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16|回复: 3

[佛力超胜] 教人念佛的方法和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自身专修念佛,这叫自信;然后呢,我们自己安心念佛之后还要教人信——教别人来念佛。但是,教别人来念佛就很难了,就要有辩才、有德行、有影响力、有说服力、有感染力。我们如果讲半天,别人都没听到一样,那就白说了。
教人念佛的方法
那么教人念佛呢,我们自己要有一些善巧方便,不要盲目的去做;要根据情况,要由近及远,由亲及疏。
由近及远”就是先从我们身边做起,从你的家人、你的朋友、跟你最有缘的人做起,那遥远的地方,三千五千里之外的人,我们不用管他;从我们身边最有缘的人、最亲近的人、最接近的人做起。你家里的小朋友啊,你的亲戚朋友啊,就可以慢慢地劝他,他不念哦,你念!你见他就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即使暂时不听,听得久了他自然也就念佛了。
我讲一个事例,最有说服力了。长沙市有一个居士叫张艳红,他们一家人都不念佛。她想了一个办法怎么让他们念佛呢?她请了很多念珠,这些念珠是拿去结缘的,送给别人的。她有一次就回到家里,给她的弟弟、弟媳和老妈啦都叫到一起来,说:“我工作很忙,天天都要上班,没有时间来念佛。可是这个念珠要念过佛,有了加持以后才能送给别人。你们现在有空的就帮着我念。”然后每个人发一串念珠,大家都来念,念多少呢?每条念珠都要念三圈,那就三百多声了。好,一家人就开始念,因为念珠很多啊,然后一家人也不管他信不信,所有人就都开始来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一直在那里念。这个张艳红就是很有智慧、很有善巧方便,她也不教他、也不劝他念佛。亲人之间嘛,“好好好,我帮你忙,我帮你念佛”,帮你念佛也好,这样他自己也就念佛了。慢慢慢慢地,一家人也就来念佛了。这就是说明我们要从近的地方做起,要从周围的人、身边的人,先来影响他念佛。他被影响过来之后,他又去影响别人,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这个法门自然也就扩大了。
还有一种就是叫由亲及疏。“亲”就是与我们最接近的人,“疏”是疏远的人。亲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的亲人,一种是与我们有亲缘的人。缘分很好的人叫亲,比喻朋友,很听你的话,这就是缘分很亲近的人,很容易接近。善导大师说:亲缘,我们念佛是亲缘,与阿弥陀佛的缘最亲。那么这个亲就是跟阿弥陀佛的缘分比较近的人,他比较容易接受、比较容易相信,可以先度。我们一看这个人好像有点佛法善根、好像有点净土之缘,那我们就可以先教他念佛;另一个呢,看他好像没什么动静,那你就可以暂时放一放,不要很着急的拼命地说啊、灌啊,像那个学校里面填鸭式的朝里灌,灌半天结果也没灌进去,那我们就是做无用功了。
我们自己要有善巧方便,要知道对机说法。那么说法呢,也是要有一个次第,一个善巧,一个深浅的差别,不是我们一下子就直接告诉他念佛的。我们与人打交道,有几个关系要处理好。
一、结人缘
第一个是结人缘,我们要劝人念佛首先就是要多结人缘,人缘要好,走到哪里人家都会说这个人很好。这个好不一定是说你学佛好。起码你为人处事要好,你待人要好,人家觉得你这个人可亲近,见到你心里不会起刺、不会起疙瘩,好像让人很恐惧的样子。那么我们走到哪里,人家对我们都很欢喜、都很恭敬,自然你讲话人家就容易听了。先把我们的人缘维护好,这就是世间人讲的先把外交关系处理好。那么人缘关系好了,后面的法缘才会好起来。如果人缘都不好,人家看见你就讨厌,那你不用去讲法了。第一就是要结合人缘。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结善缘

