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6|回复: 7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生存与信仰——看释迦太子这一生。 原创 2016-09-10 北海禅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明贤法师:生存与信仰——看释迦太子这一生原创 2016-09-10 作者:明贤法师[url=]北海禅院[/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题

**今天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主题是“生存与信仰”,副标题是“看释迦太子这一生”。


**为什么要接这个副标题?因为在当今的社会,我们的生存和信仰状态往往不太理想。有时候我们觉得迷茫,觉得太忙、太累、太烦躁或者太痛苦,让自己觉得一些人生问题缺乏参照:拿环境做参照吗?环境总在变;拿人做参照吗?总有些事让自己怀疑人的信誉。那怎么办?


**如果说现代人自己看不透、弄不清生存和信仰的问题,那我们就看古人;如果说现代已经没有好老师了,那我们就看古代的老师,看他的一生。我们不妨把尺度拉远点,推到两千年前,看一个人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成佛之前曾是一位太子,名字叫做悉达多。


**他的一生与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他也度过了人的一生,并且一生服务于自己的信仰,他还创立了佛教,做了很多帮助众生的事情。佛教至今还存在,各语系佛教中还有修行成功的人。为了两件事情——活着,然后把心摆个方向——我们把他作为参考人物。


**释迦牟尼曾经是王子,他把一生服务于自己的信仰。其实,当我们现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心里也在反复犹豫这些问题:“释迦牟尼佛那样走过了一生,我现在也信仰佛教(或觉得佛教也很好),也已经走了几年、信了几年佛(或我也准备这么走),那我该如何把握未来的走向呢?”


**我们认真看释迦牟尼佛这一生,或许能在人生方向上找到一些新的启示和诀窍。


**释迦太子苦行的启示:寻找方向胜过思考未来


**为了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释迦牟尼佛吃了很多苦。最有名的,我们知道是“六年苦行”:他有六年在雪山里,每天只食一麻一粟,衣不蔽体。住在山里,一麻一粟那么丁点东西,他一天就够了。最后,释迦牟尼佛饿得骨瘦如柴,用后来禅师话说就是“饿得两眼发黑”。但他仍然还在坚持。


**不过,我们可以从这发现一个问题。因为有很多的情况,我们要从他经历上来看,从他的故事中寻找信仰经验。释迦牟尼佛当年吃最大苦头的这件事,我们值得思考。他花整整六年的时间在雪山里,从没出来过。那段时间他在寻找正确的信仰,而不是在考虑“我成佛了以后如何去弘法”。


**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寻找方向,胜过了对未来事业、名誉、成就这些问题的思考。而且,走在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走在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中,他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吃苦去选择,这也是我们要学和看的。


现代人的生存与信仰需要参考古代智者

**我们谈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经历,试图由此向大家展示一个可以让我们去理解,去逐渐接触的佛果,或者是一个触手可及的人生路线:他这一完全由信仰指导的生活,一辈子可以那样度过。


**作为当代社会的普通人,我们了解,人世间有太过强大的各种外缘(外境)力量,但它又太过无常,总在变化。我们基本自己控制不了,也很难左右它的发展。对这些未知力量的敬仰,包括古人的种种祭祀,其实都在共同表达一个愿望:对于未知和无法掌控的这些力量,我们把它敬仰起来。这种简单的敬畏就是最早期的信仰。


**因为外境的这些力量过于强大,我们的生活滋润就有些被动了。或者说,我们的生存状况十分艰难。那么,我们这些对生命状态憧憬着的渴望,就是基本的我们希望的生存。


**生存和信仰,是人类在不能驾驭的外部世界面前,为自己生命做出的一个最恰当安排。但是这种安排,不管我们目前学过多少知识,生活的路线还是要自己一步步走。走这种生活的路线,我们还是要参考历史上的一些智者,仅仅依靠自己的智慧,真的是很难去把握。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生存和信仰,我们要看释迦太子这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是成功之母
(释迦太子受胎)

在佛教中,形容释迦牟尼佛这一生的名词叫做“八相成道”。意思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有八个主题的生活片段:比如降胎到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出生、逾城出家、成道……一系列的,总共八个环节,最后是涅槃(用普通的话说,就是离开这个世界了)。


首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受胎的问题。


对于受胎过程,不同传承佛教的说法有些区别。我这里主要参照了汉传佛教的大乘佛教体系的说法。这些说法与其他语系佛教的说法有时会表达得不一样,比如就与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不一样。这也与这两大语系佛教主要见地的不同有关。南传佛教不太允许说释迦牟尼佛在受胎之前就已经成佛,对这个说法不接受,而汉传佛教体系对此则是确定的。包括藏传佛教和印度中世纪的佛教,对受胎问题,也都确定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示现之前,其实已经成就佛果。


