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87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7-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26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什麽是散善?
答:散善之中增上业果说为乐受。微下业果名为捨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
问:“微下业果”为什麽称为捨受?
答:义章说:微下业果名为捨受。以此微乐难觉知故。
(因为这个微乐很难觉知故)
问曰。苦中亦有微下不善业果。何不名捨。
答:义章说:苦果违害之法。性与情返。微有即觉。故入苦中。不得名捨。
(对于苦,稍微有苦,就会感觉,故入苦中。不得名捨)
问:那,乐果的感受又如何呢?
答:义章说:乐果顺情。非切心法。微者难觉。故分为捨。
(不同于苦,乐果就不同,对于稍微的乐,很难感受到的,因为乐果顺情,非切心)
问:苦乐二受的体是什麽?
答:义章说:苦乐二受。皆用微细行苦为体。
问:对于苦受,心的感觉如何?
答:义章说:于行苦上。宣说苦受。苦受必重,为心觉恼故不名捨
问:苦中有乐,那感受是如何的?
答:义章说:于行苦上。宣说乐受。乐受必“微”,于中上者。为心觉适当相名乐。轻微之者。非心能觉。
【辩三受品】
问:既然一切都是苦,那么因为什么样的差别而有三受?
答:三受其实就是一苦受而已,因为时间的差别而说有三种受。
问:问题是什麽是“苦”?
答:能逼迫恼扰众生的就是苦;在前一恼害过去之后,众生又求另外的苦来遮蔽此前的苦
问:为什麽这样说呢?
答:因为众生愿意得到这种苦,所以大苦暂时歇息,这时的苦就被称为乐;忧喜未了而此时众生既不愿有苦,也不求以他苦掩此苦,这时称苦为不苦不乐。
问:不苦不乐不能被称为受,为什么这样说呢?苦与乐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而不苦不乐则难以觉察。
答:众生被三种触即苦触、乐触和不苦不乐触所触动。这三触是产生三受的因,有三种因当知有三种果。
问:比如说?
答:比如人热得不得了,此时遇冷则觉得乐,遇热就觉得苦,而遇不冷不热就觉得不苦不乐,所以有不苦不乐。
问:不苦不乐能生受吗?
答:你或许以为不苦不乐触中不能生受,其实不然。
问:为什么呢?
答:人觉得这种触不冷不热,感知与外境相接触而能领受外境这就是受,怎么能说在不苦不乐时没有不苦不乐受呢?
问:有道理!
答:再说人领受外境时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即亲和、怨离和持中,在此怨、亲和中逼迫下的众生,亲和时生喜,怨离时生忧,而持中时则生舍,即不苦不乐受。
问:你的意思是说有三种受吗?
答:所以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也就是三种想,就有三种受。
问:“三种想”,这怎麽讲?
答:三想的产生,因为缘的不同。又缘有三种,或能增益身心,或能损减身心,或既不增益也不损减;有可乐缘,有不可乐缘,有既非可乐也非不可乐缘;
问:还有呢?
答:也有贪处、瞋处和痴处;有令人喜,令人不喜和既不是喜也不是不喜;有福果、罪果和不动果,这各种各样的缘中随其不同而生三受,所以有不苦不乐受,它从既下损减也不增益等缘中生
问:在这裡,乐受,苦受怎麽讲?
答:再说可以让人心情舒适就称为乐受,而违逆人心让其郁滞不适就是苦受,既不违逆人心也不令其舒顺的当然是不苦不乐受。再者,世间有八种东西,即得、失、毁、誉、称、讥、苦、乐,凡夫认为失、毁、讥、苦四者违逆其心令其不适;
问:你说不适,那,什麽是舒适?
答:认为得、誉、称、乐四者随顺其心令其舒适。既然如此,那么必定应该有离欲的圣人能把这八者统统舍弃不顾,这舍其不顾就叫不苦不乐受。因此,不是没有不苦不乐受。
问:如果依你所言即认为因为有触等因缘而产生三受,那么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有心行在身心中所引发的感受,都不外乎苦、乐和不苦不乐。
答:确实如你所说,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
问:请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这么说?
