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0|回复: 3

了凡四训(第十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了凡四训讲记10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了凡四训  (第十集)  198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19-001-0010



  第三个讲,「赵裕峰,光远」,这个人「童年举于乡」,可见得是少年得志,举于乡,「久不第」,他这个命只到一个举人,到不了进士,考进士的时候就没考取。「其父为嘉善三尹」,三尹就是这个县,嘉善县的县政府,第三级的官,知县叫大尹,三尹好像我们现在的科长一样,这样的地位。第一级是我们现在县长,第二级是主任秘书,第三级的就是底下的科长,三尹在从前叫主薄,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科长。「随之任」,他的父亲在一个县政府里头做科长,他跟着他父亲的任上。「慕钱明吾,而执文见之」,钱明吾这个人在地方上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他仰慕他,带着自己的文章去见他。这位老先生很不客气,看到他的文章的时候,就大笔的给他删改,「悉抹其文」,就是他的文章一大段一大段,这一段不能要,那一段也不能要,毫不客气的给他批评。「赵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明年遂登第」。一般人认为总是文章是自己的好,虽然送给人家改,看看,请你指教指教,给我改正改正,如果他真的改了,生气了,那是客气话,不是真的。像这些我们都要晓得,我们要察颜观色,来的人诚不诚意,他是真的来请教你还是来客气话。

  我在年轻的时候不晓得这个道理,我有一个同戒的,他讲经,那天刚好我也在底下听,我们是戒兄弟,他下了台之后,讲完下了台之后,他对我很客气,他说戒兄,你是老讲经的,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多多的指教指教。我们认为是同戒的,哪里晓得是客气话!所以我就说了,我说你哪些地方需要改正。我才说了一句,他脸上颜色就变了,我很机警,立刻就恭维他,很好很好,很难得很难得。我就晓得,他那个请我改正改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才一句话还没说完,他脸上颜色就不大对劲了,我转变得很快,要不然就得罪人。所以我从此就晓得,这个里头原来还有很多客气话在里头,不是真的,不能当真。所以你改人家文章,人家怎么肯愿意?也有很多人写了文章拿给我改,我看了看,只有在这里写几个评语,字一字也不动,送还给他。所以真正改文章,过去李老师讲的,改文章是得罪人,自古以来为了改文章得罪人,结了冤仇,太多太多了,所以他就教给我们要留意。真正能改文章什么?学生,学生的文章送给老师,那没有话说,老师是要改的,那个不是假的,学生不服气他也无可奈何,那总是你的老师,没有办法,所以只有老师。还有什么?关系非常深切的人,这个可以,其余的那得要很慎重。这个也是仰慕他,头一次他就把它改了,改了他能接受,这个是诚心、真心求人家指教的,他能够这样谦虚,他到第二年登第了。

  底下又举了一个例子,讲夏建所,壬辰年,他入觐,觐是古时候见皇帝,皇帝召见的时候,他在这个机会的时候就遇到了夏建所,「见其人气虚意下,谦光逼人」。他回来告诉他的朋友,「凡是天将发斯人也,未发其福,先发其慧。此慧一发,则浮者自实」,放肆者自己会收敛。建所这个人,「温良若此,天启之矣。及开榜,果中式」。下面再举「江阴张畏岩」,这个人这里有一段公案,很有趣味,诸位一看就懂得。但是这个人也很了不起,还能够服理,人家说出一番道理,他真正能够改过自新。他去考试没有考取,骂那个考试官,说他没眼睛,我这么好的文章,他没取我。被一个老道听到的时候,老道当面挖苦了一下,老道说你的文章一定不好。他说为什么,你没见到我的文章,为什么知道不好?他说我听说文章好的人心平气和,像你这样鲁莽、急躁、不服输,你的文章一定不好、不高明。说得他心服口服,他能够改过自新。诸位看看这一段,很有趣味。后来他还是考中了,改过自新之后考中了,得力于这个老道的教导。

