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演程居士

虚云老和尚楞严经开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是《楞严经》中佛陀在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时,对三科诸法的定义。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诸法,只是假名安立,并没有真实性可得。老和尚曾多次开示大众说: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的,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


《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老和尚对禅、净、律、密等各种法门的修学者,都随其根性,契机的给予鼓励,从不相互排挤。只是强调:“修行一法,贵在有长远心,过去一切诸佛菩萨莫不经过多劫修行而能成功”


八、 专读《楞严》,以经解义老和尚说:“本来一法通时法法通,不在乎多看经典的。看藏经,三年可看完全藏,就种下了善根佛种,这样看藏经,是走马观花的看。若要有真实受用,就要读到烂熟,读到过背。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这是老和尚对阅藏、学修的看法,尤其是对《楞严经》的学习方法,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这是他的经验之谈。我们现在的人学习,只是积累学问而已,谈不上真正的修行。堆积如山的书海,朝三暮四的态度,又怎么能精通其甚深的理论呢?不怪乎永嘉禅师说:“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从未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九、 安住《楞严》善知识参学,是佛教自古以来都有的事,《华严经》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赵州祖师八十行脚等,都是非常典范的参学楷模。时至今日,老和尚说:“现在正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参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绥衷救,消息邪缘,会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孰,不遭歧路。又全经前后所说著重在一个淫字,说‘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

看《楞严经》,若不归宗,跑马看花,就不中用,要读到烂熟,就能以后文消前文,以前文贯后文,前后照应,则全经义理,了然在目,依经作观,自得受用。古来行人从此经悟道的很多。

温州仙岩安禅师,因看‘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当时破句读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于此忽有悟入。后人语师云”‘破句读了也’师云:‘此是我悟处。’毕生读之不易,人称之曰安楞严。希望同参们,无论老少,常读《楞严经》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从老和尚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楞严经》推崇到了极点,我们现在与《楞严经》有缘的人,应该照老和尚说的方法学修下去,肯定会得到无穷的受用。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

  虚公老和尚,乃近代宗门大德,住世百有二十年,因机说法,广摄有情。曩者年谱一出,而天下风行,沾溉群生,不计其数。台中智海佛学共修班,以及福慧双修社,同修诸友,今以港版虚云和尚方便开示集,翻印法施,付印之际,嘱为一弁言。余信此集字字皆是般若,溥利众生,不言可喻。其中禅七开示,以平易言辞,示参修之要,固为参禅之士所必读,余如提示学者,明心性、了生死、信因果、严戒律,凡律教密净之行人,读而获益,咸非浅鲜。虽则净宗以念佛为正行,以往生为正鹄,然于因果戒律诸助行,与夫万法唯心之原理,亦必不可忽尔,是为序。

       一九九二年元旦庐江徐醒民敬识

  原夫“妙高山顶,从来不许商量”,故三世诸佛有口难宣;而“第二峰头,诸祖略容会话”,则千七公案任运纵横。盖第一义谛,不落言诠;但指示行门,岂无方便;此历代祖师之不废言说,各出手眼,接引学人,令自悟入,直至踏破上头关棙子,有由然也。

  先师古岩虚公老人,一身继五宗法统,一心诸佛本怀;兴丛林,传戒法,护僧团,度群品,诸凡超卓行谊,世所共稔,毋俟赘述。实则,老人所成就之一切佛事,无非摄入宗乘;其隐密处,非泛泛者得窥其涯涘也。观其一生行履:独处则禅悦为食,同修则领众坐香,示语句不离宗,棒喝全提正令可知矣。

  老人生平举扬向上一着,不涉玄妙,类皆平易示人,直欲使人当下知归;若能依而行之,决可到家稳坐,与诸佛把手共行。其中以百十六岁时方便开示,指示用功途径,行门法要,尤为详尽,言言亲切,句句指归;于宗门奥义,以深入浅出方法,用简显言词表达,将其和盘托出;但解语者,莫不喻旨。如斯剖露肝肠,具见婆心痛切!曩者,李缵铮居士来山论道,仁自惭谫陋,不可以辱高明;乃将老人此示语以示。居士于领会获益之余,慰喜无量,顿发大心,拟将之另印单行本,流通于世,雅欲人人咸沾老人法益,共证无生;弘愿堪嘉,岂只休为之随喜赞叹,即老人在常寂光中亦当破颜微笑也。书将付梓,问叙于余,为之聊弁数言,以志缘起云尔!

  己酉孟夏复仁叙于香港芙蓉山虚云和尚纪念堂

一、宣统三年在上海静安寺成立佛教总会上海居士林请普说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剩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大展风光。诸法虽胜妙,唯于宗律二法,多不注意。

嗟兹末法,究竟不是法末,实是人末。因甚人末?盖谈禅说佛者,多讲佛学,不肯学佛,轻视佛行,不明因果,破佛律仪,故有如此现象。大概目下之弊病,莫非由此。既然如是,你我真为生死学佛之人,不可不仔细,慎勿暴弃。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的,故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所以二十五圣各专一门,故云一门深入。若一圣贪习多门,犹恐不得圆通,故持六十二忆恒河沙法王子名,不及受持一观音名号也。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但起行宜辨正助,或念佛为正,以余法作助,余法都可回向净土。念佛贵于心口不异,念念不间。念至不念自念,寤寐恒一,如是用工,何愁不到极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专参禅,此法实超诸法,如拈花微笑,遇缘明心者,屈指难数,实为佛示教外之旨,非凡情之所能解。假若当下未能直下明心之人,只要力参一句话头,莫将心待悟,空心坐忘,及贪玄妙公案神通等;扫尽知见,抱住一话头,离心意识外,一念未生前,直下看将去,久久不退;休管悟不悟,单以这个疑情现前,自有打成一片,动静一如的时候。触发机缘,坐断命根,瓜熟蒂落,始信与佛不异。沩山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岂欺我哉?每见时流不识宗旨,谬取邪信,以诸狂禅邪定,讥毁禅宗,不识好恶,便谓禅宗如是。焉知从古至今,成佛作祖,如麻似粟,独推宗下,超越余学。若论今时,非但禅门,此外获实益作狮吼者,犹罕见之,其余诸法,亦不无弊病。要知今日之人,未能进步者,病在说食数宝,废弃因果律仪,此通弊也。若禅者,以打成一片之工夫来念佛,如斯之念佛,安有不见弥陀?如念佛人,将不念自念,寤寐不异之心来参禅,如斯参禅,何愁不悟?总宜深究一门,一门如是,门门如是。果能如此用工,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有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有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齤轮。”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虚云一介山野之夫,智识浅薄,因承列位厚意邀来,略叙行持损益云尔。今朝九月正十九,共念观音塞却口,大士修从耳门入,眼、鼻、身、意、失所守,绝所有,切忌有无处藏身,当下观心自在否?


发表于 2016-1-21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