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12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10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之人,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并哭泣之利害不可。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不受破坏正念之害者,非平时为说念佛之利益,令彼各各常念不可。如是,则不独有益于父母,实有益于现生眷属,后世子孙也。临终助念,无论老少,均当如是。详看饬终津梁,自知。(上海佛学书局,苏州报国寺,均有出售。)
注解:念佛人应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然而想要父母在临终时,决定往生西方,就一定要预先为眷属说明临终助念,及瞎张罗,哭泣的利害关系。所以想要父母在临终时得到眷属助念的利益,不被破坏正念,非要平时为他们说念佛的利益,让他们各自都常念佛不可。这样做不仅有益于父母,实则有益于现生的眷属、后世的子孙。临终助念,无论老少,都应当如此。详看《饬终津梁》,自可知晓。(上海佛学书局、苏州报国寺,都有出售。)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又此时用力送子出,若默念,或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念,决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并儿子惊风等患。纵难产之极,人已将死,教本产妇,及在旁照应者,同皆出声念观世音。家人虽在别房,亦可为念。决定不须一刻工夫,即得安然而生。外道不明理,死执恭敬一法,不知按事论理,致一班念佛老太婆,视生产为畏途,虽亲女亲媳,亦不敢去看,况敢教彼念观音乎。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虽裸露不净,乃出于无奈,非特意放肆者比。不但无有罪过,且令母子种大善根。此义系佛于药师经中所说,非我自出臆见,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药师佛誓愿功德,故令念药师佛。而观音名号,人人皆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也。)
注解:女人临产,常常有痛苦不堪、数日不生,或导致丧命的。也有生育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子女有慢急性惊风,种种危险。若在将产时,至诚恳切地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因为默念的心力小,所以感应也小。再者此时正用力把孩子生出,若默念,或导致闭气受病。若至诚恳切地念,一定不会有苦痛难产,及产后血崩,和子女惊风等祸患。纵然难产到了极点,人已将死,若教这位产妇,及在旁边照应的人,一同出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家人虽然在别的房间,也可为她助念。决定不需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安然产子。外道不明道理,死执恭敬一法,不懂得按事论理,从而导致一帮念佛的老太婆,视生孩子为畏途,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亲媳妇,也不敢去探望,又何敢教她们念观音圣号呢?须知菩萨以救苦为心,临产时虽然裸露不净,却出于无奈,不能与故意放肆相提并论。不但没有罪过,而且使得母子都种下了大善根。这些道理是佛在《药师经》中说的,不是我(印祖自称)的个人见解。我不过为之提倡而已。(《药师经》,说了药师佛的十二大誓愿功德,所以让人念药师佛。而观音菩萨名号,众所周知,固不必念药师佛,而可念观音圣号了。)
名相注解:
惊风:中医病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又称“惊厥”。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间,何可因此天生之小恙,竟令废弃其修持乎。今谓当月经时,可少礼拜,(宜少礼,不是绝不作礼也。)念佛诵经,均当照常。宜常换洗秽布。若手触秽布,当即洗净。切勿以触秽之手,翻经,及焚香也。佛法,法法圆通,外道只执崖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正理,故致一切同人,不能同沾法益也。
注解:女人从十二、三岁开始,直到四十八、九岁,都会有月经。有人说来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这话不通情理。月经短的,两三日就停止了,长的,六七日才会停止。修行人必须念念没有间断,怎么可以因为这天生的小恙,就让她废弃修持呢?现在(我)要说,当月经来时,可少礼拜,(宜少礼拜,不是绝不行礼拜。)念佛诵经,都应当照常进行。应当常常换洗秽布。若手碰触了秽布,当立即将手洗干净。千万不能用碰触秽布的手来翻阅经书及焚香。佛法,法法圆融,外道只会呆板地执着道理。世人多多只信外道所说,不知佛法的正理,所以导致一切同仁,不能共同蒙受佛法的利益。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念佛最要紧,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力能为者,认真为之。不能为者,亦当发此善心,或劝有力者为之。或见人为,发欢喜心,出赞叹语,亦属心口功德。若自不能为,见他人为,则生妒忌,便成奸恶小人心行,决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也,宜痛戒之。切不可做假招子,沽名钓誉。