  这个末后有几句话我念一念,大家要特别记住。从二十四页翻过来后面第五行,引号的底下,「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我们应当要相信,这个是事实。你要不信,吃亏是你自己;你信了,得好处还是你自己。我告诉诸位,与我不相干,你信,我也得不到好处;你不信,我也不会得坏处,与我不相干,好处是你自己得。「趋吉避凶,断然由我」,虽然有天地鬼神,他不给你做主宰,主宰命运的是你自己。他降福,是因为你修善,应该得福,应该得的;他降祸,那你应该要受恶报,你造的恶应当要受恶报,他也不是有意给你的,不是的。换句话说,祸福吉凶操纵在自己手上,所以说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这里有批注,我们应当如何存心,应当怎样约束自己行为。「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这几句话是他告诫他的小孩,从敬畏鬼神这一桩事情帮助自己彻底改过积善。鬼神都是喜欢人修善,你修善他欢喜,你造恶他看到也难过。这是讲造福之基。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这一句我们要是把它拿来对照今天的社会,就看得清清楚楚。你看那个发大财的,有大资产的,他怎么样?趾高气扬,你仔细观察他,他虽然有钱,他并不享福,而且还天天在受罪。他的福报,实在讲,没有我大,我身心清净,一天到晚没事情做,这个福报多大。他虽然是家财亿万,一天到晚要去调头寸,一下不灵了,公司就倒闭了,这多麻烦,苦得不得了!你不要看那些董事长、总经理,苦死了,哪有我们这样自在?没有我自在。所以说,虽富有,没有福,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天都要动脑筋,一天不动脑筋的时候,那公司可能就倒闭,他马上就得破产,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财富一下就失掉了,你仔细观察,确实如此。你再看底下这一行,「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所以末后了凡居士劝人,「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底下举的说明,「今之求科第者,初未尝有真志,不过一时意兴耳,兴到则求,兴阑则止」。这个就是没有认真,没有真干。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只要我们立志真切,努力扩大我们的善行,福是自己修的,命是自己造的,数不能够拘束人。你晓得这个道理,你就知道自己如何去改造你自己命运,创造你未来幸福美满的前途,决定做得到,今生今世做到,不是到来生来世。了凡居士所讲的是五乘佛法里的人乘佛法,人间佛法,不是给你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佛法,也不是跟你讲兜率天的弥勒菩萨道场的佛法,不是的,讲我们人间佛法,现在就能改变。所以他这个道理如果真正透彻的明白了,我们能够肯定,你自己要创造自己命运,能够依照这个理论方法真心去修学,这一点很重要,真诚心去修学,三年就改变。你不要看他做了几十年才改变,因为什么?他最初改变的心不真切,也是兴来了就干,兴趣没有了就松一下,所以三千善事十几年才圆满,以后有了效验,愈干愈起劲,这个果报愈来愈殊胜。我们今天晓得这个道理,就不像了凡居士那个初年,一下手就认真、就努力,我们的命运三、五年就改造了,完全转变,就转变成另一个人。那真是像章嘉大师所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一桩事情求不到的。

  在《了凡四训.谦德之效》后面附录《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首先我们要说明这个事实,前面《了凡四训》,了凡居士遇的孔先生,这是个人,我们能够相信他;遇到云谷大师,也是个人,这没问题的,俞先生他遇的是灶神,真有灶神吗?现在我们每个人家都用瓦斯炉了,没有灶神,不供养灶神了,不奉事灶神了,那灶神还有没有?我告诉诸位,你不奉事他还是有,奉事他他有,不奉事他还是有,不是说不奉事他就没有了,那好了,我们可以不必奉事他了。这个话在今天我们看起来是属于神话,神话当然都是不可以相信的,不能完全相信,这是神话的性质。所以我们读这个文章,它是劝善的,是神话,未必是真的,你要这样想就错了。鬼神确实存在,千真万确的事实。你们看看周邦道的夫人周杨慧卿居士,她有一篇记载「遇地藏菩萨记」,真的,一点都不是假的。那个时候她并没有学佛,她也不懂佛法,这是过去世的善根深厚。她在南京住的时候,你看她这一篇记载,她遇到地藏菩萨。怎么晓得是地藏菩萨?到台湾来学佛才知道,才恍然大悟那个时候遇到的出家人是地藏菩萨。