然后,第二个就是要结善缘。有了人缘,人缘不一定都是善缘,比喻朋友之间就谈不上什么善不善的的,有可能仅仅只是过去世的因缘;还有家人之间,它不一定是善缘,但是它是人缘。我们就是要把人缘维护好,然后再慢慢地把它转变成善缘。通过善法去感召他、去影响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跟佛法的善来感召对方,结善缘。别人有困难,我们帮助他,即使他不信佛也没关系,我们以这种善法来跟他结缘。这种善很多,最大的善其实是口善——语言。佛门讲身口意三业,意业别人看不到;我们做事的能力也有限,也不可能整天都在做好事;但是我们讲话会影响别人,我们即使没做一点事,但是你只要讲一句难听的话,别人就会记恨你一辈子。像有些隔壁邻居只不过吵了一次架,就可能一辈子不来往了。那么这个语言很重要,在佛法里面,有时候语言比其他任何方面都重要。因为别人只看得到语言,别人只能够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的就是语言。我们心中打些妄念,恨他啦、讨厌他啦,他也不知道。当然从根本讲他也知道,只不过这个知道的范围很有限,相对比较弱。但是语言,他就会听得很清楚了。我们讲话要从善的一面,从赞叹对方、理解对方、包容对方的角度去说,真诚的对待别人,以诚恳的语言、用善良的语言与人相处,与人结善缘。当然能够做善事的,就多做善事,多给别人提供帮助,要多与人结善缘。

然后善,有世间的善,也有佛法的善。刚开始可能是世间的善法,别人遇到困难,就去帮助他一点;或者是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多成全别人一点。然后,慢慢、慢慢地再进一步给他结佛缘,看他机缘成熟了,他有些信佛了,他遇到烦恼了,生病了,有痛苦了,有困难了,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好,让他去烧烧香、拜拜佛、去庙里走一走。让他去庙里清静一下,烦恼无形当中也会少一点,把佛缘带到他的生活当中去。这个佛缘并不一定是非得一下子就是净土之缘,我们可以先用整个佛法的氛围去感染他,让他对佛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我们现在的人对佛虽然也很尊重、很恭敬,但是佛具体是一个什么?不知道!佛好像就是高高在上的一个人,跟我们不相干,好像一个神一样的。佛不是一个人、一个神,佛是我们每个众生都需要的,与我们最亲近的一位善知识,佛就是宇宙当中的一位大导师。只要是人就都需要佛,因为我们都是愚痴的众生,因为我们都像学生一样,都需要老师的教导的。佛是一切众生的老师,能够引导我们怎么做人,怎么修行,怎么解脱,怎么成佛。世间法佛也教我们,出世间法佛也教。在这个世间知识最完整、最圆满的、最究竟的就是佛,能力最大的也是佛,慈悲心最广的也是佛。所以不论什么人,他都需要佛。但是我们普通人,尤其是现在的这个社会是商业时代、经济时代,大家只向钱看,不向佛看。钱看多了,佛缘就越来越远了。那么钱就是给人增长烦恼的,等到钱带来烦恼的时候佛缘就近了。慢慢慢慢地,他就要消除烦恼,他就开始向佛缘靠近。我们给他结佛缘,给他送经书啊,送佛卡啦,让他去寺院烧香拜佛啦,打佛七啦,念佛啦,慢慢慢慢地他就有佛缘了。然后,最后就是给他结净土之缘。如果净土的缘分成熟,劝他念佛求生西方。

把我们身边的缘分处理好,这样你去教人念佛,才会有说服力,才会有感染力,不然我们讲了半天别人都在打瞌睡(我讲法也有些人打瞌睡啊,一样的,也是过去的缘分没结好。)那么这缘分啊,每个人也不一样。可能有些人一进来就是净土之缘,你直接告诉他念佛,他就接受了,那就是一步到位。我们有些人缘分很好,一进来就念佛了,这就是福报,是特殊的因缘,这种人不多。那么有些人缘分还成熟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先借助其他的缘,借其他的或者善缘、或者佛缘、或者人缘。有些人善缘没有就人缘,人缘都没有的人呢那就等待机缘,等待以后的缘分,暂时可以放一放。这就是我们弘法,自己要有分寸,有一个大的方向——知道什么时候该劝别人念佛;什么时候该跟他结个人缘、结个善缘。这样我们自己自由,对方也自由;不要弄得自己很紧张,别人也很紧张。

