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4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6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不是没有人做到,不是没有效果。佛菩萨做到了,在经典裡面的记载,那总是外国。舜做到了,舜是...(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五集) 2000/04/25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05》)
...问问你们从街上来的时候,你们看到哪些人,你还记得吗?你听到街上的人在说话,你记得他说什麽?不落印象,所落的印象全是好的印象,这不是心想异故吗?「一切法从心想生」,物质环境裡面她也记得好的环境,绝对没有看到恶劣的环境。她这种理念、见解、行为,岂不是蕅益大师所讲的「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人事跟外面物质,说实在话没有好坏,没有善恶,也没有是非;所有一切是非、善恶、好坏,是从自己心裡头生起来的。自己心是纯善,我们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自己心不善,极乐世界也是浊恶世界。所以佛这一句话我们要牢牢记住,『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果报就不同。
诸佛菩萨这是真正大修行人,心地「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所以他的境界是美好的。美好的境界要自己去求、自己去修,不是别人给你的,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众生心想不善。怎麽不善?专门看别人的缺点,专门记别人的过失,这个糟糕了,「世间没有一个是好人,世间没有一桩是好事」,堕落在这个裡面,人间的恶道。
为什麽今天离婚率这麽高?诸位要晓得离婚率高,社会就动乱。整个社会的结构是什麽?家庭。你看看儒家讲的,儒家讲的是大道理,不能变更的,是真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是天下得到公平、得到和平,是这个意思。「平天下」就是我们今天所...(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十二集) 2000/06/03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12》)
...如果感觉得我们这个身体气味,衣服换下来的气味很难闻,我们没有功夫。真正有功夫的人,这种难闻的气味,一定是一年比一年澹,一月比一月澹,这是证明我们自己功夫有了进步。一个星期不洗澡,身上虽然有污垢,但是它不难闻,真有功夫的人并不染着。这都是佛菩萨为我们现身说法,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了解事实真相,要认真努力修学,绝对不是给人看的,是自受用。真正得自受用,才能够利益别人。自己都得不到受用,如何谈到他受用?他受用必定是先自受用。
诸佛菩萨教诲我们一句话,「要真干」!这些年来,我们将佛法做了一个总归结,归结二十个字,我们写了一副对联,大家都熟知,都能记得很清楚,念念不忘,依教奉行。我们修什麽?修真诚心,真就不假,诚就不虚伪;清淨就不污染,平等就没有高下,正觉就不迷,慈悲就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这是佛心,这是菩提心,我们要如是存心。落实在生活,要看破放下。看破是什麽?一切通达明瞭,这叫看破;放下是一尘不染,丝毫不染着。表现在外面,就是此地讲的「光明显曜,蔽诸大众」,是什麽?自在、随缘。末后结归到念佛,前面九句十八个字统统是念佛,以念佛做归结裡面的总归结,这个样子我们一生当中就圆满成就。起心动念都要如是修、如是学,自自然然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念念都是为利益一切众生。
下面这是假设的话,为我们做个比喻,假设『无量亿自在梵王』,这不是一个,无量亿,这是多。大自在天王坐在...(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十九集) 2000/06/17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19》)
...同类身。所以在我们人间,释迦牟尼佛示现一定是在人道,这就现同类身,示现成佛。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果报,果必有因。譬如经上跟我们讲佛的「广长舌相」,是生生世世不妄语的果报。佛说一个人如果三世不妄语,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三世不妄语。我们今天舌头伸出来舔不到,就说明我们还是常常打妄语。佛的示现,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说明生生世世不妄语。由此可知,虽然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讲这麽多,它的基础都是十善业。如果真正把十善业道修好了,「妙色严淨」是自自然然现前。
「庄严清淨」这四个字裡面,最重要是「淨」,淨是清淨心。诸位要晓得,说一个「淨」,我们归纳佛陀的教诲,真诚,你要不真诚决定不会清淨;你要不平等,你也不会清淨;你要迷惑、没有智慧,你也不会清淨;你心地不慈悲,你也不会清淨。所以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有一条必定五个都具足,大家要懂这个道理。任何一条,你说真诚,心很真诚但不清淨,不清淨决定不真诚,不平等决定不真诚,不慈悲决定不真诚。任何一条,有一条必定是五条圆满具足,所以色相才庄严。
色相称之为「妙」,妙在哪裡?妙在佛在《金刚经》上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就妙了。换句话说,着相就不妙了。再说得清楚明白一点,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境界,起心动念就不妙了。诸佛菩萨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人家的本事就在这裡。他们能够做得到,我们为什麽做不到?见色闻声为什麽会起心动念?这个起心动念,当然是你受外面境界的引诱。合自己意思的,实在讲什麽叫「合自己意思」?随顺自己的烦恼,随顺自己喜爱就起了贪心,随顺自己的厌恶就起了瞋恚心,这是凡夫,这叫造业,你所感的果报当然不殊胜。诸佛菩萨的色相是随顺性德,性德是善的。...(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二十集) 2000/06/19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020》)
...世间法没有例外的。说穿了就是因果的转变,所以它不是常见,也不是断见,因果的循环、因果的相续,这是世出世间、虚空世界一切众生的真相,我们要明瞭。
明瞭之后,底下说『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敬是尊敬,养是供养。种种福田,「田」是比喻,田地能够生长五穀杂粮, |
|