  像这些事情的确是有,不但在中国有,在外国也一样很多。你看最近这些年来,世界上多少人研究灵学,想种种方法与鬼神来交通,来通消息,在英国还有给鬼神照像的、录音的,这都是事实存在,怎么能不相信?就是在本省,鬼神出现这些事迹,可以说也是太多太多了。我们这一次在梅山上课,我请的两个老师,一个是周次吉,一个是陈柏达,这两个人都是见过鬼的。周次吉是在郊游当中遇到的,带着同学们一块去玩的时候,露营,他在帐篷里面打坐,忽然有一个人站到他面前,他面孔还没有看到,站在面前,头发很长,头发拖到腰部,这个人掐着他的脖子,要他的命。他一想,这遇到鬼。他是个学佛的人,心里想,念阿弥陀佛,他打妄想,阿弥陀佛不管鬼,念阿弥陀佛恐怕没有用,最后想,念地藏菩萨,地藏菩萨管鬼的。他念了几声地藏菩萨,这个鬼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之后,寒毛直竖,帐蓬不敢坐了,出去跟大家一块去玩了。他遇到过这个事情。

  陈柏达他的姐姐,他有个姐姐从来没有见过面,他出生的时候他这个姐姐就死了。去年这个姐姐的鬼在家里招了个女婿,是个医生,活人,也在屏东开业,开医院,他姐姐的鬼魂就附在医生太太的身上,说她是什么人什么人,她家里什么样状况,叫这个医生到家里去提亲娶她,她跟他前世有因缘。这个医生被她缠得没办法,就到她家里去提亲。她们家里人说,不错,是有这个人,但是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结果把这个牌位嫁出去。这个医生两个太太,一个活人太太,一个鬼太太,这是去年的事情,你能说没有吗?诸位晓得这个事情,鬼神之事的确是有的,正是古人所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起心动念、举止行为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能够瞒人,瞒不过鬼神。

  这个文诸位细细的去看,文很长,文章也写得很好,这个事情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江西俞公,讳都」,名字叫都,「字良臣」,这个人可以说算得上是个好人,「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诸生就是秀才,「每试必高等」,考试都能考得很好。可是到壮年的时候,家业渐渐衰了,家贫了。秀才他能做什么事情?只有教书,教书是教私塾,私塾里的先生,以这个来谋生活,可见得生活是相当的清苦。从前私塾教学跟现在在学校里做教员不一样,现在教员国家有固定的薪俸,退休的时候还有退休金,有许多福利的待遇,从前没有。从前教书的人生活没有保障,而且学费不是规定的,一定要多少学费,那是人家笑话的,是随学生的力量来供养的,学生家境好的逢年过节可以多供养一点,家境清寒的就供养很少,是这样的情形。所以说教书的秀才一般称为穷秀才,的确,读书人清贫居多数。

