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70|回复: 4

[学佛交流] 《【成实论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成实论三】》




问:汉传佛教共有几个宗派?


答:维基百科说:成实宗,是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奈良时代南都六宗之一(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成实宗、俱舍宗)


问:成实论的传承如何?


答:维基百科说:以研习《成实论》为主的佛教学派。传自鸠摩罗什,被称为小乘空宗,与被称为大乘空宗的三论宗(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有很密切的关系。


问:为什麽成实宗被视为是小乘呢?


答:维基百科说:传统上,因为三论宗的影响,成实宗被视为是小乘,但实际上它是属于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之间的综合性学派。
金光明经文句科说,:初毘昙,二成实(成论),三大乘


问:成实论是成实宗所依据的论?


答:百度百科说:成实宗即以成实论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论家、成实学派。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


问:成实宗的宗祖是谁?


答:百科说:宗祖为中印度之诃梨跋摩(梵Harivarman ),约生于佛陀入灭后七百年至九百年间,初于究摩罗陀处修学小乘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教义,继而研习大小诸部,乃撰述成实论


问:成实论主要针对什麽论?


答:百科说:批判有部理论,未久即震撼摩揭陀国,王誉称为‘像教大宗’。其后于印度之弘布情形“不详”。


问:你说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那,大乘说的毕竟空的基本内容如何?


答:吉藏大师的百论疏说:一切佛法明三种无生毕竟空


问:那三种?


答:百论疏说:
1.一者诸法实相本清淨无尘及想。
2.二者众生横谓言有。此谓亦无。如无炎水横谓言有、亦无水生。是以六道本来不起。.
(在炎阳裡,我们看到有水,其实是没有水的,那是我们的错觉)
3.三者十方诸佛随倒情说有尘亦无尘想法起。如随渴人说有炎水,实无水起可用。以为深观行意也。外道之人都不知此三。


问:小乘的一切有部的论,知道这个三无的道理吗?


答:百论疏说:毘昙(有部诸论)但知瓶、人等尘无,亦不了此三无


问:成实论者了解这个三无的道理吗?


答:百论疏说:成实虽知无人、法尘,不知三本性无。““故与大乘为异也””。


问:你上面说“尘”,百论疏如何说这个“尘”?(“尘”是指: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答:关于对“尘“的解释,百论疏说:释尘三师。一外道。二毘昙。三成实。


问:外道怎样讲“尘”?


答:百论疏说:外道计三尘:
1.一总尘。如外瓶为眼所见。内身亦尔。故云眼见于瓶亦见人也。既为眼所见亦为耳所闻。如是一切。
2.二别尘。五尘成瓶今见瓶色即名见瓶。见人色亦名见人。眼见既尔。耳闻例然。
3.三隣虚尘。圆而是常亦为眼所见。此三摄尘尽矣。


问:“毘昙”论如何说“尘”?


答:百论疏说:毘昙尘凡有二种:一者五尘。二者法尘。
(百度百科说:“毘昙”之名广义上来说是大小乘论藏的通名,因而“毘昙”经常指小乘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的论藏。如《阿毗达磨发智论》,《六足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之诸论而言“毘昙”。总即别名也。因之此论旨名毗昙宗。即小乘二十部中之萨婆多部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你说毘昙”经常指小乘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的论藏,那,成实论是讲空吗?


答:百论疏说:成实成空破毘昙(的)有。大乘成大破小。


问:成实破毘昙(的)有?


答:华严演义钞说:小乘以阿毘昙明有门,毗昙即今之俱舍(论),遵一切有部故。成实(论)即是空门,实义是空故


问:成实论对空的认识如何?


答:华严演义钞说:八地疏钞云:虗空不可见,今世人见者,但见空一显色,成实论及涅槃经说虚空唯一不可眼见,世人见者,但见空中光明之色,想心于中知无实物,作虚空解,便谓见空,其实不见


问:那,如何得般若?


答:贞元新华严经论疏说:故论云。若得般若意。入阿毘昙门不滞有。入成实门不滞空等。又云。若人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问:成实论对三藏是如何定位的?


