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31|回复: 0

净土法门不同于通途法门——大安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印光大师文钞—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讲记2

大安法师2007年3月22日-——23日讲于温州遂应寺

  好。请看下面:〔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

  这些开示都很直白,但是却是击中要害。周孟由和周群铮两位居士,在他学佛的过程当中,也常常不老实,总觉得自己很有文化、很有水平。你就让我念一句佛号,老太太、老公公都能念,我这么高的水平,我怎么就修这样平常的法呀?那个时候,民国年间,密宗也很兴盛,灌这个顶呀,持那个咒呀,即身成佛呀,标榜得都很高。所以周孟由居士也曾经为这个事情进行过请问:你看密宗有那么多殊胜的利益,消那么多业障,又能当生成佛。我看念佛法门并没有谈这些呀,是不是我还要修点密宗呀?对这,印祖都呵斥过他们。那么这里就提出持咒一法,如果有因缘,你去持咒,你可以作为助行,这也不是坚决反对,一概不能。但是这里面有个主次关系,如果是修念佛法门的,一定是以持念弥陀名号为主,持其它的咒为辅,它一定要是这个关系。但一般的人往往是本末倒置,他一接触到一个什么法,马上对那个法一下子很猛利,把念佛放在第二位第三位去了,颠倒了,放在兼带的位置,而把持咒作为他的正行了。如果听到持这个咒,要持一百万遍、二百万遍,磕头要磕多少,上一个座要坐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一丝不苟,一分钟都不敢差。怕差了这一分钟,我这两个小时都完蛋了,没有功德了。他都看得很高,然后就把念佛放在一个无所谓的位置上。这是常常有很多人会出现的情况。印祖告诉他不能这样。
  那么持咒法门虽然也不可思议,你不能说它不是佛法,不能说它修行没有利益,这都不能说的。密宗、持咒等等它也很殊胜。但站在净土往生一法来看,我们却有我们的一个见解。因为我们念佛是什么,是求往生的,是了生脱死的。不是在这里通过持什么咒修什么法,得开悟,得神通,得即身成佛的。凡夫指向的是当生往生,那么往生就要靠我们深信切愿,去感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阿弥陀佛的宏誓大愿全体的功德,是凝聚在这个弥陀名号里面的。我们直接去念弥陀名号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才能蒙弥陀的大悲愿力接引我们带业往生。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它的持咒各方面跟这个就不能相比了,是不是?这里特别提出,凡夫往生是靠信愿,是靠感应道交,这是正知正见,历代祖师都是这么谈的,没有说谈功夫的。
  感应道交可是大学问,可是很难相信的。感是什么?感是我们凡夫众生能感之机,就是信愿,为能感之机。应,应就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的大悲愿力。在无量无边阿僧只劫以前,这位法藏菩萨所用五大劫思惟发愿的四十八大愿,又经过无量劫积功累德圆满了这个愿,圆满这个愿就“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十劫以前成就的这个愿力弥漫在虚空法界,在我们的当下,在我们的念头里面。只要我们有感,马上就会应。这是法界里存在的奥藏、秘密。我们要信得及。怎么才能跟这个大悲愿力沟通呢、互动呢、接纳呢,靠什么去感呢?就是靠信愿去感。那么信愿通过什么渠道去感、能感呢?阿弥陀佛的力量跟我们凡夫的力量怎么样才能够沟通呢?这就是第三个字——道。道就是清净道、实相道、平等道、空性道。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介而一念,这样的体性跟阿弥陀佛的心是同一道,也就是同体。阿弥陀佛所证到的就是我们凡夫的介尔一念之心。由于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心性、体性是同道同体,它才会交融在一起,它才会交感,它才会互动,它才会沟通。所以正因为同体,阿弥陀佛成就的大圆镜智,我们凡夫众生是在他的大圆镜智的心内。但我们众生的心也是一颗摩尼宝珠,阿弥陀佛也在我们众生的心珠里面。这是光光互摄的,珠珠相应的。所以你看这个感应道交是不是包含着甚深的大乘圆顿的道理呢?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早已成就,现在就看我们能感之机能不能发动得起来。
能感之机一发动,就好像水清马上月现,立时的、当下的。所以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蒙这个感应道交的甚深的奥秘,这样的原理去的。不是说我在这里要修多少苦行,持戒力量怎么样,禅定功夫怎么样,断惑程度怎么样,不是这个。