根据经典和论典中的说法,现在来谈这个问题时,我们选择最彻底的一种说法,这样就不用再反复犹豫或花时间去对比。这里参考的一部论典叫做《入中论》,后来我对这部论典有一个注疏叫做《入中论石门疏》。今天有些同学实际是《入中论石门疏》的学生,在学这部论。“生存与信仰”也作为我辅导学习《入中论石门疏》同学的第一课。因此,今天就要涉及一些中观方面的具体问题了,我们就拿学习中观的心态。这会与某些其他体系的说法有所不同。


按照《入中论》中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实际早已在天界示现成佛。他是获得佛果以后才有圆满的三身成就。


三身中有一个身叫做“化身”。化身的成就,与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降胎的这一应化身有所不同:化身是任何一位佛都有的,而且,既然成功了以后,他就会生生世世都来人间度众生。比如,他之前是示现为释迦牟尼佛,因为“一世间一能仁”的缘故,他之后就会示现为一个长者、居士或者菩萨的形象,还是会继续度化众生。而应化身就是特指他做佛的那段时间。


选择应化的这个时间段,释迦牟尼佛前前后后用佛的智慧已经做过观察,最后他来到人间。


在小乘佛教里,提到不许出现不可思议的超越人间性的这样一些神力现象。但如果拿到现在的汉传佛教来说,这也就否认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超越性。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确定的是:释迦牟尼佛来人间之前已经成佛,然后选择在印度应化,最后他骑乘白象来到摩耶夫人的国度。


他已然是有了佛果。佛果这个水平对我们芸芸众生才是有吸引力的。不要永远只说我们的人生“失败是成功之母”,首先要确定一点,佛教不是这样来看的。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示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他首先已经成功了,而且作为一位日后创立佛教的教主,他有了足够圆满的智慧,他在受生之前已经解决了三大类的宗教问题。


三大类什么问题?


第一,全知的问题。对于知识,他没有哪个部分的缺陷、不圆满,或者说哪部分没有学过就不知道。他达到了全知的水平。


第二,全能的问题。我们普通人,两百斤的石头举得起,八百斤就举不起,而全能的人,他一定能把八百斤的石头举起来,因为他有着全部的能力。只要是这个世间我们能想到的能力,他都具备。


第三,不死的问题。释迦牟尼佛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


本来,宗教要解决这些问题。不管说佛教是超越宗教也好,是在宗教的范围之内也好,释迦牟尼佛首先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他才来的。


我们看悉达多太子这一生,这个对象来头不一样:他是成了佛果之后才来的。看样子我们看的这个对象,应该能对我们有所提示。


宗教领袖也能有世俗生活?!
(释迦太子出生一)

我们接着往下看:释迦牟尼佛的出生。


在佛教里,对于释迦牟尼佛出生的这个问题,从来不回避他有一个真实的生活地点,在成佛之前有一段真实的凡夫生活体验。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这其实也挺关键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不要仅仅看他在王宫里的十九年是怎么过的,他是怎样一箭射穿九面鼓的,或者他一抡胳膊把大象扔到城墙之间夹住了……


我们缓一步去看他超常的能力和智慧,首先看他的第一步: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有一个真正的出生地点?确实有。在2006年的时候,我曾经与一些印度佛教学者有所接触。2006年,国际正式确定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蓝毗尼落地时的位置。他们不仅找出了那块石头,还有石头旁边的一些木炭,那些木炭就是当年摩耶夫人生出释迦牟尼佛时,右手所握的无忧树枝。释迦牟尼佛在那个时候,从他母亲的右胁落地出生。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全世界的佛教徒都公认释迦牟尼佛在蓝毗尼出生,没有反对,没有任何微词。这里不涉及矛盾的问题,我们反过来对比一下其他宗教体系。首先我们看基督教的宗教体系里的这个问题。


比如,之前有部电影叫《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出来后,因为耶稣基督世俗生活的环节,引发了地上教会和地下教会的强烈冲突,而且蔓延到了全世界。原因之一就是对耶稣的世俗生活问题,有人持肯定态度,有人持否定态度,就说我们不能谈一个宗教领袖的世俗生活环节,因为只要确定了他世俗生活的环节,那他就是一个世俗的人。


这样一来,争议很大,到后来也很难去平衡这个问题最终的说法。我曾查过一些大家争议、讨论的问题,有人甚至说:“以色列或者某个耶稣呆过的地方,如果哪天找到耶稣的一个肋骨,那么完了,我们的整个宗教体系就会被瓦解。”


这里不涉及矛盾,我们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俗,但却不可思议
(释迦太子出生二)

对释迦牟尼出生地的问题,佛教一直谈得很清楚,而且所有佛弟子都承认。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有的宗教对于教主的世俗生活问题避而不谈,而佛教不仅谈了,而且还谈得那么清楚?这与佛教作为一种东方宗教,来到人间的主题思想有关。


在藏传宗教中,有个宗派叫格鲁派(黄教)。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曾著《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论中就有一些有意思的说法。对于世俗的这样一些问题,宗喀巴大师是以否定态度来谈的。他认为:世俗既然不真实有,不是独立存在的,那么这些都是幻想,断然地不允许它存在。