答:续华严堪定记说:成实论宗。立有五藏。于三藏外。更立杂藏及菩萨藏。
(可见,成实论有大乘的影子)


问:成实论如何说“如来”?


答:转法轮(经)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第一义谛故名如来。
又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
(可见,成实论有大乘的影子)


问:你说“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那不就是大乘法了吗?


答:圆觉疏钞要解说:成实论云乘如实道,通六度,六度通理事,故云大同,若(华严)探玄(记)直云,乘六波罗蜜来成正觉。
(可见,成实论有大乘的影子)


问:什麽是五尘?什麽是法尘?


答:百论疏说:五识所取名为五尘。意识所缘目为法尘。然过去、未来、五尘虽为意识所取亦五尘也。


问:现在五尘上有生住异灭苦无常等。为是何尘?


答:属法尘也。


问:成实论者如何说“尘”?


答:百论疏说:次成实明尘者。论师云。法尘有二。一别体法尘。但为意识所得。二同体法尘。即过去、未来五尘。以为意识所得,復为五识所缘故名同体。


问:成实论说的和外道所说的有何不同?


答:百论疏说:次论同异。成实明。总瓶是假,属法尘。为想心所得之。识但得瓶上青黄实色耳。故与外道异。
(法尘是想心,识是瓶上青、黄、实色)


问:成实论是说“人空”和“法空”的,这与大乘有何主要的不同?


答:中论疏说:又小乘虽明二空,未得五阴本来寂灭。如法华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性。


问:成实论是说“人空”和“法空,那
毘昙说什麽是空?


答:愣严疏说:毘昙(说)人空,法不空。成实(说)人、法俱空。


问:根据大乘义,什麽是涅槃呢?


答:愣严疏说:毘昙(说)人空,法不空。成实(说)人、法俱空。会入空平等理。谓偏“真涅槃”也。此涅槃亦空名平等空。大乘体观人法无殊。
(入空平等理,才是真涅槃)


问:成实论说的我空是怎麽说的?


答:胜曼经义记说:如成实说。众生空者。名之为空。法体空者。说为无我。如维摩(经)中(说):众生空者。说为无我。法体空者。名之为空。


问:生空(我空)与法空是怎麽说的?


答:金光明经文句说:成(实)论明我见心,即思惟能动,身口断我见已,即悟众生空亦悟法空。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继续谈成实论:


以下这篇的答问是根据显密文库白话版内的“成实论”来谈的,答案皆出自此白话版,除非另说明。




【受相品】


问:什么是受?


答:苦、乐和不苦不乐。


问: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叫不苦不乐?


答:若能增益身心就是乐,损减身心就是苦,既不增益也不损减就是不苦不乐。


问:这三受并没有决定的体相。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同一事或物,有时能增益身心,有时能损减,有时既不增益也不损减。


答:这是缘不决定,并不是受不决定。


问:为什么呢?


答:比如就一火来说,有时能生乐,有时能生苦,有时则生不苦不乐,这是不决定,但从缘而生受则是决定的。同一事物之所以不能确定它是能生苦还是能生乐,是因为随时间、地点和境的不同,有时它是苦因,有时则为乐因,有时则为不苦不乐因。


问:在什么情况下某一事物能为苦、乐等因?


答:某一事物如能遮蔽或灭绝苦,此时则能生乐而为乐因。如人正在为寒冷而苦恼时,热就能使它高兴,此时热就是乐因。


问:这热如果继续增加,它还能生苦而不再是乐,所以并没有乐受。


答:就真谛来说,确实没有乐受,只是就世俗名相而言才讲所谓乐受。在人喜欢热的感觉时,这热也就是可以增益身心,而且又遮蔽了此前的苦,这时人在热中就会生出乐来。如果没有此前的苦,如寒冷,那么热就不会被人引以为乐,所以乐受并不是实际存在的。


问:你说仅仅因为世俗名相才有所谓乐受,这不对。为什么呢?佛在经中自己说三受,如果真的没有乐受,为什么说[三]?


答:佛还如何说?