  当然你有这个断惑的功夫,伏惑、断惑的功夫,你往生的品位会增高。但是断惑的程度,禅定的浅深,如果你不具有能感的信愿,也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不可能把这个弥陀的愿力感召得过来。这就好像一块磁铁,它一定能够吸铁针,因为同质。但这个磁铁是吸不了一根草的,草吸不过来,就像他没有信愿,没有把这个心变成一根针。但同时你再高明的东西,这个磁铁也对它产生不了作用。如果一块很精美的玉,玉也吸不过来,就好像你的断惑程度很高,你没有信愿也是没有办法。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的一段话是非常契合佛心的:“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往生品位就看他持名功夫的浅深。如果你具足信愿,即使没有得到事一心、理一心,只要你具足信愿,因为“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嘛。如果你没有信愿,你仅仅是做功夫,把这个念佛作为伏住烦恼、断烦恼的功夫去用,那功夫即使用到风吹不入、雨打不透,如银墙铁壁那样,也不能往生。
  这些祖师的话真的是讲得太精彩了,契合佛心。所以印祖为什么说《弥陀要解》,纵然古佛再来注解,也不能超越这个。就在于它点出了这些非常要害的、本质性的内涵。但往往我们看了之后,无动于衷,一下手还是谈功夫。我们也接触到一些谈功夫的,你不能说他念佛不精进,然而一旦碰到念佛过程中产生的业障现前,他马上就有一个知见,“啊呀,我原来不念佛,还比较好,怎么一念佛,什么业障都来了,什么烦恼都来了,什么妄想都来了,原来念佛不行啊!”他就不念了。因为在做功夫的过程当中,等你功夫得力,这种心性当中的幻出幻灭的境界会很多的,他对这些东西又认识不清,于是他以为是念佛导致的负面效果,其实是他一开始就没有在信愿这两个字上下过功夫,知见就没有透过。有很多是没有透过的。于是一上来他就很精进,修苦行,他认为越修苦行越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啊!不是越修苦行越好的。你的信愿行一定要在解决信愿的前提之下才能去谈行啊。你没有信愿,这个眼睛不开啊。你就率尔去行,那是盲人骑瞎马啊!
  为什么我们推崇《印光大师文钞》,他字字句句都讲得非常到位的,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全在跟阿弥陀佛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这几句话大家要三复其言,作为座右铭,写下来,天天看。由于我们看了都无动于衷,进入不去,所以就对很多邪知邪见没有辨别能力。比如有人说,你这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念念佛就能往生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你不修禅定怎么能往生啊?你不修福德怎么能往生啊?你不修那个什么什么的……。如果你对印祖这几句话能够理解清楚,变成自己的知见,你一听这些话,就不会理睬。但祖师的话你入不进去,一听这些话,觉得他很有道理:是啊,不修禅定怎么能往生呢?那禅定和信愿是两条足啊,你一只禅定的足没有,怎么能到西方极乐走着去呀?他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呀。但这似乎很有道理的,其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念佛一法是不可思议的法门,你用可思议的东西去建立一个什么东西,通体都是错误的。所以一般的众生为什么识别不了这些邪知邪见?就在于他还是用可思议的心、生灭的心去揣度这个不可思议的圆顿大法,通体是错,将横超法作竖出用。往往通宗通教的人不信净土,用通途教理来解释净土,这是一般的所谓善知识的通病。当一位善知识说“啊,往生西方要伏烦恼、伏惑才能往生。”有很多人一听会觉得:“诶,有道理。”点头。但真有道理吗?跟圣言量符合吗?跟祖师的话符合吗?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伏烦恼谈何容易啊!断烦恼很不容易。
  智者大师临终示位,是圆教五品位,圆教五品位没有断惑,伏了惑。那么蕅益大师所示现的是“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不仅没有断见思惑,连见思惑都没有伏住。但是在这个凡夫位置上可以开悟,见解与佛同齐。见思惑没有断、没有伏。但是他可以往生啦。你能说蕅益大师没有往生吗?蕅益大师所示现的都是没有伏烦恼,你怎么能要求现在众生必须要伏烦恼才能往生呢?没有道理的事情!
