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58|回复: 2

[佛教经藏]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略释----净慧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
涅槃降魔咒
阿磨隸 毗磨隸 涅磨隸 瞢伽隸 醯磨羅 若竭裨 三曼那跋提 娑婆他娑檀尼 婆羅磨他娑檀尼  摩那斯 阿拙啼 毗羅祇 菴羅賴坻 婆嵐彌 婆嵐 磨莎隸富泥 富那摩奴賴绨
【四依品第八】
这一品主要讲一果、二果、三果、四果罗汉为世间众生依止处。因为菩萨的任务是弘传佛法,引导声闻发菩提心。另外菩萨多隐于世间,利益众生,教导众生去依止四果圣人。四果圣人必是证法修行人,依像法与末法去修行不能证得四果圣人。佛说,有四种人依此经护持正法,建立正法,意念正法。能多利益憐悯世间,为世界依,安乐人天。一是须陀洹,一果罗汉。二是斯陀含,二果罗汉。三是阿那含,三果罗汉。四阿罗汉。这里一果、二果罗汉,必来世间了生死,为世间依止好理解。而三果为不来果,一番生死在天上。四果罗汉已了脱生死,为什么还来世间。有三种原因,一种是一果、二果罗汉在世间修行遇大善知识指引,可修证得三果或四果。二是三果、四果罗汉发菩提心,为新发意菩萨再来世间。三种是菩萨示现。
须陀洹人烦恼未尽,故有七番生死。但能持戒,建立正法解佛法其文义,广说世间无常觉,多欲苦为觉,心不厌足觉,懈怠堕落觉,遇疾生死觉,贪究多怨觉,五欲过患觉,生死炽然苦脑无量觉。善知菩萨方便示现不同身份和所行密法。
斯陀含人也烦恼未尽,故有三番生死为一来果。能得正法,持正法,转正法。而且不受不持不说,世间不净之法不能染污,不能坏其行。如遇大善知识指导,可满三果后至新发意菩萨。
阿那含人尚有一念烦恼未尽。是人为不还果,即不来果。若遇大善知识指导,发菩提心往返世间为新发意菩萨,可证菩提道,直至成佛。这样的人,世间一切戏论、外道典集、客尘烦恼所不能害,对生、老、病、死不生怖畏,永离媱欲:说大乘佛法,梦中也不犯戒。
阿罗汉为诸漏已尽,无世间烦恼,如发菩提心,为新发意菩萨,常随诸佛化身来此世间弘法,成就菩提道,直至成佛。现在世间尚有部分四果罗汉发菩提心,尊佛旨住世,护持佛法,凡夫之人不可见知。正法时代,四果罗汉住世,示现神通,制伏外道,无世间诸漏,集无量功德,能随佛化度众生,除佛菩萨外,为人天中最尊最胜。
童子菩萨向佛请法说,佛您在瞿师罗经(美音经)中说,天魔为坏佛法可现佛身相庄严,眉间放光。魔尚能变作佛形,那也能变作四种罗汉身相,现各种神通。所以佛您说可依止的四种人,众生不能信受,不能依止。
这个问题在当今末法时代特别现实。末法时代,说法者多如牛毛,怎么去辨别真伪,一位几十年研修佛法的居士对我说,“我信修佛法几十年,三藏经典我都研究过,过去和现在最知名的大法师讲法我都看过或听过。但向您这么讲法还第一次听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立刻明白自己如何去修行。你属于二种人,一种人是菩萨再来,听你讲法后,会有无量众生得度,人天之幸。二种人是魔王再来,那就太可怕了,人天之祸。”我问他,你说我属于那种人?他说“我无实修实证,判定不了”。其实这两种人我都愧不敢当,太抬举人了。根据我几十年的实修证悟,帮助诸位如何去辨别。一有师承。二有开悟法师认证。三讲法时有祥瑞让听法者感应到。四依法修行感应道交。五依正法修行,弘传正法辨别是否了义。六龙天护佑,能伏外道。第六条现代人很难理解,我讲二个实例,一是有一位按隐态师法语修行者,见到我后说“怎么见到你后,我只见光不能与我空中隐态师沟通了”。二是有一位人称大仙的人,能看事看病等,见了我便哭求“您快救救我,我被外道所控,不能自主”。这样的事不光二例,还有很多。他们伏的是佛法,正法修行人自有龙天护佑,非我之能。