问:又说:色如果是固定是苦的,众生就不会心存贪恋。
佛又说:什么是色中滋味呢?就是所谓因为色而能产生欢喜和快乐。
还说:乐受产生的时候令人快乐,留住时也让人快乐,而坏时则苦;苦受产生的时候令人痛苦,留住时让人痛苦,而坏时则乐;不苦不乐受无论是产生时,还是坏时,人都既不觉得痛苦也不觉得快乐。再说乐受是福报,而苦受则是罪报,如果说实际上并没有乐受,那么无论罪福都只能产生苦果,其实并不是这样。再者,欲界之中也有乐受,如果本质上没有乐受,那么色界和无色界中就不应该有受,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经中还说到乐受之中是贪在随逐而又驱使众生,假若没有乐受,那么贪又在哪里随逐并驱使众生?当然不能说苦受中实在随逐并驱使众生,因为众生谁也不会对苦有贪着。因此,乐受是实际存在的。


答:假如有乐受的话,那么应该讲出其体相,即什么方是乐。这其实是说不出来的,因为没有。所以应当明晓仅仅是在各种不同的苦中称遮蔽前苦的苦或较轻微的苦为乐,其实并没有乐,一切世界,下自大地狱上至有顶天,其中都只有苦。众生为多种多样的苦所缠绕,于是在小苦之中而产生乐的幻觉。比如有人被热这种苦所缠绕,就会以清凉的感觉为乐,其实清凉也并非乐。正因如此,所以各种经说有乐也无妨。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像你这样说的话,那么也可以说世间一切都是乐,人只是在微乐之中而生出苦的感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同样也不能说人是在微苦中产生乐的想法。


答:苦受的体相较为严重,因而不能把微乐当作苦,再说乐无论多么细微也不是烦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谁曾见到有人因微乐而举手大呼「苦啊!」再者,受变得轻微时就是寂灭的相状,犹如从地上上升而渐渐寂灭不可见,因此才说微苦之中生乐想。而且只有这么解释,凡夫愚人在微苦之中妄生乐想的情况才有道理可说。


问:一切烦恼都在那裡?


答:愣严疏说:成实云。一切烦恼。皆在第六识中。
愣严疏说:成实论云,受、想、行等皆心差别


大乘密严经疏说:若依成实。但灭麤现分别意识。微细意识犹在未灭。
若依大乘。麤强分别意识灭故。名无想定。


问:心、意、识是一样的吗?


答:中论疏记说:成实论第五卷苦谛聚立无数品云。心、意、识体。一而异名。


问:什麽是心?


答:若法能缘。是名为心。


问:你说若法能缘。是名为心。,那,受、想、行也是心呀?因为这受想行都是能缘呀!
中论疏记因此就这样问:问曰。若尔则受想行等。诸心数法。亦名为心。俱能缘故。


答:疏记说: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别名(乃至)如经中说。问:心、意、识是一样的吗?


答:中论疏记说:成实论第五卷苦谛聚立无数品云。心、意、识体。一而异名。


问:什麽是心?


答:若法能缘。是名为心。


问:你说若法能缘。是名为心。,那,受、想、行也是心呀?因为这受想行都是能缘呀!
中论疏记因此就这样问:问曰。若尔则受想行等。诸心数法。亦名为心。俱能缘故。


答:疏记说: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别名(乃至)如经中说。




注释
①遮:破法归空之义。
②使:烦恼的异名。烦恼随逐众生而又驱使众生,故名为使。使有十种,即贪、瞋、痴、慢、疑五钝使和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利使。
③有顶:又名有顶天,天名。在色界的第四处,本名色究竟天。因此天在有形世界的最顶,故名有顶。


问:成实论如何说受相?


答:大乘义章说:如彼成实受相品说。损恼身心名为苦受。增益身心名为乐受。非损非益名不苦乐。


问:从因上来说,怎麽说?


答:大乘义章说:二对因分别。一切恶果。斯为苦。一切善果。说为乐捨。


问:毘昙论如何说?


答:大乘义章说:是义云何。依如毘昙。三禅已还下善业果。名之为乐。四禅已上上善业果。说以为捨。是则彼宗。三禅已还无捨受报。


问:成实论如何说“善”?