而在宗喀巴大师之前的一些宗教大家,有另外一些看法,认为不能断然不允许世俗谛存在。比如印度佛教史上的龙树菩萨、月称论师,他们对于世俗谛的问题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世俗谛是首先来进行确定的,要建立一个不妨碍神圣道理也存在的那样一个世俗的道理。


对佛的出生问题,他们的著作中怎么谈呢?他们说:佛是出生了,他出家修行之前,是有一段俗人的经历。他跟我们无别,世人怎么做,释迦太子当时也怎么做:我们吃饭,他也吃饭;我们喝水,他也喝水;我们生病,他也有生病的经历——他的基本生活状况和我们完全一样。但他有没有不同之处呢?有。这个不同之处就有意思了,我们下面再说这个不同之处。


他们认为:世俗的真理应该一分为二,不许绝对地只承认庸俗的世俗道理,而是要把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暂时的世俗道理,一部分是究竟(彻底)的世俗道理。分成这两部分,所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怎么解决呢?我们不妨先参看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每下愈况”是中国人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说,越是往“下”,越是普通、平易近人、庸俗的地方,我们越能看得清楚。看什么?看“道”。乃至在老庄哲学中曾提出,在屎尿、运水、搬差这些事中,我们都能看到“道”。这个“道”是怎样才能看到呢?其实在他们的哲学中并没有很清晰地交代,一概而论了。


而在佛教中观学派把世俗一分为二的道理中,是这么谈的:释迦牟尼佛确实有降生处,他也有世俗的生活一面;但他是由腋下降生的,有所不同。他是可以通俗的,但他有不可思议的一面。我们一般所谓的“通俗”,有些垄断性的独裁决断:只要他是通俗的,就一定百分百与我们一样;在这个通俗的世界中,就不能允许我们理解不到的事情发生。而佛教在这里用了个名词,叫做“不可思议”——世俗的现象当中,也有一些不可以去思考、不可以去讨论的问题。我们不要只是自己看到、理解到的部分,才承认它存在;看不到、理解不到的部分,就不承认它存在。事实上有些看不到、理解不到的现象,我们如果遇到,也要承认。


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出生问题上是通俗的,但又有不可思议的地方。


这样一来,佛教是在世俗中,但又注定有超越世俗的智慧存在其中。这叫“即世俗”,但又一定要“离世俗”。“离世俗”是什么意思?它有它的超越性,不是百分百一样:暂时的一面大体一样,我们能看到:究竟的一面什么样,我们还不能轻易下决断。


佛教在这个时候的人间性,他注定就是要来教化人间的。人间性需要有脱俗方面的去向,这样人间性就有其存在的意义。否则人间本来就有人间性,我们不必再反过来提。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人间性的第二特征,而摧毁宗教性的第一特征,这样就会导致我们的宗教被生活化,而没有宗教本身了。这里如果要硬性排序,宗教应该存在的这一特性还是宗教性;当运用到我们自身时,因为我们是人,并且有着宗教究竟意义方面的信仰,这时可以允许第二部分的人间性存在。


佛教世界观落伍了吗?
(释迦太子出生三)

当时的那些智者把世俗谛一分为二,避开了很多麻烦的争执。


比如关于世界结构的争执。在座有很多同学是学科学的,也会讨论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这个问题若拿到现在同学面前,也许大家也会跟着去争。佛教的教义中,对这个世界结构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有些经论说,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中间是须弥山,周边是香水海,海上有四大部洲,海的外延是铁围山,须弥山顶是各重的天界,有着二十七重天,二十八重天等等各种说法。


有人就问:“物理学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航天飞机都已经登月多少次了,你们现在还在坚持佛教两三千年前须弥山、四大部洲这些说法。你们这个信仰是不是太愚昧了?”很多佛教的法师也提出过类似疑问:“你要说佛教与时俱进吧,那就得放弃须弥山、四大部洲这个观点;你要说佛教去教化世间,那别人就必须放弃那些物理学观点,才能来理解佛教。”


那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佛教到底以前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在中世纪佛教时期人们把世俗谛一分为二,事实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分成暂时世俗谛和究竟世俗谛两部分:暂时世俗,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现状。因为我们执着力量的原因,我们理解的范畴有多大,这个世界就有多大;而且,凡是我们知识所及的地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执着境界产生。当我们在不停地研究火星的时候,终有一天,火星的一切秘密都会展示在我们面前。因为佛教坚信这一点:“一切唯心造”。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宇宙的秘密都终将展示在我们面前,那佛教四大部洲、香水海的理论,怎么还能与现在科学的宇宙理论相提并论呢?”