魔王或魔民讲法辨别也有六条,一贪求供养。二赞叹淫欲。三说灾或造灾迷惑众生。四自我癫狂自喻是佛。五讲相似法离戒定慧修行之根本。六遭王难,国法不容。
佛说,善男子当善分别真假。如何辨真假呢,佛用一个例子作比喻,夜有偷狗之人入院。家人大喊,抓住贼人将其手脚头捆在一起送官法办。这时,偷狗之人做贼心虚,跑掉后不敢再来。降伏魔王波旬亦而,此为一也。
诸声闻人要勇健威猛,不要怯弱害怕,当精进修行,坚固道心,佛来佛斩,魔来魔斩,魔自降伏,忧愁而去。菩萨行人得佛深密法,其心欢乐。经历过无量亿魔侵绕,知修行大乘经典能降伏诸魔,此为二也。
声闻、缘觉之人持咒,令使魔王波旬心生畏惧而退。菩萨行人修学大乘经典,以方便降伏诸魔。让声闻、缘觉之人也信乐大乘经典,此为三也。
菩萨行人以身示范,破魔法后方显大乘佛法珍贵:魔考一尺,道增一尺:让声闻、缘觉之人得知魔王从反面助你成道。在这个世界有佛无魔不成道,有魔无佛不成佛。此为四也。
佛又说,我般涅槃后四十年中,此经流行。百千福薄众生不信诽谤此经,唯有四种人可为依止,当能拔苦济贫。福人信受欢喜,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菩萨为众生广说此经,依菩萨力让众生闻受大乘法味。没有机缘听闻的众生是甚可哀悯者。佛入涅槃四十年后至八十年前,此经隐没一段复出。
童子菩萨又向佛请法说,正法时代结束以后,什么人能受持此经,让诸菩萨得不退菩提心。
佛说,若有众生于无量诸佛所发菩提心,能在未来恶世中受持弘传此经,自听受又劝他人听受,自供养又劝他人礼拜。广说众生皆有佛性,善知法藏,建立无上正法,受持拥护。信受者可灭无量劫恶业。
恶比丘闻佛涅槃,不生悠愁,反生快乐,认为佛入涅槃后,众生可利养,可不持禁戒等,这样的人诽谤拒逆大乘经典。若有对此经不信、謾骂等人,现身多病、贫穷、值刀兵乱世、丑陋等业报不可思议。未来世不生善处。
听受此经乃至一偈,闻后不谤,当知是人已近佛道。以此因缘,一至四果罗汉听佛说此部经,一定坚信不疑,已近佛道。所以,为世间依止处。
童子菩萨又向佛请法说,怎么才识知这样的人而去供养呢?
佛说,若有人建立护持正法道场,当舍身命而供养。有知法者,若老若少,故应供养,恭敬礼拜。
童子菩萨又向佛请法说,对供养师长有所疑,如年长比丘向年少比丘咨询没听闻过的佛法,应不应该礼敬。如年少护持禁戒比丘向认识的破戒比丘咨询没听闻过的佛法,应不应该礼敬。如出家人向在家人咨询没听闻过的佛法,应不应该礼敬。礼敬为不持戒,不礼敬为不供养师长。
佛说,上述所说是为未来诸菩萨而说,而不为声闻弟子而说。因为正法时代结束后,菩萨隐世不现身。菩萨行人方便请法,方便供养为持戒,不为不持戒。如声闻弟子在理论上很难解释通。末法时代,出家人有的用佣人,购房、购车、做买卖、看相等,为佛门不净之物。这时,一至四果罗汉中有人出现于世,现出家相,与此种出家人共处,不表明态度,但不作破戒之事,待时机成熟后,调伏此等出家人,建立正法道场,护持正法。这样的出家人在没能力和时机未到之时采取默然的态度不为犯戒。佛又用比喻说明此事。如一国王突然死亡,储君年幼,王权被刽子手之称的恶人篡夺。国人贤士等民心不服逃往外国。篡夺王位的恶人为稳民心,公开求贤人为师,许半国分治。贤人都不愿。这时有贤人之子愿为恶人之师,恶人与贤人之子共治国家。贤人之子对恶人说,你待我这么好,我家先人有长生不老的药,可供给你和大臣们,咱们共同长生不老,共治国家。恶人欢喜受之,众人所服之药均为甘露,恶人见众臣服好,便服下贤人之子所供养毒药。恶人死还政于储君,国民和贤士都拥护贤人之子,称赞做得好。无人说贤人之子欺骗、下毒、杀人之过。
佛说,我涅槃后,诸菩萨以方便力将破戒假名僧调伏,护持正法。如同上述贤人之子,除恶人的比喻一样,四众赞叹,护法者无罪业。