答:大乘义章说:若依成实。分善为二。一欲界散善。二上界定善。
(欲界的善是散善,上界也就是色界、无色界,这个善是修禅定而来的,因此称为“定善”)


 楼主| 发表于 2020-1-2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什麽是散善?


答:散善之中增上业果说为乐受。微下业果名为捨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


问:“微下业果”为什麽称为捨受?


答:义章说:微下业果名为捨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
(因为这个微乐很难觉知故)


问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业果。何不名捨。


答:义章说:苦果违害之法。性与情返。微有即觉。故入苦中。不得名捨。
(对于苦,稍微有苦,就会感觉,故入苦中。不得名捨)


问:那,乐果的感受又如何呢?


答:义章说:乐果顺情。非切心法。微者难觉。故分为捨。
(不同于苦,乐果就不同,对于稍微的乐,很难感受到的,因为乐果顺情,非切心)


问:苦乐二受的体是什麽?


答:义章说:苦乐二受。皆用微细行苦为体。


问:对于苦受,心的感觉如何?


答:义章说:于行苦上。宣说苦受。苦受必重,为心觉恼故不名捨


问:苦中有乐,那感受是如何的?


答:义章说:于行苦上。宣说乐受。乐受必“微”,于中上者。为心觉适当相名乐。轻微之者。非心能觉。




【辩三受品】


问:既然一切都是苦,那么因为什么样的差别而有三受?


答:三受其实就是一苦受而已,因为时间的差别而说有三种受。


问:问题是什麽是“苦”?


答:能逼迫恼扰众生的就是苦;在前一恼害过去之后,众生又求另外的苦来遮蔽此前的苦


问:为什麽这样说呢?


答:因为众生愿意得到这种苦,所以大苦暂时歇息,这时的苦就被称为乐;忧喜未了而此时众生既不愿有苦,也不求以他苦掩此苦,这时称苦为不苦不乐。


问:不苦不乐不能被称为受,为什么这样说呢?苦与乐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而不苦不乐则难以觉察。


答:众生被三种触即苦触、乐触和不苦不乐触所触动。这三触是产生三受的因,有三种因当知有三种果。


问:比如说?


答:比如人热得不得了,此时遇冷则觉得乐,遇热就觉得苦,而遇不冷不热就觉得不苦不乐,所以有不苦不乐。


问:不苦不乐能生受吗?


答:你或许以为不苦不乐触中不能生受,其实不然。


问:为什么呢?


答:人觉得这种触不冷不热,感知与外境相接触而能领受外境这就是受,怎么能说在不苦不乐时没有不苦不乐受呢?


问:有道理!


答:再说人领受外境时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亲和、怨离和持中,在此怨、亲和中逼迫下的众生,亲和时生喜,怨离时生忧,而持中时则生舍,即不苦不乐受。


问:你的意思是说有三种受吗?


答:所以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也就是三种想,就有三种受。


问:“三种想”,这怎麽讲?


答:三想的产生,因为缘的不同。又缘有三种,或能增益身心,或能损减身心,或既不增益也不损减;有可乐缘,有不可乐缘,有既非可乐也非不可乐缘;


问:还有呢?


答:也有贪处、瞋处和痴处;有令人喜,令人不喜和既不是喜也不是不喜;有福果、罪果和不动果,这各种各样的缘中随其不同而生三受,所以有不苦不乐受,它从既下损减也不增益等缘中生


问:在这裡,乐受,苦受怎麽讲?


答:再说可以让人心情舒适就称为乐受,而违逆人心让其郁滞不适就是苦受,既不违逆人心也不令其舒顺的当然是不苦不乐受。再者,世间有八种东西,即得、失、毁、誉、称、讥、苦、乐,凡夫认为失、毁、讥、苦四者违逆其心令其不适;


问:你说不适,那,什麽是舒适?


答:认为得、誉、称、乐四者随顺其心令其舒适。既然如此,那么必定应该有离欲的圣人能把这八者统统舍弃不顾,这舍其不顾就叫不苦不乐受。因此,不是没有不苦不乐受。


问:如果依你所言即认为因为有触等因缘而产生三受,那么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有心行在身心中所引发的感受,都不外乎苦、乐和不苦不乐。


答:确实如你所说,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


问:请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这么说?