  他跟一些朋友们结了一个文昌社,结这个社就是做好事,从事于社会公益事业。他做什么事情?这个文昌社里的宗旨,「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这好,就好像我们现在讲奉行五戒。文昌就是文昌帝君,结文昌社当然它里头一定是以《文昌帝君阴骘文》为主要修行的基础。《文昌帝君阴骘文》在《安士全书》前面一半,前半部就是讲的《文昌帝君阴骘文》。本文不多,这个文字比《感应篇》还少,好像大概不到一千个字。可是周安士居士的批注相当的丰富,批注成了两卷,文字是不到一千字,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几百个字。当然结文昌社就奉行这一篇东西。惜字就是惜字纸,诸位要晓得,文以载道,文字是递传大道的工具,从前念书人对于字纸非常的爱惜,也就是尊重,绝不可以随便丢弃的,所以捡字纸,捡了以后怎么样?把它焚化。特别是在从前没有印刷术的时候,明朝我们晓得已经有印刷术了,但是那个印刷是木刻的雕板,工程相当之大,因此在那个时候的书籍,印刷的版本都相当的昂贵,绝不是普通人家能够买得起的。所以富贵家庭里头才摆几部书,普通人家哪里能够摆得起书?念书的人怎么办?念书人就抄写。所以在从前念书人,秀才念书到哪里去念?多半是到寺庙里去念,寺庙里面有藏书,不但有佛教的经典,儒家的书、道家的书,诸子百家的书,佛教寺院都有,所以一般念书人都到寺庙去念,重要的东西自己都要抄写。所以对于字纸非常尊重,惜字纸。提倡放生,戒杀、戒淫、戒妄语,这是口过。

  「行之有年」,他提倡照这个方法来做,做了不少年。可是每年去参加考试,秀才去考举人,参加过七次,都没有考中,都落榜。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儿子夭折,第三个儿子很聪明,可是在八岁那一年失踪了,不晓得哪里去了。你看五个儿子,四个死了,一个失踪了。自己是个念书人,还天天行善做好事,结果得到这样的果报。他自己反省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老天爷对他的果报这样的惨烈?所以觉得很不公平。到四十岁了,你看,「年四十外」,四十多岁了,每年过年腊月终了的时候,他总要写一个疏文,到灶神面前祷告祷告。灶神爷,俗话常讲,「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灶神旁边一副对联,大江南北你去看,家家灶神都是用这个对联。所以就是腊月三十祭灶的时候,用疏文求灶神爷,把他自己的行谊报告给上天,自己没有做什么坏事,都是做的好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的果报?年年都是这样上疏,好几年也没有感应。到四十七岁这一年有了感应,这一年除夕,你看太太是因为想念她的儿女,天天哭,眼睛都哭瞎了,五个儿子都没有了,还有一个女儿,一家真是孤苦伶仃,三个人。除夕这一天,「举室萧然,凄凉相吊」。

  在这个时候,听到有人敲门,他就去开门,看到有一个人进来。这个人自己称他姓张,实际上这就是灶神爷,他说他是从远道回来的,当然他是从天上回来的,真正是远道,听你在这里愁眉苦脸在叹息,我特地来安慰你。俞净意一听他说这几句话,晓得这个人不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知道他心里的事情,怎么能知道他家庭的情况?所以他对他就很有礼貌,就告诉他,生平读书行善,积行,年年都做好事,一直到今天,「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并且告诉他,每一年在灶神爷神像面前焚烧疏表,而且把他的疏文念给张先生听。张先生说,你也不要念了,你家的事情我知道得很清楚,你说你自己没有什么过失,灶神爷跟他讲,你的意恶太重了。这个几句我念一念,诸位要好好的把它记住。「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这个几句话很重要。你所做的那个善是表面的善,不是真心真意在积善,干外表的事情,你奏疏内容句句都是怨天尤人,这种奏疏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还不只于你现在这个状况。他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这真是当头一棒,你还以为你自己做了多少好事。

