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5|回复: 0

[法师开示] 依弥陀愿力,虽在娑婆,亦得自在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4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依弥陀愿力,虽在娑婆,亦得自在力



  

般舟三昧乐   极乐安身实是精

金楼玉柱琉璃殿 真珠宝阁百千行

重重罗网相映饰 宝绳交络垂铃佩

昼夜香风时时动 声内皆称三宝名

彼国众生心眼利 闻一悟解百千门

摘自善导大师《般舟赞》

        

往生彼国,成就如是不可思议。我们欲供养他方诸佛乃至一切有缘有情,种种作为,资具具足,分身自在。未证佛道间,如佛陀一样作用,有巨大的善巧神变力、自在力。我们在娑婆世界,虽然没有修证,但假若依着阿弥陀佛愿力,把阿弥陀佛国土庄严殊胜的功德利益回施给每一个有缘,一样可以令一切众生即生中得自在。这个自在,就是远离在娑婆世界里计较、攀比与沉沦的习惯,从业习迷惑中走出来。这其中有短自在的修持。我们往生彼国就有这样的自在力;未往生彼国,安心于此,亦有这样的自在力。你可以去实践与认知,这是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若我们以凡夫心去思议他,会受到极大制约。

所以  这个法是随顺得入的殊胜功德。如百川入海,百川水之大小、清浊、源头各不同,但流到大海,皆名为海。我们人类百千杂类众生,往生彼国,皆名极乐中人,皆得“无有众苦,但得诸乐”的机制,百川入海,咸同一味。我们对这一生往生彼国的主题认识清楚了,是自然而然、顺性顺势的结果。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是顺佛愿,随佛势,往生彼国的利益是一样的。当我们把生命与修行的主题,放在随顺阿弥陀佛愿力上,随顺佛功德的这个愿与势就会显示性德。在这个角度上我们就会有顺势的善巧,就很省力,省力就成就了。你顺势就很省力,不是费力。若违着这个事情来做就会很辛苦。

所以我们如果不喜悦了、沉重了,就要反省自己——一定是没有念佛,没有随顺佛愿,没有随顺佛力,没有随顺性德之力。我们做了违性、违佛愿,丢失主题的事,就开始费力了。这是一个省力的成就!安住与随顺,我们就很省力,就活得很精彩。这个精彩是因为我们顺性、顺佛愿、顺无为而至的善巧,使我们得到了安心与安住。这样在生命中我们就舍弃了造业、沉沦、挣扎、贪欲的沉重以及攀比的迷失,你的意识法界充满了空净的、光明的、广大的喜悦,人就开始有智慧的快乐、慈悲的快乐、方便的快乐、无染的快乐、随顺到达彼岸的快乐、自利利他的快乐、不再纠结迷失的快乐,你会有种种喜。那些苦你马上就可以觉悟它、审视它、超越它——在种种苦缘中你能迅速觉悟,了解这个苦是背性的、背愿的、造作的,是自业他业共业纠缠不清的一种沉沦与迷失,不是念佛人所需,是迷者愚痴者恶意相加的一个成就。

所以我们对自身不会有恶意相加,对他人也没必要恶意相加,造成自他伤害。这样我们在念佛法门中就有自他二利的方便,皆是随顺佛愿而成就。我们就有轻松广大的修行模式或主题模式了。在这一生中,念佛是我们的主题,往生是我们的主题,离苦是我们的主题,简单是我们的主题,轻快是我们的主题,自利利他是我们的主题。那些庞杂、迷失或纠缠不清的事情,都交给你往生以后再来处理吧!现在不要做,你没有那个力量,没有那种游泳技术在这里面就会被淹没掉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先得以自在力,再来这个娑婆世界纠缠就没问题了,你现在纠缠不起!

所以说我们要有一个明智的选择、智慧的选择、慈悲的选择,悲悯自身悲悯他人的选择,我们就会选择念佛作为主题的生活,往生彼国的主题生活,安心的主题生活,无染的主题生活,做一个省力者。我们真正来作为念佛人,尽此一生,就这一个主题。虽然有些业习的依附,就像一条河流也会有些污水流入,但你不要理它,直直地回到大海就好了。不能说有一些污水就不流了,你直直地流淌下去吧!回到大海你就知道——若净水,若浊水,若河流水,若其他水,一旦回到大海都是清净水。我们就得以极大方便。因为大海能包容我们所有的业与业相,使我们咸同一味,皆得诸佛智海无尽宝藏。我们这样的一生就够精彩了,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师长,对得起国土,也对得起自身。

你不这样选择,还要作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善自选择。一旦有这样选择力了,我们这一生中念佛就是一个很简单、很必要、需要认真实践的主题了。那些杂缘交织的东西若是纠缠你,你一定要警告自己:我回来再处理你。不管是事业的纠缠、感情的纠缠或其他纠缠,你一定要警策自己。这个地方不能留步,一旦留步就不能自拔。先往生极乐世界,回头再处理。所以先完成大事,再来完成次要的事情,主次分明。我们作为普通人,对这一点要认识清楚,分清楚该做不该做与轻重缓急。我们有选择了,虽是凡夫有情,也是了不起的智者。凡夫的选择也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们把自己的业、他人的业、共有的业暂时一放,去忆佛念佛,结果必然如香熏染,身有香气,就是被同化了。这时再看娑婆世界的自业他业共业,原来都是虚妄的、梦幻的、纠缠的,都好解决了。

这十七种依报庄严,天亲菩萨给我们作了方方面面的表述,希望我们对极乐世界与娑婆世界有个大的对比。这样我们在往生的路上与往生即下利益上,就抉择了。对往生的抉择,以及对于现实的利益、未来的利益、究竟的利益,我们会认识清楚。若即心即佛,即下就有利益;若心作心是,现下就有利益;若佛力不可思议,也在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执着、妄想与纠缠。无论用哪个力量,我们现在的、过去的、未来的与究竟的利益都会达成。因为我们念佛忆佛成佛与往生的主题不再丢失。即心即是、心作心是、佛力不可思议——我们无论用哪一种来觉悟,来认知,来忆佛念佛,其利益必然在生命各个角度表现出来,使我们有法,有喜悦,摆脱以前迷失的沉重、对立的沉重、攀比的沉重、积累的沉重,使我们逐渐快乐与轻松起来,人生与学佛也都变得有意义了。

我们要做快乐的念佛人,不要给佛抹黑,也不要丢自己的人。真正作为学佛人,你心里一定是快乐轻松的,起码有快乐轻松的方法了。你需要沉重吗?需要痛苦吗?需要积累那么多挣扎的压力、冲突、幽怨、纠结吗?很多人一打电话,我就说:“止!止!莫须说!”那些是非、苦恼、怨恨,一说就像大河决堤,三天三夜说不到头。

净土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慈法法师讲授




  丢失当下对佛法的实践,或者当下心智的守护与认识。一旦丢失就会做出很大的过失,丢失当下抉择的这一个法则。这个当下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生命里每一时每一刻,这个最珍贵的时刻,最真实的时刻,最透明的时刻,最自在的时刻,一旦丢失,就有无尽业海的沉沦。

摘自《安乐集讲记》慈法法师讲授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15: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