  所以我们常常对“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这句话没有加以注意。唯有在感应道交里面,在阿弥陀佛大不可思议的慈悲愿力和我们众生一念心性不可思议的愿力的互动当中才会出现大不可思议的境界,就凭这个往生的。不管我们的业力有多大,哪怕是五逆十恶,都能往生。大家看《观经》的下品中生和下品下生,是不是觉得太吃惊了?那是犯了五逆十恶,地狱的境界现前,就由于他临终蒙善知识的开导,和那种深重的忏悔心,深信切愿,感应阿弥陀佛的大悲心愿力现前,马上就转地狱的境界为净土的境界。地狱猛火化成清凉风,风吹来朵朵莲华,莲华上有化佛,接引这个本要下地狱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在这时还谈什么功夫?全凭感应道交啊!所以印祖说,如果不知道净土的这个义理,那我们就容易受他宗知识的动摇。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都有功德啊,修行也都很有味道啊。儒家也说,君子之道,它对于那些雕虫小技对都不能去做,因为雕虫小技你若深入进去也必有可观者,里面也很有味道啊!但由于跟道相去甚远,怕我们深入进去就被那个所黏住,所以君子不为也!对于我们修行了生脱死、当生解决问题的人来说,就得选择一个非常圆顿的、直接解决问题的法门,而不要去选择那些渐教——那些也有点味道、也有点利益,但是不究竟的东西。那么净土一法,是极为方便,又极为究竟,极为圆顿,当生解决问题,就凭感应道交。所以你说这个法门难,它确实很难;容易也确实很容易,即难即易,非难非易。难就难在我们信心很难建立,我们能感之机出不来;容易是容易在阿弥陀佛救我们很容易啊。但由于能感之机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成就这个信愿,所以才叫“易往而无人”啊。容易往生却没有什么人往生。容易往生是阿弥陀佛已经成就的四十八大愿能够令我们横超,太方便往生了。他的大愿船是一艘航空母舰,我们的业力是一块很大的石头,石头放在航空母舰上沉不下去,它能运载我们到彼岸去。但你不登上这条船有什么办法?然后你搞通途,“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我要在水里面游过去。”你能游得过去吗?所以如果不知道这个义理,就容易被他宗所动摇,觉得接触这个法门也好,那个法门也很殊胜,他都跟着跑了。去修行其他法门,当然也不是说道理上不可以,我们对其他的宗派也不能说它不对,也不能说它没有利益。这个话不能说。我们也要学习印祖“密护诸宗”。但是对于一个当生要解决生死大问题的人来说,如果你杂修,把念佛放在兼带的位置上,你就会成为“无禅无净土”的一个境况。上午讲到“无禅无净土”是什么?也接触一下禅宗,又没有开悟;接触一下净土宗,又没有成就深信切愿。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做那个福德,忙了一辈子。下一辈子,由于他还轮转,得大富贵、大福报,借助富贵福报来造业。再下辈子第三世,就要到地狱里面去享受了,这叫第三世怨。佛门叫第三世怨。对这一点,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到,而祖师看到这一点,是极为悲悯。所以告诉我们,如果知道自己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要靠自己的力量修戒定慧,解脱烦恼,竖出生死,那是太难太难。所以在这个时代,不靠阿弥陀如来的弘誓愿力,以信愿去感通,去带业往生,那是绝对难以在当生出离六道轮回的。
  这样就知道净土往生一法是佛的一代时教,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比其殊胜力用。圆摄一切法门,圆超一切法门,大畅十方三世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净土法门,其殊胜功德力用,非凡夫、二乘、菩萨所能测量,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悟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让一切众生现生解决轮回的圆成佛果的殊胜大法,是转五浊成五清的殊胜大法。如果我们不能了解自己的根机,不能了解通途法门靠自力修行出离之难,我们就很难了解净土的殊胜力用。大家可以慢慢在深入教海的过程当中提升这样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4 08: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