  他就说了,冥冥之中,有一点好事都有鬼神在那里记录下来,他说我「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难到我这都是虚名吗?张先生给他举出来,好,你说惜字,就以这一条来说,你自己的学生,你的徒弟,就是他教的学生,以及你一些朋友,还拿这些书文旧册去糊窗子、去包东西,甚至于拿去擦桌子,擦完之后再拿去说这个字纸不可以随便丢弃,再拿去烧掉,这个已经就做错了。敬惜字纸怎么可以拿字纸去擦桌子?怎么可以拿字纸去糊窗子?这一点诸位要晓得,从前在大陆上这个窗户不是玻璃窗,是纸窗,用字纸去糊窗这就是不敬,这个事情太多太多了,拿字纸去包东西这个更是常见的事情。现在诸位要特别注意到,报纸不能包东西,为什么不能包东西?尤其不能包吃的东西,油墨里头含的有毒素,你要常常用报纸包吃的东西的时候,容易中毒,那个事情麻烦大了。从前那个包东西你吃,吃了也没关系,为什么?以前印刷的那个东西是松烟,就是墨,墨也是用松烟、用胶做的,可以吃。所以从前墨可以治病,在中医里头墨可以做药用,所以可以吃的,不像现在,现在这个墨是用化学做的,这个就很难讲,我们古时候这个墨用松烟做的,所以没有毒。以前的纸都是棉纸、宣纸、毛边纸,它的性质是软的,擦桌子好擦,现在你要拿个报纸擦东西你不愿意擦,为什么?太硬了,不好擦,以前的纸张是软的。所以这一条,你看看,你自己说的惜字,实际上没做到。

  再讲到放生,放生的时候你是「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别人不做了你也不做了,不是你主动做的,你是被动,别人发心,你随喜一下而已。而且还不是真正随喜,「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这个放生是慈悲心,没有一丝毫慈悲心。你家里平常还有「虾蟹之类,亦登于庖」。讲口过,「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由此可知,意地要是不清净,身业、语业表露在外面你自己不能觉知,这是诸位要记住的。这个文相当之长,我们这个时间很少,我把重点给诸位介绍,不是重要的地方,诸位一看就明了,我就不说了。

  这个底下有几句,你每一年所焚的疏,这个疏文确实都达到上帝那里去了,而上帝对你也很关心,派的有日游使者在这里观察你的善恶,可是你这么多年来没有一桩善事可记,而只见到你是什么?只见到你「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高是贡高我慢,「卑人」是瞧不起别人,「忆往期来念」,想过去、盼望将来这些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你好事一点都没有,全都是一些恶念。像些事情我们要认真的反省,我们美其名在学佛、在修道、在修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8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心里头有没有这些恶念?如果有这些恶念,我们所修所行的全都抵消掉了,你到哪里去求福?所以改过自新是要从心地里面去改。「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固结于你心中,「神注已多」,那个地方记录下来的太多太多了,「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这是把他真实的过恶说出来了。我们自己心里头有这些东西存在,你说忏除业障,你怎么能忏得掉?天天增长业障,你这个业障如何能消除?业障要是不除,不但障碍你的智慧,也障碍你的福报。

  福德智慧,我们每个人本来这个福德智慧是与十方诸佛是一样的,无二无别,不增不减。为什么佛有那么大的福报?你们念《华严经》,毘卢遮那佛的福报,你看到了,你念《无量寿经》,念《观经》,你看阿弥陀佛的福报。我们原来跟毘卢遮那佛、阿弥陀佛没有两样,为什么今天落到这样的地步?这个事情你真正明白了,不能怨天尤人,是我们自己造的恶太多了。我们如果自己要修善修福,先要断恶,《了凡四训》里面讲的,积善之前先要改过,你要不改过,你虽修善,善积不住,一面修善一面被造恶抵消掉了。所以说你要想修福,改过是修福的基础。改过从哪里改?从心地里头改。这是完全把他心里面的过恶统统说出来。他的好处就跟了凡居士一样,他能够认罪,他还有救的地方就在此地。

  有些人你跟他讲过失他不承认,他还反驳,他不认罪,那这种人无药可救,这样的人,佛菩萨、灶神爷也不会到他面前来示现,为什么?不可能,救不回来。凡是到你面前来示现,你这个人还有希望,才给你示现,才给你说你的过失。你这个人没有希望了,你有过失人家也不说你。所以诸位要知道,别人说我们过失真是瞧得起我们,还觉得我们这个人有救才说。从前袁世凯在的时候,袁世凯曾经把章太炎关在监牢里关一个月。章太炎犯了什么罪?袁世凯有过失,章太炎不说,袁世凯生气把他关了一个月,关了一个月还不说。就是说你的过失太多了,不值得我说,说了你也不会改,你就是不值得骂,还能够骂你的人还得要有资格,还值得骂,袁世凯已经不值得骂。