可以相提并论。过去的祖师是这样谈的: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还的确就是一个凡夫的境界。大众不知道心创造了这一切,虽然见到的现象界看似与我们本心无关,但需要我们去发现,心就是他们的作者,自己就是这一切外境的作者。


什么时候才能看到、了解到四大部洲和香水海这些境界呢?这是逐渐走向究竟世俗真理的路上时的情况。他已经发现了一部分这个世间环境最彻底的知识,才能看到须弥山、香水海这些境界。在佛经里说,这是阿罗汉的境界。作为一个凡夫,这肯定还不是我们目前的境界。


相对我们现前看到的宇宙结构,这个境界先进一点。为什么先进一点?因为已经知道外境和心有密切联系。他能发现这种联系,发现心如何创造四种性(一切物质的基础因素)的过程。


心和境界相辅相成
(释迦太子出生四)

把世俗谛一分为二,就避开了现在宇宙结构与佛教四大部洲相冲突的疑惑。其实没什么可疑惑的,物理学家也同样可以信佛。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提升到阿罗汉的水平时,不会有这样一个太阳系在你面前,这些境界已经全部转化了,成为了四大部洲和香水海的境界。


心和境界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水涨船高的例子,其实有很多。就以水涨船高为例:水没淹到眼睛时,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清楚的:水淹过眼睛时,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糊涂的。这是一个暂时不太贴切的比方,但它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


中观的学习进行到后面,还有很多其他譬喻。比如,讲台上这杯茶,单就人的水平,看到的是茶;如果就天人的水平,看到的就是琉璃;如果就地狱众生的水平,看到的就是猛火。


对于人生问题,我们现在是借用佛教的知识看释迦太子。那就来谈一谈佛教的这个观点。


如果把世俗谛的道理一分为二,就不会发生当年天主教教皇烧死布鲁诺的问题;不管这个世界是谁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也好,亘古恒今就存在也好,冲突不会那么严重,因为它会有一个境界不同的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为阅历、健康等各方面因素,不同水平的人也会所见不同。


这是从佛的出生问题上,我们能看到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知无常、奠定道之基础
(释迦太子成长一)

**我们继续看释迦太子的一生:他逐渐在迦毗罗卫国成长。


**在迦毗罗卫国的成长和梦想,奠定了他出离道的基础和路径。释迦太子十九岁出家,在王宫生活了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的时间里,他学习了很多学问:武功、医术、天象学……他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王位继承人,可以统理一国,让国家健康地发展下去。


**最终,释迦牟尼佛把这种成就留给了他自己修道,而没有留给一个国家的建立。因为当他的人品、人的素质逐渐养成的时候,他了解了一个道理:世间是无常的。那时释迦太子示现的书评,还没达到刚才说的阿罗汉或菩萨的水平,他看到世间真的是无常的。


**如果有人能看到世间一切都恒定不变,他就没有痛苦;如果看到世间一切都不能恒定不变,他就有痛苦了。比如男女恋爱,如果恒定不变,他们没有痛苦;如果有改变,痛苦开始产生了。


**释迦太子看到无常的变化,出生、生病、老、死、喜欢动得不到、讨厌的聚到一起、各种身心的烦恼非常炽盛,各种问题都是无常的,都无法让一个状态一直延续。生病是如此:我病了一段时间,如果我能确切知道病什么时候好,我也能有所准备,但我无法知道。哪怕死亡也是如此:死亡连个预警机制都没有,我无法提前知道什么时候死,如果知道了我也能有点准备。但是人生的问题就是这样:什么都不在自己的了知范畴内发展。这就是无常。


**了知了无常,这就让释迦太子人的成就变成了道的基础。


**让人的成就变成道的基础,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转变:他仅仅对于世间,发现了生、老、病、死这些是无常的;他发现了无常这个问题,他的人的成就就都变成了道的基础。而且,把它变成了成熟的“基涅槃”(中观常用的一个词汇,意思是我们具备了成佛的原始条件,但还没有修为,没有证悟佛果)。为什么?正是因为他发现了无常,所以他确定了自己要去寻找一个常(不变化)的东西。这时的道涅槃还没有圆满成熟,但道涅槃的基础已经奠定了。


**什么是“道”?对于释迦太子这段时间的思考来说,他确定了有一个方向:苦、集、灭、道四圣谛。他认为这是道的基础。


**我们要了解一点佛教,肯定要了解这几个名词:“苦”、“集”、“灭”、“道”。因为很多苦来了,我就去了解苦是怎么来的?因为各方面我们控制不了的因素聚集到了一块,所以苦集中在这,我解除不掉。怎样才能解除掉这个苦呢?要让苦的问题彻底解决,需要去修道,寻找一条解决的路径。


**这是最初在释迦太子心里形成的寻找真理的路径。这也成为后来他成佛以后,初转法轮的直接原因。他去求道的原因、这个心理的准备,成为他后来成立僧团、第一次教导弟子的缘起。就是因为当时在俗家十九年生活中抉择的这一路线,他后来第一转法轮(初转法轮)的说,谈的就是苦、集、灭、道。


贪嗔痴是人生最大的问题
(释迦太子成长二)

**在这个苦、集、灭、道的道路中,他清楚地揭示了人生最大的问题在哪里。比如,有人心里不高兴时,回到家就觉得弟弟很傻、父亲很执着,到朋友中就觉得朋友不讲义气;当他遇到好事、心情特好的时候,就觉得这几个人的性格都变了,他会认为他们很聪明,也很快乐。这是不是说明一些问题?说明我们对于人的认识,也还是随着心情来变的?