教人念佛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

教人念佛要遵循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要循序渐进。弘法啊,要慢慢来。有些人说:“既然净土法门那么好,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何不只讲净土法门呢?讲那么多干什么呢?”其实,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循序渐进,在慢慢地引导人。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位最好的老师,他要劝人念佛不是直接就讲的。如果我们净土之法从本质来讲:是普度一切众生之法,那佛讲四十九年的法,就只讲净土法门好了,其他的法就不用讲那么多了。只讲念佛往生就够了,佛为什么还讲那么多法呢?其实,他是先给别人结佛缘,不相信净土法门的人,先给他讲因果,让他相信轮回,多多行善积德,然后求解脱,先修小乘再修大乘走菩萨道;然后靠自力不行,修行很困难了,再告诉你还有一个最好的法宝——尚方宝剑就是念佛往生西方,这是在最后才亮出来的。我们有些人出去的时候,把尚方宝剑一下子就拿出来了,对方又不相信。

所以,我们教人念佛时就要学习佛的善巧方便,要注意循序渐进。因缘不成熟的人,我们就从浅的地方入手,与他结个人缘就行了。我们有些人弘法心切,操心,操心众生很苦,众生苦他还更苦,因为他想度别人啊,想说服别人啊。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握一个分寸,要循序渐进。慢慢的给他种点善根,善根是要一点点的积累的。有些人的善根很少、很低,甚至有些人还诽谤佛法,那你跟他讲念佛就没用了。你能说服他,让他不诽谤佛法就已经不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善巧方便

第二点就是要善巧方便。善巧方便,这是佛门经常讲的。也就是孔子讲的因材施教,我们佛门讲的善巧方便。我们说法要讲究善巧方便,“善”是善于,“巧”是巧妙。我们很巧妙地就把佛法、净土法门告诉他了,对方也能够理解,也能够接受。这个“善巧方便”在佛法里面叫方便智慧。获得这种智慧需要几方面的熏修。第一就是要了解众生的根机;第二是要了解佛法的深浅。比喻我们如果了解对方的根机,知道他这个时候是需要什么样的法去对治他,刚好能起作用。你如果讲得好他就听进去了;你如果讲得不好呢?他就听不进去了。他本来对净土法门还没信心,但是他对佛法还是有信心;但是如果你直接讲净土法门,他可能连佛法的信心都没有了。那么这个善巧方便,就需要我们慢慢的去了解。

一方面了解众生的心性。《金刚经》告诉我们: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在这个世间要反过来用,我们学佛法的人要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要看到人相、我相、众生相是什么样子。这些众生是什么相,众生都是贪嗔痴的相,对不对?现在的人都是贪财贪名贪利啊,为了工作,为了家庭而忙啊。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这些众生相——他需要什么。你了解众生的相,然后去找对治的法,佛法里面的什么法能够适合他。我们先给他结个浅些的缘,这就是善巧方便。就如同治病一样,他得的是感冒,你就先给他吃治感冒的药,你不要给他治癌症的药;他若是得的癌症呢,那你也不能给他治感冒的药,这就叫因病施药。他是什么病,我们就给他施什么药,这叫善巧方便。

(三)导归净土

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就是导归净土。我们弘法有一个大方向,最终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来学净土门。他如果不是能直接来修学的人,就给他一个方便,慢慢的引导他。等他机缘成熟的时候再慢慢导归净土。如果没有回归净土之前,我们可以暂时让他去参参禅啊,学学密啊,都没关系。有些人是一股劲的想去学禅,你让他不学禅,你是阻挡不了他的。好,那就让他去参禅,甚至还可以引导他,拿禅宗里面最难的,最不容易修的,要求最高的地方告诉他,让他去碰壁、去了解。人啊,不到黄河心不死,他没有到黄河去看,他就是不死心。甚至有些人,他到了黄河,他还是心不甘,还想到黄河里面去洗一下,去试验一下,检验一下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大?那怎么办呢?就让他去跳一跳。等他死心了,等他知道:哎呀,没有办法了,走其他路走不通了。那时,他就会回头了。我们再拉他一把,就把他引导到净土来了。这就是最后,叫导归净土。