  我们想想看,值得灶神爷责备的人有几个?这个俞净意是值得灶神爷来教训他的,这一教训,他就回头是岸。所以他就求他救他。灶神底下这几句话就说他,这是他能够回头的地方,你读书明礼,也晓得慕善为乐,听到人家说一句好话,做一桩好事,你的心里还能生欢喜心,你的病怎么样?转眼就忘掉了,这是他的毛病,信心不坚固。所以自己平生所有的善言善行都是不真实,所以果报落得像这样的凄惨。这个果报是自作自受的,不是老天爷有意来惩罚你,是你自己感得的。

  下面他就教给他,等于灶神爷给他一篇开示,我们要注意到的。「君从今后」,告诉他,从今以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如果力量做不到的,「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这个就是教他。如果是学佛的人来讲,我们发心应当是为救度一切众生,为续佛慧命,改过自新,这样才会有感应。自己力量能达得到的,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做,看到别人做一桩善事,我们有能力,要帮助他,这叫随喜功德。在《行愿品》里面跟诸位讲过,随喜功德不是说我心随喜就行了,力量也要达到。力量达不到,心随喜,我这个心是圆满的;力量要达到,心圆满,力也要圆满,所以说随分随力,这么样去做这才叫圆满功德。所以说是这个里头顶重要的,绝不要有一个图报的心,不可以有好名的心,今天社会常讲的知名度,你要用这种方法提高你自己的知名度,这错误的,这就是意恶。如果做一桩好事就图果报,人家要怎么样来报答我,天要怎么报答我,佛要怎么报答我,这都是意恶,这个都是过失。

  底下这个两句话很重要,第一要有忍耐心,第二要有永远心。忍耐里面就有忍辱,你要没有忍辱你什么事情都不能圆满,都不能成就。第二个就是常讲的恒心,要有长远心。「切不可自惰」,惰是懈怠懒惰,凡是有懈怠懒惰这个毛病必定是一事无成。「切不可自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这个是灶神给他的开示,这几句话非常重要。他说完之后,他到他灶下的时候忽然不见了,这他才觉悟到,这个张先生就是自己家里供养的灶神。

  毕竟他还有一点善根,所以从这个时候起,他把他自己名字改了,号改了,改做净意道人,这个名字专门对治他的毛病,因为过去意不净,意恶。就像了凡居士遇到云谷大师,自己把名字改了,改做了凡。诸位要晓得,改名这个意义很大,因为别人一叫你,就提醒自己的警觉,俞净意人家一叫他净意先生,他马上就警觉到,我这个意太恶了,从今天起我要改过自新,是这么一个意思。所以名不是叫来好听的,是要对治自己毛病的。现在人起名字跟古时候人用心不一样,现在人起名字,名字上带的就是意恶,自己要起个好名字,还要对对笔划,算算命,看看相,哪个名字是大吉大利的,都搞错了。他从今天起真正发心改过自新,你看,「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初改的时候多困难,了凡居士初改的时候也是很难,你看俞净意刚刚真正求改过的时候也是很难。但是这个难关一定要克服,这个难关要不克服,以后真的是一事无成。起头总是困难的,古今中外没有例外的,一开头就图侥幸,就想占便宜,给诸位说,没有这个事情。

  他自己在自己家里供奉的观音大士前面,「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永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这是他在佛菩萨面前许的愿,这个愿力督促他勇猛精进,愿力来督促他。他怎么做法?底下说了,「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阴相就是求观世音菩萨冥冥当中加持他,怕自己懈怠堕落,求佛菩萨在暗中保佑他,目的是在此地。「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