答:经中曾说有十八意行,其实只是一意而有十八种差别,这十八种差别又可归为三大类即六喜行、六忧行和六舍行。
问:为什麽会有这差别呢?
答:这仅仅是因想的分别,而分出苦、乐和舍三类,由此可知一切心行无不是受。
问:这个“受”,经怎麽说?
答:又经中曾说「诸受皆苦」,心行即受,故知身中的心行都是苦。经中又说:「如果色生,那么就是苦生。」
问:为什么把色称为苦呢?
答:因为色是苦因。由此可知各种缘和各种根只能产生苦,因而所有的心行都可以称为受。因为行苦,一切心行都应观照这个苦;因为坏苦,所以应该视乐为苦;因为本来即苦,更加以饥渴、疾病、寒热等众苦而生之苦。
问:这三种苦是如何产生的?
答:这三种苦,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因为念念灭所以不易察觉,而圣人用心观照苦,因此一切心行都可以称为受。
注释
①心行:即心之作用、活动、状态、变化,在刹那刹那间迁流不定,故称心行。
卷七
【业相品】
论主自言:苦谛已经讲述完毕,现在应当讲说集谛。集谛就是各种业和烦恼。各种业从总体上可分为身业、口业和意业三种。身业就是身所造作的业。这身业也有三种:一是杀生夺命等不善业,二是崇尚礼拜佛法等善业,三是断草等无记业。
问:假若身所造作的业就叫身业,那么像瓶等事物也应该称为身业,因为它们都是身所造作的。
答:瓶等事物是身业产生的果,不是身业,身业是因,因果相异。
问:不应该有身业。为什么这么说呢?身所行动造作名为身业,而身作为有为的事物是念念灭,它不应该有动作。
答:这事在讲念念灭时已经解答。身在余处产生时而能损益他物,这就叫身业。
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身就是身业,因为它也是在余处产生的,不一定称身所造作为身业。
答:身是造作业的工具,身在余处产生时能集结罪福才叫业,因此身不是业。
问:集结罪福是无作,身体即身的造作是什么意思?
答:身在余处产生时能有所造作,就是身作。
问:这身作或者为善或者为不善,而身则没有善不善之说,因此身作不是身所造作。
答:因为随顺心力的缘故,身在余处产生时能集结业,这集有善与不善,因此身虽然没有善与不善之分,而身作则有,而身作乃是身之造作。不仅身业如此,口业 也是这样。
口业不仅指由口而发出的言语音声,用心力随顺言语音声而集结的善恶也叫口业。意业也是如此。假若心中决定我要杀这些众生,此时所集结的罪福也是这样。
问:假若从身、口发生而别有所谓业,那么意与意业是同还是异?因为二者都须藉身、口才能有现实的效果,而又不属身、口业,所以应当说意与意业是同还是异?
答:有二种情况,有时意就是意业,有时从意生业。假若意中决定杀生,这是不善即恶意,也是意业,这业能集结罪果胜于身、口二业;如果意未决定,这意则与业异,不是意业。
问:造作相从造作生而与集结罪福之业相异,这一点业已明了,那么什么是相?
答:这里所说的相就是无作。
问:只是身、口业有无作,意暨意业没有无作,是吗?
答:不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因缘能证明只是身、口业有无作,而意没有无作。再者经中说:「有思和思已二种业。」其中思就是意业;思已业有三种,从思所集之业和身、口业。这些业中意业最重,后面将详细论述这一点。从重业中所集结的业就叫无作,因为它们常常相续自然而生并不要依赖意的动作,所以意业也有无作经典。
注释
①无记:梵文 Aryakrta 的意译。「记」意为判断、断定,不可断定或不作断定名为「无记」。为三性即善性、恶性、无记性之一,指事或物性体中不可断为善也不可断为恶的非善非恶的成份;或就果而言,所作之业不能断定是得善报还是得恶报,故称「无记」。
②无作:有三义。㈠没有因缘的造作,㈡心无造作意念,㈢不假身、口、意的动作而自然相续的事物。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