**作为世俗人,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疑问。但这个疑问,不是马上把答案给大家就可以了。但是在佛教中,释迦牟尼佛苦、集、灭、道的这个道路中,他确定了,他认为这个原因是直接的,一定就是情绪和心里烦恼的原因。


**他认为什么呢?对我们的心,他确定了三个名词,这在后来的唯识宗里被广为宣扬。


**第一个名词是“贪”。这是对我们心的一个称呼:贪心。我们现在谈话,常说某人“很贪”、“贪心很大”、“贪欲很炽盛”,这个“贪”字其实是佛教名词。什么是真正的贪呢?准确定义就是执着于顺境。执着顺境就是贪心。顺境可以有,但可以不执著。执著了,这个贪的烦恼就出现了。


**第二个名词是“嗔”。执著于逆境就是嗔心。我们有很多不顺的时候,比如大家毕业了要去工作,不愉快了,这就是逆境。对于逆境,我们执著吗?如果把它当回事,我们就生起了嗔心;但要不把它当回事,还真的是很难。这要看我么你怎样确定道的位置。


**比如,现在金融危机来了,股票忽然蒸发了,自己以前的钱突然没了,这是逆境吧?逆境我们怎么办?我们把它不当回事?执不执著它?执著这件事情,嗔心就出来了。如果金融危机有六个月,我们就执著了六个月,嗔心就生了六个月——我们有六个月让自己心变成嗔心。


**第三个名词是“痴”。不辨贪嗔,这就是愚痴。是贪还是嗔,我们弄不清楚,不太明白,这是一个痴的状态。


**贪、嗔、痴,在佛教中称它们为“三毒”。这三种毒,不站在道的这个基础上,我们的生活现实中,一个凡夫人是比比皆是,天天都有,起心动念无不是它。那怎么办?


**所谓道的基础,实际就是对于心目中这种毒素性质的确定:它是毒,不是好东西。我们这个道的涅槃就开始了。当烦恼被确认的时候,涅槃的果位也得到了确认。这个时候,当我们看清楚烦恼了,我们的菩提果位就现形了。我们看不清楚的那个菩提圣果、佛的果位,当我们把这部分烦恼确定时,此清晰故彼清晰。我们认得烦恼,就认得菩提了,这是一个相对的关系。


**我们这样看一下,这是释迦太子的成长提示我们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离开心的唯物,也没有离开物的唯心


再往下,看释迦太子的开悟,看看他成道后经历和发生的一些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刚才说,信佛的标准比较高:信佛是要学佛,学全知,学全能,学不死,不只是学仁爱,学仗义,要学全知、全能和不死。


释迦太子成道后,了解到的是什么道理呢?《般若经》中有段叙述,翻译为现代语言即是:全知、全能和不死——这是所证悟的道理;了解了没有离开心的唯物,也没有离开物的唯心——这是用“物质”说“心”的道理。他还说了一串名词:“色、受、想、行、识”。


“色、受、想、行、识”其实不纯粹是佛教术语。释迦太子成佛时,直接借用了当时印度其他宗教的一些概念。他们在讨论问题时,喜欢用“色、受、想、行、识”这套名词。释迦牟尼佛说,这些其实指的就是“心”。如“色”的部分,即是用物质说“心”。


“色、受、想、行、识”是从“物质”到“心”的一个全过程。就像将芭蕉秆层层剥皮,表面的一层皮,我们要剥的时候,给它起个名字叫作“色”;第二层皮剥开叫作“受”,第三层是“想”,第四层是“行”,第五层是“识”。


“色”,依普通人理解即是“纯物质”。所谓“色即是空”,就是“物质是空性”的意思。“色”在佛教中指物质性(物质的不变的本性):“受”是心里在接受、了解事物过程中所生发出的第二信息;“想”是在第二信息基础上产生的分析,是一些次要效应;“行”是让心意识持续不中断;“识”就到本心了。


“色、受、想、行、识”是从物质说到心的过程。从物质到心,释迦牟尼佛说都是空的。“五蕴皆空”即是指此,我们不能误解这句话。


五蕴都空,物质和心的道理成为“没有物质”了。有同学说:“你说到就是暗物质!”不是暗物质,也不是“弦理论”,因为“没有离开心的物质”。你说“平行宇宙”,就在这个空间同时发生着另外一个空间的事情,也不行!不能离开“心”。离开心说这件事,就是没有意义的。佛教认为,这属于戏论。当然,现在大家所学的科学知识肯定有确凿的成分,但佛教只确认与心有关的知识有效,因为重视的是“解脱之道”。


不答为答,“唯”字当头不可靠


释迦太子成佛后,有些人认为:“我们的修行一定比他高!我们去问难他,他若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就说明他没成佛。说不定,他会把这个佛果‘转让’一下,承认我们是佛!”“好!我们去找他!”这群人就来了,向佛一连提了很多问题。