童子菩萨又向佛请法说,这样的菩萨已经受戒,这样做是不是于戒从缓。佛说,你不应该这么说已经受戒。菩萨虽然这么做戒本不失,实无犯戒。因为菩萨是化身示现,无化身成就难度众生。这样的菩萨是大乘心,为护持正法奉戒。
童子菩萨又向佛请法说,众僧中有比丘、比丘尼、男、女小沙弥四种人,似未熟之果,怎么知道是破戒还是持戒。
佛说,良田中小苗时良莠难分,成熟时良莠各异。可观察是否远离八种事,以区别之。一有佣人,二有牛羊,三有田宅,四居不净地,五有金银,六有车乘,七有生意,八有种畜。唯有清净持戒之人,不受这八种事,也知作此八种事破戒,命终当堕地狱。可在家人怎么知道谁是假名僧谁是真实僧呢。在家人又不应该礼拜供养假名僧。如现在人,在街上见出家化缘就报警,怕是行骗之人。一些在家人不敢去庙,即怕寺庙经济化,出家人职业化,又怕庙上各类仙堂。这些都是末法时代的表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如何判断上述诸问有四条标准。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智不依识。四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这四法标准可证知是不是真实僧和假名僧。
依法不依人。法是常住佛法,一至四果罗汉知见法性,善解佛微密深藏,当知而为依止。不依人即是不依有为,人不能度人,人要通过佛法愿缘度人,所以不应依。这是结论的意义。有人听我讲佛法后,问我人在哪里。我转告他们,“一瓦蔽体隐身心,心中宝刹空无痕。仁者早寻回乡路,昆仑顶上有故人。”就是奉持的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义是觉了满足,讲法不离并诚认佛常、法常、僧常,劝人正法修行,发菩提心,听闻信受为依义。不依语是,不听文词华丽,花言巧语,让在家人为其劳作等,不应依止。有人听我讲法后来供养,我转告他们,“山头白云,飘忽不定。小溪绿水,来去无声。”认为我讲的佛法是正法,依法去行比供养我强千百倍。别依我讲什么,要依佛经说什么。

依智不依识。智是出世间的智慧,是修行证悟所得。佛说大乘为钢骨,简出小乘为别安,是古德智慧之语,智慧不立丝毫,出世彼岸有智慧。依智为依佛,修行世间法,证得出世间。识为世间思维,五蕴之首(色、受、想、行、识),识蕴区宇含心里无量业转习气等。所以,识不可依,也依不住,在不断变化之中。依真智为真常,不依识幻化性。有人问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真心念佛,我说喜乐烦恼处,生死念相继。净念是真智,识念靠不实。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了依为究竟、彼岸、心里有底。佛所说大、小乘经典都为了义经。说小乘为大乘铺垫,说大乘为小乘统领。菩萨证知佛法真实智慧,心无挂碍,可为了义。一至四果罗汉护持正法为了义。菩萨行人不以小乘经典为了义,众生必依小乘经典为了义而证入圣人流,方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再以大乘经典为了义。不了义经为对佛经心生怪疑,不相信有佛有法有真僧常住。二为一切外道经典。三为世间经论。这些不能使众生了脱生死,流转六道。现在有些人专门把不了义几个字对准佛经,把相当一部印度高僧冒着生命危险,从民间传入我国的佛经说成伪经,或用这部经攻击那部经。我们对此必须有正知正见,莫被迷惑而自毁菩提之路。莲池大师说,妄谈佛理,不如老实念佛。妙叶大师说,因地不真,修而无效。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03: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