导归净土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慢慢的引导归向净土;一种就是直接归向净土。有些人缘分好,像有些老居士啊,没有文化的啊,智慧不高的人,这些人就不用导了。导来导去就把他的方向都搞颠倒了。有很多人没有文化,或者是佛法理论懂得很浅的人,就可以直接劝他走向净土了,他学其他法门也学不来。

我们现在的人,表面看知识很普及,大学生、研究生很多了,其实人还是很愚痴。知识多,头脑很愚痴,其实很多人只能走净土。禅啊,密啊,教理啊根本看不懂。有很多人喜欢念《心经》,念《金刚经》。我也接触过一些研究生啊、大学生啊,《心经》讲的什么,他也搞不懂,念来念去弄不明白。包括世间做学问的人,我前一阵看了很多他们这些做学问的人,写的关于佛教、宗教的一些书。他们写的东西压根没法看,写来写去,写的都是在外围来讲,都是按照自己的观点,从唯物主义观啊、马列主义观啊、唯心主义观啊,总是在那里讲:这个佛法就是讲什么唯心主义啊,从马列主义观来看是什么什么……。其实,一点佛法的理论都讲不出来。他没有办法认识到佛法的真实意义。他们都是一些做学问的人了,所谓的学问家、大学者了都不过如此。那么我们普通人去看佛法,也不过如此。像这样的人,表面看他们也在研究佛法,但是他们没办法真正进来。连这些的大学问家都进不来,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更没办法进来了。

所以说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让我们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能够快速进来的就是净土一门。不管你理不理解,不管你信不信仰,不管你相信的有多少,先念佛。先去念,念一声佛可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不管他知不知道,至少有好处,有功德利益。这一点就需要我们自己把握一点分寸,有一些人你可以直接就告诉他净土门了,就不用再拐弯抹角了。如果碰到知识分子啊,那就比较麻烦了。现在的知识分子是最头疼的。

古人讲:秀才碰到兵有理讲不清。现在可能是要颠倒过来,兵遇到秀才也是有理讲不清。因为秀才的理论太多了,说来说去,他总有他的一套理论。所谓秀才、读书人的知见很盛,佛法讲:我们最大的烦恼有两种。一种就是我执,我;第二种就是法执,法就是思想观念。现在的知识分子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法执很重。把那个马列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些东西抓得很牢,一点也不放松,生怕失去了自己的依靠一样,就像是会失去自己的饭碗的感觉。

佛法就是告诉我们:破我执,破法执。“我执”就是“我”的这种执着的、坚固的思想观念得破除掉。佛法讲无“我”,没有“我”,而我们世间的人天天都在为“我”。为来为去,实质上都是为了一个肉体、一个最终的尸体而已。都是为我们这个肉体而已,几十年以后“我”就没有了。

没有法执,我们学佛法都是讲方便,解脱之前每一种存在都是一种法;解脱之后就没有法了。但是,世间的人都特别执着于某一个法,执着一种思想观念,他放不下,放不开。他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放弃。做学问的人,没有办法否认自己的学问,放下自己的学问。他都会牢固的,固执地守住自己的这个本分、本钱。那么佛法恰恰要破的,就是对“我”的执着、对法的执着。那么法当然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我们现在绝大部分执着的还是世间法,还没到佛法上来。还在执着于世间法的人,让他来执着于佛法就是一大进步。执着于佛法的人,能够让他最终放下佛法,以追求最究竟的解脱。当然,这是最高的。

我们没有解脱之前,先是执着于佛法,从佛法里面得到利益。然后最终,比喻我们学净土法门,我们现在念佛是一个法执,执着于要念佛、要求生西方,这就是一种执着。但是往生西方以后,就会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了,他的一切行为就与法相应,就不再执着了。他不需要执着什么,既不会执着佛,也不会执着“我”。佛和“我”是一体的,鸟都是阿弥陀佛,我们也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我们整个人的生命就成了法,就没有什么可执着的了。那时就是彻底的自由自在了。那么我们如果懂得佛法的次第高低之别,有的浅、有的深,所以我们在弘法时要善于引导众生归向净土法门。
发表于 2015-2-25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04: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