本来有十四个问题,我归类成三类:


第一类问题是“世界是常还是无偿”。佛弟子不是常说“世界是无常的”吗,那世界究竟是不是无常的?如果佛回答说“世界是无常的”,他们会说:“您不是具备‘一切智’吗?那您最终有没有找到那个‘不无常的智慧’,找到您那个‘不无常的生命’?”世界是常?是无常?是亦常亦无常?是非常非无常?这类问题就有四个。


第二类的问题是“世界有边还是无边”。也有四个问题:物质世界是有边还是没有边,是也有边也无边,还是非有边非无边?有些藏文本译为:“世界是有中心还是没有中心,是既有中心又无中心,还是非有中心非无中心?”道理相同,其实是一个问题。


还有一类问题是“灵魂与身体是否一致”。他们这样问道:“您不是成佛了吗?常人死后,都有个灵魂离开身体;有人说修行成就,灵魂不离开身体。那么您圆寂后,有没有灵魂离开身体?”这也是个麻烦的问题!


其实,世界是常还是无偿,将它简化就是“物质是有还是没有”。我们好好想一想,实际就是这个问题。世界有没有中心,有没有边际,佛过世后有没有灵魂离开身体,也可以和前面的问题合而为一。


对这串问题,如果是个“担板汉”,只负责前面一个问题,不负责后面一个问题,那也就过了,答完就回避,不和他纠缠。但作为释迦牟尼佛,他要负责。在这些关键问题上,他没有说一个不了义的答案。不彻底的答案,他不会说。


那怎样回答才算“彻底的答案”?


释迦牟尼佛最后选择了沉默。他在这些问题面前没有开口——让我说就是犯错误。这都是站在“唯”字当头的立场上提问,只要用“唯”字当头的话来回答,一定是错的:如果说世界是常,无常方面的问题就会把你难倒;说世界是无常,常的问题又来了;说世界是无边,无边的问题又把你难倒了。这些问题都是用唯物或唯心方式问,所以释迦牟尼佛干脆不回答。


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现在来考察两千多年的佛教史,最后验证,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到了什么程度呢?所到达的程度即是:“没有离开心的唯物,也没有离开物的唯心”。这就是他智慧的水平,值得我们参考。大家是否信仰佛教,这是自己的选择;但智慧方面,要参考一下!


佛教提到了“一切唯心造”。有人问:“世界是唯心造,那么物质世界是被动的,心是先造的世界吧?”不是!一切是以心为主地、与物质世界同时生起,这是佛教“一切唯心造”的真实定义。千万不要认为:你这边打个“苹果”的妄想,那边就出个苹果。实际没这么简单。一切是以心为主地、与心同时发生起来。


“一切唯心造”的道理,确定了一个根本的心、境关系:我们各人都有一个世界。现在教室里有几百位同学,依普通的看法,会认为这些同学都在一间教室,教室在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是“同一环境中容纳了这么多人,容纳了这么多颗心”。但佛教“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并非如此。它确定:各人都有一个世界,这么多同学,有这么多颗心和这么多个世界。各人都拥有自己的一个世界。这些世界彼此有些相似的成分,但绝没有“共用”的事物!


这杯水是同学送上来的(法师示意手中水杯),到了我手里,在同学的眼中,是送出去一杯水;在我的世界里,是接进来一杯水。它们是不是共同的一杯水?不是!同学在供养同学心中的一杯水,我在接受我心中的一杯水。各人是各人的,千万不要认为它们是“重”的。是类似,而不是共同。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环境是你“细的心”

**在这种心与世界的关系中,心与境之间有个“心为主”的关系。心,在这个境界中是“做主”的。因为境界被称为“所知”,“所知”在佛经中称为“细习气”。所知的事物就是自己微细的习气,它不是与己无关的——我们的粗心(现前能感受到的这颗心)随着细心,细心随着习气。


**打个比方,从中国坐飞机到美国,下了飞机要倒时差。怎么个倒法?研究下这个问题:是我跟着人家倒,还是人家跟着我倒?如果当地的环境跟着我倒,完全可以做到在中国几点起床,在美国还是那个时间起。有没有这种情况呢?有。被别人称为“执着”,或自己称为“不习惯”。但倒来倒去,最后还是要随顺当地的早晚作息,基本习惯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佛经中有相应的道理吗?有,因为外境是更细的心。此时,外境比粗浅的心要重要些,粗浅的心没有外境的心那么细。所以,我们容许“环境能改变人”这种说法,在暂时的世俗中是有道理的;但在究竟世俗中站不住脚。


**因此,若说谁重要,外境比身体的状况重要。外境实际就是细的心。我们的生存状态就是:身体顺着粗心在变化、发展,粗心则顺着细心变化(虽然是外境,但是心里深一层的心)。


**这就是我们凡夫的生存故事。


释迦太子成佛的启示

**一路上来,已了解到释迦太子的成佛。了解这么多,指向就是不许有离开物的唯心,也不许离开心的唯物。“不许有离开物的唯心”,这是为了破除一些相应的有缺陷的见解。比如,在中观中有个“大空性见”。但若空到最后,彻底否定物质世界,否定其在清净佛世界中的意义,这也不对;同时,不许离开心的唯物,这是为了破除缺乏空性本质的如来藏说法。


