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68|回复: 6

[佛教生活] 陈兵教授:阿赖耶识之必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兵教授|文

阿赖耶识之必有

据《楞伽经》、《显扬圣教论》等说,阿赖耶识隐密微细,乃佛教圣者由“法眼”所见,非未见道得法眼的凡夫、外道甚至小乘圣者所能观察,如何能使未得法眼的众生相信确实有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卷五一、《显扬圣教论》卷十七、《摄大乘论》卷一皆列举八条理由,论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成唯识论》卷三据之列举10条理由,论证阿赖耶识离前七识别有其自体,然皆系引据佛经特别是诸宗共认为佛说的《阿含经》。从分析心理现象以探究阿赖耶识的角度看,诸论中论证阿赖耶识必有的理由中,最重要者略有四点:

1、就摄藏种子的功能知应有阿赖耶识。眼等前六识,皆分工明确,即生即灭,有时中断,无摄藏种子的能力,第七识唯缘内自我而无摄藏作用。若没有一个贯彻全部心理过程、摄藏信息的心识功能,则心理活动中那种可以观察、分析到的非自主性及心的染、净,各人心理素质生性的差别,便难以解释。烦恼,尤其是与生俱来、被认为是人性本具的烦恼,必应有其因,方可遇缘而生,生已即灭,不会常驻不去。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杂染种子,烦恼从何生起?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烦恼种子,当一念烦恼自灭后,应永不再生烦恼,而其实不然。人多被情不受理控制所恼,有意断除烦恼的佛教徒,更常有欲断而不断,“斩不断,理还乱”的体验。反之,若没有阿赖耶识储藏善心、清净心种子,善心、清净心从何生起?若无阿赖耶识储藏清净种子,修行者偶起一念烦恼、恶心时,便不可能再生起善心、清净心,其实亦不然。有了阿赖耶识,心如何生起杂染烦恼,由谁受轮回、业报,及心如何由修行而臻清净、谁受善报、谁入涅槃,各人的心理素质、命运为什么生来便千差万别等理论难题,都可以圆满解答。

2、由执受作用知应有阿赖耶识。众生所禀受的物质身体,是被某种具精神性的、有生存意志的作用执受为载体、自体而维持其生命活动的活物,这个执受色身者究竟是谁?物质身体乃既定的异熟果,非身体自己所决定;眼等六根所生的六识,只能各了自境而无执受身体之能,只执内自我末那识亦无执受色身的功用。执受色身令之成活物者,唯有第八阿赖耶识。

又,怀胎未生之时,尚无前六识生起,必应有一种心识作用执受受精卵令之成长为婴儿,此与受精卵展转相依的心识,只能说是阿赖耶识。经中说:

寿、暖、识三,更互依持,得相续住。

意谓寿命、体温(生命热能)、心识三大件互相依存结合为一体,使众生的生存得以延续,三者任缺一种,即告死亡。三者中的识,指的是哪个识?

又,在熟睡、闷绝、入无想定、灭尽定时,及今“植物人”、被麻醉失去知觉者,前六识皆中断活动,而寿命、体温并不失去,生理活动仍在维持,非同冰冷僵尸。此时与寿命、体温结合维持生命的心识,只有阿赖耶识。佛经中说众生生命的维持需要四种食物,第四种“识食”,指一种能执受生命、不断产生生的意志,担当此任者,只有阿赖耶识。

又,佛经中说:入了(受想)灭尽定的佛教圣者,前七识的一切活动完全停息,而体温尚有,身体并不死亡,生命活动还在维持,头发指甲还在生长,这是因为有心识未离其身,部派佛学称这未离身的心识为“细心”,《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二谓“灭尽定细心不灭”。这未离身、在运作的细心,既非已停息的前七识,那就只能是阿赖耶识了。正因为有第八识在身,故说入了灭尽定(定,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入灭尽定者,在古代不乏实例,玄奘取经回国途中便曾亲见。

3、从记忆功能知应有阿赖耶识。《楞严经》卷十云:

何因汝等曾于昔年睹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于后忽然复睹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

此念念受熏、难以自见的识阴,当指第八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一也说因有阿赖耶识故,得有忆识、诵习(学习)及记恩怀怨等事,以阿赖耶识的摄藏作用为记忆的根本。

4、从轮回现象知应有阿赖耶识。佛教及印度教、道教等皆说众生生死轮回,受因果报应,众生禀受的物质身体,显然不能从今生带到来生;前七识皆念念生灭,更不能持续到来世。轮回及承受前生后世业报的主体,只能是阿赖耶识。《八识规矩颂》称此识“去后来先作主公”,是投生时最先来、临死时最后去的主人公。轮回虽然尚非科学所能确证,然具有宿命通、记忆前世等现象,心灵学已调查到许多例,濒死体验及死而复生者体验到死后心灵续存的案例更为多见,透露出轮回秘机的不少信息。只要认真研究此类现象,大概都会认同阿赖耶识可以对它们作出最佳的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教中,只有应成中观派后学只立六识而不立第八识,此系代表人物月称在其《入中论》中说:“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从缘起绝无自性的角度否定实有阿赖耶识,判阿赖耶是佛为不了绝无自性者的“不了义说”。从中观学的立场看,阿赖耶识虽然也是绝无自性(这一点也是唯识学所承认的),但从世俗谛说,也没有必要去否定它,建立一个阿赖耶识解释业报、轮回、我与无我等问题,无疑比不建立更好,也更符合现代心理学、脑科学等的发现。