此种心行,实为天地鬼神所共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注解: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遭遇刀兵、水火、饥荒、蝗虫、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果真能发起改过迁善、自利利人的心,至诚恳切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念念没有间断,一定会蒙受慈护,不至于有什么危险。如果仍然心存不善,虽能称念名号,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会得到现时感应。因为佛菩萨,都是成就人的善念,绝不成就人的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想凭借念佛菩萨名号,以期望自己的恶事成就,一定不会有感应,千万不能萌发这种颠倒的念头。念佛修行,最要紧的是恪守伦常,尽职尽分,防止邪念,保存真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就认真去做。没能力做的,也应当发善心,或劝有能力的人去做。或见到别人做了,发欢喜心,说赞叹语,这也属于心口功德。若自己不能做,见他人做了,就心生妒忌,便成了奸恶小人的心行,一定会折福折寿,不得好结果,宜痛戒之。千万不可用假招子,沽名钓誉。这种心行,实是天地鬼神所共同厌恶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世有女人,不明至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婢仆。或属填房,虐待前房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惠婢仆,教养恩抚前房儿女,实为世间圣贤之道,亦是佛门敦本之法。具此功德,以修净土,决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莲也。须知有因必定有果,己若种孝敬慈爱之因,自得孝敬慈爱之果。为人即是为己,害人甚于害己。固宜尽我之职分,以期佛天共鉴也。
注解:世上有些女人,不明白正确的道理,或不孝公婆、欺侮丈夫、溺爱儿女、虐待仆人。或作为填房(即再续之妻),虐待前房(男人前妻)的儿女。不知孝公婆、敬丈夫、教儿女、施恩惠于仆人、教养恩抚前房的儿女,实是世间的圣贤之道,也是佛门敦行根本的方法。具备这样的功德,进而修持净业,一定名誉日隆,福增寿永,临终蒙佛接引,直登九品莲花。须知有因必有果,自己若种了孝敬慈爱的因,自然能感得孝敬慈爱的果。为人就是为自己,害人胜过害自己。原本就应该尽我等的职责本分,以期望佛天共同鉴察(我们的言行)。
●小儿从有知识时,即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令彼知自己之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之心,息息相通。起一不正念,行一不正事,早被天,地,鬼,神,佛,菩萨悉知悉见,如对明镜,毕现丑相,无可逃避。庶可有所畏惧,勉为良善也。无论何人,即婢仆小儿,亦不许打骂。教其敬事尊长,卑以自牧。务须敬惜字纸,爱惜五谷,衣服,什物,护惜虫蚁。禁止零食,免致受病。能如此教,大了决定贤善。若小时任性惯,概不教训,大了不是庸流,便成匪类。此时后悔,了无所益。古语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以其习与性成,故当谨之于始也。天下之治乱,皆基于此,切勿以为老僧迂谈,无关紧要也。
注解:子女从懂事时开始,就教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理,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事实。让他知道自己的心与天地、鬼神、佛菩萨的心,息息相通。若起了一个不正的念头,做了一件不正的事情,天地、鬼神、佛菩萨都能知道,都能看见,好比面对明镜,丑陋的相貌必定显现,无可逃避。这样才会心有畏惧,勉为良善。无论什么人,即使是婢仆小儿,也不许打骂。应教导子女恭敬地奉事尊长,谦卑自守。一定要尊重爱惜有字的纸张,爱惜五谷、衣服、各种物品,保护爱惜虫蚁,禁止零食,以免受病。能这样教育,长大了一定贤善。若小时候任性娇惯,一概不作教训,长大后,不是成为平庸之辈,便成土匪败类。到时再后悔,一点益处也没有了。古语说:“教育媳妇要在刚娶进门的时候,教育子女要在婴孩时期。”因为人长期习惯于怎样,就会形成相应习性,所以应当在开始的时候就谨慎地教育。天下治乱,都是以此为基础,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老僧的迂腐之谈,无关紧要。
●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至过劳也。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竖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
注解:光(印祖自称)老了,精神日渐衰弱,无力答复来信。只是因为邮路大通,使得远近的信众误闻我的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答复,也觉得有负来信人的诚意。若一一作答复,真是没有这个精力。所以印了这封长信,凡是有关修持以及立身涉世、侍奉父母、教育子女之道,都作了略说。以后再有人来信,我就把这封信回寄给他。纵然有一两件特别的事,(我)就在这封信上再略写些文字,或许这样不仅彼此的情意有了沟通,而且不至于过分劳累。若想要大通经教,本应当请教高竖法幢的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的人,未必此生就能了脱生死。想要在此生了脱生死,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啊!--随佛愿浅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