**《楞伽经》中,有位大慧菩萨问佛:“数论派说有‘神我’,‘神我造万物’,那‘如来藏’与‘神我造外物’到底有什么区别?”佛回答他:“区别就在于,如来藏的本质是‘空性’,虽有种种功德,但这些功德都以‘空性’为其根本本质。”


**然后,还直指着一个道理:法报化三身圆满的佛果,只有圆满的佛果,才代表佛当时证悟的意义。


**这使我们明确很多道理。


**首先,学佛是为了成佛,不是为了普通的功利。这不是一个普通功名利禄的问题。学佛的目标是要成就佛果,是要全知、全能和永远离开死亡。


**其次,成佛的条件要基于“拯救世间痛苦”,这是信仰的基础。信仰佛教不是从“索取”开始,而是从“奉献”开始。有索取的部分,但要寻找的奇迹是在内心、在智慧层面上去寻找。释迦太子成佛时,道涅槃已经圆满成熟了,这成为他二转法轮直接的因。二转法轮所说的,都是在证悟道涅槃时的一些“法”


**释迦太子成就的佛果,还使我们明确了关于物质的道理。其实佛经中对这个问题探讨得非常多。佛证悟后,他认为“物质问题”是人们进入佛教信仰的第一个障碍。这种障碍有个名字,称作“现世美”。这种障碍和很多技巧性的活动有关系。比如印度与中国方术中的炼金术,或者所谓“唯身论”。唯有依托空性见的智慧、以刚才所说的关于心和物的智慧,才能避免这些错误。


**这些是释迦太子成佛后给我们的提示。


六个夸克与一个执着
(释迦太子弘法)

**释迦太子成佛以后,开始弘法。其中最关键的,是解除我们对物质世界执着的“法”。


**比如对于物质,释迦牟尼佛说,如何真正去了解物质?有一种方式可以了解一切物质:你如果认为物质是真实存在的,就将它划分,向最小单位进行剖析。拿到现在,我们可能会提出很多物理来谈“最小的物质是什么”。但只要我们确定它存在,如“夸克”,当时佛教就有一种理解它的方式。


**拿现在话来说,这种分析模式即是:如果你认为“夸克”是最小的物质单位,那么找六个夸克紧挨着这个夸克。上面一个,下面一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前面一个,后面一个。不可能全世界只有唯一的夸克吧?因此可以有另外六个。当它们六个夹着中间这个夸克的时候,中间的夸克与前面的夸克就有一个接触点,后面也有个接触点。单谈前与后的关系,这两个接触点已经存在。那你就输了。


**为什么输了?既然存在前面和后面的接触点,说明夸克本身有方位——它有前方和后方,本身分成前方和后方。如果说它不能再分,那是因为你的观察能力不够或没有技术将它剖析下去,但它一定可以再分。为什么?因为方向决定它能够再分。物质世界都遵循一个空间道理:只要有前后,就是两个部分。


**“六个夸克的道理”,事实它针对的是一个执着:物质究竟是否实有存在。如果认为实有存在,就用这种方式一直将它分到不可再分。“不可再分”究竟是一个物质,还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谓“时间”也是,用前后际来划分:再短的时间,哪怕是一秒钟,也有一个中间的点。那么这个中间点,也有其前一段与后一段。有前后际,就决定它一定可以再分。


**人们概念范畴内的物质,实际也有前后际。空间方位有前后际,所以很难说明物质是“实有存在”:时间有前后际,所以很难说明在时间中能找出一个“常住不变”。


**这是释迦牟尼佛智慧中比较核心的成分,是对常人执着物质的一种破斥。我们可以试图找出其他道理去证实物质的存在,但用这种方式来分析时,一定应该找到更有力的道理,去澄清物质的不存在。


**这是释迦太子的证悟和转法轮。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2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转法轮,直抒本怀在《般若》

释迦牟尼佛的初转法轮是一个基础的转法轮。假如有人说:“初转法轮是不圆满的。”或者说:“初转法轮时他会提到一些基础教义与修行格局。”我们是否可以接受?刚才我们看到,从四圣谛到后来的唯心、唯物以及空性见的道理,“法”的体系非常庞大。从一位来到人间组建僧团与佛教团体的人来讲,建立解脱道基础的初转法轮四圣谛法要,这是需要的。

但回头来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总要有直抒本怀的阶段。他真正的转法轮是在什么年份?刚才所说的这些“法”,都是在佛说般若中观的中年时期。对佛而言,这是来到娑婆世界的“主业”。他真正的智慧,此时才大放异彩。就像谈人的事业,真正做事业的人就没有那么多细节;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也没有那么多琐碎的环节。又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作品很多都已叙事为主,少见以修饰和权巧的表述作主题,道理是相同的。