经论中虽然说阿赖耶识唯是三乘见道者以上圣者所见,乃至唯大菩萨及佛果境界,非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境界,乃是就究竟阿赖耶识的体相用而言。其实,世间的禅定修习者及外道、心理学家,也未必决不能部分地知见阿赖耶识。《楞严经》卷九即说,入无色界识无边处定者,“定中唯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此所谓“识无边”,即唯见阿赖耶识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量无边。南传佛学说修定者达近分定(相当于初禅未到地)时,有分心常常现起,此有分心,亦即阿赖耶识。印度教瑜伽行者所谓内心最深处的“妙乐我”,及五层心灵的第三层能储藏觉知信息、作记忆储藏所的“记忆性无意识心灵”、第五层心灵最内核的“真理性无意识心灵”,伊斯兰教苏菲派五层心灵的第五层秘密(sirr),大概都接近阿赖耶识的某些部分。魏晋南北朝道教所说人身中能左右人心理活动的“三魂”和维持人生理活动的“七魄”,更可以看作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功能。

阿赖耶识常被现代研究者用精神分析学的概念,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与佛教由修行得法眼直观阿赖耶识不同,近现代心理学则通过分析人的心理和行为而窥探无意识的海下冰山。精神病、心理障碍、梦、“体语”、“脚语”、下意识的动作、表情和生理变化(如撒谎时的脸红出汗等)、口误、笔误、无缘无故的心血来潮等窥探无意识,服饰、习惯、爱好、坐电梯的位置姿势、握手的方式、常用物品、无缘无故浮现的念头及哼出的歌曲等,都可被看作窥探人无意识秘密的窗口。算命先生也常根据人无意识的姿势、动作来揣摩人的心思。弗洛伊德所谓前意识(preconscious“描述性无意识”)、潜意识(subconscious)、无意识(noncon-scious),荣格所谓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皆可看作阿赖耶识内容的一部分。

当代心理学家大多承认无意识的存在,认为无意识是各种情感的中心点、创造的源头,并利用无意识治疗疾病。一般说人仅仅在5﹪左右的认知活动中有意识,其余大多数决定、行动、情绪、行为都决定于无意识。从心跳、耳边响起某种旋律、喜欢可口可乐、突然看见蛇胆战心惊、看浪漫电影手出汗,到与配偶结婚、配偶的表情会激起自己的爱欲或怒气、推购物车、驾车转过街角、理解有歧义句子,到决定不伤害一窝小猫等,皆决定于“适应性无意识”。

近十几年来脑科学、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导致诸如移动一根手指之类自愿行为的大脑活动,几乎在意识到需要移动它的半秒钟之前就开始了,说明“无意识”在意识之前进行筹划,人像木偶一样受无意识的操纵。利用大脑扫描技术对无意识的活动进行观察,发现大脑处理信息的大部分过程是在意识层面下由无意识自动进行的,人的判断可能受到已经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潜在信息的影响,如昏迷中的病人仍然能在无意识中分辨熟人的照片,神经系统在被认为属无意识的大脑皮质下区域产生恐惧、悲伤等情绪,大脑在未意识到的情况下识别文字。当代生理学认为由大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物质控制的生物钟,归根结底由人的无意识控制,由起居习惯化而形成。人和动物经过多次强化刺激后形成的条件反射,也应以无意识的作用为依托。

当然,至今所发现的无意识,只当于阿赖耶识摄藏功能的一部分。欲图完全通彻阿赖耶识的究竟,恐怕还得通过正观真如开发能直窥阿赖耶识的“法眼”。按唯识学之说,只有到佛地,才能完全洞见阿赖耶识,并转此识为“大圆镜智”。

摘自:≪佛法正道论 ≫陈兵教授

补充内容 (2020-3-30 10:39):
应成中观派对于阿赖耶识看法,需要辩证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年开始研习佛法。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届政协常委。指导佛教专业的博士、博后、硕士生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佛教及道教,主要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中国近现代佛教、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佛陀的智慧》、《新编佛教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佛教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教中,只有应成中观派后学只立六识而不立第八识,此系代表人物月称在其《入中论》中说:“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从缘起绝无自性的角度否定实有阿赖耶识,判阿赖耶是佛为不了绝无自性者的“不了义说”。从中观学的立场看,阿赖耶识虽然也是绝无自性(这一点也是唯识学所承认的)

——————————————这一段属于一派从某一角度的一种说法,不是表明阿赖耶识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发表于 2020-3-30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
 楼主| 发表于 2020-3-3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5 1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