答:经中曾说有十八意行,其实只是一意而有十八种差别,这十八种差别又可归为三大类即六喜行、六忧行和六舍行。


问:为什麽会有这差别呢?


答:这仅仅是因想的分别,而分出苦、乐和舍三类,由此可知一切心行无不是受。


问:这个“受”,经怎麽说?


答:又经中曾说「诸受皆苦」,心行即受,故知身中的心行都是苦。经中又说:「如果色生,那么就是苦生。」


问:为什么把色称为苦呢?


答:因为色是苦因。由此可知各种缘和各种根只能产生苦,因而所有的心行都可以称为受。因为行苦,一切心行都应观照这个苦;因为坏苦,所以应该视乐为苦;因为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寒热等众苦而生之苦。


问:这三种苦是如何产生的?


答:这三种苦,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因为念念灭所以不易察觉,而圣人用心观照苦,因此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


注释


①心行:即心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在刹那刹那间迁流不定,故称心行。




卷七


【业相品】


论主自言:苦谛已经讲述完毕,现在应当讲说集谛。集谛就是各种业和烦恼。各种业从总体上可分为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身业就是身所造作的业。这身业也有三种:一是杀生夺命等不善业,二是崇尚礼拜佛法等善业,三是断草等无记业。


问:假若身所造作的业就叫身业,那么像瓶等事物也应该称为身业,因为它们都是身所造作的。


答:瓶等事物是身业产生的果,不是身业,身业是因,因果相异。


问:不应该有身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身所行动造作名为身业,而身作为有为的事物是念念灭,它不应该有动作。


答:这事在讲念念灭时已经解答。身在余处产生时而能损益他物,这就叫身业。


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身就是身业,因为它也是在余处产生的,不一定称身所造作为身业。


答:身是造作业的工具,身在余处产生时能集结罪福才叫业,因此身不是业。


问:集结罪福是无作,身体即身的造作是什么意思?


答:身在余处产生时能有所造作,就是身作。


问:这身作或者为善或者为不善,而身则没有善不善之说,因此身作不是身所造作。


答:因为随顺心力的缘故,身在余处产生时能集结业,这集有善与不善,因此身虽然没有善与不善之分,而身作则有,而身作乃是身之造作。不仅身业如此,口业 也是这样。


口业不仅指由口而发出的言语音声,用心力随顺言语音声而集结的善恶也叫口业。意业也是如此。假若心中决定我要杀这些众生,此时所集结的罪福也是这样。


问:假若从身、口发生而别有所谓业,那么意与意业是同还是异?因为二者都须藉身、口才能有现实的效果,而又不属身、口业,所以应当说意与意业是同还是异?


答:有二种情况,有时意就是意业,有时从意生业。假若意中决定杀生,这是不善即恶意,也是意业,这业能集结罪果胜于身、口二业;如果意未决定,这意则与业异,不是意业。


问:造作相从造作生而与集结罪福之业相异,这一点业已明了,那么什么是相?


答:这里所说的相就是无作。


问:只是身、口业有无作,意暨意业没有无作,是吗?


答:不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因缘能证明只是身、口业有无作,而意没有无作。再者经中说:「有思和思已二种业。」其中思就是意业;思已业有三种,从思所集之业和身、口业。这些业中意业最重,后面将详细论述这一点。从重业中所集结的业就叫无作,因为它们常常相续自然而生并不要依赖意的动作,所以意业也有无作经典。




注释


①无记:梵文 Aryakrta 的意译。「记」意为判断、断定,不可断定或不作断定名为「无记」。为三性即善性、恶性、无记性之一,指事或物性体中不可断为善也不可断为恶的非善非恶的成份;或就果而言,所作之业不能断定是得善报还是得恶报,故称「无记」。


②无作:有三义。㈠没有因缘的造作,㈡心无造作意念,㈢不假身、口、意的动作而自然相续的事物。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1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