中年时期的二转法轮,释迦牟尼佛即是本着这一主张。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从头到尾直抒本怀,谈的都是空性见(般若中观的正见)。这一时期的“法”,后来也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所以在此对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包括藏传佛教,也可有一通盘了解。汉传佛教,应该说还是有着相当的一个背景。

佛的晚年开了一些方便,比如创立了净土和秘密的宗派,还有唯识类的一些“法”。

初转法轮与二转法轮,对“因果”意义的说明有差异。初转法轮所叙述的基本是“实有因果”,就像借了钱要还钱一样。而在二转法轮,因果的道理就成为“一种联络关系”,是“如幻的因果链”。不确定因何果的单独物质的实有存在,否定这种存在,所以说“如梦幻泡影”,这种“因果”的差异,在于“实有”和“如幻”。

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也有一些区别。树立“真、常”作为进入中观见的道阶,这是三转法轮多出的一件事物。即是树立一个“真、常”的教义,叫作“如来藏”。佛会说:“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佛的宝藏,你快去呀!”或者说:“娑婆世界本来也有一个佛的宝藏,你可以来。”

真俗不二,平常心是道

释迦牟尼佛在弘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城市、弟子、医药、卧具的故事。其实,对应释迦牟尼佛当年的一些行为,可以了解现在汉传佛教的禅宗。禅宗有句很重要的话:“平常心是道”,揭示的是“真”“俗”不二的智慧。正如刚才所说的“每下愈况”、“道在屎溺”,越在平常的地方,“道”越发明显。这也是释迦牟尼佛所常常提示的。

三宝的传承与佛的眼泪
(释迦太子涅槃)

最后,释迦牟尼佛进入涅槃。佛在拘尸那迦圆寂,其后弟子和亲族将金棺抬到化身冢自然火化。八十年代的时间,释迦太子的一生已圆满地走到终点。

进入金棺前后,两个人流眼泪的故事,是佛最后提醒大众的道理。

佛即将圆寂时,当时的最重要弟子、后将佛教传承下去的代表人物迦叶尊者,因喜苦行,在深山中修道没能赶来。迦叶尊者赶到化身冢时,佛进入金棺已经有几天了。尊者哭泣道:“佛已过世,我迟到了!佛只是将衣钵传给我,将来佛法如何向下传,我现在还不知道,佛没有向我交代。”

般若法要,像刚才所说佛教的一整套道理,是不是要断流了?这时,释迦牟尼佛用了一个方便的方式安慰他:迦叶尊者正在哭泣时,棺盖打开了,佛伸出一只脚,上面生出了一朵莲花。这是一种特殊的示现:佛既然法、报、化三身圆满,那么他的化身有足够的方便令正法不断,因为化身永无止尽。

对现在而言,信仰问题也可获得借鉴:因为“化身永而不断”的原因,我们的信仰并非没有知道老师。佛既然已成佛,他的化身会常常出现。“常”是“常来”的“常”:有所断绝,但不会停止。不是一段时间来、一段时间不来,而是有所中断。如同佛来到人间八十年,到八十一年时又来了。但有个离开的时候。

迦叶尊者来到之前,佛也流过一次泪。是为佛像的标准而流:佛从金棺中坐起,说未来的事业咐嘱给将来要雕塑的佛像,因为一世间只能有一位示现圆满道德的能仁,以后大家礼拜的都是他的形象。这个形象要做好,如果粗制滥造或不遵循规范,大家便见不到真正的佛。即是佛的化身会出现于世,但人们的信仰还是要有托付之处,这是开启佛法因缘的钥匙。

这两件事,最后归结成佛和法的存在与否,都是三宝(佛、法、僧)存在与否的问题。众生是否入门的关键在于三宝存在与否,佛、法、僧还存在,众生的入门钥匙就没有被中断。换言之,我们的生命旅程中三宝是否存在,我们是否还记得佛、法、僧,这是佛为之流泪的一件事。佛没有担心自己的学说将来能否扬名立万,可是担心未来的弟子成佛与否,未来的弟子是否有“苦”。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谈了这么多,我们对释迦太子的一生已有比较具体的了解。今天的说法不是缅怀,也不是在谈应多么感恩他。我们是在了解:释迦太子真正做了什么事,这些事究竟能为我们的生存与信仰提供多少借鉴?

释迦太子的一生如同彩虹,两千年前已飘然而逝。但释迦太子留下的、永不消逝的,是另外一样东西:他没有留下一位公众人物在大家面前,也没有留下一件事物在公众世界(他的法体后来成为舍利,分向各国,但即便金刚身不坏,世界毁灭时还是会毁坏),但,他的真实智慧却留在了每个人的世界中。因为,每人都有一个世界,曾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就是在我们世界中出现过的。每个人的世界中,他在这里逝去,又在那里永恒;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位释迦太子永恒存在着。这不是譬喻,是真的!但愿大家能够相信。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北海禅院   




 楼主| 发表于 2016-9-11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30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