
  有情由食住  只要是有生命的有情,不管是高级的或低级的,其要求饮食以维持生存,可说是一样的,所以佛在经中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此一论题,有针对外道的重要意义。当时的苦行者,要求生死的解脱,而没有适当的方法,仅能一味的刻苦自己,甚至一天食一麻一麦,
 楼主| 发表于 2020-4-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但服水,或专食气,苦苦的支持身命,以求得解脱物欲的拘累,而达心灵的自由。释尊在苦行时,也曾精苦到如此。等到觉悟了苦行的徒然,于是受牧女乳糜的供养,资养身心,才能于菩提树下完成正觉的解脱。苦行者讥嫌释尊的受食乳糜,怀疑释尊的正觉,所以特地说此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四食。这不但肯定了饮食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生死延续的动力何在,怎样才能完成解脱”  (佛法概论第五章第一节说)  。所以学佛不能忽略这四食说。
  段欲体唯三  四食中,第一是段食。段食在三界中,唯属欲界,色无色界无有。至于为段食的自体,只是香味触的三境,即受用香味触的段食,以资益有情的生命。段食,即我们日常所吃的饮食,因为这所食的,是属于物质的,可分为多少餐次段落的,所以叫段食。佛法概论说:“要能资益增长于身心,才合于食的定义。所以服食毒品等,不能资益而反损害身心,佛法中即不称为食。有情一期生存时延续,必要有段食,特别是这欲界的人间。没有这,虽有别的资益——食,也难于生存。如入定过久,由于缺乏段食,出定时即不能支持而死亡;这可见段食对于人类的重要。以定慧的修持来说,如营养不足,身心过于衰弱,定慧也不能成就。苦行者不知适宜的段食,对于生存及修养的重要性,所以会惊奇释拿的受食而得到正觉。要知道,段食不但直接的资益营养了肉体,有健康的肉体,能发生健康的精神,所以也间接资益了精神”。依论文说,段有二种:一、细段食,二、粗段食。如中有所食的香,天人及人类劫初所食的饮食,都称为细食。不同于细食的,就名粗食,如现在一般所受用的饮食。其次,有些虽不用口鼻分分受之,但能资益于身,也属细段食摄,如影光炎凉涂洗等都是。比方一个人感到拎,走进太阳光中取暖,夏天热的时候,走到树荫下去纳凉,或者遇到一阵凉风,都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但段食自体,为什么唯以三境为体而非是色呢?答:
  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脱故  色境所以不是段食的自体,约有两个原因:一、共色不能益于自根:自根,就是眼根,因为色是眼所对的。眼根见色境时,不能资益眼根,自根尚不能益,那里还能资益生命体?如一桌饭菜,我们只用眼去看看,不但不能有益于整个肉体,就对自根及大种也无益。经说:“段食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牙齿咀嚼、津液浸润、进度喉咙、堕生藏中、渐渐消化、味势熟德、流诸脉中、摄益诸虫、乃名为食,尔时方得成食事故”。二、其色不能益解脱者:解脱者,是指四果圣者中的第三、第四果。因初二果还没有彻底的离欲界贪,所以不约彼说;三四果已究竟的离欲界贪,对于饮食的贪爱,自然也远离了,因远离了食贪,所以虽见种种美妙饮食,由于内心并不生起怎样喜爱,并无益于肉体,但如欲瞰了食上的香味触时,对于生命的肉体,还是有所补益的。由此可见:三四果的圣者,在色香味触的四境上,虽都不起贪染,然因见色无益,受用余三有益,所以色境非食。
  触思识三食  有情的生命流,所以不断地住于世间,食,可说是主要的因缘。前说食有四种,第一段食,已如上说,现讲后三种食。触食者,触是心所法的一种,有情的六根与六境相对,发生六识而有认识的触,所以最初一刹那的认识,可说就是触的动力。触对境界,生起合于己意的感觉,名可意触,生起不合已意的感觉,名不可意触。但作为触食的,是指可意触说。我们平常触对外境,如觉所触对的境界,很合自己的意欲,内心就生起喜乐的快感,由此快感而资益生命肉体,使身心健康活泼。如人过于忧愁苦闷,深深陷入悲观领域,身体就会渐渐消瘦下去;若心境舒畅宽达,无有愁苦,时时都在喜悦中过活,身体自会慢慢强壮起来。俗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平时精神萎靡者,一旦逢到喜事临门,精神就会爽适轻快起来,这就是喜悦的情绪支持了精神,所以触食也是维持有情生命生存的重要因素。近代卫生学上说的乐观的心情,是身体健康不可缺的条件,也就是这意思。佛法概论说:“又如修定的人,得到定中的喜乐内触,;出定后身心轻安,虽饮食减少,睡眠减少,而身心还是一样的健康。又如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也是触食的作用。中含伽弥尼经说:“身粗色四大之种,从父母生;衣食长养、坐卧、按摩、澡浴、强忍·…:”。这坐卧、按摩、澡浴、强忍等,说明了触对于有情资养的功用。即是不可意触,如运动的感受疲劳等,也是可以为食的。所以杂含二五、三七三)说:“触食断知者,三受则断””。举例来说:如沐浴使身心起顺适的感觉,即驱走了积累的疲劳。这都是与触相应而有益于生命体的,所以名为触食。
  恩食者,思是意欲思愿,即思心所相应的意欲,这对有情的生命延续,有著极强大的作用。原来,我人生存在这苦痛充满的恶浊世间,不管是上智下愚,不论是贫富贵贱,无一没有他的意欲,意欲给子我们生存的勇气,人如没有希望支持与鼓励,就不能在这艰苦的世间活下去。人生在向前进的旅程中,因对未来抱有无穷的希望,所以能振奋精神,创造事业,克服万难,任劳任怨的活下去,不但活下去,而且因他充实了生命,不断地上进,使生命活跃于世间。假使悲观失望,那就没有生存的勇气了。一般自杀者流,大都是对前途绝望而出此下策的,如有一线希望,总会挨下去的。希望能使生命在时间流中延续,所以意思也成为有情的食。但据论文说:“思谓意业”,就是由于意志的活动,造作种种的行业,引续未来的生命。
  识食者,识为精神的主体,唯识学说是第八识,小乘学者说是意识,阿含称之为有取识。取是执取,即执取身心的,与染爱相应的识。有情的一期生命,从开始到结束,中间所以不坏不溃,而延续的活跃于世间,就是由于识力的执持,所以识有维持生命延续、帮助身心发展的力量。如有情最初入胎,固是识的作用,即入胎后的生命,也是识力的支持。识,没有一刻放弃他执持的责任,否则,生命随时宣告灭亡。佛法概论说:“识缘名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30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